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

作品数:336 被引量:789H指数:13
相关作者:程绪水于术桐贾利尚春林舒卫先更多>>
相关机构:河海大学淮河水利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64篇期刊文章
  • 66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2篇专利
  • 1篇标准

领域

  • 187篇环境科学与工...
  • 132篇水利工程
  • 16篇天文地球
  • 9篇经济管理
  • 9篇自动化与计算...
  • 9篇农业科学
  • 8篇生物学
  • 8篇建筑科学
  • 6篇理学
  • 5篇政治法律
  • 3篇历史地理
  • 2篇机械工程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8篇淮河流域
  • 94篇污染
  • 84篇水质
  • 73篇水资源
  • 60篇水污染
  • 30篇流域
  • 27篇水生
  • 26篇水生态
  • 25篇水资源保护
  • 25篇排污
  • 24篇污染防治
  • 23篇水污染防治
  • 22篇水功能
  • 22篇水功能区
  • 21篇排污口
  • 20篇入河排污
  • 19篇入河排污口
  • 18篇水环境
  • 17篇水质监测
  • 15篇生态

机构

  • 336篇淮河流域水资...
  • 8篇河海大学
  • 7篇中国科学技术...
  • 7篇淮河水利委员...
  • 7篇淮河规划设计...
  • 6篇中华人民共和...
  • 6篇淮河水资源保...
  • 5篇南京水利科学...
  • 4篇蚌埠学院
  • 4篇南京大学
  • 4篇水利部中国科...
  • 3篇武汉大学
  • 3篇天津科技大学
  • 3篇淮委水利水电...
  • 3篇蚌埠市环境监...
  • 3篇安徽省阜阳水...
  • 2篇安徽财经大学
  • 2篇清华大学
  • 2篇山东省水利勘...
  • 2篇中国水利水电...

作者

  • 28篇贾利
  • 21篇程绪水
  • 18篇万一
  • 18篇尚春林
  • 16篇王津
  • 15篇赖晓珍
  • 15篇杨刚
  • 14篇李丽华
  • 13篇张炎斋
  • 11篇周涛
  • 11篇李国
  • 10篇陈磊
  • 10篇舒卫先
  • 10篇尚小川
  • 10篇王海兵
  • 9篇徐冬梅
  • 9篇水艳
  • 9篇金立新
  • 9篇胡瑾
  • 9篇陈曦

传媒

  • 177篇治淮
  • 34篇水资源保护
  • 6篇中国水利
  • 4篇2016第八...
  • 4篇淮河研究会第...
  • 3篇河海大学学报...
  • 3篇计算机系统应...
  • 3篇南水北调与水...
  • 3篇中国水利学会...
  • 2篇水力发电
  • 2篇水力发电学报
  • 2篇水利规划与设...
  • 2篇2001年提...
  • 2篇2012全国...
  • 2篇水利部淮河水...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淮河流域综合...
  • 2篇2017(第...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现代科学仪器

