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衢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作品数:376 被引量:1,152H指数:13
相关作者:方春福尹志英杨瑞军姜宪尘曹国平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化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常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衢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衢州市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3篇期刊文章
  • 60篇会议论文
  • 10篇科技成果
  • 9篇专利

领域

  • 338篇医药卫生
  • 12篇理学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建筑科学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5篇农业科学
  • 5篇文化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2篇生物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53篇病毒
  • 46篇流行病
  • 45篇流行病学
  • 35篇疫苗
  • 33篇结核
  • 32篇免疫
  • 28篇艾滋病
  • 26篇肺结核
  • 25篇接种
  • 19篇疫情
  • 17篇健康
  • 17篇传染
  • 16篇流行性
  • 15篇质谱
  • 15篇色谱
  • 15篇萃取
  • 15篇结核病
  • 15篇固相
  • 15篇固相萃取
  • 13篇染病

机构

  • 372篇衢州市疾病预...
  • 59篇浙江省疾病预...
  • 17篇开化县疾病预...
  • 15篇常山县疾病预...
  • 13篇衢州市人民医...
  • 12篇龙游县疾病预...
  • 9篇浙江大学
  • 9篇江山市疾病预...
  • 8篇衢州职业技术...
  • 6篇丽水市疾病预...
  • 4篇衢州学院
  • 4篇浙江中医药大...
  • 4篇浙江大学医学...
  • 3篇宁波市疾病预...
  • 3篇嘉兴市疾病预...
  • 3篇天台县疾病预...
  • 3篇温州市鹿城区...
  • 2篇郑州大学
  • 2篇杭州市疾病预...
  • 2篇金华职业技术...

作者

  • 71篇方春福
  • 63篇王炜
  • 39篇尹志英
  • 38篇曹国平
  • 32篇杨瑞军
  • 31篇姜宪尘
  • 30篇吕磊
  • 30篇陈卫国
  • 27篇郝晓刚
  • 26篇王小林
  • 26篇周华
  • 25篇张建民
  • 23篇龚晓英
  • 21篇郑灿杰
  • 16篇赵士光
  • 14篇王敏
  • 14篇张蕴
  • 13篇王双青
  • 13篇黄世腾
  • 12篇饶和平

传媒

  • 74篇浙江预防医学
  • 36篇中国卫生检验...
  • 28篇疾病监测
  • 22篇中国预防医学...
  • 19篇预防医学
  • 14篇中国媒介生物...
  • 1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0篇第三届浙江中...
  • 9篇实用预防医学
  • 9篇中国艾滋病性...
  • 8篇中国疫苗和免...
  • 5篇卫生研究
  • 3篇中国初级卫生...
  • 3篇中华微生物学...
  • 3篇中华流行病学...
  • 3篇中国慢性病预...
  • 3篇中国卫生统计
  • 2篇中国计划免疫
  • 2篇疾病控制杂志
  • 2篇浙江医学

