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重庆医科大学药学院

作品数:1,820 被引量:8,099H指数:31
相关作者:余瑜何丹尚京川于超万敬员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西南大学药学院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57篇期刊文章
  • 15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14篇医药卫生
  • 198篇理学
  • 84篇文化科学
  • 68篇化学工程
  • 42篇生物学
  • 13篇轻工技术与工...
  • 9篇农业科学
  • 7篇经济管理
  • 5篇电子电信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哲学宗教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政治法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文学

主题

  • 218篇色谱
  • 204篇细胞
  • 199篇相色谱
  • 186篇液相色谱
  • 182篇高效液相
  • 176篇高效液相色谱
  • 172篇药物
  • 152篇色谱法
  • 136篇液相色谱法
  • 136篇高效液相色谱...
  • 114篇蛋白
  • 84篇液相
  • 77篇体外
  • 74篇药品
  • 73篇药学
  • 67篇肿瘤
  • 65篇缺血
  • 60篇教学
  • 59篇小鼠
  • 59篇脑缺血

机构

  • 1,807篇重庆医科大学
  • 122篇重庆医科大学...
  • 89篇中国人民解放...
  • 46篇重庆医科大学...
  • 41篇重庆工商大学
  • 38篇西南大学
  • 32篇重庆医药工业...
  • 31篇重庆出入境检...
  • 30篇第三军医大学...
  • 27篇重庆医药高等...
  • 26篇四川大学
  • 24篇重庆市食品药...
  • 23篇重庆市中药研...
  • 22篇重庆市第九人...
  • 22篇重庆市生物化...
  • 18篇绵阳市第三人...
  • 16篇重庆市中医院
  • 15篇重庆大学
  • 15篇解放军医学院
  • 15篇重庆市食品药...

作者

  • 120篇董志
  • 109篇邱宗荫
  • 79篇余瑜
  • 71篇郭代红
  • 67篇周岐新
  • 65篇蒋君好
  • 61篇刘新
  • 61篇李勤耕
  • 60篇尚京川
  • 58篇张景勍
  • 57篇何丹
  • 57篇黄华
  • 56篇王驰
  • 54篇夏永鹏
  • 54篇范琦
  • 52篇胡湘南
  • 50篇邓萍
  • 48篇张良珂
  • 48篇蒋心惠
  • 43篇万敬员

传媒

  • 122篇重庆医科大学...
  • 114篇中国药房
  • 62篇光谱实验室
  • 61篇中国医院药学...
  • 61篇第三军医大学...
  • 48篇中国药业
  • 37篇中国药理学通...
  • 35篇中国医药工业...
  • 32篇华西药学杂志
  • 31篇中国中药杂志
  • 28篇中国药物应用...
  • 27篇中国药学杂志
  • 27篇药物分析杂志
  • 27篇重庆医学
  • 24篇化学研究与应...
  • 23篇中草药
  • 23篇中华医学教育...
  • 21篇中国新药杂志
  • 20篇中国临床药理...
  • 20篇中国临床药理...

