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

作品数:489 被引量:1,552H指数:22
相关作者:罗利军余新桥刘国兰梅捍卫刘鸿艳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农业大学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上海天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4篇期刊文章
  • 186篇专利
  • 29篇科技成果
  • 21篇会议论文
  • 18篇标准

领域

  • 322篇农业科学
  • 23篇生物学
  • 10篇哲学宗教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6篇医药卫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艺术
  • 1篇理学

主题

  • 225篇水稻
  • 154篇抗旱
  • 144篇基因
  • 102篇节水
  • 98篇节水抗旱
  • 92篇旱稻
  • 80篇节水抗旱稻
  • 63篇植物
  • 61篇育种
  • 38篇胁迫
  • 37篇杂交
  • 37篇抗旱性
  • 35篇栽培
  • 33篇种质
  • 32篇水稻基因
  • 32篇分子标记
  • 31篇选育
  • 30篇性状
  • 27篇抗逆
  • 23篇不育

机构

  • 488篇上海市农业生...
  • 42篇华中农业大学
  • 40篇上海市农业科...
  • 16篇上海天谷生物...
  • 11篇上海海洋大学
  • 10篇中国农业科学...
  • 8篇中华人民共和...
  • 7篇江西农业大学
  • 7篇云南省农业科...
  • 6篇上海交通大学
  • 5篇上海市农业技...
  • 5篇农业农村部科...
  • 4篇复旦大学
  • 4篇江西省农业科...
  • 4篇浙江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国热带农业...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华中师范大学
  • 3篇南京农业大学

作者

  • 325篇罗利军
  • 113篇余新桥
  • 97篇刘国兰
  • 72篇张安宁
  • 70篇刘毅
  • 68篇李天菲
  • 67篇刘鸿艳
  • 66篇梅捍卫
  • 53篇王飞名
  • 51篇杨华
  • 50篇林田
  • 45篇吴金红
  • 44篇毕俊国
  • 43篇楼巧君
  • 41篇龙萍
  • 40篇刘灶长
  • 40篇余舜武
  • 40篇孔德艳
  • 38篇陈亮
  • 30篇陈海荣

传媒

  • 61篇上海农业学报
  • 25篇分子植物育种
  • 21篇植物遗传资源...
  • 14篇杂交水稻
  • 10篇中国水稻科学
  • 7篇中国稻米
  • 6篇作物学报
  • 5篇核农学报
  • 4篇科学通报
  • 4篇中国种业
  • 4篇西南农业学报
  • 4篇中国农学通报
  • 3篇种子
  • 3篇生物技术通报
  • 3篇作物杂志
  • 3篇热带作物学报
  • 2篇生命科学
  • 2篇江西农业大学...
  • 2篇遗传
  • 2篇Journa...

