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西南政法大学警察科学研究所

作品数:34 被引量:89H指数:5
相关作者:余宁姚川张慧珍杨钦清代丽娜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政治法律
  • 5篇经济管理
  • 3篇社会学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3篇犯罪
  • 5篇警务
  • 4篇侦查
  • 3篇社会
  • 3篇犯罪治理
  • 3篇风险社会
  • 2篇刑事
  • 2篇治安
  • 2篇经济犯罪
  • 2篇经济圈
  • 2篇警察
  • 2篇警民关系
  • 2篇警务合作
  • 2篇反侦查
  • 2篇犯罪现象
  • 1篇当场
  • 1篇当场击毙
  • 1篇道德
  • 1篇道德评价
  • 1篇第四媒体

机构

  • 30篇西南政法大学
  • 1篇西南大学

作者

  • 16篇师索
  • 5篇郑海
  • 3篇赖继
  • 2篇傅小顺
  • 2篇姚川
  • 2篇杨涵
  • 2篇余宁
  • 1篇代丽娜
  • 1篇吴鸣
  • 1篇杨钦青
  • 1篇杨钦清
  • 1篇李鹏
  • 1篇胡江
  • 1篇袁婕妤
  • 1篇李国华
  • 1篇杨浩

传媒

  • 2篇政法学刊
  • 2篇遵义科技
  • 2篇铁道警官高等...
  • 2篇安徽警官职业...
  • 2篇山东警察学院...
  • 2篇西南大学学报...
  • 1篇东南亚纵横
  • 1篇求实
  • 1篇甘肃理论学刊
  • 1篇吉林公安高等...
  • 1篇岭南学刊
  • 1篇犯罪研究
  • 1篇湖南公安高等...
  • 1篇宜宾学院学报
  • 1篇西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辽宁警专学报
  • 1篇经济与社会发...
  • 1篇山东省团校学...
  • 1篇福建警察学院...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17
  • 2篇2014
  • 2篇2012
  • 8篇2011
  • 6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反思与重构:刑事政策视野下的反侦查行为归责机制——以期待可能性为构建基础
2010年
反侦查行为的产生是人性使然。反侦查的归责机制可以分为并罚的反侦查、不可罚的反侦查以及从重处罚的反侦查。从重处罚的反侦查行为依据何在?是刑法直接规定还是由刑事政策所引导?若是刑法规定则应遵守刑法的规定,若是刑事政策所引导,那么其是否合理、是否符合人性则有必要进一步探讨。对反侦查归责机制的探讨最终还是要落脚于如何完善整个刑事法治。从此着眼,需要建立"国家.社会.人性"三位一体的刑事政策模式,实现整个刑事法治的人性化引导。
师索胡江
关键词:反侦查刑事政策期待可能性国家本位
侦查情报的犯因性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犯因性是具有导致对行为人产生犯罪欲念、提供犯罪条件、绘制犯罪情境的特质。侦查情报具有较为隐匿的犯因性,其根本原因在于侦查情报本质上属于公共资源,在信息社会,侦查情报对于侦查机关与犯罪行为人都具有各自所需的价值性,双方围绕情报资源本身、技术以及形成的制度进行竞争,都可能因此而违反法律。
郑海师索
关键词:侦查情报公共资源
非传统安全视野下中国与东盟警务合作机制研究被引量:14
2008年
一、中国与东盟各国所面临的非传统安全挑战 近年来,中国积极与东盟各国加强对外合作关系建设。通过“10+1”与“10+3”会议机制以及东盟地区论坛等形式,中国与东盟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与发展。但是,中国与东盟同样也共同面临着非传统安全的严峻挑战。
姚川
关键词:非传统安全警务东盟地区论坛
犯罪社会动因平衡机制概论被引量:5
2009年
