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镇江市丹徒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作品数:89 被引量:319H指数:10
相关作者:李叶芳陈祥平赵祥梅王和生吴芬香更多>>
相关机构:镇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江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镇江市科技支撑计划(社会发展)项目江苏省临床医学科技专项江苏省“333工程”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6篇期刊文章
  • 19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4篇医药卫生
  • 4篇理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3篇吸虫
  • 42篇血吸虫
  • 38篇虫病
  • 36篇吸虫病
  • 35篇血吸虫病
  • 12篇疫情
  • 11篇钉螺
  • 10篇日本血吸虫
  • 8篇疫情监测
  • 7篇口服
  • 7篇给药
  • 6篇血吸虫病传播
  • 6篇日本血吸虫病
  • 6篇立柱
  • 6篇氯硝柳胺
  • 6篇灭螺
  • 6篇监测点
  • 5篇羊粪
  • 5篇群体性
  • 5篇氯硝柳胺悬浮...

机构

  • 86篇镇江市丹徒区...
  • 29篇镇江市疾病预...
  • 27篇江苏省血吸虫...
  • 3篇江苏大学
  • 3篇镇江高等专科...
  • 3篇扬中市疾病预...
  • 1篇湖北省疾病预...
  • 1篇江苏省疾病预...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江阴市疾病预...
  • 1篇丹阳市疾病预...
  • 1篇江苏省吴江市...
  • 1篇句容市疾病预...
  • 1篇建湖县疾病预...
  • 1篇高邮市疾病预...

作者

  • 27篇戴建荣
  • 27篇李叶芳
  • 21篇梁幼生
  • 16篇陈祥平
  • 13篇王琳
  • 11篇王和生
  • 11篇汪伟
  • 10篇孙乐平
  • 7篇邢云天
  • 7篇赵祥梅
  • 6篇李龙根
  • 6篇李洪军
  • 6篇曲国立
  • 5篇王宜安
  • 4篇吴芬香
  • 4篇蒋晖
  • 4篇洪青标
  • 4篇徐国军
  • 3篇殷芳
  • 3篇朱荫昌

传媒

  • 28篇中国血吸虫病...
  • 5篇热带病与寄生...
  • 4篇中国卫生检验...
  • 4篇中国病原生物...
  • 2篇中国城乡企业...
  • 2篇实用预防医学
  • 2篇中国热带医学
  • 2篇临床研究
  • 1篇微量元素与健...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中国民族民间...
  • 1篇中国媒介生物...
  • 1篇广东微量元素...
  • 1篇江苏预防医学
  • 1篇职业卫生与病...
  • 1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国食品学报
  • 1篇寄生虫病与感...
  • 1篇大医生

