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

作品数:1,741 被引量:2,549H指数:16
相关作者:孙浩然徐中原刘俊珂陶自祥尤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经济管理历史地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19篇期刊文章
  • 3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4篇经济管理
  • 310篇文学
  • 298篇历史地理
  • 202篇社会学
  • 178篇文化科学
  • 158篇哲学宗教
  • 114篇政治法律
  • 46篇语言文字
  • 44篇艺术
  • 11篇轻工技术与工...
  • 8篇医药卫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 4篇军事
  • 3篇天文地球
  • 3篇建筑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39篇民族
  • 138篇文化
  • 98篇社会
  • 78篇旅游
  • 68篇边疆
  • 66篇宗教
  • 49篇文学
  • 38篇社会学
  • 38篇小说
  • 35篇女性
  • 33篇少数民族
  • 33篇教育
  • 31篇诗歌
  • 31篇民族地区
  • 30篇基督
  • 30篇基督教
  • 28篇政府
  • 28篇农村
  • 26篇主义
  • 25篇信仰

机构

  • 1,451篇云南民族大学
  • 28篇云南大学
  • 13篇中国人民大学
  • 10篇厦门大学
  • 9篇四川大学
  • 9篇中国社会科学...
  • 8篇中央民族大学
  • 7篇云南财经大学
  • 6篇华中科技大学
  • 5篇加州大学
  • 4篇华东师范大学
  • 4篇云南省社会科...
  • 4篇曲靖师范学院
  • 4篇西南民族大学
  • 3篇广东省湛江教...
  • 3篇昆明学院
  • 3篇兰州大学
  • 3篇华南师范大学
  • 3篇苏州科技学院
  • 3篇文山师范高等...

作者

  • 67篇段金生
  • 50篇孙浩然
  • 36篇杨国才
  • 29篇徐祖祥
  • 24篇刘俊珂
  • 20篇陶自祥
  • 18篇李明
  • 17篇尹建东
  • 16篇聂家伟
  • 16篇王惠
  • 16篇徐中原
  • 16篇焦印亭
  • 15篇郑向春
  • 14篇郭飞平
  • 13篇孟盛彬
  • 13篇尤佳
  • 12篇乔立智
  • 12篇赖雪芳
  • 12篇杨刚
  • 10篇张金鹏

