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外生成矿与矿山环境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412 被引量:1,727H指数:17
相关作者:朱正杰双燕谢洪斌郑杰炳罗真富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矿业大学成都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科技计划项目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25篇期刊文章
  • 7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8篇天文地球
  • 63篇环境科学与工...
  • 47篇矿业工程
  • 41篇经济管理
  • 29篇建筑科学
  • 27篇农业科学
  • 16篇自动化与计算...
  • 12篇化学工程
  • 8篇交通运输工程
  • 8篇理学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水利工程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生物学
  • 1篇冶金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9篇地球化
  • 39篇地球化学
  • 36篇地质
  • 29篇岩系
  • 25篇煤矿
  • 25篇化学特征
  • 24篇地球化学特征
  • 24篇黑色岩系
  • 24篇成矿
  • 22篇土壤
  • 20篇盆地
  • 19篇寒武统
  • 18篇下寒武统
  • 18篇矿床
  • 16篇晚二叠世
  • 16篇二叠世
  • 16篇采煤
  • 15篇四川盆地
  • 14篇四川盆地东部
  • 13篇同位素

机构

  • 399篇外生成矿与矿...
  • 262篇中国矿业大学
  • 37篇成都理工大学
  • 29篇中国科学院
  • 10篇中国地质科学...
  • 9篇中国矿业大学...
  • 8篇西南大学
  • 7篇重庆大学
  • 7篇中国地质大学
  • 5篇重庆师范大学
  • 5篇四川省地质矿...
  • 4篇国家测绘局
  • 4篇百色学院
  • 4篇西南石油大学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4篇国土资源
  • 4篇重庆能源职业...
  • 4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长江师范学院
  • 3篇国土资源部

作者

  • 64篇朱正杰
  • 46篇双燕
  • 30篇谢洪斌
  • 23篇李妍均
  • 22篇向晓军
  • 19篇毛玲玲
  • 18篇罗真富
  • 18篇周春蓉
  • 18篇郑杰炳
  • 17篇张雄
  • 16篇栾进华
  • 16篇向宇
  • 16篇谭德军
  • 15篇姚光华
  • 13篇卢小海
  • 13篇杨雪
  • 12篇谭显龙
  • 12篇任世聪
  • 10篇杨德敏
  • 10篇胡波

传媒

  • 19篇安徽农业科学
  • 12篇矿物学报
  • 12篇中国矿业
  • 8篇矿床地质
  • 6篇环境工程
  • 5篇水土保持研究
  • 5篇中国水土保持
  • 5篇中国西部科技
  • 5篇西南大学学报...
  • 5篇中国煤炭地质
  • 5篇科技视界
  • 4篇地质学报
  • 4篇地质论评
  • 4篇岩石学报
  • 4篇煤炭学报
  • 4篇煤质技术
  • 4篇四川地质学报
  • 4篇南水北调与水...
  • 4篇科技信息
  • 4篇第十一届全国...

