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

作品数:596 被引量:3,558H指数:25
相关作者:孙异临林松李少武江滨孙胜军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首都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81篇期刊文章
  • 73篇会议论文
  • 37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52篇医药卫生
  • 15篇文化科学
  • 9篇生物学
  • 6篇机械工程
  • 4篇哲学宗教
  • 3篇经济管理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理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核科学技术
  • 1篇社会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80篇血管
  • 67篇肿瘤
  • 63篇细胞
  • 57篇胶质
  • 53篇颅内
  • 48篇胶质瘤
  • 46篇手术
  • 44篇外科
  • 43篇动脉瘤
  • 42篇脑血
  • 41篇动脉
  • 41篇癫痫
  • 36篇卒中
  • 35篇脑血管
  • 30篇成像
  • 28篇缺血
  • 28篇脑胶质瘤
  • 27篇磁共振
  • 25篇脑卒中
  • 23篇栓塞

机构

  • 591篇北京市神经外...
  • 16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4篇中国医学科学...
  • 11篇中南大学
  • 10篇首都医科大学...
  • 10篇北京市神经外...
  • 9篇哈尔滨医科大...
  • 9篇中国医学科学...
  • 9篇北京协和医院
  • 7篇首都医科大学...
  • 7篇北京协和医学...
  • 6篇武警总医院
  • 6篇中国科学院
  • 5篇安徽医科大学...
  • 5篇北京大学第一...
  • 5篇清华大学
  • 5篇扬州大学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复旦大学

作者

  • 40篇王忠诚
  • 39篇高培毅
  • 37篇王文志
  • 29篇戴建平
  • 26篇李佑祥
  • 25篇张亚卓
  • 25篇吴中学
  • 25篇孙异临
  • 22篇杨新健
  • 20篇刘佰运
  • 19篇高华
  • 18篇乔慧
  • 17篇谭郁玲
  • 17篇曲宝清
  • 16篇吴建中
  • 14篇吴升平
  • 14篇张建国
  • 14篇江涛
  • 14篇刘爱华
  • 12篇孙胜军

传媒

  • 72篇中华神经外科...
  • 18篇中华放射学杂...
  • 18篇中国卒中杂志
  • 1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2篇中国微侵袭神...
  • 10篇中国医学影像...
  • 10篇中华神经创伤...
  • 9篇中华医学杂志
  • 8篇神经疾病与精...
  • 8篇医学研究杂志
  • 7篇中国现代神经...
  • 7篇医学教育管理
  • 6篇山东医药
  • 6篇中国慢性病预...
  • 6篇中国医院
  • 5篇中国康复理论...
  • 5篇中华神经科杂...
  • 5篇中国医学影像...
  • 5篇立体定向和功...
  • 5篇中国神经精神...

