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

作品数:618 被引量:968H指数:14
相关作者:何崴方振宁李琳周宇舫傅祎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艺术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50篇期刊文章
  • 12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36篇建筑科学
  • 85篇艺术
  • 76篇文化科学
  • 18篇经济管理
  • 13篇历史地理
  • 9篇文学
  • 8篇哲学宗教
  • 6篇一般工业技术
  • 6篇政治法律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医药卫生
  • 5篇社会学
  • 4篇天文地球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机械工程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229篇建筑
  • 86篇城市
  • 69篇艺术
  • 59篇教学
  • 56篇景观
  • 46篇教育
  • 44篇园林
  • 39篇建筑设计
  • 34篇风景园林
  • 33篇文化
  • 32篇建筑师
  • 28篇乡村
  • 22篇公共空间
  • 21篇课程
  • 18篇建筑教育
  • 17篇住宅
  • 16篇花园
  • 13篇院校
  • 13篇美术
  • 12篇社会

机构

  • 577篇中央美术学院
  • 36篇清华大学
  • 34篇北京林业大学
  • 32篇北京大学
  • 14篇同济大学
  • 12篇哈尔滨工业大...
  • 8篇北京建筑大学
  • 7篇重庆人文科技...
  • 6篇北京师范大学
  • 6篇东南大学
  • 6篇南京大学
  • 6篇北京市建筑设...
  • 5篇西安建筑科技...
  • 5篇华南理工大学
  • 5篇香港大学
  • 5篇中国建筑学会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 4篇北京工业大学
  • 4篇米兰理工大学
  • 4篇天津大学

作者

  • 52篇何崴
  • 38篇方振宁
  • 25篇吕品晶
  • 24篇郭巍
  • 20篇李琳
  • 19篇吴晓敏
  • 18篇周宇舫
  • 18篇吴祥艳
  • 17篇常志刚
  • 16篇苏勇
  • 15篇傅祎
  • 14篇王小红
  • 14篇丁圆
  • 13篇韩涛
  • 13篇虞大鹏
  • 12篇刘文豹
  • 11篇陈龙
  • 10篇钟山风
  • 10篇韩文强
  • 10篇范凌

传媒

  • 34篇东方艺术
  • 31篇建筑师
  • 25篇中国建筑装饰...
  • 25篇城市建筑
  • 23篇风景园林
  • 20篇世界建筑
  • 17篇建筑学报
  • 16篇中国建筑教育
  • 15篇时代建筑
  • 14篇建筑技艺
  • 12篇美术研究
  • 11篇中国园林
  • 11篇建筑创作
  • 10篇缤纷
  • 10篇装饰
  • 10篇住区
  • 9篇中外建筑
  • 9篇北京规划建设
  • 9篇建筑与文化
  • 8篇新建筑

