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省泉州市急救指挥中心

作品数:74 被引量:153H指数:7
相关作者:林建功蔡伟锋李维义刘菁蔡东更多>>
相关机构:泉州市儿童医院福建医科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泉州市科学技术局科技攻关重点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7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3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6篇急救
  • 23篇院前急救
  • 15篇护理
  • 10篇中毒
  • 8篇院前
  • 7篇抢救
  • 6篇护理体会
  • 6篇急性
  • 5篇流行病
  • 5篇流行病学
  • 5篇救护
  • 5篇急救中心
  • 4篇流行病学特点
  • 4篇急救护理
  • 4篇急救网络
  • 4篇急诊
  • 4篇创伤
  • 3篇一氧化碳
  • 3篇一氧化碳中毒
  • 3篇乙酰胺

机构

  • 74篇福建省泉州市...
  • 9篇泉州市儿童医...
  • 4篇福建医科大学
  • 3篇福建中医药大...
  • 2篇泉州市中医院
  • 2篇厦门大学

作者

  • 17篇胡远扬
  • 11篇林建功
  • 9篇郑本端
  • 8篇郑丽阳
  • 7篇李维义
  • 6篇刘菁
  • 5篇蔡东
  • 5篇陈佳山
  • 4篇陈秋蓉
  • 4篇谢萍
  • 4篇付丽琼
  • 4篇王天锡
  • 3篇王文莉
  • 3篇蔡伟锋
  • 2篇符丹
  • 2篇刘宪俊
  • 2篇黄继义
  • 2篇吴素香
  • 2篇颜丽婷
  • 1篇庄秋英