年份

  • 4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5篇2020
  • 4篇2018
  • 16篇2017
  • 6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5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5篇2005
  • 4篇2004
  • 2篇2003
8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氯硝柳胺悬浮剂灭蚴和预防血吸虫感染的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了解氯硝柳胺悬浮剂(SCN)杀灭日本血吸虫尾蚴效果,寻找适宜杀蚴剂量,为制定预防血吸虫感染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将SCN配制成氯硝柳胺有效浓度(W/W)分别为1×10-5、0.5×10-5、1×10-6、0.5×10-6、1×10-7、0.5×10-7溶液,测定SCN杀尾蚴的效果;配制氯硝柳胺有效浓度为1.2×10-5、1.2×10-6、1.2×10-7、1.2×10-8、1.2×10-9、1.2×10-10溶液,用接种环取日本血吸虫尾蚴200条,加入上述浓度的药液中,分别于0、10、30min后投入小鼠,感染30 min,感染后饲养45 d,解剖,观察小鼠感染情况;用SCN 0.02 g/m2分别喷入水体表面,1 h后用哨鼠法测定水体感染性。结果尾蚴接触氯硝柳胺有效浓度≥0.5×10-61 min 100%死亡,≥0.5×10-72 min100%死亡,≥1×10-830 min 100%死亡,<0.5×10-860 min全部存活。尾蚴接触氯硝柳胺有效浓度1.2×10-5,10、30min后小鼠无感染;接触1.2×10-6,10 min后小鼠80%感染,虫负荷为3.2条/只,接触30 min后鼠无感染。现场水体用药前做尾蚴感染试验,感染率为33.33%;用SCN 0.02 g/m2喷洒水表面1 h后,哨鼠测定感染率为0。结论 SCN具有杀灭血吸虫尾蚴作用,可用于灭蚴及预防血吸虫病感染。
神学慧戴建荣李叶芳梁幼生李洪军唐建霞陈祥平
关键词:氯硝柳胺悬浮剂尾蚴急性感染
氯硝柳胺悬浮剂杀灭日本血吸虫尾蚴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3
2005年
目的观察25%氯硝柳胺悬浮剂对日本血吸虫尾蚴的杀灭效果,确定杀蚴有效剂量,为氯硝柳胺悬浮剂现场灭蚴提供依据。方法杀蚴实验:用25%氯硝柳胺悬浮剂配制氯硝柳胺基质浓度分别为10、5、1、0.5、0.1、0.05、0.01 mg/L溶液,每个浓度组分别取药液0.3 ml置于48孔培养板中,后加入活尾蚴20-50条,解剖镜下观察尾蚴的存活。小鼠感染实验:将200条活尾蚴移入到30 ml的水体中用微型喷雾器均匀喷洒不同浓度氯硝柳胺溶液1 000、100、10、1、0.1、0.01 mg/L于水体表面,喷洒量为药液在水体扩散后整个水体中的终浓度分别为11.6、1.16、0.116、 1.16×10-2、1.16×10-3、1.16×10-4mg/L。喷药后10 min采用浸尾法感染小鼠30 min,小鼠感染 35 d后解剖,观察鼠的虫负荷。结果尾蚴在浓度为10 mg/L和5 mg/L溶液中1 min、1 mg/L和 0.5 mg/L中2 min及0.1 mg/L溶液中30 min死亡率均为100%;在0.05 mg/L和0.01 mg/L溶液中60 min,未见尾蚴死亡。小鼠感染实验显示,经1 000、100、10、1、0.1 mg/L溶液作水面喷洒后,小鼠感染虫负荷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氯硝柳胺杀蚴的有效浓度为0.1 mg/L,随有效浓度的降低,其杀蚴效果逐渐减弱,<0.1 mg/L时,对尾蚴无杀灭作用;用浓度>0.1 mg/L氯硝柳胺悬浮剂对水体表面进行喷洒可起到水体表面灭蚴的作用。
李洪军梁幼生戴建荣许永良唐建霞茹炜炜神学慧徐明朱荫昌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尾蚴
麻疹疫苗及麻腮风联合疫苗免疫成功率监测分析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了解实施扩大儿童免疫规划所用麻疹疫苗及麻腮风联合疫苗的免疫效果,为消除麻疹、控制风疹及腮腺炎疫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120名8月龄儿童、117名18-24月龄儿童分别在麻疹疫苗及麻腮风联合疫苗免疫前及免疫后4周采集血清进行相关抗体测定。结果 8月龄婴儿的麻疹母传抗体已基本消失,麻疹疫苗初免后易感者麻疹抗体阳转率为100%。117名18-24月龄儿童在麻腮风联合疫苗复种前麻疹抗体阳性率已为99.15%,复种后抗体阳性率为100.00%,复种前麻疹抗体活性量为5 077.11 mIU/ml,复种后麻疹抗体活性量为14 410.57 mIU/ml;风疹和腮腺炎抗体阳转率分别为93.91%和96.46%。结论麻疹疫苗的免疫原性良好,现行的麻疹疫苗和8月龄免疫程序、免疫剂量是可行及有效的;麻腮风联合疫苗的复种是有意义的,它能大幅提高麻疹抗体水平,有效保护儿童免受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病毒的侵袭。
葛备秦才珍张以祥夏红卫陆培善邓秀英刘元宝陶红马福宝
关键词:麻疹疫苗免疫成功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镇江市丹徒区消除疟疾后血涂片镜检质量分析
2023年
