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

作品数:828 被引量:3,247H指数:21
相关作者:徐一峰李华芳禹顺英李霞江三多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市虹口区精神卫生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科研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677篇期刊文章
  • 144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34篇医药卫生
  • 45篇哲学宗教
  • 11篇文化科学
  • 9篇政治法律
  • 5篇经济管理
  • 5篇生物学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社会学
  • 4篇理学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电子电信
  • 2篇建筑科学
  • 2篇农业科学
  • 2篇文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军事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06篇分裂症
  • 205篇精神分裂症
  • 131篇抑郁
  • 83篇精神分裂症患...
  • 72篇精神病
  • 65篇抑郁症
  • 53篇症状
  • 49篇双相
  • 46篇焦虑
  • 45篇干预
  • 42篇抗精神病
  • 40篇基因
  • 39篇药物
  • 37篇抗精神病药
  • 34篇阿尔茨海默病
  • 34篇磁共振
  • 32篇心理
  • 31篇代谢
  • 31篇住院
  • 29篇综合征

机构

  • 82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00篇上海交通大学
  • 42篇复旦大学
  • 22篇上海市虹口区...
  • 20篇中国科学院
  • 17篇同济大学
  • 15篇上海中医药大...
  • 13篇同济大学附属...
  • 13篇中华人民共和...
  • 12篇中南大学湘雅...
  • 11篇上海市嘉定区...
  • 10篇上海交通大学...
  • 9篇武汉市精神卫...
  • 8篇上海交通大学...
  • 8篇北京大学第六...
  • 8篇青岛市精神卫...
  • 8篇中国科学院大...
  • 7篇第二军医大学
  • 7篇上海市杨浦区...
  • 7篇上海市长宁区...

作者

  • 53篇方贻儒
  • 38篇肖世富
  • 37篇李春波
  • 36篇王继军
  • 34篇易正辉
  • 34篇王振
  • 32篇杜亚松
  • 32篇赵敏
  • 30篇崔东红
  • 29篇张晨
  • 29篇陈俊
  • 29篇肖泽萍
  • 28篇禹顺英
  • 28篇李霞
  • 27篇徐一峰
  • 25篇陈珏
  • 24篇苑成梅
  • 24篇李华芳
  • 22篇洪武
  • 19篇王涛

传媒

  • 88篇上海交通大学...
  • 54篇神经疾病与精...
  • 46篇中华精神科杂...
  • 33篇中华行为医学...
  • 29篇临床精神医学...
  • 29篇中国神经精神...
  • 27篇中华现代护理...
  • 16篇精神医学杂志
  • 13篇国际精神病学...
  • 13篇神经病学与神...
  • 12篇临床与病理杂...
  • 10篇中华医学会第...
  • 9篇中国健康心理...
  • 8篇川北医学院学...
  • 7篇中国心理卫生...
  • 7篇实用药物与临...
  • 7篇现代生物医学...
  • 7篇中国医药导报
  • 7篇中华医学会第...
  • 7篇2014年上...