年份

  • 2篇2024
  • 10篇2023
  • 19篇2022
  • 15篇2021
  • 17篇2020
  • 13篇2019
  • 22篇2018
  • 22篇2017
  • 23篇2016
  • 27篇2015
  • 21篇2014
  • 20篇2013
  • 12篇2012
  • 17篇2011
  • 23篇2010
  • 20篇2009
  • 9篇2008
  • 17篇2007
  • 23篇2006
  • 13篇2005
37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3年媒体报道的乙型肝炎疫苗事件一年后影响调查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评价2013年媒体报道的"乙型肝炎(乙肝)疫苗事件"中期影响,探讨儿童监护人接种犹豫发生情况。方法 2014年11月在浙江省3个市开展横断面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向儿童监护人收集对该事件的知晓情况和相关态度等信息;从"浙江省儿童预防接种管理信息系统"导出乙肝疫苗接种记录,分析不同时期接种及时性;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接种犹豫影响因素。结果 204名受访对象对"乙肝疫苗事件"的知晓率为54.9%。知晓该事件的112人中,最初认为儿童死亡原因为接种乙肝疫苗导致的比例为38.4%,至受访时此比例降至13.4%(χ~2=21.70,P〈0.01),跟踪关注事件后续报道的比例为50.0%,表示今后接种疫苗会受其负面影响的比例为19.6%。分析疫苗接种记录,可见知晓"乙肝疫苗事件"与否以及在事件进展的不同阶段对乙肝疫苗接种及时性均无明显影响。知晓该事件者中,接种犹豫发生比例达60.7%(68/112),平时与接种医生沟通不畅者发生比例较高(OR=1.96,95%CI:1.07~3.62),而平时对预防接种一般反应担心程度低者接种犹豫发生比例也低(OR=0.64,95%CI:0.43~0.95)。结论 "乙肝疫苗事件"发生1年后对儿童监护人的心理影响仍然存在,但并没有对乙肝疫苗预防接种行为产生实际影响,日常应注意加强与服务对象沟通,定期提供疫苗安全性信息,保持公众对预防接种的信心。
潘金仁周洋邓璇谢淑云郑翔方挺邱春华尹志英何寒青
关键词:乙型肝炎疫苗影响因素
高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技术结合GC/MS法测定食用油中16种多环芳烃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建立一种分子印记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MISPE-GC/MS)法测定食用油中16种多环芳烃(PAHs)的检测方法。方法样品经正己烷稀释后,于高分子印记固相萃取柱净化,正己烷淋洗除杂,二氯甲烷洗脱,洗脱液最终浓缩定容至200μL,采用气相色谱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μm)分离,选择离子模式进行扫描,同位素内标法定量。结果 16种多环芳烃在2~20μg/L范围内有很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8;检出限范围为0.1~0.6μg/kg;在2μg/kg和10μg/kg两个加标水平下,加标回收率范围为75.5%~125.2%(n=6),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5%。结论 MISPE-GC/MS法选择性好,快速,净化效果好,灵敏度高,能够快速准确地测定食用油中16种多环芳烃。
周华张蕴张喆骅陈卫国金莞尔汪尤刚吴平谷
关键词: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气质联用食用油多环芳烃
衢州市麻风病可疑症状“二级转诊”模式的建立与初步应用研究
2017年
目的探讨建立衢州地区低流行状态下麻风病防治模式。方法以基层医疗为根基,以11条可疑症状为线索,以可疑初筛机构为支撑,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纽带,建立麻风可疑症状"二级转诊"防治模式。结果建立了衢州市麻风病可疑症状转诊"二级转诊"模式,2012-2015年全市共转诊麻风可疑症状患者526例,发现2例麻风患者,病期均在6个月内,无畸残。结论衢州市麻风病可疑症状"二级转诊"模式运行状况良好,能早期发现麻风患者,降低畸残率,社会效益较好,适宜推广。
郑灿杰来时明邓小雁占炳东曹国平沈云良吴李梅
关键词:麻风病可疑症状
2002-2004年衢州市食源性致病菌监测
目的了解衢州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为制定食源性致病菌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检测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国家标准检验方法并增加分离用科玛嘉显色培养基和API生化试条的使用。结果 2002年8月至2004年10月...
陈卫国汪垂章张建民金莞尔王文英于丽莉杨瑞军叶承华
关键词:食源性致病菌食品
文献传递
应用枚举法估计衢州市城区2005年暗娼人群基数
柯城,位于浙江省西部,钱塘江上游,是衢州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区面积609平方公里, 总人口47017,城镇人口17.21万,下辖13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柯城区2004年性病发病率 337.82/10万。200...
王炜饶平
文献传递
