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作品数:1,232 被引量:7,216H指数:40
相关作者:徐振强周干峙陈为邦仇保兴顾文选更多>>
相关机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同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717篇期刊文章
  • 106篇会议论文
  • 28篇标准
  • 9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88篇建筑科学
  • 342篇经济管理
  • 7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7篇政治法律
  • 24篇社会学
  • 2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2篇文化科学
  • 14篇天文地球
  • 12篇历史地理
  • 9篇农业科学
  • 7篇交通运输工程
  • 7篇医药卫生
  • 6篇水利工程
  • 5篇动力工程及工...
  • 4篇电气工程
  • 3篇艺术
  • 2篇哲学宗教
  • 2篇电子电信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78篇城市
  • 159篇建筑
  • 81篇智慧城市
  • 78篇生态
  • 78篇绿色建筑
  • 68篇城镇化
  • 64篇生态城
  • 56篇城市建设
  • 50篇城市规划
  • 47篇城市发展
  • 43篇生态城市
  • 36篇低碳
  • 30篇城乡
  • 25篇节能
  • 25篇建筑评价
  • 24篇低碳生态
  • 24篇新型城镇化
  • 24篇能源
  • 22篇生态文明
  • 20篇中国城

机构

  • 861篇中国城市科学...
  • 79篇住房和城乡建...
  • 48篇同济大学
  • 43篇中国社会科学...
  • 33篇天津大学
  • 31篇清华大学
  • 31篇中国城市规划...
  • 28篇国务院
  • 26篇北京大学
  • 25篇中国建筑科学...
  • 20篇中国建筑科学...
  • 18篇中国科学院
  • 16篇学研究院
  • 14篇哈尔滨工业大...
  • 13篇中国人民大学
  • 13篇深圳市建筑科...
  • 10篇武汉大学
  • 9篇上海交通大学
  • 9篇中国标准化研...
  • 9篇北京建筑大学

作者

  • 85篇仇保兴
  • 60篇徐振强
  • 32篇仇保兴
  • 26篇万碧玉
  • 23篇郭振伟
  • 22篇张胜雷
  • 22篇顾文选
  • 18篇李迅
  • 17篇鲍世行
  • 15篇李海龙
  • 15篇吴洁
  • 14篇那鲲鹏
  • 14篇程志军
  • 13篇王明浩
  • 13篇姜栋
  • 13篇杨春志
  • 13篇孟冲
  • 12篇吕丽娜
  • 11篇田大江
  • 11篇陈为邦

传媒

  • 120篇建设科技
  • 51篇住宅产业
  • 34篇城市
  • 25篇中国名城
  • 23篇智能建筑与智...
  • 23篇中国建设信息...
  • 22篇城市规划
  • 17篇小城镇建设
  • 14篇现代城市研究
  • 13篇规划师
  • 13篇上海城市管理
  • 11篇中国园林
  • 11篇城市问题
  • 9篇动感(生态城...
  • 8篇学会
  • 8篇北京规划建设
  • 8篇建筑实践
  • 8篇未来城市设计...
  • 7篇城市住宅
  • 7篇城市管理与科...