年份

  • 2篇2024
  • 54篇2023
  • 63篇2022
  • 61篇2021
  • 60篇2020
  • 61篇2019
  • 94篇2018
  • 84篇2017
  • 65篇2016
  • 88篇2015
  • 98篇2014
  • 116篇2013
  • 108篇2012
  • 125篇2011
  • 123篇2010
  • 131篇2009
  • 154篇2008
  • 108篇2007
  • 90篇2006
  • 45篇2005
1,8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医药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疗效机制的研究策略
2021年
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是一种发病后快速进展的致命性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尚无有效药物能够延缓其疾病进展或改善其临床症状。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中医药治疗可以延缓ALS的疾病进展,并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是对其作用机制仍不清楚。近年来的基础研究发现,ALS的发病和疾病进展均与兴奋性神经元毒性、线粒体功能障碍、轴浆转运障碍、神经营养因子缺陷以及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功能障碍等有关。中医药可能通过干预上述途径,发挥治疗ALS的作用。本文提出可以通过已经建立的ALS动物模型,研究中医药治疗ALS疗效的多靶点分子机制,为中医药治疗ALS提供基于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依据。
潘昊刘特吴晓俊
关键词:肌萎缩侧索硬化中医药治疗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
RP-HPLC测定阿仑膦酸钠及有关物质4-氨基丁酸被引量:2
2013年
建立邻苯二甲醛-2-巯基乙醇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仑膦酸钠及其有关物质4-氨基丁酸含量方法。采用Hypersil BDS C_(18)色谱柱,乙腈-10mmol/L磷酸盐缓冲液(pH6.80,含0.05%EDTA-2Na)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mL/min,柱温30℃,紫外检测波长333nm。阿仑膦酸钠在2—4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方程为:y=30.665x+2.5641(r=0.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5%(RSD=0.41%,n=5);4-氨基丁酸在0.05—2.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方程为:y=357.76x+13.874(r=0.9996)。方法简单、准确、灵敏,适用于阿仑膦酸钠和特殊杂质4-氨基丁酸的同时测定。
袁中珍游丽娜赵华
关键词:阿仑膦酸钠邻苯二甲醛高效液相色谱法
冬凌草甲素抑制HCT116细胞增殖与p38 MAPK信号通路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研究冬凌草甲素(ORI)对人源结肠癌细胞HCT116的增殖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结晶紫染色研究ORI(5、10、15、20、25μmol/L)对HCT116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采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研究ORI(10、15、20μmol/L)对HCT116细胞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凋亡相关指标(Caspase-3和Cleaved-caspase-3)、p38 MAPK信号通路相关指标(Smad1/5/8、p-Smad1/5/8、p38、p-p38)蛋白表达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ting、凝胶电泳技术分析ORI对BMP7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转染重组BMP7腺病毒(Ad BMP7)实现BMP7的外源性过表达,应用BMP7抗体(anti-BMP7)降低BMP7水平,检测ORI是否通过调节BMP7表达影响HCT116细胞增殖凋亡、p38 MAPK信号通路。结果与对照组比较,ORI明显抑制HCT116细胞增殖,下调PCNA蛋白水平;明显上调Caspase-3、Cleaved caspase-3、p-p38蛋白表达,且呈浓度与时间相关性,对Smad1/5/8、P-Smad1/5/8蛋白表达无明显影响;明显上调BMP7蛋白及RNA表达;外源性过表达BMP7加强了ORI对上述蛋白表达的调控,anti-BMP7则部分抑制了ORI的作用。结论 ORI抑制HCT116细胞的增殖,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MP7蛋白表达进而激活p38 MAPK信号通路相关。
刘荣兴胡培马妍任春美任春美任文艳廖云鹏周林云王涵廖云鹏孙文娟
关键词:冬凌草甲素HCT116细胞P38BMP7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测定恩替卡韦光学异构体(英文)被引量:1
2018年
本文建立了一种简单有效的高效液相-紫外检测法测定分离恩替卡韦光学异构体。恩替卡韦化学结构中有3个手性原子,恩替卡韦有7个光学异构体,其中有6个非对映异构体,1个对映异构体。在Symmetrix ODS-AQ C_(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上实现了恩替卡韦与非对映异构体的分离,在Daicel CHIRALPAK AD(4.6 mm×250 mm,10μm)色谱柱上实现了恩替卡韦和对映异构体的分离。检测波长为254 nm。非对映异构体(非对映异构体-1,非对映异构体-2,非对映异构体-3)的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371,0.0376,0.0377μg/mL和0.124,0.125,0.126μg/mL。对映体的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14和0.46μg/mL。非对映异构体-1,非对映异构体-2,非对映异构体-3和对映异构体的精密度分别为0.36%,0.44%,1.04%和0.67%。对映异构体的回收率为98.4%–100.5%。该方法可用于控制恩替卡韦光学异构体的杂质限度。
