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

作品数:2,429 被引量:4,714H指数:26
相关作者:李锦芳梁庭望王远新钟进文耿世民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师范大学汉藏语研究院内蒙古民族大学文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985工程”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201篇期刊文章
  • 11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08篇语言文字
  • 453篇文学
  • 210篇文化科学
  • 155篇历史地理
  • 111篇经济管理
  • 96篇社会学
  • 58篇哲学宗教
  • 45篇艺术
  • 21篇自动化与计算...
  • 20篇政治法律
  • 5篇电子电信
  • 5篇农业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军事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259篇语言
  • 209篇汉语
  • 197篇文化
  • 188篇民族
  • 159篇文学
  • 86篇少数民族
  • 85篇民族语
  • 82篇方言
  • 73篇彝族
  • 72篇语义
  • 71篇语音
  • 69篇教育
  • 68篇彝语
  • 68篇小说
  • 67篇民族语言
  • 65篇语法
  • 64篇壮语
  • 58篇双语
  • 57篇维吾尔
  • 56篇叙事

机构

  • 2,315篇中央民族大学
  • 22篇云南师范大学
  • 2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8篇内蒙古民族大...
  • 13篇北京大学
  • 13篇云南民族大学
  • 10篇广西民族大学
  • 10篇海南热带海洋...
  • 9篇湘潭大学
  • 9篇首都师范大学
  • 7篇北京语言大学
  • 7篇中国人民大学
  • 5篇新疆大学
  • 5篇延边大学
  • 5篇黑河学院
  • 4篇长春师范学院
  • 4篇北京师范大学
  • 4篇南开大学
  • 4篇吉首大学
  • 4篇渥太华大学

作者

  • 126篇戴庆厦
  • 53篇李锦芳
  • 53篇王远新
  • 47篇朱文旭
  • 46篇丁石庆
  • 43篇周国炎
  • 37篇赵志忠
  • 37篇张铁山
  • 34篇汪立珍
  • 32篇季永海
  • 24篇刘岩
  • 23篇钟进文
  • 21篇曹春茹
  • 21篇石德富
  • 20篇宝玉柱
  • 19篇蒋颖
  • 19篇成燕燕
  • 18篇田静
  • 17篇苗东霞
  • 13篇李岩

传媒

  • 190篇中央民族大学...
  • 184篇民族语文
  • 82篇民族教育研究
  • 68篇满语研究
  • 57篇百色学院学报
  • 46篇民族文学研究
  • 45篇语言与翻译
  • 38篇黑龙江民族丛...
  • 38篇民族翻译
  • 36篇语言研究
  • 31篇汉字文化
  • 30篇内蒙古民族大...
  • 30篇满族研究
  • 27篇黔南民族师范...
  • 23篇云南师范大学...
  • 23篇现代语言学
  • 22篇红河学院学报
  • 19篇民族艺林
  • 18篇伊犁师范学院...
  • 15篇贵州民族研究

