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武汉工程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

作品数:3,040 被引量:8,821H指数:26
相关作者:郭嘉胡文祥张珩袁军童身毅更多>>
相关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华中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武汉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89篇期刊文章
  • 45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14篇化学工程
  • 642篇理学
  • 303篇医药卫生
  • 195篇文化科学
  • 140篇环境科学与工...
  • 126篇一般工业技术
  • 108篇生物学
  • 108篇轻工技术与工...
  • 85篇农业科学
  • 77篇矿业工程
  • 54篇石油与天然气...
  • 44篇冶金工程
  • 29篇自动化与计算...
  • 27篇金属学及工艺
  • 23篇经济管理
  • 23篇交通运输工程
  • 22篇电气工程
  • 18篇机械工程
  • 13篇建筑科学
  • 7篇电子电信

主题

  • 201篇催化
  • 141篇教学
  • 136篇树脂
  • 127篇纳米
  • 107篇改性
  • 101篇离子
  • 90篇分子
  • 88篇丙烯
  • 87篇环氧
  • 84篇催化剂
  • 78篇水性
  • 76篇活性
  • 76篇甲基
  • 69篇环氧树脂
  • 68篇动力学
  • 66篇色谱
  • 62篇磷矿
  • 60篇碳酸
  • 53篇乙烯
  • 52篇配合物

机构

  • 2,943篇武汉工程大学
  • 140篇教育部
  • 50篇华中科技大学
  • 50篇湖北省新型反...
  • 42篇武汉大学
  • 32篇军事医学科学...
  • 25篇黄冈师范学院
  • 24篇武昌理工学院
  • 23篇湖北天峡鲟业...
  • 21篇清华大学
  • 20篇湖北大学
  • 20篇中国科学院
  • 19篇中国人民解放...
  • 17篇华中农业大学
  • 17篇中南民族大学
  • 15篇北京有色金属...
  • 15篇荆楚理工学院
  • 15篇天津大学
  • 15篇武汉工业学院
  • 15篇中南大学

作者

  • 254篇吴元欣
  • 165篇王存文
  • 154篇池汝安
  • 119篇丁一刚
  • 112篇潘志权
  • 105篇张珩
  • 104篇郭嘉
  • 96篇巨修练
  • 94篇王为国
  • 80篇闫福安
  • 75篇袁华
  • 67篇刘安昌
  • 67篇杜治平
  • 64篇樊庆春
  • 63篇王凯
  • 62篇黄齐茂
  • 61篇杨艺虹
  • 56篇程健
  • 56篇周玉新
  • 51篇徐志高

传媒

  • 467篇武汉工程大学...
  • 193篇化学与生物工...
  • 67篇广东化工
  • 58篇广州化工
  • 55篇无机盐工业
  • 45篇中国涂料
  • 39篇化工矿物与加...
  • 34篇化工高等教育
  • 32篇现代化工
  • 28篇应用化工
  • 27篇山东化工
  • 24篇化学工程
  • 22篇合成化学
  • 22篇农药
  • 22篇国际药学研究...
  • 21篇精细化工中间...
  • 20篇工业催化
  • 20篇药学教育
  • 18篇食品科技
  • 17篇化工新型材料