黄丹张道林王娜娜蒋心惠
关键词:恩替卡韦手性分离非对映异构体对映异构体HPLC-UV
抗血吸虫药物吡喹酮的新合成路线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构建一条绿色、环保且能适合工业化生产抗血吸虫药物吡喹酮的新合成路线。方法:以苯乙胺为原料,用氯乙酰氯酰化,再用邻苯二甲酰亚胺钾氨基化反应,在P2O5作用下经Bischler-Napieralski环合反应制得N-[(1-亚甲基)-3,4-二氢异喹啉]邻苯二甲酰亚胺,经肼解和还原得到1-氨甲基-1,2,3,4-四氢异喹啉盐酸盐,经环己烷甲酰化、氯乙酰氯酰化和环合得目标化合物。结果:该合成路线的总收率可达32.8%,为原总收率的2.13倍。结论:该合成工艺路线操作简便,原料廉价易得,条件温和,绿色环保,收率较高,具有一定的工业化生产前景。
程训官郑小红夏铸张昕宇王宇余瑜
关键词:吡喹酮环合血吸虫病
人参总皂甙协同造血生长因子体外诱导CD34^+造血干/祖细胞扩增与分化的作用被引量:21
2006年
为探讨人参总皂甙(totalsaponins of panaxginseng,TSPG)协同造血生长因子体外诱导CD34+造血干/祖细胞(HSC/HPC)扩增与分化的作用,收集人脐血、骨髓细胞并采用StemsepTM干细胞分选系统分离纯化CD34+HSC/HPC,用不同剂量TSPG加入不同组合的造血生长因子进行培养,检测细胞总数、CD34+细胞和CD33+细胞比例及集落形成细胞总数(CFC)、粒系祖细胞(CFU-GM)数量变化。结果显示:10-70μg/mlTSPG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脐血细胞总数、CFC数和CD34+细胞数,50μg/ml是最佳刺激浓度,可使细胞总数、CFC数和CD34+细胞数分别增至(2470.5±79.96)×103、(53.96±4.29)×100%和(21.86±3.09)×100%;20μg/ml是液体培养诱导骨髓CD34+细胞向粒系分化的最佳浓度,可使细胞总数、CFU-GM和CD33+细胞分别增至(133.2±9.03)×103、(26.78±1.91)×100%和(16.98±1.73)×100%;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检测显示,TSPG(10-50μg/ml)均能提高CD34+细胞形成CFU-GM的集落产率,以TSPG20μg/ml效果最为明显。结论:合适剂量的TSPG能够促进CD34+造血干/祖细胞体外扩增与定向诱导分化。
王建伟王亚平王莎莉姜蓉
关键词:人参总皂甙CD34^+造血干/祖细胞细胞扩增
IL-2靶向脂质体的处方筛选及药物含量的测定
2010年
目的:筛选IL-2靶向脂质体的最佳处方,并对5-氟尿苷(5-fluorouridine,5-FUR)前药进行含量测定。方法:应用正交实验设计选择最佳处方配比;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5-FUR前药的含量,检测波长为267nm。结果:筛选最佳处方:药脂比为1:10、磷脂与胆固醇的比例为3:1。5-FUP前药对照品浓度在0.002-0.02mg/ml的范围内与吸收度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16.357x+0.007,r=0.9997(n=3),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09%,RSD=2.05%(n=3)。样品中5-FUR前药含量为18.84-18.91μg/ml。结论:该处方设计合理,紫外分光光度法操作简便、稳定性好、结果可靠,可作为IL-2靶向脂质体中5-FUR前药含量测定方法。
吴镁春朱莉王驰
关键词:紫外分光光度法
基于HIS数据的药源性心律失常自动监测模块规则建立与验证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在临床ADE主动监测与智能评估警示系统-Ⅱ(ADE-ASAS-Ⅱ)中建立药源性心律失常自动监测模块,探究药物与心律失常的关系,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建立心律失常模块的关键词词集,采用文本分类技术识别提取上述词集,优化报警规则;扩大监测样本量,对阳性患者的性别、年龄、相关药物等数据进行分析以验证模块。结果:最终确定关键词28个,模块最佳设置条件的阳性预测值(PPV)为10.82%,召回率(R)为99.18%。利用该模块监测患者33007例,其中阳性622例,发生率1.88%,PPV7.88%。65岁及以上患者占比50.32%;涉及药物共64类、133种,以喹诺酮类抗菌药物、钙通道阻滞剂、抗真菌药物为主;药源性心律失常类型多样,主要是期外收缩、心动过速、QTc间期延长。结论:本研究构建的药源性心律失常自动监测模块,可以高效、精准、快速获取真实世界大样本用药人群中的目标病例。监测结果显示住院人群发生药源性心律失常属于常见,相关患者的年龄分布、药物类别、类型分类等与有关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郭海丽郭代红高奥张博李伯妍王嘉熙石廷永
关键词:药源性心律失常自动监测文本分类技术药品不良反应
粉防己碱-阿霉素复合脂质体的制备及质量控制评价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制备粉防己碱-阿霉素复合脂质体并对其工艺及质量进行研究与评价,为临床上逆转肿瘤的多药耐药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采用3种不同脂质体制备方法,并以包封率为指标进行处方筛选和工艺优化。结果:确定了硫酸铵梯度法结合pH梯度法制备复合脂质体的最佳处方最佳处方为:药脂比1∶20,磷脂-胆固醇比例3∶1,外水相pH值为7.6,硫酸铵浓度为250mmol/L。以该处方制备的脂质体DOX的平均包封率为90.77%,TET的平均包封率为80.12%。结论:该处方制备的粉防己碱-阿霉素复合脂质体包封率及外观良好,在低温充氮条件下较稳定,为进一步实验奠定了基础。
潘峰胡春梅潘黎军王驰
关键词:粉防己碱天然活性成分
龙滩水电工程库区土壤中汞在水体中的迁移和平衡
2011年
对龙滩水电工程库区沉积物对重金属Hg2+的吸附效应和解吸效应进行了研究,通过L9(34)正交实验,探讨了沉积物中有机物含量、水体的pH值和温度对吸附效应的影响,结论是:影响沉积物对Hg2+的吸附的主要因素是水体的pH值其次是沉积物中有机物的量,沉积物中Hg2+释放量达到平衡的时间为1~2天。
张淑蓉李伟
关键词:沉积物解吸
共18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