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医学影像系

作品数:15 被引量:51H指数:4
相关作者:何和清何峰赋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3篇腺癌
  • 2篇影像
  • 2篇影像学
  • 2篇乳腺
  • 2篇乳腺肿
  • 2篇乳腺肿瘤
  • 2篇肿瘤
  • 2篇钼靶
  • 2篇钼靶X线
  • 2篇误诊
  • 2篇腺肿瘤
  • 2篇放射摄影
  • 2篇放射摄影术
  • 2篇X线
  • 1篇胸部X线
  • 1篇液基薄层
  • 1篇液基薄层细胞
  • 1篇液基薄层细胞...
  • 1篇医学图像
  • 1篇胰腺

机构

  • 11篇永州职业技术...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湖南省肿瘤医...

作者

  • 5篇何和清
  • 3篇欧阳光
  • 2篇何峰赋
  • 1篇邓世勇
  • 1篇李祖祥
  • 1篇黄祥国
  • 1篇彭实
  • 1篇何国满
  • 1篇杨晓斌
  • 1篇欧陵斌
  • 1篇肖古月
  • 1篇黄明辉
  • 1篇刘庆国

传媒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影像诊断与介...
  • 1篇中国现代手术...
  • 1篇中国超声诊断...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医疗设备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改良针刀术式与常规术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点对比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探讨改良针刀术式和常规术式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优越性,术后1年评估患者功能改善率。方法:选择1998-02/2004-02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38例,随机分为改良组168例和常规组170例。治疗方法:①改良组按改良方法进行松解:在棘间隙区寻找痛点,定位,左手拇指尖定准痛点,右手执4号小针刀,垂直进针刀。依次进入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至棘间韧带中,抵及痛性硬结,切开纵横剥离二三下,有松动感,出针刀,无菌纱布轻压针刀孔片刻,创口消毒,外敷创口贴,3~5min后,可起床活动。必要时每间隔4~7d用同法治疗。②常规组按常规术式进行松解:患者俯卧位,行骨盆牵引10min后,在棘间、横突间韧带及横突间肌和椎间孔处粘连神经根处行针刀术剥离松解。术后行连续提腿复位手法15~20次,卧床休息2周。两组均随访1年。评估方法:①日本骨科学会评分:于治疗前、治疗后2周、治愈后1年进行评估。采用29分法,包括自觉症状(共9分,腰痛、下肢痛/麻木、步行能力下降各3分)、体征(共6分,直腿抬高试验、感觉障碍、肌力下降各2分)、日常生活能力(共14分,翻身受限、洗漱困难、弯腰受限、坐位不能坚持1h、不能持重物、行走受限各2分)。②改善率的评估:改善率=犤(术后评分-术前评分)/(29-术前评分)犦×100%,75%~100%为优,50%~74%为良,25%~49%为可,0%~24%为差。③两种术式的比较:从进针刀点、是否进入椎间孔处、松解部位、松解时间、手术痛感、辅助治疗、手术风险和手术并发症方面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均获随访,改良组167例和常规组170例纳入结果分析。①两组术后应用日本骨科学会评分结果比较:术后2周和随访1年时评分均有提高,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②两组改善率比较:改良组和常规组差异无显著性(96.4%和96.5%,P>0.05)。③两组术�
刘庆国戴爱琳何和清李祖祥杨鹍黄明辉
关键词:椎间盘移位常规术式小针刀直腿抬高试验日常生活能力
肺钩端螺旋体病的X线分析
2006年
目的通过对肺钩端螺旋体病肺部的X线征象分析和分型,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收集40例肺钩端螺旋体病的胸部X线平片和临床资料,动态摄片观察并根据其X线表现进行分型和诊断性治疗。结果40例肺钩端螺旋体病均有不同程度的肺部X线改变,其中30.0%表现为肺纹理改变型,52.0%表现为小病灶型,18.0%表现为大病灶型。正确诊断后经有效的治疗病例,病人痊愈;误诊病人因全身多脏器损伤而死亡。结论肺钩端螺旋体病的胸部X线表现具有一定的特点,动态摄片观察和结合临床全面分析有利于提高对本病诊断的正确率。
邓世勇彭实何国满
关键词:X线分型
彩超和钼靶X线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对照研究被引量:18
2004年
何和清何峰赋
关键词:乳腺肿瘤放射摄影术
医学图像在局域网中的多种传输方法被引量:1
2010年
医学图像在局域网中的传输方法很多,而利用开放源代码软件传输医学图像,简单实用,经济性较好,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应用价值。
黄祥国
关键词:医学图像局域网PACS
钼靶X线对乳腺癌的诊断及分析被引量:10
2004年
目的 探讨钼靶X线诊断乳腺癌的特点和价值 ,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X线诊断乳腺癌 36例 ,手术病理证实 32例。结果  4 0~ 5 9岁为乳腺癌高发年龄组 2 5例 (78.1% ) ;发病部位以外上象限多见 2 0例 (6 2 .5 % ) ;病理主要为浸润性导管癌 2 3例 (71.8% ) ;X线影像特征以肿块为主 2 8例 (87.5 % ) ;细小钙化灶 2 2例 (6 8.7% ) ;钼靶X线诊断准确率为 88.8% (32 / 36 )。结论 细小钙化灶对乳腺癌有重要诊断价值 ,乳腺癌诊断率的提高有赖于多角度摄片、认真分析X线征象。