年份

  • 6篇2023
  • 8篇2022
  • 11篇2021
  • 6篇2020
  • 20篇2019
  • 22篇2018
  • 18篇2017
  • 27篇2016
  • 43篇2015
  • 60篇2014
  • 54篇2013
  • 44篇2012
  • 65篇2011
  • 15篇2010
4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土地整治的采煤区生态服务价值评价被引量:3
2015年
以采煤沉陷区为研究对象,分析采煤沉陷区土地利用和损毁情况,并通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指标对土地整治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通过土地整治工程,耕地面积由220.24 hm2增至311.08 hm2;采煤沉陷区总生态服务价值属于正向变化,由整治前的348.03×104元/年,增加至到整治后的356.67×104元/年;采煤沉陷区各单项生态服务价值有正向的,也有负向的。其中,属于正向影响的有气候调节、水源涵养、废物处理、食物生产和原材料;属于负向影响的有气温调节、土壤形成与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娱乐文化。土地整治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和修复并重构生态环境,进而增加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鄢大彬田小松周春蓉谭显龙郑杰炳
关键词:采煤沉陷区土地整治生态服务价值
渝东南铅锌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1概况位于扬子地块西缘上扬子地区的渝东南地区分布了大量的铅锌矿床,矿床规模为中小型,容矿地层主要为古生代碳酸盐岩和细碎屑岩。自渝东南北部至南部,铅锌矿床的产出特征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北部石柱县一带,矿体常呈层状、似层状产出,如万宝铅锌矿、都会铅锌矿。矿石矿物包括有闪锌矿。
付绍洪双燕李航朱正杰
关键词:铅锌矿床流体包裹体渝东南扬子地块西缘方铅矿矿石矿物
随机卸荷岩体裂纹流变断裂模型与数值模拟被引量:4
2015年
针对卸荷裂纹发生的随机性,发生时间的滞后性特点,采用岩石断裂力学和流变力学,结合Monte-Carlo方法描述岩体裂纹的随机分布,研究随机卸荷裂纹扩展的时效特性,建立随机卸荷岩体裂纹流变断裂模型及数值方法,并提出卸荷岩体裂纹止裂判据。以最小应力σ3卸荷为例,探索不同卸荷条件下,随机卸荷裂纹的萌生、流变扩展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最小应力σ3的卸荷,岩体裂纹瞬态扩展和流变扩展都增强;最小主应力接近0 MPa时,对最小主应力较小的扰动变化,将导致卸荷裂纹的成倍增加。卸荷岩体裂纹的流变断裂与岩石流变过程相似,呈现出衰减流变阶段和定常流变阶段2个阶段。随机卸荷岩体裂纹流变断裂模型合理地解释了岩体裂纹的延迟起裂、流变扩展和止裂,为研究卸荷岩体变形损伤特性提供了细观层面上的理论依据。
赵延林曹平万文张英唐劲舟王卫军
关键词:岩石力学卸荷岩体
基于GIS的地质数据库系统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被引量:1
2013年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地质科学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地质资料开始出现,如何对这些庞大的数据进行管理,一直困扰着很多学者。由于地质资料的复杂性,简单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无法进行处理,而地理信息系统适时出现。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强大的信息处理功能,非常适合地质数据管理。因此,先进的GIS技术与强大的地质数据库系统相结合,是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地学研究的发展方向和应用趋势。GIS技术应用于地质灾害的空间信息管理、分析和预测评价。概述了这一新兴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周霞
关键词:GIS地质数据库
青海湖沉积物介形虫Li/Ca和Mg/Li比值研究——古温度指示剂?
