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 作品数:170 被引量:632H指数:13
- 相关作者:陶存山薛贞龙刘新颜王小祥符明凤更多>>
- 相关机构: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扬州大学东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扬州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扬州市社会发展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 一个新兴的治疗措施:粪菌移植被引量:9
- 2014年
- 粪菌移植又被称为粪便移植、粪便微生物移植、粪菌治疗等,其已被推荐用于复发性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的治疗.一、粪菌移植的定义和历史发展 粪菌移植指将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至患者胃肠道内,重建具有正常功能的肠道菌群,以此治疗肠道和肠道外疾病。在兽医学中,类似的治疗称为转变宿主,将另一个动物已经咀嚼过的食物,放入失去反刍能力的动物口中,可使其恢复反刍能力。
- 梁钰丁岩冰
- 关键词:胃肠道内肠道菌群人粪便杆菌感染微生物
- 低氧预适应对自体原位肝移植大鼠p-JNK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低氧预适应(HP)对大鼠自体肝移植后p-JNK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改良的自体肝移植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自体肝移植(AT)组和+AT(HP)组,每组32只。HP组术前用8%氮氧混合气体处理90min。分别于术后1、2、12和24h处死各组大鼠,每个时相点处死8只,取肝脏标本,抽血检测肝功能,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大鼠肝组织磷酸化的JNK(p-JNK)蛋白、细胞色素C的表达,并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各组肝细胞形态学改变。结果:HP组血清ALT和AST水平显著低于A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组各时相点的肝功能明显优于AT组;HP组各时相点p-JNK蛋白、细胞色素C的表达明显低于A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射电子显微镜下AT组肝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征象,而HP组肝细胞无明显凋亡形态。结论:HP对移植所导致的肝细胞凋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JNK信号通路的持续激活,下调p-JNK蛋白的表达、抑制线粒体细胞色素C的释放而发挥其保护作用。
- 孟中良张培建庄卓男苏辉张杰伍学艳蒋永军
- 关键词:肝移植低氧预适应P-JNK再灌注损伤SPRAGUE-DAWLEY
- 胆总管探查Ⅰ期缝合术的动物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比较胆总管探查术后胆管切口两种处理方式,即Ⅰ期缝合术和Ⅰ期缝合支架引流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2只实验犬,胆总管探查后随机分组行Ⅰ期缝合和Ⅰ期缝合支架引流术,术后观察2组犬肝功能变化、胆漏率、胆管周围粘连情况、胆管切口狭窄程度及胆管切口与十二指肠乳头的炎性变化情况。结果 2组术后肝功能(ALT、AST)均较术前升高,Ⅰ期缝合支架引流术后较Ⅰ期缝合术后恢复更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胆漏以及胆管周围Ⅱ级以上粘连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期缝合术后胆管狭窄程度明显高于Ⅰ期缝合支架引流术(P<0.05),病理示前者术后实验犬胆管切口及十二指肠乳头的炎性反应均较后者更明显。结论Ⅰ期缝合支架引流术可减轻胆总管探查术后胆管炎性反应,降低胆管狭窄程度,加速术后肝功能恢复。
- 王立云田明国马静王平杨志琦李智勇张培建
- 关键词:支架引流胆总管探查术动物实验
- 落新妇苷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及自噬的影响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落新妇苷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的保护作用及自噬的影响。方法将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HIRI组)以及落新妇苷组(40 mg·kg^(-1)·d^(-1),连续7 d),每组18只。建立大鼠HIRI模型,于再灌注4、8、16 h后取下腔静脉血及肝左外叶组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肝细胞显微结构变化;Western blotting分析肝组织中自噬相关蛋白LC3、Beclin-1的表达;电镜下观察肝脏组织内自噬小体数量情况。结果同检测时间点比较,Sham组和落新妇苷组的血清ALT和AST水平均低于HIRI组(P<0.05),且肝细胞肿胀、炎性细胞浸润、汇管区结构损伤明显较轻。落新妇苷组LC3-Ⅱ/LC3-Ⅰ灰度值比值及Beclin-1蛋白灰度值在术后4、8、16 h明显低于HIRI组(P<0.05)。落新妇苷组肝组织的自噬小体数量较HIRI组有所减少(3.68±0.42 vs7.12±0.60,t=36.382,P<0.01)。结论落新妇苷预处理可减轻大鼠HIRI,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自噬有关。
- 薛峰徐玉彬毛旭南张杰陶立德胥广才张培建
- 关键词:落新妇苷缺血再灌注肝脏自噬