浙江衢州地区儿童病毒性脑炎埃可病毒优势血清型与VP1基因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了解浙江省衢州地区儿童病毒性脑炎埃可病毒(Echovirus,ECHOV)优势血清型与变迁并分析ECHOV VP1基因分子特征。方法采集53例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培养。采用荧光RT-PCR和PCR分别检测脑脊液标本中人肠道病毒(human enterovirus,HEV)包括ECHOV、柯萨奇病毒(coxsackie virus,CV)和新型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以及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腮腺炎病毒(mumps virus,MuV)、西尼罗病毒(west nile virus,WNV)、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 virus,CHIKV)、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和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HEV阳性脑脊液标本采用RT-PCR法扩增HEV-B组全长VP1基因序列,测序后用多种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ECHOV VP1基因型、基因重组和遗传进化特征。结果RD细胞分离培养出6株毒株,但Hep-2细胞分离培养结果均阴性。11份标本HEV通用荧光RT-PCR结果阳性,但其他病毒检测结果均阴性。11份HEV阳性标本中6份检出ECHOV,与分离培养结果一致,分别为4株ECHO6、1株为ECHO7和1株ECHO30血清型,柯萨奇病毒和EV检测结果均阴性。4株ECHO6病毒属于ECHO6-C2基因亚型,但分为ECHO6-41/46和ECHO6-45/48两个流行克隆,ECHO7和ECHO30分别属于ECHO7-C和ECHO30-C基因型。ECHO6与ECHO30病毒在进化过程中存在VP1基因重组。结论ECHOV是该地区儿童病毒性脑炎主要病原体,且可能存在局部暴发流行。ECHO6与ECHO30病毒VP1基因存在重组可能性,ECHO6有成为ECHOV优势血清型的可能。
邱晓枫曹国平潘劲草张国忠李钧占炳东陈树昶吕华坤
关键词:病毒性脑炎埃可病毒VP1基因
衢州市2011年-2013年流感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了解衢州市2011年-2013年流感流行特征和病原学特点,为预防和控制流感病毒流行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疑似流感样病人标本进行核酸检测。结果衢州市2011年-2013年间采集并检测流感样病例标本1 630份。2012年度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最高,为25.53%,流行优势株为甲型H3亚型;2011年度检测阳性率为16.54%,流行优势株为乙型和新甲型H1亚型流行为主;2013年度检测阳性率最低,为7.70%,全年成散发低强度流行,各型别均可见。结论 2011年-2013年衢州市流感病毒株的流行每年都有型别的变化,但不同年度流感流行呈现一定规律。
陈旭富杨瑞军姜宪尘张斐斐
关键词:流感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2009年浙江省衢州市流行性感冒监测结果分析
2010年
目的对2009年浙江省衢州市流行性感冒(流感)监测结果进行分析,进一步了解流感病毒的流行趋势,探索流感流行规律,为制定流感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国家级哨点医院的流感样病例(ILI)资料、病原学分离检测结果和暴发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9年衢州市ILI占门急诊就诊总数百分比(ILI%)为3.22%,波动在0.54%~6.68%之间;内科急诊ILI%最高,为11.19%,儿内科急诊ILI%最低,为0.77%;633份检测标本中,阳性375份,阳性率为59.24%。≥60岁年龄组阳性率最高;11月流感病毒分离率最高。甲型H1N1流感发病以学生为主,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0~30岁人群;流感暴发疫情主要发生在学校,占94.44%。结论 2009年衢州市6-9月以季节性流感病毒为主,10-12月以甲型H1N1流感病毒为主。
姜宪尘占炳东尹志英陈旭富
关键词:流行性感冒季节性流感甲型H1N1流感
衢州市甲型H1N1流感流行特征及防控效果评价
2010年
目的分析衢州市甲型H1N1流感(以下简称甲流)的流行特征及监测情况,为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衢州市2009年甲流疫情资料及监测资料,用Excel 2003和SPSS 13.0对所有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衢州市2009年共报告甲流238例,其中重症16例、危重6例,无死亡病例报告。238例甲流病例中,累计住院治疗61例,占所有报告病例的25.63%。柯城区报告病例数占所有报告病例数的73.53%,发病时间先上升后下降,以11月份报告病例数最多,发病人群主要是学生,占所有报告发病数的61.34%,无医务人员感染。监测结果显示,衢州市流感样病例(ILI)的阳性率为59.18%,甲流占所有阳性结果的61.80%。结论前期围堵为甲流防控争取了时间,今后还应加强疫情监测的强度和分析的深度,将甲流疫苗接种列入计划免疫,适时调整防控措施。
尹志英方春福来时明占炳东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
2008-2010年浙江省衢州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34
2011年
目的了解衢州市手足口病疫情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10年报告的手足口病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0年衢州市共报告手足口病9568例,年均发病率为128.18/10万。柯城区年均发病率最高(272.17/10万),江山市最低(51.41/10万)。男性发病高于女性,以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为主,集中于0~5岁儿童,占95.80%。2008年和2010年4-7月为发病高峰,2009年除4-7月外,10-12月为另一个发病高峰。病原学监测结果显示2009年以Cox A16型病毒为主,2008年和2010年以EV71为主。结论衢州市手足口病发生有明显的年龄、性别、职业和季节差异,不同年份的流行毒株不同,患儿可重复感染。
姜宪尘赵瑞芳曹国平
关键词:手足口病病原学
共3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