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作品数:86 被引量:546H指数:13
相关作者:纪雯雯周敏慧张淑平王业娜吕莉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育部-北京市共建功能乳品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劳动关系学院院级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7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7篇文化科学
  • 25篇经济管理
  • 8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政治法律
  • 3篇语言文字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9篇高职
  • 15篇教育
  • 13篇教学
  • 12篇英语
  • 9篇旅游
  • 8篇酒店
  • 7篇校企
  • 7篇校企合作
  • 7篇就业
  • 5篇英语教学
  • 5篇职业教育
  • 5篇劳动力
  • 5篇计算机
  • 5篇高职英语
  • 4篇课堂
  • 4篇高职计算机
  • 4篇高等职业教育
  • 3篇大学生
  • 3篇大学英语
  • 3篇职教

机构

  • 80篇中国劳动关系...
  • 6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西北大学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北京市理化分...
  • 2篇呼和浩特职业...
  • 1篇北京联合大学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北京外国语大...
  • 1篇北京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天津商业大学
  • 1篇云南财经大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北京工会干部...
  • 1篇北京第二外国...

作者

  • 13篇郑治伟
  • 11篇纪雯雯
  • 7篇杨静怡
  • 7篇周百顺
  • 5篇翟向坤
  • 5篇罗旭华
  • 4篇王虎军
  • 4篇陈昊
  • 4篇梁毅
  • 3篇吴培宁
  • 3篇康春杰
  • 3篇赖德胜
  • 3篇陈文庆
  • 3篇王文慧
  • 2篇党印
  • 2篇甄少波
  • 2篇禹实
  • 2篇孙晓霞
  • 2篇刘奕忍
  • 2篇张淑平

传媒

  • 24篇中国劳动关系...
  • 5篇管理观察
  • 3篇北京工商大学...
  • 2篇中国职业技术...
  • 2篇电脑知识与技...
  • 2篇计算机教育
  • 1篇人民论坛
  • 1篇中国人力资源...
  • 1篇教育理论与实...
  • 1篇农村经济与科...
  • 1篇职教论坛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商场现代化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企业活力
  • 1篇船舶工程
  • 1篇计算机工程
  • 1篇企业经济