年份

  • 4篇2024
  • 66篇2023
  • 74篇2022
  • 56篇2021
  • 66篇2020
  • 78篇2019
  • 80篇2018
  • 69篇2017
  • 44篇2016
  • 44篇2015
  • 48篇2014
  • 45篇2013
  • 49篇2012
  • 52篇2011
  • 9篇2010
  • 29篇2009
  • 9篇2008
8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综合社会心理干预提高上海地区社区海洛因依赖者心理健康水平
社区海洛因依赖者存在的诸多躯体精神健康问题影响其康复,近年来我国对他们的社区康复问题日益关注。目的设计针对社区海洛因依赖者综合心理社会干预方法,并评估其对上海地区社区海洛因依赖者康复的效果。方法在上海地区招募社区海洛因康...
钟娜袁颖郝伟陈晗晖江海峰杜江孙海明赵敏
应激感受在人格特质与惊恐障碍症状间的中介作用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应激感受、人格特质与惊恐障碍(panic disorder,PD)症状的关系,并检验应激感受在不同的人格特质中与PD症状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符合《精神障碍诊断及统计手册(第五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Fifth Edition),DSM-5]诊断标准的PD患者55例,采用大五人格量表(NEO Five-Factor Inventory,NEO-FFI)测量患者的人格特质,用惊恐障碍严重度量表(Panic Disorder Severity Scale,PDSS)测量患者的PD症状严重程度,用应激感受量表(Perceived Stress Scale,PSS)测量患者的应激感受水平。结果·NEO-FFI中神经质、宜人性分量表得分以及PSS得分与PDSS总分均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379(P=0.004)、r=-0.420(P=0.001)、r=0.330(P=0.014);中介效应分析发现,应激感受完全中介了宜人性对PD症状的影响,中介效应为32.43%。结论·人格特质中神经质可能与PD症状呈正相关,宜人性可能与PD症状呈负相关,应激感受在宜人性与PD症状之间发挥了完全中介作用。
杨晨刘希童许婷婷王佩刘强王勇朱益陈珏王兰兰仇剑崟王振邵阳
关键词:惊恐障碍人格特质中介作用
费立鹏教授访谈:重思中国精神障碍认知与照护
2023年
2023年5月,笔者就“中国精神疾病中的躯体化”这一议题访谈了哈佛大学精神医学专家凯博文(Arthur Kleinman)教授。作为引领医学和人类学以及心理学展开对话的先行者,凯博文是当代医学人类学和医学社会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他早年在中国湖南、湖北以及台湾地区的研究,使得中国精神疾病中的躯体化问题开始受到世界的广泛关注。彼时,中国的临床精神医学尚未发展起来,病患的精神痛苦缺乏有效的语言表达,医师也缺乏临床经验,造成大量应被诊断为抑郁症的病人由于主诉症状模糊而被误诊为“神经衰弱”。
魏汪宇费立鹏
关键词:精神疾病医学人类学医学社会学主诉症状神经衰弱
炎症因子与双相躁狂攻击破坏行为的相关性
背景与目的:大量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双相障碍在免疫性疾病中的发病率较高,反之,免疫性疾病中双相障碍的发生率也较高。随着研究的深入,免疫功能紊乱被认为是双相障碍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双相障碍患者易出现破坏攻击行为,而破坏攻击行...
李豪喆洪武汪作为苑成梅李则挚黄佳张晨彭代辉吴志国李宁宁林治光张钦廷方贻儒
关键词:双相障碍躁狂发作炎症因子疗效
对精神分裂症躯体健康问题的生活方式干预被引量:12
2019年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躯体健康问题突出,尤其是肥胖以及代谢、心血管相关疾病。生活方式干预是近年来被推荐的针对肥胖等问题的一种非药物干预方式,包括增加运动量和改善饮食习惯。整理近年来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生活方式干预的研究,发现运动锻炼结合饮食调整的行为方式干预对患者的体质量控制具有良好效果,对血压、血糖、腰臀比等指标也有一定效果。希望对我国的严重精神障碍社区管理治疗服务有所启示,关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躯体健康问题并在社区康复中提供综合性的生活方式干预。
庄文旭张伟波朱有为朱益蔡军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代谢综合征行为干预
芍药提取物对高脂诱导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芍药提取物对高脂诱导的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机制,为临床改善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障碍提供新的思路和线索。方法:选取40只雄性SD大鼠,均给予高脂高糖饲料喂养,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二甲双胍组、芍药提取物实验组各10只,分别灌胃生理盐水、0.15 g/kg二甲双胍溶液,5 mg/mL芍药提取物。给药结束后检测大鼠体质量,性腺脂肪量,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Morris水迷宫系统测定各组大鼠认知功能,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PI3K、AKT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二甲双胍组、芍药提取物实验组大鼠体质量,体质量,性腺脂肪量,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降低(P<0.05);大鼠的逃避潜伏期、探索距离显著减少,目标象限游泳时间显著增长、站台穿越次数显著增加;大鼠海马组织中PI3K、phospho-AKT(S473)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结论:芍药提取物可降低高脂诱导的大鼠的体质量和血糖水平,改善认知功能,其机制与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芍药提取物可能成为治疗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障碍的新方法。
朱殿明葛家宏杨俊杰陆颖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PI3K/AKT信号通路
认知控制双控制理论的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2年
认知控制障碍是近些年来精神卫生相关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至今其病因机制并不十分明确。认知控制双控制理论包括主动性控制和反应性控制,主动性控制是指对目标相关信息的预期维护,而反应性控制则是一种纠正机制,精神疾病患者常存在认知控制障碍,现综述近期双控制理论的一些研究进展,期望对今后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信息。
刘丽钟娜赵敏
关键词:生物学机制
中国双相障碍的研究现状与展望被引量:23
2015年
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临床表现复杂,病程演变多形,诊断治疗困难,预后转归不良,自杀风险比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更高.近年来,我国精神医学界对双相障碍临床与研究开展了积极探索[1],公众和非精神专科医生对于该病从陌生到逐渐了解;精神专科医生对其早期识别、正确诊断和规范治疗能力逐步提高,检出并正确诊断的双相障碍患者比例明显上升.
方贻儒汪作为陈俊
关键词:双相障碍病程演变预后转归
脓毒血症致MODS伴血小板减少1例护理体会
2011年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涉及到许多危重症的病理生理过程,对患者影响严重,是危重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对这类患者的正确护理有助于患者的康复。本文对1例此症患者的护理体会作一报道。
益雯艳陈桂君张晨
关键词:MODS护理
精神分裂症幻听症状评估工具的现况被引量:6
2018年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未明的以思维、感觉、认知和情感异常为特点的重性精神障碍[1]。幻听是精神分裂症最常见症状之一,持久的消极内容幻听会造成患者情感及社会功能的严重损害,甚至引发患者伤人害己的暴力行为,严重危害到他人安全和社会安定[2]。因此,准确、及时地评估精神分裂症患者幻听症状对治疗方案制定、疗效评估以及风险管理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王星星施忠英
关键词:幻听分裂症
共8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