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解放军181医院

作品数:473 被引量:1,274H指数:13
相关作者:刘为池陶智刚雷勋祖李贤卓苏红森更多>>
相关机构:南方医科大学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25篇期刊文章
  • 3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42篇医药卫生
  • 8篇哲学宗教
  • 5篇机械工程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1篇手术
  • 30篇皮瓣
  • 26篇护理
  • 24篇缺损
  • 23篇疗效
  • 22篇组织缺损
  • 21篇软组织
  • 21篇软组织缺损
  • 21篇细胞
  • 17篇术后
  • 14篇腹腔
  • 13篇腹腔镜
  • 12篇烧伤
  • 12篇糖尿
  • 12篇糖尿病
  • 12篇并发
  • 11篇临床疗效
  • 11篇关节
  • 10篇慢性
  • 10篇病例

机构

  • 461篇解放军181...
  • 11篇南方医科大学
  • 7篇第三军医大学...
  • 7篇桂林医学院附...
  • 6篇广州军区武汉...
  • 6篇广西师范大学
  • 5篇广州军区广州...
  • 5篇空军空降兵学...
  • 4篇第二军医大学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桂林医学院
  • 4篇第三军医大学...
  • 4篇解放军303...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广西壮族自治...
  • 2篇成都军区昆明...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深圳市人民医...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重庆市肿瘤研...

作者

  • 42篇甘干达
  • 34篇向月应
  • 30篇扈克治
  • 22篇陶智刚
  • 22篇于永刚
  • 20篇王庆林
  • 19篇廖松柏
  • 18篇童亚林
  • 17篇唐继全
  • 17篇胡建方
  • 16篇武英杰
  • 16篇蒋福刚
  • 14篇李水晴
  • 13篇李学德
  • 13篇杨明
  • 12篇晏强
  • 12篇眭维国
  • 12篇朱世和
  • 11篇刘学员
  • 11篇潘剑成

传媒

  • 125篇华南国防医学...
  • 45篇人民军医
  • 16篇创伤外科杂志
  • 13篇医疗卫生装备
  • 12篇华夏医学
  • 11篇白求恩军医学...
  • 8篇临床泌尿外科...
  • 8篇中华保健医学...
  • 7篇解放军医药杂...
  • 6篇临床超声医学...
  • 6篇广西医学
  • 5篇解放军医学杂...
  • 4篇重庆医学
  • 4篇西南国防医药
  • 4篇现代医院
  • 4篇中国社区医师...
  • 4篇第十二届全军...
  • 3篇解放军药学学...
  • 3篇中国妇幼保健
  • 3篇中国医院管理

