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山医科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作品数:1,136 被引量:8,417H指数:40
相关作者:陈小君张福君黄金华陈勇苏秀容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机械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13篇期刊文章
  • 102篇会议论文
  • 9篇专利
  • 6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99篇医药卫生
  • 14篇生物学
  • 6篇机械工程
  • 4篇文化科学
  • 3篇农业科学
  • 2篇哲学宗教
  • 2篇理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494篇肿瘤
  • 263篇鼻咽
  • 236篇鼻咽癌
  • 226篇细胞
  • 141篇咽肿瘤
  • 141篇鼻咽肿瘤
  • 122篇疗法
  • 93篇基因
  • 67篇放射疗法
  • 61篇肝癌
  • 59篇淋巴
  • 57篇化疗
  • 52篇抗癌
  • 50篇放疗
  • 47篇手术
  • 45篇EB病毒
  • 43篇预后
  • 41篇抗癌药
  • 39篇疗效
  • 35篇药理

机构

  • 1,130篇中山医科大学
  • 24篇中山大学
  • 2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9篇中山医科大学...
  • 15篇中山医科大学...
  • 9篇广西医科大学...
  • 8篇中国科学院
  • 8篇中山医科大学...
  • 7篇上海医科大学
  • 6篇华中科技大学
  • 6篇上海医科大学...
  • 5篇广州医学院
  • 5篇哈尔滨医科大...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 5篇深圳市人民医...
  • 5篇香港中文大学
  • 4篇暨南大学
  • 4篇同济医科大学
  • 4篇中国医学科学...
  • 4篇深圳市中心医...

作者

  • 146篇潘启超
  • 42篇吴秋良
  • 42篇曾益新
  • 41篇刘宗潮
  • 39篇吴沛宏
  • 38篇吴一龙
  • 37篇谢冰芬
  • 37篇崔念基
  • 35篇管忠震
  • 34篇曾宗渊
  • 32篇冯公侃
  • 29篇梁永钜
  • 29篇卢泰祥
  • 29篇戎铁华
  • 28篇闵华庆
  • 27篇张昌卿
  • 26篇符立梧
  • 26篇朱孝峰
  • 25篇李锦清
  • 19篇陈敏山