年份

  • 5篇2024
  • 36篇2023
  • 46篇2022
  • 55篇2021
  • 40篇2020
  • 62篇2019
  • 40篇2018
  • 81篇2017
  • 54篇2016
  • 76篇2015
  • 76篇2014
  • 56篇2013
  • 52篇2012
  • 33篇2011
  • 37篇2010
  • 16篇2009
  • 17篇2008
  • 10篇2007
  • 11篇2006
  • 10篇2005
1,2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双碳目标下减碳固碳建筑材料展望被引量:7
2021年
“碳达峰”和“碳中和”战略对建筑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双碳目标下,建设标准、建造方式、技术路线以及建材选用的节能降碳绿色水平都将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作为工程建造的基础,建材部分无论是生产制造减碳,还是建筑全生命期降碳,由于规模效应的存在,其影响都比较巨大,研究、生产和推广减碳或固碳效果明显的绿色建材是破解双重压力的关键。
王峥郭振伟
关键词:减碳固碳建筑材料
STARS——低碳生态规划技术体系的思考与实践
2012年
虽然低碳生态规划在理论建构上还不算成熟,但由于这一规划思想切合现实的城市发展需求,在当今的规划管理中也进行了大量实践。通过低碳生态城市规划的项目案例和学术研究,总结出"STARS"低碳生态城市规划的技术体系,以期对低碳生态城市规划中问题的解决方案做出有益探索。
鄢涛李冰李迅
关键词:生态规划低碳生态城市规划STARS城市发展学术研究
地理加权回归的城市道路时空运行态势空间网格计算方法被引量:1
2023年
随着城市化加速发展,交通拥堵已成为全球大城市面临的共同难题。高效、准确地分析与发现交通状态与影响因素的空间变化关系是优化道路交通要素配置的重要基础。提出了城市道路交通空间地理加权(road grid 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RG-GWR)模型,首先以两种尺寸网格嵌套的九宫格计算区域路网承载力比率,识别出路网配置不均衡区域;然后结合实况交通态势,以地理加权回归模型计算单元网格的交通时空运行态势影响异质性参数及其回归关系,得到基于网格的邻近区域路网交通要素配置配比,实现以九宫格为单元的路网要素优化配置。以成都市核心区为例,构建了3种尺寸的空间网格,形成多级叠加的九宫格模型,计算提取了两种级别九宫格模型区域承载力参数,结果与高德实际路况匹配度分别达到62.5%与87.5%;RG-GWR模型在不同时段交通态势拟合度达到80%以上。结果表明,从空间角度分析道路交通均衡配置高效、可行,具有服务于智能化平台的广阔前景。
姜栋姜栋赵文吉王艳慧
关键词:电子地图GIS网格地理加权回归
为“生活更美好”而设计城市被引量:1
2011年
非常高兴和大家一起探讨为"生活更美好"而设计城市,这次会议的主题是"设计怡居、绿意盈城"。我报告的主题放在公共空间的设计上,因为城市空间可分为三个层次,最外围的是区域空间,然后是城市内部的公共空间,第三是住宅的室内外空间。区域空间的设计主题是生态保护,而居住的内外空间属于业主或企业的责任,而只有城市的公共空间是规划师们基于公共利益发挥才智的主要领地,我们集中讨论这个问题就更有意义。
仇保兴
关键词:设计主题公共空间室内外空间生态保护公共利益
经营城市是一把双刃剑
经营城市或城市经营是同一个事物的两种不同说法,只有主动与被动的不同,而没有实质的差别。都是讲要运用市场机制,按照价值规律,将城市的诸多要素作为资本、资产,转让、出售或租赁给经济实体,或政府出资主持营造城市的最佳投资环境和...
顾文选
文献传递
雄安新区或将成为我国绿色智慧新城建设的标杆被引量:3
2018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取得世界瞩目的成就,2011年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截至2016年底,上升至57.35%,每年约有2000万人进入城市,与此同时,我国可持续城镇化和可持续城市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和交通等压力继续增强,以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武汉和济南等地为代表的大城市病凸显,雾霾、内涝、交通拥堵、水污染事件、城市更新、城市管理、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等矛盾突出。绿色智慧成为当前城市建设的迫切诉求,雄安新区将其作为首要规划建设的目标。
徐振强
关键词:新城建设标杆城镇化率交通拥堵水污染事件
用智慧的技术更容易实现智慧的城市
2018年
对于智慧城市,笔者认为现在是两个方面,一个是智慧的城市管理,一个是智慧的城市规划。这两个是完全不同的方法论,不同的研究对象。就我个人而言,城市管理方面,用智慧的技术更容易实现。而在规划方面,很多智慧技术只能用来判断规律。智慧的城市说的主要是城市的管理。智慧产生的城市,是我对智慧城市建设目标的一个思考,即我们建设智慧城市是为什么?为了城市安全,为了城市生活更美好。城市从产生初期起,就是人类文明的推进器,所以更要强调让城市更加创意,能够让人在城市中更多地交流,产生智慧。
单峰
关键词:城市管理城市规划城市建设人类文明
公共开放空间外部性利益失衡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城市开放空间是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的重要户外场所,其对城市生活质量的贡献主要表现为无法定价的生态、环境、社会和美学价值,快速城市化和住房市场化导致这些公共稀缺资源的私有化和商业化。以广东祈福地产2个典型封闭楼盘及其所依托的公共开放空间为例,以周边土地开发前后各方利益得失假设为基础,调查其外部性利益内部化的表现、实现手段和利益固化引起的冲突,以及各利益主体对外部性价值的感知和认同,分析利益失衡的原因和机制。最后,借鉴国内外的经验和案例,从完善法规技术和推行公共政策两大方面提出公共开放空间利益分配的多赢策略。
江海燕何妍郭韵妍
关键词:风景园林公共开放空间外部性
深根固本,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试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被引量:5
2021年
中国传统村落根植于中华民族农耕文明,其价值蕴藏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国传统村落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农耕文明聚落遗产群,是记载古代社会变迁、文化融合的恢弘史诗,是当今世界极其丰富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中国传统村落发展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保护中国传统村落需秉持创新发展的理念,以留住乡愁。
曹昌智胡燕
关键词:保护传承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 绩效评价的原则和要求
万碧玉姜栋杨锋陈慧文王晶卢冠楠章建兵马蓉李玲玲杜青峰阎毛毛陈双全陈宇艺于程水罗雄辉罗丰代彤李宝瑞曾昱康永君陈正伟张永涛欧阳韦曾沂粲徐前丁春雷邓兴栋程先勇张国义顾迅雷勇王维洪勇李鸣张家新万碧涛刘平赵妍妍李赟鹏熊正元王建华谢潇张富国张绍秋刘富海倪娇娇贺思艳王旭东罗超杨钊唐春燕厉建平赵春华邵振峰李兵陈龙范毅雄胡辉吴克辛杜涛陈军吴宝林王长海方长建赵仕嘉余刚郭忠猛李文秋华林林王艳慧赛菡郑涛刘路张旭杨洋齐志飞韩日超李国建郭建民安海玉闫钰谭文杰高增孝王恒栋向本乾范巍曹玉新查思怡罗忠余刘彪沈宙彪蒋贵川陈垦邓小锋王国光唐超张晓娟刘亚珊张瑾唐达昆徐钦国陈华许令顺孟均周东波李虎张晓春叶锺楠刘洋檀兴华陈燕波郭而郛梁才罗金刘百韬王超廖红玉侯海倩王庆滨
共8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