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作品数:1,702 被引量:7,710H指数:31
相关作者:曹文富唐成林王淑美何先元周滢更多>>
相关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重庆科技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重庆市卫生局中医药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01篇期刊文章
  • 156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1篇标准

领域

  • 1,529篇医药卫生
  • 96篇文化科学
  • 19篇农业科学
  • 10篇生物学
  • 10篇理学
  • 5篇经济管理
  • 5篇化学工程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政治法律
  • 4篇哲学宗教
  • 4篇电子电信
  • 4篇艺术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社会学
  • 3篇自然科学总论
  • 2篇天文地球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语言文字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28篇中医
  • 118篇中药
  • 118篇细胞
  • 103篇电针
  • 76篇蛋白
  • 74篇疗效
  • 72篇针灸
  • 72篇中医药
  • 68篇教学
  • 67篇针刺
  • 65篇血管
  • 56篇关节炎
  • 54篇慢性
  • 48篇小鼠
  • 44篇脂肪
  • 44篇关节
  • 38篇教育
  • 37篇临床疗效
  • 36篇色谱
  • 34篇灸治

机构

  • 1,66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08篇重庆医科大学...
  • 50篇成都中医药大...
  • 49篇重庆市中医院
  • 20篇江西中医药大...
  • 19篇重庆医科大学...
  • 17篇西南大学
  • 15篇中国科学院
  • 14篇重庆科技学院
  • 13篇重庆市中医骨...
  • 12篇重庆市肿瘤医...
  • 1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1篇汉中市中心医...
  • 11篇重庆市北碚区...
  • 10篇第三军医大学...
  • 10篇江西省中医院
  • 9篇广州中医药大...
  • 9篇重庆市食品药...
  • 8篇第三军医大学
  • 8篇重庆工商大学

作者

  • 139篇唐成林
  • 107篇王淑美
  • 86篇黄学宽
  • 85篇何先元
  • 80篇曹文富
  • 68篇黄思琴
  • 63篇卓廉士
  • 62篇周萍
  • 60篇李学智
  • 58篇黄英如
  • 51篇陈蓉
  • 50篇曾志华
  • 47篇周滢
  • 46篇徐晓玉
  • 45篇喻录容
  • 40篇杨军宣
  • 38篇曹纬国
  • 37篇汪莹
  • 37篇张丹
  • 35篇江琼