年份

  • 3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14篇2020
  • 3篇2019
  • 23篇2018
  • 24篇2017
  • 32篇2016
  • 24篇2015
  • 7篇2014
  • 28篇2013
  • 11篇2012
  • 9篇2011
  • 24篇2010
  • 32篇2009
  • 5篇2008
  • 8篇2007
  • 4篇2006
  • 15篇2005
  • 9篇2004
3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淮河流域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概述被引量:2
2001年
开展了入河排污口调查、审核 ,在此基础上 ,采用统一的监测时间、频率、项目和方法 ,对入河排污口进行监测监督 ,并编制监测报告。针对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中存在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及缺乏统一规划等问题 。
何德进王朝晖
关键词: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水质监测
加强污染联防 减轻水污染危害被引量:4
2001年
分析了淮河干流水污染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介绍了开展淮河及沙颍河污染联防工作的主要过程、工作内容、产生作用和取得的积极成效。强调治理污染源是防治水污染的根本措施 。
沈哲松杨智刘耀宾
关键词:污染联防水污染
民营第三方环境检测在环境保护工作中面临的形势和发展对策被引量:7
2016年
近年来,环境监测领域发生了深刻变革,第三方环境检测正悄然改变政府主导的环境检测格局。实践证明,第三方环境检测机构在减轻政府监测任务压力和在理顺"监"与"测"的关系方面都做出了突出贡献。随着环境检测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民间资本也逐渐加入到环境检测行业,形成民营第三方环境检测机构。民营第三方环境检测机构有利于活跃监测市场,使检测市场更加公平公正、和谐稳定。
冀保程尚春林
关键词:环境检测
浅谈提高淮河流域重大水污染事件应急能力途径被引量:2
2009年
淮河流域内的重大水污染突发事件从事故原因上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由于翻车、翻船、燃爆、垮坝或其他事件造成的污染物泄露形成的突发性水污染事件,这种污染事件一般没有固定的排放方式、排放来源及排放途径,都是突然发生、来势凶猛,在瞬时或短时间内排放大量的污染物质,对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和破坏,
郁丹英马宏伟贾利赖晓珍
关键词:水污染事件淮河流域应急能力排放方式污染物质事故原因
淮河流域重要河流湖泊水功能区达标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1淮河流域水功能区划成果 淮河流域(包括山东半岛)共区划水功能区1017个,区划河长26482km,区划湖库面积6507km^2。其中一级区划中保护区83个、保留区51个、缓冲区42个;二级区划中饮用水源区125个、工业用水区62个、农业用水区375个、渔业用水区42个、景观娱乐用水区46个、过渡区67个、排污控制区124个。
郁丹英赖晓珍贾利
关键词:水功能区淮河流域区划成果湖泊农业用水渔业用水
淮河流域水质管理模型被引量:20
2001年
淮河流域水质管理模型作为分析研究淮河流域水污染规律的工具 ,以淮河入洪泽湖河口以上流域为研究区域。在深入分析研究区域内水文气象、自然地理、河道和水流特性以及水污染特点的基础上 ,利用Mike 11,MIKEBASIN和ArcView软件研制和开发水质管理模型 ,为有效实施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管理提供依据。简要介绍模型的结构 ,主要参数的确定 。
谭炳卿张国平
关键词:水动力学模型水质模型淮河流域
2011和2012年淮河流域省界水体水资源质量状况对比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1省界水体监测情况 为客观公正、科学合理反映流域各省出入境断面水质状况,按照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省界缓冲区水质监测断面复核和监测规范化工作的通知》(办资源[2010]83号)的要求,2010年淮委会同流域四省水利、环保部门完成淮河流域近50条主要跨省河流省界缓冲区监测断面的复核工作,历时4个月,参加实地查勘的人员近400人次,涉及19个市,40个县(区),行程约6000公里,
郁丹英樊孔明
关键词:淮河流域水资源监测断面水体监测水质状况
认真贯彻条例,积极推进淮河流域管理
1996年
本文是根据作者在1995年全国水政水资源工作会议大会发言材料整理而成。文章回顾了1995年贯彻实施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的情况,提出了进一步贯彻条例,推进水污染治理和水资源保护流域管理的意见。
褚金庭朱华康
关键词:流域管理水污染防治水资源保护
淮河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初探
2009年
2003年9月1日开始实施的《环境影响评价法》中第二章第十五条以及第三章第二十七、二十八条等条款中对跟踪评价提出了明确规定: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规划实施后,编制机关应当及时组织环境影响的跟踪评价,并将评价结果报告审批机关;发现有明显不良环境影响的,应当及时提出改进措施。
王成马明霞钱伟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法》流域综合规划机关
2010年秋季南海北部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研究被引量:12
2016年
2010年10月26日—11月24日在南海北部进行了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调查,共鉴定浮游植物4门70属204种(包括未定种12种),浮游植物以硅藻为主,其物种数为146种,其细胞丰度占总浮游植物细胞丰度的93.17%;甲藻次之,其物种数为51种,占总浮游植物细胞丰度的0.63%;金藻门3属4种及蓝藻门2属3种;蓝藻门中以红海束毛藻(Trichodesmium erythraeum)为主。调查区浮游植物的细胞丰度介于0.06×10^3-107.50×10^3 cells/L之间,平均值为5.00×10^3 cells/L。海南岛东北部和粤东近岸表层浮游植物丰度较高。垂直分布上,表层和25m层的浮游植物细胞丰度较高。浮游植物主要优势种类有菱形海线藻(Thalassionema nitzschioides)、舟形藻(Navicula spp.)、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旋链角毛藻(Chaetoceros curvisetus)、斯氏几内亚藻(Guinardia stolterforthii)、具槽帕拉藻(Paralia sulcata)等。调查区表层和5m层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平均值分别为3.14和2.83,Pielou均匀度指数平均值分别为0.73和0.77;两种指数在表层和5m层均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环境分析表明除硅酸盐外,浮游植物细胞丰度与其他环境因子均呈极显著性的相关性,主要受到氮元素及磷酸盐的共同限制作用。
马威孙军薛冰戴民汉胡建宇
关键词:浮游植物南海北部群落结构生物多样性
共3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