犯罪社会动因平衡机制的研究是将犯罪现象中两个相互作用的部分,即社会受容体与社会作用力进行细致分析,了解犯罪成因的深层社会机理。犯罪的控制在于两者之间形成的一种动态平衡。这种平衡一旦被打破,即会诱发犯罪失控。解决当前犯罪控制不力应该从平衡体系着手,纠正受容体与作用力两大系统中不利于体系平衡的因子。当前犯罪控制不力是由于媒体形成的不良舆论氛围、公众容忍心理失衡、警务人员自身不适当行为激起社会抵触情绪等社会受容体与作用力失衡引起。要成功有效的控制犯罪,孤立的或片面的采取某一方面的措施都是不行的,而应该采取全方位的"渗透策略"。
郑海赖继
关键词:社会动因
犯罪运行:犯罪现象新视角——一种基础理论的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犯罪运行就是犯罪如何存在于社会、作用于社会并与社会进行互动的规律性与非规律性同在的运作形态。犯罪运行机制的形成必须满足两个基本条件,即犯罪溶解于社会,社会可溶解犯罪。风险社会中的犯罪运行解释了菲利对犯罪超饱和溶解的疑问。研究犯罪运行需要纠正犯罪存在饱和生成的误区,这需要从历史发展、风险引导、化学平衡、犯因性载体流动等多个角度透视犯罪运行。犯罪运行的提出也改变了传统的原因论主导的研究范式,扩展了犯罪学的研究路径。
师索
制造意外事件型杀人案件的侦查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制造意外事件型杀人案件就是行为人通过故意制造意外事件以杀害被害人的刑事案件的总称。该类案件具有极高的刑事案件假象特性,并有不同于其他相似杀人案件的特点,对该类案件的侦破难度相当大。因此,如何制定一套针对该类案件的策略与措施是急需解决的难题。
师索
关键词:杀人案件反侦查侦查对策
风险视角下的犯罪运行机制——一种对犯罪现象的新解读被引量:1
2012年
风险社会中,犯罪不应再被认为是社会病态现象,而应被视为日常风险产物。为了更全面的研究犯罪现象,而不仅仅将犯罪研究拘于原因论当中,应在犯罪规律、犯罪演进、犯罪趋势等已有犯罪现象研究基础之上通过对犯罪运行的研究再次解读犯罪现象。犯罪运行机制是犯罪如何存在于社会、作用于社会并与社会进行互动的规律性与非规律性同在的运作形态,在犯罪生成状态与最终状态之中承载着过渡功能。风险视野下的犯罪运行具有其特殊的主体构造,来自内部与外部的运行动力,运行动力系统具有风险变量、表层与深层的运行模式,以及犯罪延续、犯罪异化、犯罪循环、犯罪消灭等四种最终状态。犯罪运行机制的研究转换了犯罪学研究的原因论思维,扩宽了犯罪学的研究范畴。
郑海师索
关键词:风险社会
政府公共安全管理能力新探——以“风险社岔”为视角
2007年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一个高风险社会,西方学者在反思现代化过程中提出了风险社会理论,本文以风险社会为视角,探讨了政府在公共安全方面面临的严峻挑战,以及我国现阶段公共安全形式,提出政府在公共安全方面应该做到重塑政府公共安全管理意识、建立完善的国家制度、实现风险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公民社会的培育、对全球化风险与民族福利国家危机管理模式的借鉴,以最大限度地规避和化解风险,实现政府管理效益的提高。
杨钦青代丽娜
关键词:风险社会公共安全
非领导职务公务员职务犯罪治理实证研究
2017年
非领导职务公务员职务犯罪在职务犯罪的侦防工作中未得到应有的重视。通过经验观察以及量化分析发现:犯罪人性别差异显著,且对贪污贿赂犯罪表现出特别的偏好;当行为人对案件类型进行选择时会受到单位属性的限制,而案件类型与刑量相关联;职务犯罪的持续时间长,且主要由中青年人组成,行为人的受教育程度会对行为人的犯罪趋向产生一定影响。非领导职务公务员职务犯罪的有效治理可以通过情境化和差异化的防控策略得以实现。
李国华
关键词:非领导职务职务犯罪犯罪治理实证
犯罪热点研究进展综述
<正>一、犯罪热点的含义:由现实到虚拟(一)现实的犯罪热点总体而言,目前学术界对于'犯罪热点'的定义主要着眼于现实发生的犯罪,但表述方式有所不同。谢尔曼(Lawrence W.Sherman)教授将犯罪热点描述为'一些小...
郑海杨涵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