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华西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作品数:3 被引量:85H指数:2
相关作者:周琦赵劲松更多>>
相关机构:嘉兴市第一医院北京协和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药物
  • 1篇药物动力学
  • 1篇中国女性
  • 1篇生物利用度
  • 1篇年龄
  • 1篇年龄相关
  • 1篇女性
  • 1篇胃管
  • 1篇相对生物利用...
  • 1篇罗红霉素
  • 1篇骨丢失
  • 1篇骨丢失率
  • 1篇骨密度
  • 1篇骨质
  • 1篇骨质疏松
  • 1篇国女
  • 1篇红霉素
  • 1篇多中心
  • 1篇鼻胃管
  • 1篇鼻胃管肠内营...

机构

  • 3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北京积水潭医...
  • 1篇北京医院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四川省肿瘤医...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嘉兴市第一医...

作者

  • 1篇刘建立
  • 1篇张华俦
  • 1篇张萱
  • 1篇胡巧
  • 1篇周琦
  • 1篇蒋学华
  • 1篇程晓光
  • 1篇徐珊玲
  • 1篇徐黎
  • 1篇黄琪仁
  • 1篇向明芳
  • 1篇孟迅吾
  • 1篇杨定焯
  • 1篇赵劲松
  • 1篇黄公怡
  • 1篇郑伟
  • 1篇徐苓

传媒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中国临床药学...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08
  • 1篇199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罗红霉素干混悬剂的药物动力学与相对生物利用度
1996年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0名志愿受试者单剂量po 300mg罗红霉素干混悬剂与罗力得片后的罗红霉素血药浓度变化情况,经3P87药物动力学程序处理,两者药时曲线可用一室模型拟合,K分别是0.0915h^(-1)与0.0978h^(-1);T_(max)分别是2.05h与2.95h;C_(max)分别是6.28ug/ml与6.46ug/ml;AUC^(0~∞)分别是87.33ug/ml·h^(-1)与85.43ug/ml·h^(-1).以AUC(0~∞)与C_(max)/AUC(0~∞)分别作为吸收程度与吸收速率的指标,评价两种制剂的生物等效性.配对t检验与双单侧t检验结果均表明:两种制剂AUC(0~∞)与C_(max)/AUC(0~∞)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者为生物等效制剂,罗红霉素干混悬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1.23%.
蒋学华何毅赵劲松周天杰
关键词:罗红霉素药物动力学相对生物利用度
中国女性的年龄相关骨密度、骨丢失率、骨质疏松发生率及参考数据库--多中心合作项目被引量:74
2008年
目的本研究采用多中心合作调查了中国女性的年龄相关骨密度(BMD)、骨丢失率和骨质疏松发生率。调查结果被用来建立一个BMD参考数据库,用以诊断中国女性的骨质疏松。方法采用双能X线吸收骨密度测量仪(DXA)测量了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南京和嘉兴地区20~89岁女性的腰椎(L1~L4)(n=8142)和髋部(n=7290)的BMD值。不同部位骨骼BMD随年龄的变化用三次回归模型拟合来描述。结果股骨颈和全股骨的BMD峰值出现在30~34岁,脊柱和股骨粗隆部的峰值出现在40~44岁。年轻成人的(YA)的BMD值(均值和标准差(SD)用20~39岁年龄段的平均BMD进行计算)在后前位脊柱、股骨颈、股骨粗隆和全股骨分别为1.116±0.12g/cm2、0.927±0.12g/cm2、0.756±0.11g/cm2和0.963±0.13g/cm2。85岁老年女性脊柱的BMD减少了32%,股骨减少了30%~35%。骨质疏松的定义是BMD值与本研究组中确立的年轻成人BMD值相比≤-2.5个标准差,在50岁及以上的女性,发生率分别为脊柱28%、股骨任何部位15%、脊柱或者股骨为31%。结论本研究为中国女性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重要数据,并且建立了一个可供全中国范围内女性骨质疏松诊断使用的可靠的参考数据库。
程晓光杨定焯周琦卓铁军张华俦项靖王洪福欧品中徐黎刘建立徐苓黄公怡黄琪仁H.S BardenL-S WeynandK-G Faulkner孟迅吾
关键词:骨密度中国女性骨质疏松
超声监测胃残留量在ICU患者经鼻胃管肠内营养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探讨超声监测胃残留量在ICU患者经鼻胃管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5月在四川省肿瘤医院ICU经鼻胃管肠内营养的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通过超声监测方法判断胃残留量,对照组通过50 ml注射器回抽方法判断胃残留量,根据测得的胃残留量适当调节肠内营养速度,比较2组发生反流、误吸和2组每日肠内营养时间的区别。结果观察组发生反流2例,低于对照组的1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3,P<0.05)。观察组发生误吸3例,低于对照组的1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P<0.05)。观察组每日肠内营养时间(13.98 ± 3.20)h,少于对照组的(15.54 ± 3.5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49,P<0.05)。结论对经鼻胃管肠内营养的ICU患者,使用超声监测胃残留量可以减少误吸、反流的发生,确保肠内营养的安全,同时能减少每日肠内营养时间。
郑伟赵琴徐珊玲向明芳张萱胡巧
关键词:超声检查肠内营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