年份

  • 3篇2024
  • 70篇2023
  • 87篇2022
  • 87篇2021
  • 93篇2020
  • 81篇2019
  • 112篇2018
  • 132篇2017
  • 137篇2016
  • 146篇2015
  • 159篇2014
  • 203篇2013
  • 232篇2012
  • 275篇2011
  • 270篇2010
  • 228篇2009
  • 244篇2008
  • 198篇2007
  • 145篇2006
  • 37篇2005
3,0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功能臂控制的金属大环配合物的超分子自组装
潘志权周红魏来
关键词:大环配合物配位聚合物超分子自组装
HPLC法测定尼莫地平渗透泵控释片的含量及有关物质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建立测定尼莫地平渗透泵控释片含量及有关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Venusil MP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甲醇-乙腈-水(28∶22∶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38 nm,流速1.0 ml/min,柱温30℃,进样量10μl。结果溶剂、辅料与各杂质对主药无干扰;线性范围为4.00~40.00μg/ml(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60%,RSD为0.72%(n=9)。杂质Ⅰ的检测限与定量限分别为1.3 ng和4 ng。结论本方法是测定该制剂含量及有关物质较理想的方法。
孔华刘燕杨阳狄忠刘善堂梅兴国
关键词:尼莫地平渗透泵高效液相色谱法
DIBK协萃体系负载有机相反萃行为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以不同酸度的盐酸和硫酸为反萃剂从DIBK-TBP体系和DIBK-P204体系负载有机相中反萃锆、铪。结果表明,对DIBK-TBP体系负载有机相,先采用酸度为2.0mol/L的盐酸水溶液对锆进行反萃,单级反萃率达85%,得到富锆液,然后用酸度为8.0mol/L的硫酸水溶液对铪进行反萃,单级反萃率达90%,得到少锆的铪液;对DIBK-P204体系负载有机相,先采用酸度为3.0mol/L的硫酸水溶液对铪进行反萃,单级反萃率达90%,得到少锆的铪液,然后采用酸度为2.0mol/L的盐酸水溶液对锆进行反萃,单级反萃率达70%,得到少铪的锆液。采用盐酸和硫酸可顺利实现对DIBK体系负载有机相中锆、铪的反萃取。
徐志高李攀红池汝安王力军吴明赵骏
关键词:反萃
有机酸对低品位磷矿粉的活化及释磷动力学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研究了相同浓度下多种有机酸对低品位磷矿粉的活化效果,结果表明,在40mmol/L浓度下,草酸的活化效果最好,溶液中的可溶性磷质量浓度达到了187.5mg/L。进一步研究了草酸活化低品位磷矿粉的工艺参数优化,结果表明,在浓度为20mmol/L,温度为20℃,固液比为3∶500时,反应48h可溶性磷质量浓度最佳。选取一级动力学方程、Elovich方程和抛物线方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草酸活化低品位磷矿粉的过程较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
刘婷婷徐广肖春桥池汝安
关键词:有机酸活化动力学
以季戊四醇为“核分子”超支化聚酯-酰胺的合成及表征被引量:12
2005年
以二异丙醇胺(DIPA)与六氢苯酐(HHPA)为原料合成了一种端基带有一个羧基、两个羟基的AB2型单体。用季戊四醇(PETL)作为“核分子”,按一定的摩尔配比与AB2型单体反应,分别得到两种不同的超支化聚酯酰胺(1GHP、2GHP)。并采用红外光谱(IR)、凝胶渗透色谱法(GPC)、粘度法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1GHP、2GHP的多分散性指数分别为1.47和2.17,呈现很窄的分子量分布。两种分子的粘度与浓度的关系服从Einstein粘度方程,具有紧凑的球形分子结构。
寇玉霞童身毅刘新泰曾光明温晋嵩
关键词:季戊四醇粘度
韭菜生物活性及其药食资源开发进展被引量:15
2018年
基于韭菜的多种化学成分,如含硫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甾体皂苷类化合物、含氮化合物、植物油类、维生素、微量元素等,综述韭菜抗血小板凝聚、抑菌抗癌、抗氧化作用、提高性功能、治疗呃逆、降血脂等生理功能,并对其药食资源产品现状和开发方向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旨在为韭菜的系统研究和深入开发提供参考。
李莎莉吴琦徐帅苏莹许悦王丽虹刘阳
关键词:韭菜生物活性
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榜样教育路径创新研究
2020年
新时代背景下,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各种不良思想文化信息的传播,对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关键期的大学生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大学生榜样教育作为高校立德树人的一种重要培育路径,必须明确当前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榜样教育的价值意蕴,揭示当前高校在大学生榜样教育过程中的困境,积极创新大学生榜样教育的路径。
李国燕王雪梅
关键词:大学生榜样教育
改性剂对废橡胶粉复合改性沥青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2023年
废橡胶粉改性沥青(CRMA)技术能较好地改善沥青路面的高低温性能,为进一步提升路用性能和解决储存稳定性问题,通常在基质沥青中同时加入其他改性剂进行复合改性。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应用较多的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多聚磷酸(PPA)和石墨烯等改性剂与废橡胶粉对沥青进行复合改性的研究成果,分析总结了复合改性沥青的优越性和存在的不足,为更深入的复合改性沥青技术研究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向丽康顺吉程健
关键词:废橡胶粉改性沥青SBSPPA
氟改性核青结构叔丙乳液的合成
采用种子半连续乳液聚合法,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聚氧乙烯辛基苯基醚(OP-10)为复合乳化剂,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叔碳酸乙烯酯(VV-10)、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TFEA)为原料制备了...
闫福安张艳丽陈俊
关键词:核壳结构乳液聚合
文献传递
磷酸浸渍法制备生物质活性炭吸附氨气被引量:10
2007年
本文研究了磷酸浸渍棕榈壳制备的活性炭用于吸附NH_3。考察了活化温度、H_3PO_4浓度和浸渍时间对活性炭比表面积的影响。本活性炭的氨吸附量不仅仅取决于吸附剂的比表面积,不同于蒸汽法制备的活性炭。在宽温环境下的吸附和解吸实验证明同时发生了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化学吸附所导致的氨吸附量与吸附剂表面的氧含量密切相关,化学吸附是由于氨和活性炭表面的一些含氧官能团通过氢键作用而产生的。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磷酸浸渍和化学吸附过程的机理。
郭嘉向守信桂本鲍秀婷樊庆春
关键词:活性炭化学吸附表面官能团
共29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