年份

  • 3篇2024
  • 117篇2023
  • 147篇2022
  • 122篇2021
  • 114篇2020
  • 84篇2019
  • 68篇2018
  • 80篇2017
  • 85篇2016
  • 83篇2015
  • 70篇2014
  • 111篇2013
  • 99篇2012
  • 115篇2011
  • 142篇2010
  • 139篇2009
  • 114篇2008
  • 96篇2007
  • 97篇2006
  • 92篇2005
2,4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赴澳洲,十年磨一剑 搭桥梁,惠东西学界——西南边疆语言与文化专家访谈录之六“罗永现专访”
2013年
凭借母语优势及全面的现代语言学训练,罗永现在侗台语描写与比较研究上贡献良多。汉语侗台语历史关系是国际语言学界的重要命题,罗永现在这一领域着力深厚。凭着坚韧不拔的毅力,罗永现远赴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十年磨一剑,奠定了国际侗台语专家的地位。任教墨尔本大学之后,罗永现教学科研两不误,同时致力于中外学术界的交流合作,每年都要返回国内或访学或调查,尽己所能为国内外学术界的交流搭建桥梁,推动了国内外侗台语研究的繁荣发展。
朱玉柱罗永现
关键词:侗台语历史比较
那些开在彝家的花儿——从凉山彝族的“尔比尔吉”看彝人的婚恋观
2013年
尔比是彝族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与社会生活中反复验证的经验总结,与谚语的特征相类似,但涵盖面比谚语大得多。从凉山彝族地区传统文化的瑰宝"尔比尔吉"来探析彝族人民的婚恋习俗及观念,从哭嫁歌、姑舅优先婚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姚利芬
关键词:彝族婚恋
论姜庆乙《语言金币》组诗
2014年
姜庆乙是一位满族盲诗人,他用诗歌感悟生命的色彩,《语言金币》组诗是近年来诗人创作的一组诗歌,由这组诗可以看出其诗歌特点在于用声音感知生命,富有生命的质感;用比喻想象生活,比喻新奇;诗句则充满张力,富含现代性。
王敏
关键词:声音比喻
清云贵总督高其倬民生诗及其民生思想
2019年
高其倬为康熙、雍正时的名臣及著名诗人,其民生诗,与同时期的查慎行、尹继善等人的民生诗歌相比,颇具特色,而且充分反映了高其倬的民生思想,主要体现为:鞭挞官府对平民赋税横征暴敛,寄寓自己对平民能安居乐业之愿,忧民众生命安危。
朱恩毓
关键词:民生思想
河北赤城话“(N)V的/də^(33)/了”结构
2023年
河北赤城话“(N)V的了”结构不借助情态动词而通过标记“的了”表示“应该做某事了”或“做某事的时间到了”;“(N)V的了”结构对“N”和“V”的选择有严格的句法限制,包括动词配价、动词带宾语的不同类型以及名词的语义类型等。“(N)V的了”结构具有变式句“V的N了”结构和“V的了”结构;“(N)V的了”结构的成句需要语境信息、特定语气和时间因素;“(N)V的了”结构有道义情态和认识情态等情态义。在其他方言区也存在类似的使用现象,但在VP的类型、情态意义与时体意义方面有所不同。
李文张
关键词:情态表达晋方言
彝族传统体育及其文化功能被引量:1
2013年
彝族在世代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体育是其中一块瑰宝。彝族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历史悠久,丰富多彩,有射弩、磨秋、荡秋千、赛马等,这些体育项目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对彝族传统文化的认知、文化的传承、文化的认同等具有重要作用。
陈棣芳
关键词:彝族传统体育文化功能
漫谈全国彝文规范问题被引量:2
2016年
文章主要讨论全国彝文规范问题。在四川规范彝文已经取得很大成绩的同时,面临云南、贵州、广西彝文规范问题。目前大家对全国彝文规范各持己见。文章主张将全国彝文规范为表音文字,早日实现彝区"书同文"。
朱文旭
关键词:表音文字
汉语和越语语音对比研究被引量:8
2007年
运用元辅音分析法和声韵调分析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本文对汉语和越语两个语音系统进行共时层面上的静态对比分析,客观地展示了这两种语言的语音全貌和独特之处,揭示了汉语和越语在语音层面上的共性和差异。
陈晨马琳琳
关键词:汉语越语语音
朝鲜诗家李瀵对李白诗歌的审美批评
2011年
朝鲜诗家李溟对李白诗歌的审美批评,包括李白诗歌的源流、李白诗歌的意象、李白与其他诗人的比较等内容。构成了较为完整的诗歌理论批评体系,给我们提供了研究李白的域外的诗评视角与参考资料。
王成
关键词:源流意象
民族文化与词的演变
民族文化对词有着深刻的影响。从词的起源、到唐代曲子词的兴起、到宋金词的发展,直至宋词向元曲的延伸,都是与少数民族文化分不开的。谈到民族文化对词的演变的影响,就要从词的千年演变史出发,而在这个历史长河中,民族政权的建立以及...
吴刚
关键词:民族文化
共23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