传媒

  • 368篇癌症
  • 35篇中山医科大学...
  • 35篇2000全国...
  • 33篇中国肿瘤
  • 22篇现代医学仪器...
  • 20篇中华肿瘤杂志
  • 18篇现代诊断与治...
  • 17篇实用癌症杂志
  • 16篇广州医药
  • 16篇广东医学
  • 16篇中山大学学报...
  • 14篇中国肿瘤临床
  • 12篇广东药学
  • 12篇肿瘤
  • 11篇第七届全国肿...
  • 10篇新医学
  • 10篇实用医学杂志
  • 10篇中国新药杂志
  • 9篇中华放射肿瘤...
  • 9篇分子诊断与治...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12篇2003
  • 54篇2002
  • 297篇2001
  • 271篇2000
  • 171篇1999
  • 55篇1998
  • 42篇1997
  • 27篇1996
  • 23篇1995
  • 30篇1994
  • 31篇1993
  • 27篇1992
1,1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鼻咽癌临床研究进展
鼻咽癌的早诊研究从70年代起,我国学者应用EB病毒血清学指标在广西的梧州和苍梧县进行了前瞻性的鼻咽癌普查,提高了鼻咽癌的早诊率.本文内容主要包括:鼻咽癌新分期在临床的广泛使用;鼻咽癌放射治疗的改进;鼻咽癌的分层综合治疗手...
闵华庆郭翔
关键词:鼻咽癌病毒血清学
文献传递
清热柔肝法防治肝癌栓塞化疗后综合征的研究被引量:11
2000年
用中药防治肝癌栓塞化疗术 (Transcatheter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TACE或TAE)后的毒副反应。方法 :中药组44例患者在TACE后连续服用清热柔肝的中药 ;对照组46例患者在TACE后 ,当出现中度发热、高热时 ,分别予以消炎痛、复方氨基比林或地塞米松 ,观察两组TACE后毒副反应的情况。结果 :中药组高热、中热、低热的发生率分别为25 % (11/44)、36 36 % (16/44)、31 82 % (14/44) ,对照组高热、中热、低热的发生率分别为50 % (23/46)、39 13 % (18/46)、8 70 % (4/46) ,两组的发热程度比较 ,P<0 01 ,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中药组的重度、中度、轻度疼痛的发生率分别为0 %、4 55 % (2/44)、43 18 % (19/44) ,对照组重度、中度、轻度疼痛的发生率分别为2 17 % (1/46)、23 91 % (11/46)、39 13 % (18/46) ,两组的疼痛程度比较 ,P<0 05 ,有显著性差异 ;黄疸发生率 ,中药组为13 44 % (6/44) ,对照组为4 34 % (2/46) ,两组比较 ,P>0 05 ,无显著性差异 ;呕吐发生率 ,中药组为22 73 % (10/44) ,对照组为19 56 % (9/46) ,两组比较 ,P>0 05 ,无显著性差异。中药组未见因服用中药而引起的不良反应。结论 :清热柔肝法对TACE后的发热和疼痛 ,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徐伯平黄国贤胡丕丽张蓓陈徐贤丘惠娟钱穗毅黄金华罗汉钰陈隆慧
关键词:肝肿瘤
整合在鼻咽癌细胞株SUNE-1中的EB病毒LMP-1基因的缺失性改变
2001年
目的 :研究EBVLMP - 1基因在SUNE - 1细胞染色体上的整合情况。方法 :采用PCR方法检测整合于SUNE - 1染色体的LMP - 1基因 ;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和PCR方法初步验证部分LMP - 1基因发生缺失 ;DNA测序进一步确定LMP - 1基因的缺失情况。结果 :LMP - 1基因在SUNE - 1细胞染色体上的整合有完整与缺失两种情况 ;其缺失发生于其两个内含子部分。结论 :整合于SUNE - 1染色体DNA上的EBVLMP - 1,有部分发生了内含子 1与
刘鹏朱振宇张清秀黄必军李满枝黄丹云马涧泉
关键词:爱泼斯坦-巴尔病毒染色体缺失鼻咽癌EBV
二甲基亚硝胺和部分肝切除术对肝脏DNA合成的影响
1998年
目的:探讨二甲基亚硝胺(N-nitrosodimethylamine,NDMA)和部分肝切除术(partialhepatectomy,PH)对大鼠肝脏DNA合成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双PAP法检测大鼠肝组织5′-溴脱氧尿嘧啶(5′-bromodeoxyuridine,BrdU)标记细胞。结果:1次或4次NDMA作用后5小时至2周,明显可见BrdU标记的肝细胞和肝窦壁细胞,四次NDMA处理BrdU标记细胞数高于一次处理。PH加一次NDMA处理后5小时至1周内,两类细胞BrdU标记细胞数高于相应单纯NDMA处理。PH加四次NDMA处理后5小时,BrdU标记肝细胞数高于相应单纯NDMA处理。BrdU标记细胞主要分布在门管区周围。结论:NDMA可刺激肝细胞和肝窦壁细胞DNA合成,PH和NDMA对肝细胞和肝窦壁细胞的DNA合成有协同刺激作用。
陈旦洋严瑞琪冯启胜叶燕丽王莲桂
关键词:二甲基亚硝胺部分肝切除术DNA合成肝肿瘤
血卟啉衍生物对鼻咽癌放射治疗效应观察被引量:4
1996年
为了从临床观察血卟啉衍生物(HPD)对鼻咽癌是否有加强放疗效应的作用,作者选取病理确诊1~Ⅳa期初诊鼻咽癌98例,按T、N、M和性别配对分为HPD加放射组(实验组)和单纯放射组(对照组),均采用50钴γ射线连续常规分割放射治疗。从鼻咽间接镜检查和CT扫描检查分析鼻咽原发灶的消退情况来看,实验组全消率分别为100%,65.3%,对照组全消率分别为73.5%,32.7%,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颈部淋巴结转移灶,实验组全消率为92.3%,明显高于对照组59%(P<0.01);计算HPD的放射增敏比为1.4-1.5;两组急性放射反应和毒性反应无差别,说明血卟啉衍生物能提高鼻咽癌放疗的近期效应,配合放疗是安全的,远期疗效则有待观察。
张恩罴夏云飞孙振权曾祥发罗国仪吴少雄
关键词:鼻咽癌放射疗法血卟啉衍生物增敏作用
肺癌的流行概况
1988年
肺癌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在逐年增加,特别是不少欧美国家的肺癌发病率与死亡率已占所有恶性肿瘤的第一位。我们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1982)公布的世界105个国家和地区肺癌年发病率资料进行统计,发现世界所有癌症年发病率最高的是肺癌(年平均51.33/10万)。
钟会墀
关键词:肺癌发病率死亡率肺肿瘤人口自然变动致癌因素
淋巴/细胞因子研究与临床应用被引量:1
1992年
随着免疫化学、分子生物学及基因工程技术发展,借助于基因克隆技术或亚结构移植技术,可生产大量高纯度的淋巴/细胞因子,使其在实验与临床的广泛应用成为可能。初步结果表明,为数众多的淋巴/细胞因子研究不仅有重大理论意义,而且其临床应用已大大开拓了现代医学诊疗的新里程,兹简介如下。一、淋巴/细胞因子的由来与认识Bloom 和Bennett(1966)最先证实,经抗原激活淋巴细胞能产生一类可溶性、非抗体的生物学反应调节物质,调节机体迟发性过敏反应。继而,David
夏志鹏巴德年潘启超
关键词:淋巴因子细胞因子
放射治疗机器角度换算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放射治疗机器角度的换算尺,用于简化调整不同型号之间的放射治疗机器角度换算。该放射治疗机器角度换算尺包括:外尺和镶在外尺内的内尺,外尺和内尺分布有极坐标值和刻度,通过外尺和内尺的相互移动,能够直观地算出需...
梁俊斌
文献传递
充分发挥考核对开发人才资源方面的激励作用
2001年
近几年来,中山医科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按照本校的有关规定,认真对各类各级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年度考核以及任期考核,利用这一有力的杠杆,充分调动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本部门的人才资源,为医、教、研服务,起到较好的效果.
符世仁
关键词:医院管理
番荔枝内酯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7
1998年
自1982年Jolad等从番荔枝科紫玉盘属植物Uvariaacuminata根中第一次分离得到第一个番荔枝内酯并证明具有抗肿瘤活性以来,对番荔枝内酯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很快,至今已发现这类化合物共有200多种。目前,番荔枝内酯就其化学结构主要分为四类...
符立梧潘启超
关键词:番荔枝内酯抗癌药药理作用
共1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