年份

  • 35篇2023
  • 27篇2022
  • 33篇2021
  • 26篇2020
  • 37篇2019
  • 16篇2018
  • 19篇2017
  • 23篇2016
  • 21篇2015
  • 16篇2014
  • 12篇2013
  • 25篇2012
  • 15篇2011
  • 8篇2010
  • 11篇2009
  • 12篇2008
  • 11篇2007
  • 16篇2006
  • 10篇2005
  • 15篇2004
59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两例先天性无痛症患者的心理生理特点研究 Ⅱ.对致痛性强刺激的知觉和反应被引量:1
1984年
本工作对两例先天性无痛症患者对于致痛性强刺激的知觉和反应进行了研究(例1女,10岁,例2男,13岁)。对照组为20例正常儿童,性别和年龄均与患儿相匹配。 结果:1),生活中痛:两例患儿均无(包括痛感觉和痛反应)。2)实验性痛:①痛感觉:两例患儿均无;②“痛”反应:例1有“痛”反应(脉搏和呼吸的变化以及行为反应明显,大致与正常儿童相似)。例2无“痛”反应(脉搏和呼吸的变化轻微,无行为反应,与正常儿童不同)。 由结果看来,先天性无痛症患者似乎可分为两种类型:不完全型(如同例1)和完全型(如同例2)。存在有“痛”反应而无痛感觉的无痛症患者。 本工作结果从另一侧面为痛的两成分学说提供了依据。
吴振云许淑莲孙长华阎希威杜天龙杨治良
关键词:先天性无痛症正常儿童心理生理强刺激痛反应
促甲状腺释放激素类似物YM-14673对大鼠脊髓损伤后水肿的影响
1999年
目的研究促甲状腺释放激素(TRH)类似物,YM-14673大鼠脊髓损伤后水肿的影响。方法用改良Allen氏法建立大鼠脊髓损伤模型,分设正常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损伤后15分钟注射YM-14673,用称重法测量脊髓的水含量,公式:(湿重-干重)÷湿重×100%。结果对照组示伤后24小时脊髓水肿,治疗组显示在24小时脊髓水肿减轻。结论早期应用TRH类似物,YM-14673可减轻脊髓损伤后的脊随水肿。
冀园琦张家瑾张辉翟晶
关键词:脊髓损伤脊髓水肿TRH
多巴胺受体与脑缺血的关系被引量:3
2000年
中枢多巴胺受体在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中起重要作用 ,不同的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或拮抗剂的神经保护作用不同。目前 ,对多巴胺D1、D2受体与脑缺血的关系研究较多。D1受体拮抗剂和D2受体激动剂被认为在缺血性脑损伤中有神经保护作用。但是 ,由于各个实验室的实验方法和条件不同 ,所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而对多巴按D3、D4受体的研究则集中在它们与Parkinson病和精神病的关系上。
赵菁王忠诚徐超
关键词:多巴胺受体脑缺血
社区人群高血压管理及其效果分析被引量:9
2003年
目的 探讨社区高血压人群管理及其效果。方法 对干预社区35岁以上人群进行高血压普查,然后对检出的确诊高血压和临界高血压患者进行为期3年的综合干预管理。结果 3年确诊高血压管理率平均为81.5%,血压达160/95mmHg以下的控制率为45.8%;3年临界高血压管理率平均为90.3%,160/95mmHg以下的控制率为75.7%;管理率随被管理对象的年龄增大而升高,但是,控制率以45岁年龄组最高,以后随年龄增高而下降。确诊高血压随访组的平均收缩压(MSBP)3年内下降了13.6mmHg,平均每年下降4.6mmHg;平均舒张压(MDBP)3年内下降了7.2mmHg,平均每年下降2.4mmHg;高血压随访组3年内心脑血管病发病率下降了46.7%,死亡率下降52.2%。结论 社区高血压人群管理是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和死亡的重要途径,而且是切实有效的。
洪震黄茂盛王文志杨期东吴升平江滨刘运海曾军
关键词:高血压流行病学
XW-1型射频温控热凝机
石秉新王久全王健水艳华
射频温控热凝机主要用于临床治疗三叉神经痛、面肌抽搐等病症以及基础医学的研究。该机参照美RFG-3B机设计的。共分五部分,方波刺激部分;射频源部分;测温控温部分;时间控制部分;电源部分。其工作原理是将射频针和测温针插到要治...
关键词:
关键词:治疗机
巨大海绵窦段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
2014年
目的 通过评估影像资料和临床预后来探讨血管内治疗巨大海绵窦段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 2012年2月,连续接诊的行血管内治疗的巨大海绵窦段动脉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及随访结果.分析评价手术的可行性、手术并发症及影像和临床预后。结果 共有27例患者27个巨大海绵窦段动脉瘤行血管内治疗.其中17例行载瘤动脉闭塞,8例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2例单纯弹簧圈栓塞,术后即刻造影显示完全栓塞率、近全栓塞率和部分栓塞率分别为81.5%、11.1%和7.4%.无死亡病例,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7.4%.在为期32.9±17.3个月(4~71个月)的随访中,25例(92.6%)的预后良好(mRS评分0~1分),统计学分析显示高龄(60岁以上)与不良预后相关(P=0.006).结论 血管内治疗巨大海绵窦段动脉瘤安全有效,有症状的巨大海绵窦段动脉瘤应及时治疗,对于高龄患者治疗应慎重。
张振海吴中学沈春森徐如祥穆士卿
关键词:巨大动脉瘤海绵窦段血管内治疗随访
中国脑卒中流行现状及防控策略
脑卒中是目前危害中国居民健康和生命的主要慢性病;脑卒中的发病率、死亡率在中国仍居世界高值;调查显示,中国农村地区卒中患病率、发病率上升较快;脑出血在所有卒中所占比例(24%)明显高于发达国家;从地区分布看,东北地区、中部...
王文志
关键词: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防控策略
北京国际癫痫学术会议纪略
1996年
北京国际癫痫学术会议纪略谭郁玲,张文渊由我国卫生部国际合作司和英国大卫·路易士癫痫中心合办,世界卫生组织(WHO)协办的北京国际癫痫学术会议于1996年4月23日至26日在华润饭店召开。这次会议的主题是:癫痫──一个发展中的领域。卫生部陈敏章部长和W...
谭郁玲张文渊
关键词:癫痫
全文增补中
胰腺星状细胞超微结构的在体实验研究
2012年
目的在慢性胰腺炎动物模型,观察在体胰腺星状细胞的超微结构特点。方法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n=12)和对照组(n=12)。实验组给予16周高脂饮食诱导建立大鼠胰腺纤维化动物模型,对照组常规喂养。用HE和天狼猩红饱和苦味酸染色法观察胰腺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法识别胰腺组织中活化态及非活化态胰腺星状细胞,之后进一步通过透射电镜和免疫电镜方法对胰腺星状细胞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最终对周细胞和泡心细胞进行形态学鉴别。结果病理形态学观察表明,长期高脂饮食可以诱导大鼠胰腺组织发生纤维化改变。实验组胰腺组织中活化态与非活化态胰腺星状细胞共存,细胞数量都较正常组明显增加。结论胰腺星状细胞在体超微结构特征的研究将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奠定形态学基础。
张小丽李非崔叶青孙异临王素霞刘爽孙海晨
关键词:病理学
高压氧对实验性颅脑损伤和脑水肿的影响被引量:63
1994年
采用家兔造成实验性颅脑损伤模型后,置于2.5ATA的高压氧舱内90分钟。我们发现高压氧(HBO)能够改善动物的神志状态,降低死亡率。HBO能够抑制氧自由基的生成,减轻脑水肿。提示,HBO可用于临床治疗外伤性脑水肿。
李静万积成吴建中蒋京生闫丽
关键词:颅脑损伤脑水肿高压氧治疗
共6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