何和清
关键词:乳腺肿瘤放射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在关节软骨病变中的应用
2012年
目的评价分析磁共振成像在关节软骨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4月~2012年2月本院收集的病理证实存在关节软骨病变的离体标本15具,采用脂肪抑制质子密度序列(FS-PD)与三维脂肪抑制扰相梯度回波序列(3D-FS-SPGR)联合对这15具标本的膝关节进行磁共振成像扫描,并对扫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序列对膝关节进行扫描的软骨信号噪声比为(71.9±5.2)和(76.9±6.3),较其他序列要明显高出很多,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磁共振成像法对病变关节软骨进行检查具有显著的特征,并且FS-PD与3D-FS-SPGR序列为扫描的理想组合,值得临床注意。
欧阳光
关键词:磁共振关节软骨病变
介入栓塞治疗子宫腺肌病探讨(附17例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血管介入栓塞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17例经临床诊断为子宫腺肌病患者均行介入栓塞治疗,根据腹主动脉和双侧髂内动脉造影的表现,予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结果 17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均成功完成双侧子宫动脉超选择性栓塞。介入手术时长平均75(60~90)min,术中透视观察时间平均22.5(15~30)min。术后均有不同程度栓塞后综合征3~6 d。随访3个月~5年,月经量明显减少,痛经及贫血症状明显缓解,月经周期恢复正常,延长的经期明显缩短,无复发病例。结论介入栓塞治疗子宫腺肌病具有创伤小、疗效好、子宫完整保留的优势,有望成为代替子宫切除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理想方法。
欧阳光
关键词:腺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
胸部X线误诊原因分析
2009年
随着现代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的不断应用和更新,诊断正确率不断提高,但胸部X线诊断误诊病例也时有发生,分析其原因主要有:X线检查技术不到位;影像观察无顺序、粗枝大叶、顾此失彼;局限的诊断思维;片面的结合临床诊断;等五个方面的原因。事物千变万化,病变表现变幻无穷,还有很大未知领域、无限空间需要我们开发。
何和清何峰赋
关键词:X线诊断误诊
前列腺癌骨转移的影像学分析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分析前列腺癌骨转移的影像学表现,探讨其影像学的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经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癌病例共19例,对其X线、CT、核素扫描的表现进行分析。结果在以上病例当中,先发现转移灶,然后发现原发灶的共17例;先发现原发灶然后查出骨转移的共2例,其中成骨型16例,混合型3例。结论前列腺癌极易发生骨转移,以成骨型多见,患者的年龄较大,且多数为先发现转移灶,然后发现原发灶的临床特点。故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对该病的诊断。
欧阳光黄癸卯
关键词:前列腺癌骨转移影像学检查
细针吸取结合液基细胞学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免疫组化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应用甲状腺细针吸取细胞学进行取样,通过液基细胞学方法对标本进行处理,结合免疫组化方法,探讨对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有价值的诊断指标。方法对85名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进行FNA取样后,应用液基薄层细胞学方法,分析一组免疫标记物CK-19、Galectin-3、HBME1、CD-44v、CD-56和E-Cad-herin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关系。结果 CK-19、Galectin-3、HBME1、CD-44v表达阳性分别为78例(91.8%)、74例(87.1%)、64例(75.3%)和73例(85.9%),CD-56和E-cadherin的失表达分别为81例(95.3%)和80例(94.1%)。结论液基细胞学检查能提高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的准确性;CK-19、Galectin-3、HBME-1和CD-44v的阳性表达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有诊断意义,为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提供了一种可靠而有前景的诊断方法。
杨晓斌欧陵斌肖古月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细针吸取细胞学液基薄层细胞学免疫标记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