<正>近几十年来,湖泊沉积物介形虫壳体碳、氧同位素组成和微量元素比值被广泛运用于古环境研究,并且已经取得了众多可喜的成果。其中,Mg/Ca和Sr/Ca比值是最常用的微量元素指标。Li/Ca比值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古气候代用...
朱正杰李航任世聪陈敬安
文献传递
重庆地区上二叠统沉积层序及幕式聚煤作用被引量:3
2013年
重庆地区上二叠统包括龙潭组/吴家坪组和长兴组,其中龙潭组和吴家坪组为同期异相沉积。根据岩性岩相特征及含煤特征分析,上二叠统龙潭组为一套海陆过渡相含煤地层,形成于海湾(潟湖)—潮坪沉积体系,长兴组主要为浅海碳酸盐沉积。通过区内钻井剖面及露头剖面的分析,将研究区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2个层序均反映出海侵自东向西的脉动推进、东深西浅的格局,从而产生各种沉积体系在垂向上和平面展布上的规律分布。层序1煤层分布范围较广,基本覆盖全区。低位体系域一般不含煤层;海侵体系域发育主要煤层C25及C23,其中C25位于含煤地层的底部,分布范围广,其顶、底板均跨越不同沉积相区,具有幕式成煤模式的特征;高位体系域发育主要煤层C18+19,主要分布在重庆天府姚家岩以南至贵州习水,煤层分布稳定。层序2煤层很少,主要为海侵体系域早期发育的C16煤层,煤层分布稳定;高位体系域几乎全部为碳酸盐台地相,不含煤层。海平面的升降打破了原有的沉积环境,而形成新的沉积环境,是控制含煤沉积旋回及聚煤作用的重要因素。
高彩霞高彩红邵龙义朱长生李长林
关键词:上二叠统层序地层
基于图像灰度的点特征提取算子参数自适应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目前基于图像灰度的点特征提取算子的参数选择均根据经验值手动设置。然而该方法常需多次设置比较后才能得到较好的特征点,所以有必要研究各算子的参数自适应。通过真实拍摄影像测试了各算子参数对提取特征点的影响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各算子的自动设置参数算法,并通过3种对比度不同的影像分别测试了各自动设置参数算法的特征点提取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各自动设置参数算法都能自动检测较优的参数值,避免了手动设置参数的不确定性,提高了影像特征点提取的效率。
王启春郭广礼查剑锋
关键词:HARRIS算子FORSTNER算子参数自适应
非饱和含黏砂土边坡模型渗水规律试验研究
2013年
使用LGD-Ⅲ型非饱和土水分量测量系统,对室内边坡模型在不同降雨历时、不同降雨强度下、不同时刻边坡内部含水率变化规律做了深入的试验研究,得出坡面在降雨期间土体从非饱和到饱和,降雨结束静置24 h后土样又从饱和状态到非饱和状态的过程,这是降雨停止后水分由土水势高的坡面向土水势低的坡体内运移的结果所致;无论降雨期还是降雨停止24 h后,大量的水分积聚在坡脚到距坡脚1/3处,这部分在降雨期间还是雨后都是吸力减小较大,土坡强度减小最快的地方,是路坡发生破坏的薄弱部位,应进行相应工程处治和加强坡脚排水。
苗强强陈正汉蒋树屏林志王和文
关键词:降雨入渗水分运移非饱和土
朱仙庄矿构造煤结构及其孔隙特征被引量:4
2015年
通过对淮北宿东矿区朱仙庄矿构造煤的宏观、微观特征的观察和研究,结合构造煤的形成环境,参照琚宜文的构造煤分类方案,将构造煤划分为8类:碎裂煤、碎斑煤、碎粒煤、碎粉煤、片状煤、鳞片煤、糜棱煤和非均质结构煤。同时,选取不同类型构造煤进行压汞实验,分析了不同变形级别煤样的孔隙分布特征、孔径结构的演化特征以及孔隙的类型和连通性。结果表明:构造煤的许多性质与其变形强度密切相关,朱仙庄矿构造煤变形从弱到强的顺序依次为片状煤、碎裂煤、碎斑煤、碎粒煤、鳞片煤、非均质结构煤、碎粉煤和糜棱煤。
张瑞刚方李涛胡波秦林熊亮
关键词:构造煤孔隙
云南怒江流域植被光谱特征季节变化研究
2011年
[目的]分析云南怒江流域植被的季节变化规律。[方法]在大量野外调查和影像分析的基础上,参照《云南植被》将云南怒江流域植被划分为19种自然植被和1种人工林。以2009年TM影像为数据源对保护区植被进行人机交互解译,利用MODIS NDVI数据提取各类型的MODIS NDVI季节变化信息,构建5个光谱特征季节变化指标来对研究区植被进行了全年分析。[结果]NDVIjmax:常绿类型大于落叶,森林大于灌丛及灌草丛,草甸类型最小。NDVIjmin:森林类型大于灌丛及灌草丛,草甸类型最小。NDVIjm:常绿阔叶林类型处于较高水平,其次为针叶林类型以及落叶阔叶林、人工林和竹林,灌草丛及草甸类型相对较低,2种草甸类型最小。NDVIjr:一般是落叶大于常绿,灌丛及灌草丛类型大于其他类型,水热好的大于其他区域类型。NDVIja:基本上是森林类型大于灌丛及灌草丛,草甸类型最小。[结论]构建的5个光谱特征季节变化指标较好地反映了研究区植被的季节变化规律。
梁国军彭明春程方平朱先亮
关键词:光谱特征怒江流域
共4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