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阳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

作品数:990 被引量:6,059H指数:33
相关作者:孙铁珩张玉革王鑫张鸿龄房英春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34篇期刊文章
  • 5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6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46篇农业科学
  • 119篇生物学
  • 46篇文化科学
  • 34篇经济管理
  • 26篇理学
  • 24篇医药卫生
  • 16篇建筑科学
  • 14篇轻工技术与工...
  • 13篇化学工程
  • 12篇天文地球
  • 3篇矿业工程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电气工程
  • 2篇社会学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147篇污染
  • 109篇土壤
  • 52篇植物
  • 50篇重金
  • 50篇重金属
  • 47篇降解
  • 45篇污水
  • 32篇养殖
  • 32篇渗滤
  • 32篇污染土
  • 32篇污染土壤
  • 32篇教学
  • 30篇生态
  • 29篇地下渗滤
  • 28篇饲料
  • 28篇废水
  • 26篇污泥
  • 24篇毒性
  • 21篇地下水
  • 20篇地下渗滤系统

机构

  • 987篇沈阳大学
  • 153篇中国科学院
  • 87篇东北大学
  • 72篇沈阳农业大学
  • 34篇吉林大学
  • 28篇辽宁大学
  • 17篇中国科学院研...
  • 16篇学研究院
  • 12篇沈阳师范大学
  • 10篇东北师范大学
  • 9篇沈阳市环境监...
  • 8篇辽宁省生态环...
  • 7篇教育部
  • 7篇中国环境科学...
  • 6篇沈阳建筑大学
  • 6篇莆田学院
  • 6篇四川农业大学
  • 6篇沈阳市水产科...
  • 5篇大连理工大学
  • 5篇广州大学

作者

  • 134篇孙丽娜
  • 118篇孙铁珩
  • 66篇房英春
  • 61篇王英刚
  • 56篇李海波
  • 45篇王鑫
  • 41篇刘广纯
  • 41篇宋雪英
  • 41篇胡筱敏
  • 39篇杨悦锁
  • 39篇郑冬梅
  • 38篇董怡华
  • 37篇李玉双
  • 36篇程全国
  • 35篇高丹
  • 35篇林静雯
  • 34篇苏宝玲
  • 33篇杨绍斌
  • 30篇胡晓钧
  • 29篇罗庆

传媒

  • 143篇沈阳大学学报...
  • 40篇生态学杂志
  • 25篇安徽农业科学
  • 23篇农业环境科学...
  • 21篇安全与环境学...
  • 20篇应用生态学报
  • 19篇沈阳教育学院...
  • 18篇北方园艺
  • 15篇环境污染与防...
  • 15篇环境保护与循...
  • 14篇环境保护科学
  • 14篇生态环境学报
  • 13篇环境科学
  • 12篇环境工程学报
  • 1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1篇化工学报
  • 11篇辽宁林业科技
  • 1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0篇环境工程
  • 10篇河北渔业