- 64排容积CT重建技术在颞骨骨折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讨64排容积CT颞骨区重建技术在颞骨骨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8例头颅CT诊断为可疑颞骨骨折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做回顾性分析,利用头颅CT的原始数据通过改变兴趣区(ROI)大小、层厚、层间距及图像算法等对颞骨区进行放大重建,总结分析头颅CT颞骨区重建在颞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利用头颅CT原始数据对颞骨区进行放大重建能清晰显示颞骨各主要组成结构。其中17例明确诊断颞骨骨折,8例未见骨折,3例为可疑骨折。结论:利用头颅CT原始数据对颞骨区放大重建可对CT图像进行优化,提高颞骨区图像质量;可为颞骨骨折诊断提供更多信息而避免患者二次扫描,以减少对人体的辐射损伤。
- 徐军吴晶涛袁林王志军
- 关键词:颞骨骨折
- 低氧预适应对肝切除后肝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
- 2012年
- 低氧预适应已被证明对机体抵御应激反应有保护作用,低氧预适应主要通过调节低氧预适应因子1、核因子KB和保护线粒体等方式减弱甚至消除肝切除手术时缺血再灌注损伤对剩余肝脏中肝细胞的损伤,通过远程一异位缺氧预适应和交叉一多能缺氧预适应2个方面对剩余肝发挥保护作用。低氧预适应可以减轻肝癌行肝切除术后残余肝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但对是否有促进剩余肝脏再生的作用尚无明确证据,有待进一步实验研究。本文主要对低氧预适应对肝癌行肝切除后的影响作一综述。
- 李鹏飞张培建韩效帆
- 关键词:低氧肝切除术
- 低氧预适应对大鼠肝切除后残肝组织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及意义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观察低氧预适应对大鼠肝切除术后残肝组织凋亡相关蛋白细胞色素c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采用SD大鼠肝切除模型研究低氧预适应对残肝组织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及意义。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C组)、单纯肝切除组(HR组)和低氧预适应组+肝切除组(HP组),每组24只。HP组术前用10%氮氧混合气体处理90min,分别于术后1h、6h、12h、24h处死大鼠取肝脏标本,取门静脉血检测肝功能,Western—Blot法测定肝切除大鼠残肝组织细胞色素C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并在电镜下观察各组肝细胞形态学改变、线粒体损伤程度等。结果HP组血清ALT和AST水平显著低于H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组各时段的肝功能明显优于HR组;HP组各时段细胞色素c和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低于HR组,透射电镜下HR组肝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征象,而HP组肝细胞无明显凋亡形态。结论HP对肝切除后残肝组织的肝细胞凋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下调细胞色素c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减轻线粒体损伤途径而发挥其保护作用。
- 朱世春刘歆农张培建王健李鹏飞韩效帆
- 关键词:低氧预适应细胞色素C类细胞保护
- 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研究缺血预处理(IP)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后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5只)。SO组(假手术组):只麻醉开腹,不阻断肝脏血流;IR组:采用Pringle法大鼠肝脏缺血30m in再灌注3 h;IP组:在IR前先阻断肝门血流10 m in,然后开放血流10m in,其余步骤同IR组。各组均在术后3h后取组织进行检测。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B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 cl-2、C aspase-3;生化分析仪检测A ST、A LT的活性。结果:与单纯IR相比,IP预处理明显降低了再灌注3 h所致肝组织细胞凋亡率(P<0.05);同时增加肝组织抗凋亡蛋白B cl-2含量,降低凋亡蛋白C aspase-3的表达(P<0.05);降低血中A ST、A LT的活性(P<0.05)。结论:IP处理减少肝脏IR期间的细胞凋亡比率,其主要机制可能通过增加抗凋亡蛋白B cl-2表达,降低凋亡蛋白C aspase-3表达来实现,同时伴随血清A ST、A LT减少,从而减轻IR术后肝功能的损害。
- 戴勇陶立德薛同敏张培建刘霞朱以佳陈国凤
- 关键词:肝脏缺血再灌注缺血预处理凋亡
- DTI联合BOLD-fMRI对切除脑功能区肿瘤的评价作用被引量:4
- 2013年
- 目前,切除功能区肿瘤有着很高的神经功能缺失风险,为此,该治疗手段仍处于争论阶段。肿瘤可以侵犯有功能的神经组织,虽然手术可以使无症状的患者术后出现功能缺失,但延迟手术可能使患者发展成为不可逆的神经功能缺失J。因此,术后最大程度的功能保留是神经外科医师孜孜以求的目标。而弥散张量成像技术(diffusiontensorimaging,DTI)和血氧水平依赖的脑功能成像技术(blood-oxygen level dependentfuntional MR imaging, BOLD-fMRI))可显示脑肿瘤与功能区的关系,为手术提供技术支持。
- 彭爱军赵义王苇王鸿生武永康
- 关键词:脑肿瘤手术
- 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发病机制与诊治进展被引量:18
- 2015年
- 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是一种机械性和动力性并存的粘连性肠梗阻,并且发生在腹部手术后早期,主要由手术创伤或腹腔内无菌性炎症等原因引发肠壁水肿及渗出而成。了解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诊治进展,有助于减少该病的发病率和提高该病的治愈率。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 徐玉彬张培建
- 关键词:炎症性肠梗阻术后早期发病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