传媒

  • 257篇实用中医药杂...
  • 58篇针刺研究
  • 52篇时珍国医国药
  • 40篇中国实验方剂...
  • 39篇中国中医药现...
  • 37篇中国中医急症
  • 32篇中国针灸
  • 30篇中成药
  • 28篇重庆医科大学...
  • 25篇中国中医基础...
  • 23篇中国药房
  • 2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2篇重庆医学
  • 21篇中国中药杂志
  • 21篇第三军医大学...
  • 21篇中药药理与临...
  • 20篇中药新药与临...
  • 18篇世界科学技术...
  • 18篇亚太传统医药
  • 18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7篇2024
  • 92篇2023
  • 80篇2022
  • 88篇2021
  • 67篇2020
  • 54篇2019
  • 58篇2018
  • 51篇2017
  • 76篇2016
  • 79篇2015
  • 91篇2014
  • 124篇2013
  • 108篇2012
  • 112篇2011
  • 99篇2010
  • 66篇2009
  • 58篇2008
  • 60篇2007
  • 53篇2006
  • 104篇2005
1,70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电针干预对大鼠腓肠肌适应性肥大及肌卫星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观察不同时长电针干预对大鼠腓肠肌适应性肥大及腓肠肌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表达及配对盒转录因子7(Pax 7)、成肌分化抗原(MyoD 1)、肌细胞生成素(MyoG)、肌球蛋白重链-Ⅰ(Myh 7)、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 3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诱导骨骼肌适应性肥大的相关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电针2周组、电针4周组和电针8周组,每组6只。除空白对照组,其余3组大鼠予以右侧"足三里"和"环跳"电针干预10min,每日1次,每周6次,分别持续干预2、4和8周。称重后计算各组大鼠腓肠肌湿重比,HE染色后测定腓肠肌肌纤维截面积及直径,免疫荧光标记法观察腓肠肌中PCNA蛋白的表达改变,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腓肠肌中Pax 7、MyoD 1、MyoG、Myh 7、TGF-β1、Smad 3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腓肠肌中PCNA蛋白表达在电针2周组和电针4周组明显增多;大鼠腓肠肌湿重比、肌纤维截面积和直径及腓肠肌Pax 7、MyoD 1、MyoG、Myh 7、TGF-β1mRNA相对表达量随电针干预时间延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ax 7和TGF-β1mRNA相对表达量在干预2周时到达峰值(P<0.01),肌湿重比、肌纤维截面积和直径及MyoD 1、MyoG、Myh 7mRNA相对表达量在干预4周时到达峰值(P<0.01);腓肠肌中Smad 3mRNA相对表达量随电针干预时间延长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电针4周组到达低峰(P<0.01)。结论:电针干预"足三里"和"环跳"诱导大鼠腓肠肌产生时序性适应性肥大的改变可能是通过上调腓肠肌中Pax 7、PCNA、TGF-β1、MyoD 1、MyoG、Myh 7的表达,并下调Smad 3的表达,促进肌卫星细胞的增殖、成肌分化和肌管的终末分化,增加电针侧腓肠肌质量、肌纤维面积和直径而实现的。
赵丹丹唐成林唐成林罗翱黄思琴郭全虎罗翱高睿琦
关键词:电针肌卫星细胞
针刺放血法结合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研究
目的:观察针刺放血法结合氟西汀治疗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对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分析探讨抑郁症发病治病的机制机理.方法:将60例符合研究要求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药物组和针药组各30例,其中对药物组仅单纯予以氟西汀药...
谢洪武徐放明黄蔚云夏雷翔付勇
马有度教授论治咳嗽临证经验研究
黄学宽
川芎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途径与作用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分析川芎嗪对溃疡性结肠炎的干预效果及作用途径。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1990-01/2006-02有关川芎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文献,检索词“Ulcerativecolitis,tetramethypyrazine”,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应用计算机检索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1999-01/2005-12有关川芎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文献,检索词“溃疡性结肠炎,川芎嗪”,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检索到的川芎嗪对溃疡性结肠炎作用方面的相关信息进行整理,选取针对性强的文章,同一领域的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权威杂志的文章。资料提炼:共检索到30篇相关文献,其中17篇文章符合要求。资料综合:川芎嗪能抗炎症介质,清除自由基;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改善微循环;抗黏附分子等,具有较强的抗氧化和改善免疫功能等药理作用,因此有可能从清除自由基、抑制肠道炎症反应以及改善微循环功能等多方面来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望成为一种具有积极治疗作用、低副作用及良好应用开发前景的药物。结论:川芎嗪通过清除自由基、抑制肠道炎症反应以及改善微循环功能等多方面作用途径在理论上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提供了可能,但该类药物更为精细的治疗靶点都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江琼张俊文高青
关键词:川芎嗪
半夏白术天麻汤配合西药治疗偏头痛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用半夏白术天麻汤配合西药常规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观察。方法:对1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用西药加半夏白术天麻汤、对照组80例只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7%,对照组总有效率77.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头痛指数、血清β内啡肽和血清神经肽Y指标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配合西药治疗偏头痛疗效满意。
张黎
关键词:偏头痛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西药对照治疗观察
电针刺激对肥胖大鼠脂肪组织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0
2011年
目的:观察不同强度电针刺激对单纯性肥胖大鼠脂肪组织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2 V电针组、1 V电针组,对照组用普通鼠饲料喂养,其余各组均用高脂饲料喂养。针刺大鼠"足三里"和"三阴交"穴,采用不同强度电针治疗14 d后,比较治疗前后各组大鼠体重指数(Lees’指数),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肥胖大鼠附睾脂肪组织CRP的含量,用蛋白质印迹技术检测肥胖大鼠附睾脂肪组织IL-6蛋白表达。结果:2电针组肥胖大鼠Lees’指数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电针组脂肪组织中CRP的含量及IL-6的表达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2 V电针组与1 V电针组比较,也有显著差异(P<0.01,P<0.05)。结论:电针能有效减轻肥胖大鼠体重,降低肥胖大鼠脂肪组织CRP的含量和IL-6的表达,改善肥胖大鼠机体的炎症反应状态,且2 V电针组效果优于1 V电针组。
刘祖丽唐成林余敏侯懿烜郜婕刘仁建
关键词:电针单纯性肥胖脂肪组织
平胃散对湿阻中焦证模型大鼠结肠PLC-IP3/DG-CaM/PKC信号通路的影响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探讨平胃散如何影响湿阻中焦证动物结肠组织中AQPs表达及PLC-IP3/DG-CaM/PKC信号转导途径,并揭示其可能存在的机理。方法采用综合法造模,通过免疫组化技术测定结肠组织中AQPs的表达,通过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磷脂酶C(PLC)、三磷酸肌醇(IP3)、钙调素(CaM)的表达差异。结果大鼠结肠组织中有AQP1、AQP2、AQP3、AQP4、AQP5、AQP7、AQP9等7种水通道蛋白表达;造模后,AQP2的表达上升,PLC、IP3、CaM的含量都有升高;经过平胃散治疗后,AQP1、AQP2、AQP7的表达下调,PLC、CaM的含量下降,IP3含量有下降趋势。结论平胃散可能通过调控PLC-IP3-CaM途径改变水通道蛋白表达,达到燥湿目的。
陈继兰张慧慧黄秀深黄腾炜于宗强杨成
关键词:湿阻中焦证平胃散
“因时制宜”临床体会
2015年
“因时制宜”是中医重要的治疗原则,强调处方用药应考虑四时气候对人体的影响,此也是整体观的体现。随着气温逐渐上升,阳热日盛,则热邪滞留体内机率增加,此时就诊即使患者有明显的外在寒象,也须仔细辨别有无兼杂热证,且在用药时避免使用过于温热之品,现举一病例示之。
李艳
关键词:因时制宜床体处方用药四时气候整体观
西南地区不同居群葎草中总黄酮与木犀草素的含量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考察西南地区不同居群葎草中总黄酮和木犀草素的含量。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葎草中总黄酮的含量;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葎草中木犀草素的含量。结果葎草中总黄酮与木犀草素的含量在不同居群间差异显著,以四川和重庆产含量较高。结论该方法适用于葎草的质量分析,可以为葎草资源开发提供参考。
张丹曹纬国王刚
关键词:葎草居群总黄酮木犀草素
加减桃红四物汤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观察加减桃红四物汤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ROU)的效果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68例用加减桃红四物汤治疗25天。结果:痊愈42例,显效2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2.65%。治疗后全血黏度(高切和低切)、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血沉7项指标均有明显和非常明显下降(P<0.05或P<0.01)。红细胞压积与治疗前相比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加减桃红四物汤有明显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作用,可改善微循环,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周萍
关键词:复发性口腔溃疡
共16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