传媒

  • 127篇云南民族大学...
  • 51篇思想战线
  • 21篇现代语文(上...
  • 20篇新闻界
  • 19篇云南师范大学...
  • 19篇中南民族大学...
  • 18篇电影评介
  • 18篇文山学院学报
  • 17篇红河学院学报
  • 16篇云南行政学院...
  • 16篇学术探索
  • 15篇中国民族教育
  • 15篇北方民族大学...
  • 14篇西南古籍研究
  • 12篇中国边疆史地...
  • 12篇传承
  • 12篇科教导刊(电...
  • 12篇昭通学院学报
  • 11篇黑龙江史志
  • 11篇陕西学前师范...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7篇2020
  • 62篇2019
  • 60篇2018
  • 45篇2017
  • 72篇2016
  • 114篇2015
  • 148篇2014
  • 133篇2013
  • 110篇2012
  • 91篇2011
  • 86篇2010
  • 132篇2009
  • 128篇2008
  • 77篇2007
  • 73篇2006
  • 65篇2005
  • 35篇2004
1,7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蔡锷笔名探析被引量:1
2012年
蔡锷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历史人物,学术界认为其一生用过击椎生、奋翮生、孟博等笔名。但根据蔡锷简历,通过分析《云南》杂志上署名击椎生发表的文章,击椎生并不是蔡锷的笔名,而是一位云南籍留日学生。
殷英
关键词:笔名
消解、交融与嬗变:云南少数民族基督教本土化实践的动力与路径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少数民族基督教本土化是宗教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与云南少数民族传统社会文化之间消解、交融的过程中,基督教用"自觉认同"意识的内化完成了本土化动力由外向内的转化,并通过对传统宗教信仰的"内在置换"、世俗文化的"表层融合"以及社会文化发展运作中的"技术调和"等多层次的互动,形成了新的社会文化类型。本土化的具体路径是,基督教信仰逐渐代替传统宗教信仰,世界观和价值观呈现民俗化的取向,并在"生活化"和"入世化"的策略下重新建构少数民族的社会结构,教会组织的本土发育又为基督教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载体。深析云南少数民族基督教本土化实践的动力与路径,对于实践层面上规范、引领其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具有重要意义。徐祖祥,历史学博士,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徐祖祥
关键词:云南少数民族基督教本土化文化融合
迪尔凯姆实证主义方法论及思索被引量:9
2004年
实证主义是社会学方法的主流。迪尔凯姆的实证研究方法使社会学从纯思辨的研究中摆脱出来 ,开始采用计量和统计分析的方法 ,推动了社会学向精确化、定量化的方向发展。今天我们在运用实证主义的方法进行研究时 。
付敏红
关键词:迪尔凯姆实证主义社会学
NIMBY:当族群遗产遭遇国家与世界
2012年
族群遗产对于该族群而言绝非仅仅是日常生活中存留下来的遗留物,更为重要的是,这些遗产承载了族群内部成员的情感依托、知识与信仰,由此促成了族群成员对于本族群的认同,而这一认同也成为族群遗产保护的关键所在。然而,今天在"国家遗产"、"世界遗产"的申报热潮中,族群遗产不可避免地在国家与世界层面被动员与调动,由此引发了以"遗产"为中介,族群同国家与世界两股力量的遭遇与碰撞。针对这类问题,文章特别强调了族群遗产向"家园遗产"的回归。
郑向春
家族传承机制下的《牡帕密帕》——以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酒井乡老达保村为例被引量:1
2014年
家族是一个小型的文化传承场,家族传承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优秀传统方式。在云南文化的发展中,家族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与持续发展的纽带,对文化的传承与积淀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牡帕密帕》是拉祜族的创世史诗,蕴含着丰富的拉祜族文化,在它的传承方式中,家族传承以其优势占有一席之地,对《牡帕密帕》的传承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崔明明
步罡踏斗与舞蹈艺术比较研究
2017年
歩罡踏斗与舞蹈艺术在来源、构图、动作、音乐、表意、功能等方面有诸多相通之处,步罡踏斗可称为宗教舞蹈之一种。两者之间也存在相异之处,步罡踏斗与一般舞蹈相比具有神圣性和神秘性。
徐晓明
关键词:舞蹈法术艺术
境外宗教渗透与云南边疆民族地区意识形态安全研究被引量:19
2012年
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复杂的文化环境和特殊的国防意义,成为敌对势力宗教渗透的重点目标。本文客观分析当前云南跨境民族地区宗教渗透的现状与特点,评价其对意识形态安全带来的挑战与危害,结合云南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实际,提出抵御宗教渗透、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对策建议。
孙浩然
关键词:宗教渗透边疆民族地区意识形态安全
云南高校女性学学科建设的本土化尝试被引量:2
2004年
文章根据云南的实际,阐述了云南女性学学科建设的历程,指出女性学教学的理念及实行社会科学与医学结合、校际结合、师生和生生互动的尝试。
杨国才
关键词:高校女性学社会性别性别视角学科建设本土化
从实证法学角度看保安处分的中国化
2007年
保安处分制度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代,但是受到特别重视却是到了近代的事情,保安处分之所以在近代兴盛与资产阶级的统治需要是分不开的。保安处分在古罗马的产生,经中世纪的缓慢发展,再到近代的兴起,而在现代各个资本主义国家的刑法典有所体现。通过实证法学角度来分析保安处分的历史沿革,对保安处分制度做出分析,并联系我国现实情况,以期将来对我国保安处分制度的设置有所借鉴。
张亚飞
关键词:保安处分实证法学刑法
社会事业视角下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近代基督教的传播
2018年
近代基督教传入云南后,传统的以城镇为中心的传教策略受到严重挑战,教会和传教士遂将传教重点转移到了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在向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传教过程中,教会开展了教育、医疗卫生、文字创制以及新生活方式的倡导等一系列基督教社会事业,并在较短的时间内吸纳了大量少数民族信徒。然而,以基督教社会事业作为载体和传播手段的基督教传教活动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这其中常伴随着纠纷与冲突,而以文字教育事业和新生活方式倡导为代表的基督教社会事业,对促进基督教在近代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对生活方式的改变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其传教和殖民主义意图也对民族团结和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造成了危机和挑战。
徐兴文
关键词:云南少数民族基督教社会事业
共14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