年份

  • 2篇2019
  • 4篇2018
  • 8篇2017
  • 12篇2016
  • 5篇2015
  • 5篇2014
  • 9篇2013
  • 5篇2012
  • 9篇2011
  • 5篇2010
  • 7篇2009
  • 5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8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力资本结构与创新被引量:35
2016年
教育的核心经济功能就在于扩大劳动力市场上的人力资本规模和提高其质量,促进经济的增长和创新。但许多经验分析的结果却显示,伴随中国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本积累,创新表现不足。人力资本的创新效力在理论与经验方面的不一致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基于中国教育发展的实际,本文按照教育财政承担力度将人力资本划分为高等教育人力资本、高中阶段教育人力资本和义务教育人力资本,运用DEA-Tobit两步法分析我国平均人力资本结构对创新的作用,并对比一般性三级教育结构形成的人力资本结构和整体人力资本水平对创新的影响。回归结果显示:1.无论哪种结构划分,高等教育人力资本均对创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中国与国际经验一致;2.就我国现阶段而言,高中阶段教育人力资本也对创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影响程度小于高等教育人力资本,理论与经验一致;3.就人力资本利用而言,高等教育人力资本促进创新的机制是将其配置到更有效率的非国有部门,反映了创新是教育与劳动力市场共同作用结果;4.中等教育与初等教育人力资本对创新的作用均不显著,整体人力资本水平对创新促进作用远远小于高等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人力资本,这可能反映了以平均受教育年限测度的人力资本难以真实反映人力资本效力。
纪雯雯赖德胜
关键词:人力资本结构教育劳动力市场
行动研究在我国外语教学实施中的困境
2017年
行动研究自引入我国教育界以来备受外语教师的青睐,然而在实施中行动研究却陷入了困境,主要问题表现在外语教师对行动研究概念的模糊认识、对研究方法的偏颇使用以及在研究内容上的简单重复。鉴于这些问题,外语教师应该开展合作型行动研究,采取科学严谨的研究方法,使行动研究在研究质量上得到提升,真正实现其改进实践的目的。
张淑平
关键词:外语教学研究方法
从创业到就业:新业态对劳动关系的重塑与挑战——以网络预约出租车为例被引量:44
2016年
"第四次创业浪潮"强调以互联网为依托,从大众创业到就业效应,互联网平台创造了新业态模式,也重塑了劳动关系。在以互联网为依托的创业就业时代,劳动关系的边界和范围不断扩展和延伸,劳资双方的利益诉求时时更新和变化,对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形成挑战。构建互联网时代的和谐劳动关系,政府需要借助互联网理念来治理新型的劳动关系,以法律的多样性保障劳动力市场的灵活稳定性,不断强化行业工会的治理能力,同时推动职业教育培训提高劳动者职业稳定性。
纪雯雯赖德胜
关键词:互联网平台新业态劳动关系
一种工业无线网络中的数据聚合路由机制
2014年
首先介绍了工业无线网络的分层拓扑结构和数据聚合方式,给出一种最小聚合树的生成方法用于解决工业无线网络中的簇间数据聚合问题,该方法融合了Dijkstra最短路算法和Prim算法的设计思想,并扩展了WIA-PA的标准流程,且描述了其系统实现过程.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使用簇间数据聚合路由机制的工业无线网络能降低整个网络的通信代价,证明本文所设计的机制是有效的.
周百顺刘非
关键词:工业无线网络数据聚合
智慧旅游背景下的智能景区导览系统研究与设计被引量:11
2017年
智慧旅游是信息技术和旅游业发展相互结合的必然趋势。智能景区导览系统以移动终端设备(手机或平板)为操作环境,通讯网络和导览云服务中心为技术平台。景区游客手持终端通过GPS获取位置信息,通过高速无线通讯网络将位置信息传递给云服务中心。云服务中心通过解析位置信息为游客提供有针对性的讲解服务,包括文字、语言、图片或视频,同时游客还可以利用终端上的应用进行游览路线设计、公共信息查询、查找好友位置、记录和分享旅游感受等操作。云服务中心一方面为游客提供有效的导览信息,另一方面它会记录游客的游览轨迹,分析游客的游览心得,从而进一步精化线路设计,完善旅游景区设施等,以提高游客的愉悦度。
郑治伟
关键词:智慧旅游定位技术二维码云计算
论元认知策略与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被引量:8
2011年
元认知是"关于认知的认知",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管理和监控的一种学习策略。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大学生英语学习具有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学习方法欠缺的特点。在英语教学中充分运用元认知策略,培养学生的元认知意识,协助学生制订学习计划,提高自我监控和评估能力,帮助学生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行为,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
杨静怡
关键词:元认知英语教学
英语课堂有效教学评价标准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被引量:2
2016年
课堂教学是英语课程设计的最重要环节,每节课都应该教有实效。而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评价可以从教学、学习、过程和结果四个维度进行开展。这个四维度的评价标准从英语教师素质、教学目标、教学设计理念和评价方法等方面为英语课堂教学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张淑平
关键词:有效教学
数字经济与未来的工作被引量:17
2017年
我国经济发展处于新旧动能交替期,一方面以大数据、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为动能的数字经济持续上行,另一方面以劳动力和资源要素为驱动的传统经济缓慢下行。而我国新增就业数量还依然有所上升。即使存在统计性问题,这一现象仍说明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已经发生转变,这种转变可能来自数字经济发展缓冲了传统经济下行期的失业风险,也可能来自未来的工作内容与工作方式的转变。为此,本文沿着相关文献的路径,结合此次数字化特征对技术进步影响工作岗位的机制进行分析,探究数字经济与未来工作的可能,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劳动力市场可能面临的风险,并提出包容性治理的政策建议。
纪雯雯
关键词:数字经济技术进步
英语第二课堂与高职英语教学被引量:1
2013年
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是高职英语教学的重要补充,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局限和不足。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的形式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另一类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第二课堂活动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需要密切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督促和激励,并采取多种措施使第二课堂活动切实取得应有的效果。
梁毅
关键词:英语教学第二课堂高职英语
创业企业劳动关系协调的困境与机制转化被引量:2
2016年
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理论与实践中,政府三方协调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两种主要模式。大众创业强调以网络为依托,"互联网+"传统产业模式,一方面就创业本身而言,劳资双方力量在创业过程中深度融合,创业者同时具有"劳资"双重身份;另一方面就创业带动就业而言,创业企业创造出"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模式、新业态,带来多样的就业岗位和灵活的合作契约,这些均对传统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形成挑战。本文在分析创业企业劳动关系构成要素特征基础上,厘清在我国现阶段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下,创业企业劳动关系协调的困境,最后从完善法律体系、政府分类治理,以及企业规范用工三个方面着眼,提出困境转化的策略原则和协调实践。
纪雯雯
关键词:劳动关系人力资源管理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