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山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

作品数:3,160 被引量:7,705H指数:29
相关作者:汪河洲余振新李景德关洪林光明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电子电信电气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452篇期刊文章
  • 627篇会议论文
  • 62篇科技成果
  • 4篇标准

领域

  • 1,308篇理学
  • 583篇电子电信
  • 304篇电气工程
  • 297篇机械工程
  • 278篇一般工业技术
  • 195篇自动化与计算...
  • 159篇文化科学
  • 109篇化学工程
  • 93篇医药卫生
  • 70篇动力工程及工...
  • 60篇金属学及工艺
  • 52篇核科学技术
  • 42篇生物学
  • 33篇天文地球
  • 32篇建筑科学
  • 29篇经济管理
  • 16篇交通运输工程
  • 15篇航空宇航科学...
  • 12篇冶金工程
  • 10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210篇光学
  • 205篇激光
  • 180篇纳米
  • 176篇电池
  • 171篇光谱
  • 132篇晶体
  • 126篇发光
  • 120篇量子
  • 97篇太阳电池
  • 97篇光伏
  • 95篇光子
  • 87篇教学
  • 76篇铁电
  • 76篇光致
  • 75篇光纤
  • 74篇介电
  • 69篇脉冲
  • 68篇激光器
  • 60篇热释光
  • 48篇燃料电池

机构

  • 3,145篇中山大学
  • 92篇华南理工大学
  • 87篇中国科学院
  • 55篇广东工业大学
  • 47篇华南师范大学
  • 26篇宜春学院
  • 25篇暨南大学
  • 19篇北京大学
  • 19篇山东大学
  • 18篇东莞理工学院
  • 17篇广东药学院
  • 16篇广州大学
  • 16篇华南农业大学
  • 14篇复旦大学
  • 14篇深圳大学
  • 14篇中国科学院上...
  • 14篇广东教育学院
  • 13篇香港城市大学
  • 13篇香港中文大学
  • 11篇荆州师范学院

作者

  • 159篇沈辉
  • 111篇周建英
  • 107篇蔡志岗
  • 106篇佘卫龙
  • 102篇张进修
  • 85篇李景德
  • 84篇唐强
  • 84篇汪河洲
  • 83篇余振新
  • 77篇沈培康
  • 74篇江绍基
  • 72篇张纯祥
  • 63篇莫党
  • 59篇关洪
  • 58篇许宁生
  • 58篇林位株
  • 49篇邓少芝
  • 47篇陈军
  • 46篇刘小伟
  • 45篇何振辉

传媒

  • 407篇中山大学学报...
  • 181篇物理学报
  • 102篇中山大学学报...
  • 77篇大学物理
  • 60篇光学学报
  • 50篇中山大学研究...
  • 44篇中国激光
  • 43篇科学通报
  • 39篇高能物理与核...
  • 37篇物理实验
  • 36篇发光学报
  • 34篇光谱学与光谱...
  • 32篇光子学报
  • 29篇物理
  • 29篇无机材料学报
  • 29篇功能材料
  • 27篇电池
  • 26篇太阳能学报
  • 26篇激光与光电子...
  • 25篇激光技术

