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作品数:918 被引量:3,403H指数:22
相关作者:冯利华朱丽东叶玮李凤全解雪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14篇期刊文章
  • 8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9篇经济管理
  • 159篇环境科学与工...
  • 136篇天文地球
  • 111篇农业科学
  • 99篇文化科学
  • 62篇建筑科学
  • 60篇历史地理
  • 33篇理学
  • 25篇化学工程
  • 24篇水利工程
  • 23篇生物学
  • 14篇交通运输工程
  • 1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1篇社会学
  • 10篇轻工技术与工...
  • 10篇医药卫生
  • 10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政治法律
  • 4篇艺术
  • 3篇机械工程

主题

  • 58篇地理
  • 48篇旅游
  • 46篇城市
  • 37篇污染
  • 36篇土壤
  • 29篇重金
  • 29篇重金属
  • 29篇教学
  • 25篇气候
  • 25篇灰色关联
  • 24篇主成分
  • 24篇主成分分析
  • 23篇课程
  • 22篇生态
  • 20篇催化
  • 18篇乡村
  • 18篇灰色关联分析
  • 17篇教育
  • 15篇理教
  • 14篇废水

机构

  • 900篇浙江师范大学
  • 55篇中国科学院
  • 23篇华东师范大学
  • 23篇浙江省环境保...
  • 2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1篇南京大学
  • 18篇金华职业技术...
  • 17篇中国科学院大...
  • 15篇浙江商业职业...
  • 13篇南京师范大学
  • 10篇兰州大学
  • 10篇中国环境科学...
  • 8篇福建师范大学
  • 8篇安徽师范大学
  • 8篇河南师范大学
  • 8篇淮北师范大学
  • 6篇青海师范大学
  • 5篇东京大学
  • 5篇安阳师范学院
  • 5篇浙江大学

作者

  • 67篇朱丽东
  • 49篇叶玮
  • 44篇李凤全
  • 40篇张建珍
  • 38篇姜海宁
  • 36篇梁勤欧
  • 32篇朱华友
  • 31篇陈建荣
  • 31篇王天阳
  • 29篇吴涛
  • 28篇林红军
  • 28篇洪华嫦
  • 26篇解雪峰
  • 23篇桑广书
  • 22篇蒋国俊
  • 22篇丁林贤
  • 21篇于海瀛
  • 21篇胡忠行
  • 21篇于红梅
  • 20篇蔡妙珍

传媒

  • 108篇浙江师范大学...
  • 33篇地理教学
  • 28篇湖南农业科学
  • 27篇第四纪研究
  • 19篇安徽农业科学
  • 16篇农村经济与科...
  • 14篇环境科学学报
  • 14篇世界地理研究
  • 14篇水资源与水工...
  • 13篇沉积学报
  • 13篇绿色科技
  • 10篇生态学报
  • 10篇中学地理教学...
  • 9篇地理研究
  • 9篇山西农业科学
  • 9篇地理教育
  • 8篇植物生态学报
  • 8篇地理科学进展
  • 8篇经济地理
  • 8篇地理科学