传媒

  • 9篇医学理论与实...
  • 8篇中国急救复苏...
  • 6篇福建医药杂志
  • 4篇中国实用医药
  • 4篇中华灾害救援...
  • 2篇中国现代医生
  • 2篇中外医疗
  • 2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国乡村医药
  • 1篇中国民间疗法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临床荟萃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中华医院管理...
  • 1篇临床眼科杂志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伤残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9篇2011
  • 6篇2010
  • 8篇2009
  • 2篇2008
  • 6篇2007
  • 2篇2006
  • 6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7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极低出生体重黄疸早产儿NICU治疗的护理体会被引量:3
2011年
总结近年来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收治的68例极低出生体重黄疸早产儿采用蓝光照射综合治疗的护理措施。对近1年来在泉州市儿童医院NICU住院的68例极低出生体重黄疸早产患儿的蓝光照射治疗和辅助温盐水灌肠促进排便减少胆红素的肠肝循环的护理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蓝光照射治疗和辅助温盐水灌肠促进排便以减少胆红素的肠肝循环对患儿病情的康复有较好效果。对极低出生体重黄疸早产儿采用蓝光照射综合治疗护理可以有效地促进患儿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郑丽阳郑本端高晓红
关键词:极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儿黄疸蓝光照射护理
智慧急救系统在院前急救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21年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进步和发展,智慧急救系统在急救医疗单位中的得到广泛应用。我院急救中心智慧急救系统由6个系统平台模块组成,分别是120指挥调度平台、医院告知平台、全市重大事件管理平台、电子病历管理平台、短信回访及其他拓展平台。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院前急救护理质量控制项目中的各项指标,以探讨智慧急救系统在提高院前急救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
黄丽保刘菁洪建芳胡远扬许月玲
关键词:急救系统院前急救护理急救医疗急救中心
妇产科急症群体院前急救流行病学特点分析
目的: 了解妇产科急症群体院前急救现状,探究"看病贵、看病难"缘由. 方法: 用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辖区352例院前妇产科急症"三间"分布情况及相关资料. 结果: 产科以农民工及偏远山区夜间呼叫居多,因无...
王淑雯赖昌建
关键词:妇产科急症院前急救流行病学
泉州市院前急救体系现状分析被引量:12
2004年
目的 分析我市院前急救体系的运作情况、临床效果及疾病谱的组成。方法 回顾总结 1997- 0 6~ 2 0 0 3- 0 3院前急救资料、泉州模式的特点以及计算机辅助院前急救价值。结果 智能化院前急救临床效果显著提高 ,抢救成功率分别从 80 .2 1%上升至 94 .6 1% ,6 4 .8%上升至 84 .5 3%。应急能力明显增强 ,到达急救现场时间半径 <5km从 4 5~ 10 5min缩短至 2 5~ 6 5min ,5~ 10km从 11~ 19 5min减少至 7~ 14min。疾病谱中外科居首位 ,占 5 5 .4 5 % ,以创伤外科为主 ,占 4 1.0 6 %。内科次之 ,占 34.4 % ,以心脑血管病为多占 2 3.97% ,急性中毒 9.0 2 %。结论 泉州市院前急救体系符合我市实际 ,运作效果好 ,实现急救服务社会化 ,指挥现代化 ,反应快速化 ,管理科学化 ,技术专业化 ,结构网络化 。
姚照华李维义洪建芳
关键词:院前急救体系疾病谱应急能力急救医学
甲状腺乳头状癌彩色多普勒血流情况与病理微血管密度表达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血流,病理微血管密度(MVD)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121例PTC内的血流信号,测量收缩期峰值流速(Vmax)、阻力指数(RI),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肿瘤内以CD105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分析Vmax、RI与MVD的相关性及其和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PTC的血流检出率(97.68%)显著高于甲状腺滤泡性腺瘤(5%)(连续校正χ^2=33.68,P〈0.01),PTC的血流级别也显著高于腺瘤。(似然比值=43.13,P〈0.01);PTC的Vmax(75.72±20.62),RI值(0.73±0.14)分别显著高于腺瘤的Vmax(33.80±4.15),RI值(0.35±0.06)(t′=17.74,P〈0.01)(t′=19.53,P〈0.01);PTC的MVD值(63.0±18.81)显著高于腺瘤的MVD值(15.73±5.137),(t′=23.39,P〈0.01)。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的76例PTC的MVD值(76.18±4.98)、Vmax(90.24±4.41)及RI(0.82±0.05)分别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45例PTC的MVD值(38.01±3.92)、Vmax(48.10±4.62)及RI(0.56±0.09)(t=-37.03,P〈0.01;t=-42.37,P〈0.01;t′=-16.03,P〈0.01)。而且,MVD与Vmax、MVD与RI和Vmax与RI明显正相关。(r=0.721,P〈0.01;r=0.789,P〈0.01;r=0.66,P〈0.0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PTC的血流参数Vmax、RI与MVD呈正相关,两者一致性反映了PTC的血管生成特性,与其颈部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两者的互补性结合可为PTC术前、术后临床诊治,预后判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曾志雄陈一峰王文莉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甲状腺肿瘤
52例电击伤的急救护理与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电击伤的急救护理措施与预防,提高电击伤的院前急救成功率,减少伤残率。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电击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通过对所有电击伤患者采取急救护理措施,52例患者中有16例因病情重或到达现场时间超过15min而抢救无效死亡,其余均治愈出院。结论:普及居民及工人的用电知识,推广公众现场急救知识及心肺复苏术,从而预防和减少电击伤的发生率,提高电击伤的抢救成功率。
谢萍颜丽婷刘菁
关键词:电击伤急救护理
关于建立急救指挥调度接警流程的思考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提高急救指挥调度接警效率的方法和路径。方法:指挥调度中心通过多年来对急救指挥调度接警流程摸索,总结出《泉州市急救指挥中心指挥调度接警流程及注意事项》,进而对中心调度员调度接警流程进行规范,比较《接警流程》实施前后的调度台受理时间、中止任务率、空车率。结果:调度台平均受理时间缩短、中止任务率提高、空车率下降。结论:建立急救指挥调度接警流程,能规范调度程序,提高调度效率和调度质量,同时有利于节约有限的急救资源,更好完善院前急救服务体系。
胡远扬洪建芳付丽琼
急性敌鼠药氟乙酰胺中毒26例抢救体会
本文对急性敌鼠药氟乙酰胺中毒26例抢救体会进行了介绍。文章指出,敌鼠药氟乙酞胺是一种高效、剧毒而内吸性强的细胞酶毒物,进入人体后在酞氨酶作用下产生氟乙酸,进而生成氟柠檬酸,阻断三淡酸循环。解毒机制为乙酞胺进入体内水解成乙...
郑本端郑丽阳
关键词:急救医学鼠药中毒氟乙酰胺中毒急救
文献传递
95例中暑患者的院前急救与护理被引量:1
2009年
庄连珠
关键词:中暑院前急救护理
甲型H1N1流感患者转运护理体会
2011年
目的:探讨本中心在2009年转运甲流过程中隔离、防护、消毒等护理措施在诊疗中的作用。方法:对2009年本中心接诊转运的83例甲流患者采用的隔离、防护、消毒等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中心接诊转运的83例甲流患者在转运过程中无1例发生意外,接诊的医护人员无1例传染。结论:对甲流患者的诊疗转运,良好的隔离防护,严格的消毒隔离等护理措施对医护人员安全转运该类患者起到重要作用。
符丹郑本端郑丽阳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转运护理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