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海洋学院海洋与渔业研究所

作品数:214 被引量:1,349H指数:19
相关作者:宋海棠姚光展薄治礼周婉霞黄鸣夏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上海水产大学海洋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浙江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82篇期刊文章
  • 29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146篇农业科学
  • 23篇生物学
  • 17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天文地球
  • 6篇轻工技术与工...
  • 5篇理学
  • 3篇医药卫生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5篇养殖
  • 19篇渔业
  • 18篇血卵涡鞭虫
  • 17篇梭子蟹
  • 17篇黄姑鱼
  • 14篇三疣梭子蟹
  • 12篇日本黄姑鱼
  • 10篇水产
  • 10篇网箱
  • 10篇病原
  • 9篇生物学
  • 9篇饥饿
  • 8篇幼鱼
  • 8篇渔获
  • 8篇色谱
  • 7篇牙鲆
  • 7篇盐度
  • 7篇渔场
  • 7篇海域
  • 6篇东海北部

机构

  • 213篇浙江海洋学院
  • 7篇浙江省海洋水...
  • 3篇中国海洋大学
  • 3篇中国水产科学...
  • 3篇浙江海洋大学
  • 3篇浙江海博食品...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青岛农业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西南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上海水产大学
  • 1篇上海海洋大学
  • 1篇浙江工商大学
  • 1篇江苏省水产技...
  • 1篇威海市产品质...
  • 1篇象山港湾水产...
  • 1篇象山县水产技...

作者

  • 36篇徐汉祥
  • 35篇许文军
  • 33篇施慧
  • 32篇毛国民
  • 31篇楼宝
  • 26篇谢建军
  • 25篇张洪亮
  • 24篇周永东
  • 23篇史会来
  • 21篇郭远明
  • 18篇骆季安
  • 17篇陈雪昌
  • 16篇徐开达
  • 16篇郑代明
  • 16篇辛俭
  • 15篇张小军
  • 15篇朱文斌
  • 14篇梅光明
  • 14篇李鹏飞
  • 13篇薛利建

传媒

  • 141篇浙江海洋学院...
  • 8篇海洋渔业
  • 6篇2008年全...
  • 5篇现代渔业信息
  • 5篇水产学报
  • 3篇水生生物学报
  • 3篇2010年中...
  • 2篇上海水产大学...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海洋与湖沼
  • 2篇科学养鱼
  • 2篇海洋水产研究
  • 2篇2007年全...
  • 2篇2012年中...
  • 2篇第九届长三角...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渔业现代化
  • 1篇大连水产学院...
  • 1篇河北渔业
  • 1篇广州化工