年份

  • 32篇2023
  • 39篇2022
  • 40篇2021
  • 31篇2020
  • 35篇2019
  • 43篇2018
  • 27篇2017
  • 33篇2016
  • 43篇2015
  • 21篇2014
  • 17篇2013
  • 37篇2012
  • 22篇2011
  • 33篇2010
  • 31篇2009
  • 31篇2008
  • 24篇2007
  • 12篇2006
  • 13篇2005
  • 12篇2004
6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应对新需求的开放式教学平台建构实践——以建筑专业四年级“创客家”住宅设计课题为例
2018年
本文在当前创新热潮中提出将应对变化中的新需求作为策略研究的出发点,一方面它提供了设计创新的普遍来源,有助于矫正目前在技术突飞猛进阶段中创新的方向;另一方面在新时期,全社会对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锻炼及培养学生快速感知和应对变化的能力成为教育领域的新课题。因而在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四年级"创客家"的设计课程中,教学团队与国际交流工作营与国内知名建筑设计院共同建构了的开放式教学平台,在教学资源与理念上相互补充与促进,着力提升学生进行城市和建筑设计的综合能力。
李琳袁凌
关键词:开放式教学平台
原创的室内设计品质
室内设计是一种“感性”的视觉表现,在条件允许的任何地点,都可以成为尝试空间视觉效果的实验台,为设计造型形式开辟新的途径。各地的“主题餐厅”很多成了这样的设计平台。就“透明思考”餐厅来讲,它是以琉璃为主题尝试设计的,在餐厅...
邱晓葵
关键词:建筑物
基于社区营造的城市公共空间微更新探讨被引量:73
2019年
随着城市建设进入由增量转向存量的阶段,渐进式的微更新成为城市更新和改造的主要模式。以公众参与为基础、微小社区空间和公共空间设施为改造对象的局部更新方式,成为激发城市活力、提升建成城市公共空间品质的新方式。主要以北京、上海为例,对城市微更新的发展背景加以分析,对微更新背景下的城市公共空间的多重含义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总提出基于社区营造的城市公共空间的微更新途径,分别是边缘空间的整合和触媒方式的选择、场地历史文脉原真性的挖掘和社区居民社会生活方式的保护、多方协作的开放沟通平台和责任规划师制度的建立。
侯晓蕾
关键词:风景园林城市公共空间
场所决定形态 2017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艺术介入计划被引量:1
2018年
艺术介入城市公共空间成为城市更新的新话题,2017年第二届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在这方面做了大胆和成功的实验。策展人从广阔的国际视野,挑选了国际一流的艺术家们的装置作品。这次合作与以往不同的是,展出作品的场地不拘泥于美术馆性质的空间,而是在巨大的工业建筑——上海浦东新区民生码头一座闲置多年的粮仓内进行。这座八万吨的筒仓,已经结束了它的工业使命,在沉睡了十年之后,当高达五十多米的筒仓重新亮起灯光时,人们感受到时间的沉淀,以及艺术激活城市死角的巨大能量。
方振宁
关键词:公共艺术
老三线工厂的活化——宜昌809厂改造
2020年
1背景和原貌809厂位于湖北省宜昌市郊的下牢溪,距离市区约30min车程。下牢溪是一个狭长的峡谷,环境优美舒适,峡谷中有溪流,常年有水,且水质优良,适合游泳和休闲,是宜昌市民夏季避暑的首选地之一。项目开始前,该区域已经有农家乐和自发建设的休闲设施,但大多条件简陋,且缺少安全措施。
何崴
关键词:农家乐休闲设施安全措施
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5.12汶川大地震之后对学校建筑设计的反思与探讨
2008年
本文回顾了在5.12地震中学校建筑受损的基本情况,在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从规划、建筑、建造、管理、传统五个层面提出了学校重建的策略,并结合其他国家抗震经验进行了说明。
王小红虞大鹏苏勇
关键词:建筑
社区微更新:北京老城公共空间的设计介入途径探讨被引量:55
2018年
在北京逐渐从大规模的快速城市建设转向小规模渐进式的城市更新的背景下,文章以团队近几年的研究和实践为基础,首先探讨了公共空间的日常性,认为它是由居民的主动行为和非正规活动而创造,并成为城市活力的源泉。接着,文章指出社区营造是城市公共空间微更新的主要方式,而基于社区营造的设计介入则成为了设计师、城市管理者和居民沟通的平台,并提出了基于社区文化的引导参与、平衡利益和诉求的协作改造和共同参与下的功能嫁接设计介入途径,然后讨论了设计介入的过程性特征和相关平台的构建设想,从而可能对类似的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侯晓蕾郭巍
关键词:公共空间
建筑的东方:“向东方——中国当代建筑景观展”在罗马
2011年
罗马新地标MAXXI建筑博物馆艺术总监皮珀·齐奥拉(Pippo Ciorra)是把握该馆展览学术领域的关键人物,他对刚刚开幕的“向东方——中国当代建筑景观”展的评价恰到好处,他说我们可以从这个展览中“看到中国建筑景观包含的复杂的前卫和丰富的元素。”
方振宁
关键词:建筑景观艺术总监学术领域博物馆
一种不限于建筑学的乡建实验 以福建上坪古村复兴计划为例被引量:1
2019年
乡建是近年来中国建筑领域的热点之一,文章以作者主持的乡建项目——福建上坪古村复兴计划为例,阐述了一种不仅限于建筑设计及营造的乡建尝试。在这种尝试中,设计师从产业策划入手,以建筑营造为主,同时兼顾乡村文创、艺术介入,并参与经营指导和相关宣传推广,是一种全方位的陪伴式乡建。
何崴李星露
5.12灾后重建规划设计中的思考与回眸——如何重建川西山地小镇文化特色被引量:2
2010年
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在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最大烈度为11度的特大级地震。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直接严重受灾地区达10万平方公里,并且,以山地乡镇的受灾最为严重,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面对一片狼藉的废墟,面对流离失所的灾民,灾后重建工作显得异常严峻。
戎安
关键词:灾后重建工作川西山地文化特色新中国成立以来受灾地区
共5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