年份

  • 5篇2023
  • 9篇2022
  • 5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9
  • 7篇2018
  • 15篇2017
  • 42篇2016
  • 103篇2015
  • 108篇2014
  • 142篇2013
  • 145篇2012
  • 112篇2011
  • 147篇2010
  • 126篇2009
  • 167篇2008
  • 143篇2007
  • 166篇2006
  • 174篇2005
  • 159篇2004
3,1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高品质中空金属光波导管
本文讨论了高品质中空金属光波导管的制作工艺,制备了以金、银作为波导材料的中空波导管,并对空蕊以及充入不同透明液体的液蕊波导的透光特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中空金属波导具有光传输损耗低,透过率对波导弯曲与失调不甚敏感等优点...
吕刚宁
文献传递
稳定WO_3乳液的制备及其电变色性能的研究被引量:5
2004年
 在两亲高分子化合物的存在下,于水溶液中合成了稳定的WO3颗粒悬浮乳液,颗粒分布在100~230nm范围内。乳液放置数月不会发生沉降。SEM表征结果表明,由此乳液形成的薄膜的表面呈多孔颗粒状。电变色性能测试表明薄膜的变色具有良好的可逆性。在扫描速度为100mV/s时,薄膜第一次循环的还原电量QR为10.8mC·cm-2,氧化电量QO为10.3mC·cm-2,电量损失率仅为5%,着色效率(CE)为69.8cm2/C。现场计时电流实验表明,薄膜具有很快的电变色速度。
魏小兰沈培康
关键词:WO3电致变色
偏压在隧道效应中的作用被引量:3
2005年
从隧道扫描势垒模型出发,用量子力学导出隧道电流与针尖间的偏压、间距及它们的逸出功之间的关系,并从能带模型的角度导出样品与针尖的间距不变时,隧道电流与偏压成正比关系.指出偏压的作用主要是提高针尖上电子的能量,使针尖上的电子比样品上的电子更容易穿过势垒,从而形成隧道电流.
郑碧华熊正烨
关键词:隧道效应量子力学
燃料电池用磺化聚芳醚酮质子交换膜改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0年
概述了近几年来燃料电池用磺化聚芳醚酮质子交换膜改性的研究进展,分别从共混法和有机/无机杂化法等两个方面总结了磺化聚芳醚酮质子交换膜改性的研究结果,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趋势。
李爱元张宏伟张慧波孙向东
关键词:燃料电池磺化聚醚醚酮质子交换膜改性
Al_2O_3/SiO_2耐磨增透膜的制备和表征被引量:5
2011年
以正硅酸乙酯(TEOS)和异丙醇铝(Al(OC_3H_7)_3)为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sol-gel)提拉方法在玻璃基片上制得高透、耐磨的增透膜。使用XRD、UV-Vis、IR、和TEM测试和分析了溶胶和薄膜的结构及性能。研究表明:通过添加一定比例的Al_2O_3,使颗粒之间生成稳定致密的氧桥键Si—O—Al以及煅烧后γ-Al_2O_3的存在,调控了薄膜的微观结构,不仅明显提高了薄膜的力学性能,同时复合薄膜的光学透过率仍最高达99.2%。
陈明洁郭志坚印冰
关键词:增透膜溶胶-凝胶法耐磨
香港室内氡水平及其与建筑物表面氡析出率的关系被引量:3
1991年
本文报导用活性炭盒吸附方法对香港室内氡浓度的测量结果及其浓度分布规律。对室内氡浓度与建筑物表面氡析出率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证实室内空气中的氡主要来源于建材中的镭,而氡浓度水平只决定于室内建筑物表面氡的析出率及通风状况。
关祖杰余君岳杨健明M.J.Stokes莫浩明
关键词:建筑材料活性炭
非晶FeCuNbSiB合金的等温纳米晶化研究
郑裕芳余正方林光明章建高张黎
关键词:非晶合金结构弛豫杨氏模量
数字多路传输DMX512系统结构
分析了DMX512数字多路传输系统的组成、通讯协议及DMX512信号群的结构,展望了DMX512系统在中国信息化建设中的发展前景。
李炳兴
文献传递
量子波包干涉仪的实验技术研究被引量:1
2001年
利用双通道飞秒相关测量技术研究了稀土材料中的量子波包干涉现象。测得稀土粉末样品Y2 O3∶Eu3 + 中Eu3 + 离子常温下的退相时间大于 3ps ,并观测到Eu3 + 离子自由感应衰减 (FID)过程的量子波包干涉现象。分析和讨论了实验中的系统误差来源及其消除方法 ,并介绍了相应的实验技术改进措施。
陈磊罗莉戴德昌罗琦丘志仁周建英
关键词:稀土材料
负载在预处理后CNT上的Pt氧化甲醇的性能
2009年
对多壁碳纳米管(MWCNT)进行了预处理。红外光谱分析证明:预处理后,MWCNT的表面生成了较多的活性官能团。以处理后的MWCNT为载体、乙二醇为还原剂,用交替微波法制备了Pt/CNT催化剂。相比于在10%HF中搅拌和在10%HF与浓HNO3混合溶液中搅拌,在10%HF中搅拌再用浓HNO3回流后的MWCNT作为载体制备的Pt/CNT催化剂,粒径为3.76 nm,具有最大的活性面积,对甲醇的氧化性能最好。
陈婵沈培康
共3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