年份

  • 2篇2016
  • 9篇2015
  • 7篇2014
  • 11篇2013
  • 21篇2012
  • 29篇2011
  • 15篇2010
  • 14篇2009
  • 27篇2008
  • 23篇2007
  • 9篇2006
  • 15篇2005
  • 10篇2004
  • 13篇2003
  • 8篇2002
2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浙江中北部沿海人工渔礁拟投放区夏季近底层水生游泳动物组成分析
2008年
通过对浙江中北部海区13个人工渔礁拟投放点的拖网调查,从而获得了各拟投放点的水生游泳动物组成数据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浙江中北部人工渔礁拟投放区海域共捕获水生游泳动物50种,分别隶属于3门,3纲,14目,34科。其中,鱼类26种,虾蟹类20种,头足类3种,其他甲壳类1种。各类群的资源重量密度指数和资源尾数密度指数的最大值分别出现在P1号站和P7号站。水生游泳动物的优势种为中国毛虾Acetes chinensis、中华管鞭虾Solenocera crassicor-nis、矛尾鰕虎鱼Chaeturichthys stigmatias、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须赤虾Metapenaeopsis barbata、葛氏长臂虾Palaemon gravieri,常见种为双斑蟳Charybdis bimaculata、鹰爪虾Trachypenaeus curvirostris、狼牙鳗鰕虎鱼Taenioides rubicundus、哈氏仿对虾Parapenaeopsis hardwickii、长蛸Octopus variabilis、日本蟳Charybdis japonica、皮氏叫姑鱼Johnius belengerii、带鱼Trichiurus japonicus、前肛鳗Dysomma anguillare、剑尖枪乌贼Loligo edulis、刺鲳Psenopsis anomala、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细巧仿对虾Parapenaeopsis tenella等。
潘国良徐汉祥王伟定金海卫徐开达虞宝存
关键词:优势种
浙江帆式张网渔业现状的分析与研究被引量:8
2009年
根据2艘帆式张网资源监测船从2003-2007年连续5年渔业调查资料,剖析近年浙江帆式张网渔业状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管理对策。研究结果表明,近几年浙江帆式张网船有1 100~1 200艘,产量占浙江海洋捕捞总产量的9.43%~10.02%。作业海区在29°31′~33°30′N、122°30′~126°30′E之间海域,渔获物由小黄鱼、带鱼、鲳鱼等多种经济鱼类和甲壳类、头足类以及多种小型低值杂鱼组成。经济效益有年间波动,以2007年为最高。文章最后提出了存在问题及控制生产规模,进行网具改革等管理对策。
陈卫平薄治礼周婉霞朱文斌
关键词:帆式张网渔业现状
我国环境中有机磷农药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6年
随着有机磷农药的大规模生产及使用,其在环境中的检出逐渐增多,有成为"新"的持久性环境污染物的趋势。而有机磷农药在环境中的残留及其毒性对生态安全及人体健康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本文从毒性、常用检测方法及在我国环境中的残留等方面对有机磷农药进行了综述,各研究表明,有机磷农药在我国环境中普遍存在,且有部分超标现象。本文为有机磷农药的安全使用及监管等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郝青孙秀梅金衍建郭远明胡红美
关键词:有机磷农药
围塘混养脊尾白虾血卵涡鞭虫病感染研究
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又名白虾、五须虾,是我国重要的野生经济虾类,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群众喜爱。本文采自浙江舟山普陀区某梭子蟹养殖场的发病池塘,作为病理组织学研究的对照...
许文军施慧谢建军张静
关键词:脊尾白虾
文献传递
西南大西洋公海阿根廷滑柔鱼产量时空分布的初步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根据舟山新吉利远洋渔业有限公司2艘探捕船2007年与2008年的探捕资料,结合表温数据,对西南大西洋公海阿根廷滑柔鱼产量的时空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西南大西洋公海阿根廷滑柔鱼的渔期为1~6月,其中3~5月为高产期。渔场主要在45°~47°S、60°~61°W海域。产量重心位置总体呈较强的季节性分布,即两年的1~3月为一类,而4~6月另成一类。渔场表温升高是2008年产量重心南移的主要因素之一。
张洪亮徐汉祥朱文斌徐开达林珊民
关键词:西南大西洋公海阿根廷滑柔鱼
舟山市一水库暴发性鱼病的诊治
2008年
我们于2008年3月21日对舟山展茅某水库养殖户送来的翘嘴红鱼自、鲫鱼等发病鱼样品进行了实验室检测及现场调查分析,并根据水库实际情况,给出防控意见,有效控制住了疾病。现将具体过程介绍如下,供养殖户参考。
谢建军施慧许文军
关键词:暴发性鱼病水库诊治养殖户红鱼
基于R语言的小黄鱼形态性状与体重的灰色关联分析
R语言是目前运用较为普遍的一种软件编程语言与操作环境,由于其具有灵活、易于操作的特性,已经被国内外学术和科研人员广泛采用.随着R语言的迅速推广运用,运用R语言编程进行生物数据的统计分析研究变得越来越普遍,为科学研究提供了...
刘峰楼宝陈睿毅詹炜陈琳徐冬冬王立改徐麒翔马涛
关键词:小黄鱼海水养殖形态性状体重指数
一种网箱养殖黄姑鱼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海水网箱养殖业中黄姑鱼的养殖方法,属农业海水养殖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不同体重的黄姑鱼的补偿生长机制所产生的饥饿时间不同,提出了针对不同体重的黄姑鱼的投饲方法,包括日投饲量、投饲频率及与之相适宜的养殖密度。本发明...
楼宝史会来毛国民吴祖杰骆季安郑代明
文献传递
不同投饲率对日本黄姑鱼幼鱼生长及鱼体生化成分的影响被引量:23
2007年
采用一种饲料5个投喂水平(鱼体重1.0%、2.0%、3.0%、4.0%、5.0%)在水温26~28℃的条件下对日本黄姑鱼幼鱼(26.85±1.69g)进行了40d生长实验。结果表明:特定生长率和相对增重率随着投饲率的增加呈先上升后平稳的趋势,饲料利用率随着投饲率的升高呈先下降后平稳再下降的趋势;鱼体的水分含量随投饲率的增加而下降,蛋白质和脂肪含量随投饲率的增加而升高,投饲率对灰分无影响。根据最大相对增重率和最大饲料利用率,确定日本黄姑鱼幼鱼适宜投饲率在水温26-28℃时为3.0%。
史会来楼宝骆季安郑代明毛国民辛俭
关键词:日本黄姑鱼投饲率相对增重率体成分
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测定浙江近岸海域沉积物中的砷被引量:2
2013年
采用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对浙江近岸海域沉积物中砷含量进行了测定,避免了传统湿法消解海洋沉积物耗时久、劳动强度大及产生有害气体和干法消解易造成回收率偏低等问题。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进行了微波消解、干法消解、湿法消解三种前处理方法的比较。在最佳条件下,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20.0μg/L,相关系数为0.9998,检出限为0.02 mg/kg,实际海洋沉积物样品加标回收率为77.96%~105.4%,相对标准偏差(n=6)为0.48%~5.84%。本方法简单快速,基体干扰小,重现性好,回收率令人满意,能满足海洋沉积物中砷的分析。
朱敬萍顾蓓乔胡红美郭远明周文宾陈瑜
关键词:沉积物原子荧光法微波消解
共2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