年份

  • 7篇2024
  • 67篇2023
  • 69篇2022
  • 69篇2021
  • 70篇2020
  • 39篇2019
  • 58篇2018
  • 78篇2017
  • 67篇2016
  • 66篇2015
  • 70篇2014
  • 62篇2013
  • 77篇2012
  • 72篇2011
  • 29篇2010
9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江苏盐城滨海湿地现状与保护对策研究被引量:10
2010年
江苏盐城滨海湿地是中国最重要的海岸带湿地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域之一。改革开放以来,由于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加上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湿地生态环境出现严重危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从江苏盐城滨海湿地的现状着手,分析了江苏盐城滨海湿地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措施,以期对湿地的保护提供借鉴。
邱虎吕惠进
关键词:滨海湿地
羟基取代的多溴联苯醚甲状腺激素效应的计算毒理学研究
阻燃剂多溴代联苯醚(PBDEs)进入生物体内后,会在细胞色素P450(CYP)酶的介导下经生物转化而形成羟基多溴代联苯醚(HO-PBDEs).除了生物代谢途径外,PBDEs也可以被大气中的·OH氧化,成为HO-PBDEs...
袁泉徐婷于海瀛
关键词:多溴联苯醚
β-葡萄糖苷酶的性质及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8
2018年
β-葡萄糖苷酶广泛存在于各类水果、植物及微生物中,能够水解果蔬中本身不具有香味且不易挥发的风味物质,对果蔬风味增香及食品加工过程中香气物质的释放起重要作用。为促进β-葡萄糖苷酶的工业化生产和应用,从β-葡萄糖苷酶的来源、主要性质、酶解增香机理及在工业加工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并结合实际展望了该酶在工业化制备和改善饮品风味等方面进一步应用的可能性。
姚瑶刘庆刘福姚彦彤朱森林蒋红英
关键词:Β-葡萄糖苷酶增香食品工业
污泥生物炭对土壤和水体环境中重金属吸附固定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2年
目前,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的修复问题备受关注,而逐年增长的城市污泥也造成了巨大的环境压力。污泥生物炭具有较大比表面积和孔隙度,通过改性可克服原始材料吸附能力不足、吸附范围有限等缺陷,在环境污染修复、土壤改良和废水处理等实际应用中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本文总结了污泥生物炭的制备和改性方法,系统综述了污泥生物炭对土壤和水体中典型重金属的吸附性能和机理,并对其在环境领域的相关研究和发展进行了展望。
龚宽陈寒松朱文斌康冰霞黎心怡郑绍成
关键词:生物炭污泥改性重金属污染
基于PSR模型的东阳江流域生态安全评价被引量:121
2014年
以与乡镇结合的小流域为评价单元,将遥感影像数据、环境监测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相结合,利用"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生态安全度模型和RS与GIS技术,结合流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选取18项评价指标,建立流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揭示流域生态安全的空间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东阳江流域生态安全状态优秀区域面积占8%,良好区域面积占81%,一般区域面积占11%,流域整体上处于良好状态;2流域上游部分评价单元设有自然保护区(东阳江),生态系统结构完整、功能完善,生态安全处于优秀状态;流域中游评价单元(马宅,画水等)河流流经丘陵低山地带,主要流域环境处于自然-半自然状态,整体生态安全状态良好;流域下游评价单元,河流干流流经东阳和义乌主城区地带,由于建设用地比例过大,人类干扰活动强烈,生态结构和功能遭受破坏,生态安全状态一般;3东阳江流域的主要环境问题为城区人为干扰剧烈,非环境压力较大;干流水质状况较差,部分流域单元生态组织和服务功能较差;湿地退化较快,消落带受损较重。
解雪峰吴涛肖翠蒋国俊边华菁马勇陈建华
关键词:生态安全PSR模型
西峰风尘堆积的伊利石结晶度及古环境指示被引量:3
2017年
黄土高原第四纪黄土伊利石结晶度是东亚夏季风的有效指标,但以前对该指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末次间冰期以来的黄土沉积。本文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对西峰第四纪黄土(0~2.6MaB.P.)和三趾马红土上部(2.6~3.6MaB.P.)代表性样品的粘土矿物(〈21μm)进行了测试,结合伊利石化学指数I(002)/I(001)值对伊利石结晶度KObler指数(KI值)指示的环境信息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第四纪黄土伊利石结晶度主要继承了原始风尘特征,而第四纪古土壤伊利石结晶度指数KI值均显著高于相邻黄土,与伊利石化学指数I(002)/I(001)值和成壤特征有较好的一致性,表明KI指数可以有效地指示整个第四纪黄土沉积的风化成壤强度,对研究东亚夏季风长期演化具有重要的潜力;上新世三趾马红土KI值较高的特征表明上新世期间我国北方夏季风环流整体上较第四纪时期强盛。进一步分析KI值与I(002)/I(001)值的关系后发现二者具有较好的线性正相关,表明伊利石结晶度的变化是由于风尘堆积在风化成壤过程中,伴随着Fe—Mg离子的不断淋失,伊利石晶体结构发生改变而引起的。
何超朱丽东彭淑贞林海意张伟丁敏郝青振郭正堂
关键词:伊利石结晶度黄土-古土壤古气候
牺牲ZnO模板法原位合成空心聚多巴胺/银杂化材料及其构建过氧化氢传感器的研究
廖琪琛李奡麒王真真李方方王爱军冯九菊
水文化对城市建设与居民生活的影响——以嘉兴市为例
2014年
嘉兴作为著名的鱼米之乡,水文化历史悠久,其城市建设与居民生活都受到水文化的影响.本文立足于水文化来探讨嘉兴市的城市建设,探讨居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关于水文化影响下的城市建设.
张微笑梁上东罗紫慧杨抒涵
关键词:水文化城市建设
基于因子分析的浙江省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分析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指出了因子分析法是通过从变量群中提取共性因子从而达到降维效果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以浙江省2012年统计年鉴数据为基础,利用SPSS软件,使用因子分析法对浙江省11个地级市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客观地评价了各地区的综合经济实力,并根据各市的综合得分对它们进行了分类,提出了各市经济发展的相关建议。
聂川云童超
铁膜和磷作用对水稻根尖细胞壁耐铝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19年
试验以铝耐性有显著差异的2个水稻基因型(菲优多系1号与红良优166)为材料,采用水培法,研究铝毒胁迫下铁膜(IP)和3个水平的磷(0、15、30 mg·L^-1)对水稻生长、根尖细胞壁多糖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50μmol·L-1铝(Al)处理显著降低水稻根系和地上部干质量,增加根尖Al含量和细胞壁果胶、半纤维素1以及半纤维素2含量,且红良优166的变化幅度大于菲优多系1号。IP+Al处理下菲优多系1号与红良优166的根系干质量分别比Al处理增加27.7%和12.3%,根尖Al的含量分别降低15.6%和33.3%,果胶含量减少了22.6%和29.9%,半纤维素1和半纤维素2的含量也显著降低,而根表Fe含量增加434.5%和265.5%。表明根表铁膜形成降低了根尖细胞壁的果胶、半纤维素1和半纤维素2的含量,减轻铝毒对水稻生长的抑制。与IP+Al处理相比,加磷处理进一步降低根尖细胞壁的果胶、半纤维素1和半纤维素2的含量,当浓度达30 mg·L^-1时根伸长受抑程度明显减轻,菲优多系1号的根尖Al含量显著降低。说明磷作用于覆铁膜水稻时,磷诱导水稻根系果胶和半纤维素1、半纤维素2含量降低,进而减少了Al在根尖的积累,缓解铝毒带来的损伤。研究表明外源磷能够强化覆铁膜水稻对铝毒的缓解效应,为提高细胞壁的耐铝作用提供了依据。
王智怡李文静邢承华李方王亚超陈超发蔡妙珍
关键词:水稻铝毒细胞壁多糖
共9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