年份

  • 1篇2024
  • 29篇2023
  • 61篇2022
  • 33篇2021
  • 29篇2020
  • 31篇2019
  • 36篇2018
  • 20篇2017
  • 28篇2016
  • 19篇2015
  • 15篇2014
  • 37篇2013
  • 23篇2012
  • 18篇2011
  • 21篇2010
  • 14篇2009
  • 16篇2008
  • 16篇2007
  • 15篇2006
  • 16篇2005
48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稻苗期生长对缺磷响应的QTL定位(英文)被引量:2
2010年
缺磷是抑制全球水稻产量主要因素之一。本研究利用Asomonori(粳型)/IR24(籼型)杂交重组自交株系,对5个水稻苗期性状(相对苗高、相对根长、相对根重、相对苗重以及相对总重)在缺磷条件下的响应QTL进行定位。共检测到20个水稻苗期生长对缺磷响应的QTL位点,分别位于第1(4QTLs)、第4(4QTLs)、第5(2QTLs)、第7、第8(4QTLs)、第9(2QTLs)、第11(2QTLs)和第12号染色体上,其中13个QTLs位于与C3029C、XNpb302、C621B、C621C、R2976和C1263分子标记紧密连锁的6个基因组区域上。另外,每个性状均能从双亲中检测到正负效应QTL位点,这些能解释重组自交系群体中出现超亲和连续分布的现象。本文主要报道了水稻第5、第7和第11染色体上存在水稻苗期生长对缺磷响应的QTL位点。研究表明,该结果及其中检测到的QTLs两侧的连锁分子标记可用于水稻苗期耐低磷性分子育种。
林冬枝张永娟张俊芝罗利军董彦君
关键词:QTL缺磷苗期生长水稻
发状念珠藻NfcrtO抗旱基因及其氨基酸序列和应用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状念珠藻NfcrtO抗旱基因及其氨基酸序列和提高植物抗旱性的应用。发状念珠藻NfcrtO抗旱基因,其特征在于该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序列表SEQ ID NO.1所示。该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如...
叶水烽高宁宁罗利军高翔徐海燕
一种节水抗旱杂交稻三交组合的制繁种技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节水抗旱杂交稻三交组合的制繁种方法,至少设置4个制繁种圃,分别用于水稻不育系A1和保持系B1繁种、旱稻不育系A2和保持系B2繁种、杂合型节水抗旱稻不育系A1/B2或A2/B1繁种和节水抗旱稻三交组合A1/...
罗利军余新桥梅捍卫梁文兵童汉华李名寿
文献传递
莴苣发芽期耐高温种质资源的筛选
筛选莴苣芽期耐高温的材料,探索芽期的耐高温筛选的温度。莴苣材料共304份,其中有274份引自美国农业部西部引种站,来源于34个国家。194份材料的种皮是白色的,110份材料的种皮是黑色的。百粒种子质量最大的材料为S14K...
魏仕伟王飞张前荣葛国军杨华陈海荣刘鸿艳罗利军龙萍
关键词:莴苣发芽率种皮颜色
文献传递
水稻苗期氮素营养高效基因型的筛选被引量:23
2007年
对101份不同基因型水稻种质进行苗期不同供氮水平下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在耐低氮胁迫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相对苗高(RPH)、相对单株分蘖数(RTP)和相对地上部生物学产量(RSDW)3个性状指标在反映不同基因型水稻耐低氮胁迫差异的灵敏程度上依次为RSDW>RTP>RPH。并从中选择出40份极端材料(氮高效和低氮敏感型),通过对这40份极端材料在2种供氮水平下进行连续性状考察,发现3叶期后30 d左右不同基因型水稻对低氮胁迫的反映最为明显,在此基础上提出在苗期对水稻进行氮高效资源筛选的适宜鉴定时期为播种后50 d左右。
童汉华余新桥梅捍卫曹一平章善庆罗利军
关键词:水稻氮素利用效率种质资源苗期
上海地区植物新品种DUS测试技术体系的初步构建被引量:18
2009年
通过对植物新品种测试新技术的研究,建立了室内测试技术标准及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DUS测试)的特异性照片拍摄技术规程;编制了植物新品种DUS测试技术标准的模板,研究并制订了莴苣等4种植物新品种DUS测试技术标准。承担了辣椒、番茄等8个植物种(或属)的新品种DUS测试工作,并建立了上述植物种(或属)的已知品种数据库,初步构建了植物新品种DUS测试技术平台,具备了作为蔬菜、花卉、食用菌等园艺植物的主测单位的技术能力。
陈海荣吕波顾晓君罗利军李荧王加红刘丽娟堵苑苑梁小花陈榕华韦祝山刘平
关键词:DUS测试植物新品种
节水抗旱稻旱优73在遵义市的示范表现及栽培技术被引量:5
2018年
旱优73是籼型杂交节水抗旱稻新品种,具有抗旱、省肥、早熟、稳产、优质等特点。为了解该品种在遵义的适应性,在遵义进行了引种示范,总结了其示范表现,介绍了其栽培技术,主要包括种子处理、播种育秧、适时灌水、合理施肥、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赵洪阳邓娟娟张剑锋刘毅
关键词:节水抗旱稻栽培技术
OsIAA8基因及其编码蛋白与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从水稻DNA片断中分离克隆的与水稻根的发育和抗逆性相关的OsIAA8基因。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含有Aux/IAA家族保守的结构域。OsIAA8基因受渗透胁迫、脱落酸以及生长素的诱导表达,超表达OsIAA8可提...
楼巧君徐凯陈亮李铁梅罗利军
文献传递
与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rf基因连锁标记的开发被引量:2
2011年
甘蓝型油菜不育系20118A为三隐性上位互作遗传模式,其不育性受两对重叠隐性不育基因(a和b)与一对隐性上位抑制基因(rf)互作控制。rf基因纯合时对a和b基因起抑制作用,使油菜育性恢复,可用于核不育三系法育种。为缩短临保系的育种周期,本文利用一个20118A与其临保系M-6029的BC1分离群体获得了7个与rf连锁的AFLP(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标记,构建了局部连锁图,图距在3cM~17cM。其中距rf最近(3cM)的标记为EA10MC03。用引物对F3和R3成功地将EA10MC03转化成SCAR(序列特异性扩增区)标记,能区分杂合型Rfrf单株和纯合型RfRf单株,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隐性核不育临保系奠定了基础。
杨立勇刘灶长周熙荣王伟荣李延莉蒋美艳孙超才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临保系AFLPSCAR
上海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的设计和构建被引量:7
2020年
随着农作物种质资源数量的不断增加,种质资源交流的日益频繁以及种质资源利用的逐步深入,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的建设对农作物的应用研究和基础性研究至关重要。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借助于本中心保存的近21万份种质资源的信息,开发了一套上海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本文主要阐述了该数据库设计和构建的目的、原则和数据库的架构、运行环境以及主要功能模块。上海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采用了B/S结构,平台系统利用多层逻辑架构实现了对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信息的收集、存储、查询、统计分析等功能。外部用户通过浏览器即可访问平台系统,浏览查询种质资源信息。内部管理员可使用平台的受限功能,需要认证成功后才可使用后台管理功能,实现对整个平台数据的管理。注册用户还可通过基因资源数据库提交引种申请,管理员结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外供种全流程的网络化,借此可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工作流程的透明度。
杨华王国军杨少友林田魏仕伟蔡丽娜王飞刘鸿艳罗利军龙萍
关键词:种质资源数据库功能模块
共4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