目的:分析镇江市丹徒区达到消除疟疾目标后“三热”患者疟原虫血涂片镜检质量。方法:抽取2017—2022年镇江市丹徒区14个疟疾镜检站≥50%的已检“三热”患者阴性血涂片和全部阳性血涂片进行复核,对血涂片制作、染色、清洁度和镜检结果进行血涂片质量分析。结果:2017—2022年全区共血检“三热”患者3 071例,血检率为1.06%,区疾控中心疟疾镜检站共抽查复核全区14个疟疾镜检站血涂片1 537张,复核率50.05%(1 537/3 071),其中阴性血涂片1 536张,境外输入恶性疟阳性血涂片1张,复检符合率均为100.00%,未发现误检和漏检。血涂片制作合格1 324张(86.14%),不合格213张(13.86%);血涂片染色合格1 334张(86.79%),不合格203张(13.21%);清洁合格1 421张(92.45%),不合格116张(7.54%)。2018年血涂片复核数最多(301张),2020年血涂片复核数最少(213);2017年血涂片制作合格率、血涂片染色合格率、清洁度合格率均高于其他年份。复检发现532张血涂片不合格,血涂片质量缺陷包括血膜制作不规范、血涂片有沉渣、厚血膜溶血不全,分别占47.18%(251/532), 33.08%(176/532), 19.74%(105/532)。结论:镇江市丹徒区消除疟疾后血涂片镜检质量有所下降,今后应进一步提升基层镜检人员血检质量意识,加强疟疾镜检站管理和镜检人员的技能培训,促进血涂片质量不断提高。
陈星辰王志琴神学慧李志伟李叶芳
关键词:消除疟疾发热血涂片
土源性线虫病控制后期群体化疗效果观察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观察土源性线虫病控制后期群体化疗效果,为制定防治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6个村分成目标化疗、选择性化疗和对照3个组,通过连续3年的观察,比较各组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率、感染度和再感染情况,评价化疗效果。结果选择性化疗、目标化疗和对照组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化疗干预后比干预前分别下降85.94%、43.10%和20.87%;目标化疗组因部分重点人群菜地施用新鲜人粪致钩虫感染率高,影响了化疗效果;再感染率是新感染率的16.65倍。结论在土源性线虫病控制后期化疗干预仍有效果,但加强粪肥使用管理、开展对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更为重要。
曹汉钧金小林徐祥珍江文才沈明学梅火根高金兵邰鸿奎李叶芳杜松如李永春
关键词:土源性线虫病群体化疗
江滩流行区中长期规划血吸虫病控制效果及其巩固对策探讨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评价江滩型流行区实施血防中长期规划控制血吸虫病的效果,探讨进一步巩固血防成果的对策,为江滩地区阻断和消除血吸虫病提供有效路径。方法采用前瞻性现场研究方法,选取江滩型血吸虫病流行区镇江市丹徒区,根据其血吸虫病流行程度,实施渐进式的"重点村→重点环境→重点水域"血防综合治理。连续开展居民病情、家畜病情和环境螺情调查,并收集防治措施实施情况。分析比较实施中长期规划前后病情和螺情控制效果,并绘制居民感染率、家畜感染率和钉螺感染率的变化图。结果 2005-2014年丹徒区共实施河道混凝土硬化护坡16.84 km,修建沉螺池9个,改建涵闸10座,建设家畜圈养畜舍3.85 hm^2,开展家畜查治2.95万头次,淘汰耕牛170头,养鱼灭螺4 930 hm^2,整理与涝渍改良土地1 560.00 hm^2,建设抑螺防病林376.00 hm^2,开展钉螺调查19 364.80 hm^2,药物灭螺4 694.60 hm^2,查、治病20.79万人次,建造三格式无害化厕所6.91万座,发放血防宣传材料28.22万份,防护用品1.97万人份,树立血防警示标志958个,张贴或悬挂血防宣传标语5 425条。血防中长期规划项目实施后居民感染率、牛感染率和钉螺感染率呈逐年下降态势,分别由2005年的0.08%、1.28%和0.13%下降为0;钉螺面积和感染螺面积由2005年的284.34 hm^2和55.10 hm^2下降到73.60 hm^2和0,分别下降了74.12%和100%。2005-2014年羊的感染率呈波动状态,2005年粪检阳性率为1.13%,2007-2008年为0,2009-2012年回升到0.25%~0.95%,2013-2014年为0。2005-2010年牛的存栏数逐年减少,2011年后小幅增加,总体平稳;2006年后羊的存栏数逐年增加,到2010年达最高峰,2011年起呈下降趋势,与当地羊的血吸虫感染率波动基本一致。结论江滩地区采取持续、渐进式的"重点村→重点环境→重点水域"血防综合治理是控制血吸虫病的有效路径,但这类地区疫情极易反复,要进一步巩固血防成果
神学慧孙乐平李叶芳王琳陈祥平王和生戴建荣
一种家畜口服给药颈部固定装置及其应用
一种家畜口服给药颈部固定装置及其应用,属于家畜疾病防治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固定架和颈部固定套,颈部固定套固定于固定架上端;所述固定架包括底座、左立柱和右立柱,左立柱固定于底座左侧,右立柱固定于底座右侧;所述左立柱和右立柱...
神学慧傅忠宇梁幼生戴建荣孙乐平汪伟
文献传递
食醋还原糖测定方法之探讨被引量:2
2012年
食品中还原糖的测定方法有高锰酸钾滴定法、斐林试剂滴定法、比色法等[1]。食醋中还原糖的测定方法有斐林试剂滴定法、比色法[2]、近红外吸收光谱快速测定法[3]等。食醋国标法[4]中还原糖测定的检测依据是食品卫生检验方法中的食品中还原糖的测定方法[5],有斐林试剂滴定法和高锰酸钾滴定法。
赵祥梅卢任远
关键词:食醋还原糖
一种犬口服给药颈部固定装置
一种犬口服给药颈部固定装置,属于犬疾病防治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固定架和颈部固定套,颈部固定套固定于固定架上端;所述固定架包括底座、左立柱和右立柱,左立柱固定于底座左侧,右立柱固定于底座右侧;所述左立柱和右立柱高度可调...
神学慧戴建荣李叶芳王琳曲国立邢云天
文献传递
一种牛口服给药颈部固定装置
一种牛口服给药颈部固定装置,属于牛疾病防治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固定架和颈部固定套,颈部固定套固定于固定架上端;所述固定架包括底座、左立柱和右立柱,左立柱固定于底座左侧,右立柱固定于底座右侧;所述颈部固定套包括伸缩环、...
神学慧傅忠宇王琳邢云天曲国立
文献传递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