年份

  • 4篇2018
  • 9篇2017
  • 17篇2016
  • 27篇2015
  • 20篇2014
  • 44篇2013
  • 33篇2012
  • 32篇2011
  • 39篇2010
  • 30篇2009
  • 27篇2008
  • 25篇2007
  • 18篇2006
  • 22篇2005
  • 19篇2004
  • 10篇2003
  • 17篇2002
  • 6篇2001
  • 12篇2000
  • 11篇1999
4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观察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DM)患者120例为观察组,另选择非DM患者50例为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下肢动脉检查,测量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粥样硬化斑块、管腔狭窄部位、管腔闭塞部位及血流动力学情况。结果:DM患者下肢动脉管腔的硬化斑块、狭窄、闭塞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硬化斑块发生在股动脉最常见,而管腔狭窄、闭塞发生在腘动脉远侧动脉多见,胫前动脉受累最为明显。结论:CDFI对DM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早期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申雪萍喻智邓灵玉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
肝动脉栓塞化疗对肝癌术后复发的预防作用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hepatic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对肝癌术后复发的预防作用,为降低肝癌术后复发率提供依据。方法选择作者医院接受手术完整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58例,其中84例于术后30天接受TACE,定义为TACE组;其余74例患者未行TACE,定义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通过门诊、电话随访,统计1、2、3年两组患者的累计复发率和累计生存率并进行比较。结果 TACE组随访率95.2%;对照组随访率95.9%。TACE组1、2、3年的累积复发率分别为10.0%、45.0%、67.5%;对照组分别为45.1%、66.2%、84.5%。两组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ACE组1、2、3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5.0%、72.5%、62.5%,对照组分别为70.4%、56.3%、45.1%。两组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TACE有助于尽早发现残癌灶,降低术后复发率,提高患者生存率。
文明波姚红兵黄高吴定国杨志坚练远书李桂花
关键词: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肝肿瘤肿瘤复发
腰_(4,5)椎间盘突出引起股神经症状5例
2000年
甘干达肖移山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丹皮酚脂质体凝胶的制备及其透皮作用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研究丹皮酚(paeonol,PAE)脂质体凝胶制备及其体外透皮扩散。方法采用乙醇注入法制备PAE脂质体凝胶并对其物理特性进行研究;同时,采用Franz扩散池以大鼠皮肤进行体外经皮渗透实验,考察PAE脂质体凝胶的经皮渗透行为及皮内滞留药物量。结果制备的PAE脂质体凝胶包封率为78.62%,平均粒径为337 nm。体外经皮渗透实验表明,与PAE凝胶相比,其脂质体凝胶24 h内的累积渗透量为84.61μg/cm2,根据渗透动力学回归方程PAE脂质体凝胶累积渗透速度18.738μg/(cm2·h),透皮速率较慢;PAE脂质体凝胶、普通凝胶在凝胶内残留溶液浓度分别为2.550μg/ml、5.239μg/ml;PAE脂质体凝胶、普通凝胶在大鼠皮肤内残留溶液浓度分别为37.98μg/ml、17.99μg/ml,皮肤中药物滞留量明显增加。结论 PAE脂质体凝胶释放速率减慢,药物蓄积于皮肤内增多,对于治疗疾病有较多的释药量,达到长效持久抗炎效果,同时有利于避免丹皮酚因全身吸收而引起的副作用,可作为PAE临床应用的新剂型。
白发丽曹芬蔡林
关键词:丹皮酚脂质体凝胶透皮扩散
腹腔镜下妊娠期子宫肌瘤剔除手术12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妊娠期子宫肌瘤剔除手术的可行性,近年来随着垂体后叶素的应用,我们发现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同时手术是可行的。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腹腔镜下妊娠期子宫肌瘤剔除手术12例 (观察组)与腹腔镜非妊娠肌瘤剔除术18例(对照...
陈韵洁于江
文献传递
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治疗重度混合痔11例被引量:1
2006年
莫建勋王溶杨叶烨汤福祥林创标
关键词:混合痔
皮肤止痒脱敏膜治疗接触性皮炎疗效观察被引量:15
2008年
目的评价皮肤止痒脱敏膜(商品名:蓝科肤宁)治疗接触性皮炎的疗效。方法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予蓝科肤宁湿敷,对照组予生理盐水湿敷后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尤卓尔),两组均2次/d,疗程1周。结果共248例患者完成了临床观察,试验组127例,对照组121例。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治疗1天后试验组临床症状体征积分为9.30±4.34,对照组为7.47±2.67(P=0.34);治疗3天后分别5.68±3.69,4.91±2.75(P=2.83);治疗1周分别为1.52±2.18,2.11±1.84(P=4.12),治疗后1,3和7天后各组积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蓝科肤宁治疗接触性皮炎疗效显著,作用与尤卓尔相当,但无引起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的风险,无使用时间的限制,值得临床应用。
范卫新孙蔚凌闵仲生王飞蒋艺马慧君张莉李珊山田亚平杨卫兵
关键词:接触性皮炎蓝科肤宁
开颅术后颅内积气的防治与护理
2003年
徐智琼周鹰蒋福刚
关键词:开颅术后颅内积气护理
推进军队医院转型升级的几点思考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推进军队医院转型升级,科学发展。方法根据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特点,军队全面建设现代后勤对医院建设的要求,结合当前军队医院发展现状,探索军队医院如何转型升级。结果转变人才培养理念,打造高素质人才方阵;调整学科发展结构,提升核心竞争能力;创新全维管理模式,提高综合保障效益。结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打造学科技术品牌,强化科学管理是推进医院转型升级的关键。
向彩良余奕珲韩松
吻合血管的胸脐皮瓣移植修复足踝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探讨吻合血管的胸脐皮瓣移植修复足踝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8例足踝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其中11例伴胫前或胫后血管节段损害)采用胸脐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创面。创面面积12 cm×6 cm^32 cm×12 cm。结果移植皮瓣全部成活,3例足跟部缺损的病人术后因长期磨擦形成足跟部慢性溃疡;3例皮瓣臃肿,需再次手术整形。其余病例外观和足踝部功能恢复满意。结论胸脐皮瓣为腹壁下动脉供血,血运丰富,血管解剖恒定,血管蒂长,可切取面积大且易于切取,适宜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尤其适用于缺损面积大、胫前或胫后血管之一长节段损害者。
甘干达胡建方陶智刚扈克治刘亚莉
关键词:皮瓣足踝软组织缺损
共4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