年份

  • 9篇2024
  • 32篇2023
  • 27篇2022
  • 28篇2021
  • 28篇2020
  • 22篇2019
  • 31篇2018
  • 44篇2017
  • 36篇2016
  • 27篇2015
  • 20篇2014
  • 29篇2013
  • 53篇2012
  • 75篇2011
  • 70篇2010
  • 100篇2009
  • 61篇2008
  • 62篇2007
  • 35篇2006
  • 44篇2005
99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金属载体表面负载玻璃陶瓷涂层表面的性能
2015年
采用酸碱腐蚀后高温氧化的方法对NiCrFe金属载体表面进行预处理,并应用溶胶-凝胶法制备(Al2O3)(K2O)(SiO2)2玻璃陶瓷涂层,通过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粉末衍射(XRD)对载体和涂层进行形貌分析.实验证明,该玻璃陶瓷涂层的涂覆可以有效的提高比表面积.
赵琳琳胡晓钧牛晓巍
关键词:金属载体玻璃陶瓷涂层溶胶-凝胶
褐煤基吸附催化剂脱硫脱氮的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为寻求经济实用的控制大气污染的方法,利用褐煤为主原料研制出了能够同时进行燃煤烟气脱硫脱氮的吸附催化剂——褐煤基吸附催化剂.介绍了制备褐煤基吸附催化剂的工艺条件,介绍了利用褐煤基吸附催化剂脱除燃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实验研究.研究了影响褐煤基吸附催化剂脱硫脱氮效率的因素.实验表明,氧气含量、水蒸气含量、氨气含量以及烟气的温度影响脱硫脱氮效率.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褐煤基吸附催化剂脱硫脱氮的工艺条件.实验结果显示:以褐煤为主原料制备的褐煤基吸附催化剂能够用于燃煤烟气的脱硫脱氮.
冯治宇
关键词:褐煤脱硫脱氮
植物排放甲烷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0年
甲烷是一种重要的大气痕量气体,参与全球变暖和大气化学作用。传统上已知的甲烷生物排放源只有专性厌氧的原核生物即甲烷产生菌。然而近年来有研究发现,植物在好氧条件下能通过一种未知的机理排放甲烷,即非微生物机制产生甲烷。本文对植物排放甲烷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今后应加强研究的方面。
张秀君江丕文董丹夏宗伟
关键词:甲烷植物
蛋氨酸在鲫鱼饲料中的作用被引量:20
2001年
通过在鲫鱼配合饲料中添加 0.25%蛋氨酸的对照试验,表明可以提高鲫鱼的生长速度达 4.96%,降低饲料系数为 0.37,每 kg鱼的饲料成本可降低为 13.75%。
张满隆邓理
关键词:鲫鱼蛋氨酸饲料系数饲料添加剂
沈阳市森林野生动物园的现状及保护对策被引量:1
2007年
结合教学、实习、科研,对沈阳市森林野生动物园第一期园区的鸟类和哺乳类动物资源状况进行了考察,共调查到脊椎动物2纲、11目、20科、37种。同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
房英春邢才杨晴董海涛刘洋王庆一
牛粪生物炭对土壤氮肥淋失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6
2015年
为了探讨以牛粪为原材料制备的生物炭对土壤氮肥淋失的抑制作用,对牛粪生物炭的结构和元素组成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并通过人工模拟土柱氮肥淋失实验,研究了生物炭对淋滤液p H值、铵态氮、硝态氮和总氮累积淋失总量及浓度影响。结果显示:该生物炭具有发达的管状孔洞结构,K,Ca含量比牛粪增加200%和10%;淋滤液p H值随着生物炭比例增加而提高,生物炭5%与对照0%相比,淋滤10天,p H值增幅最大,为12.5%;淋滤30天内,按生物炭0%、2%、3%、4%和5%,铵态氮和硝态氮浓度逐渐降低。淋滤大于40天,生物炭的添加延缓了土壤中硝态氮的淋失时间。生物炭4%~5%,对土壤氮肥淋失的抑制效果最佳,与对照0%相比,铵态氮、硝态氮和总氮累积淋失总量分别减少了16%、32%和32%左右。
吴丹林静雯张岩孙丽娜王英刚王东政
关键词:淋滤铵态氮硝态氮总氮
膜生物反应器中EPS的提取方法被引量:6
2013年
以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MBR)中的活性污泥为对象,以蛋白质、多糖和核酸的提取量作为污泥中附着性胞外聚合物(B-EPS)提取总量的衡量指标,研究了加热法、超声法、NaOH+甲醛法、高速离心法、蒸汽法、硫酸法等6种不同方法对B-EPS提取的最优条件;并在最优提取条件下对B-EPS提取总量进行比较分析,确定最佳B-EPS提取方法。结果表明:超声提取法、高速离心提取法、蒸汽提取法、硫酸提取法对B-EPS的提取总量较低;NaOH+甲醛法对B-EPS的提取总量虽然较高,但易导致测定出现误差,且抽滤时有结晶,影响操作;加热法对B-EPS提取效果较好,对细胞破坏程度小,且操作过程简单。因此,确定加热法为B-EPS的最佳提取方法。
李继宏单士亮李亮胡筱敏董怡华
关键词:膜生物反应器胞外聚合物蛋白质
还原氧化石墨烯/TiO_2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电催化还原CO_2的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采用阳极氧化法制备二氧化钛(TiO_2)纳米管,采用改良Hummers氧化法-浓碱法制备还原氧化石墨烯(RGO),采用阳极电化学沉积法制得RGO/TiO_2纳米管复合材料,以复合材料为反应阴极,以铂片(Pt)为反应阳极,光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CO_2)为乙醇。并对制得的RGO/TiO_2纳米管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证明:采用阳极电化学沉积法施加20V电压反应6h可有效制得RGO/TiO_2纳米管复合材料;以2%(wt.,质量分数)碳酸氢钠(NaHCO_3)水溶液为电解液,在紫外灯照射下施加1.5V电压,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1h条件下,CO_2被还原为乙醇,产量为185.08nmol/(h·cm^2)。
周博王英刚崔小维马荣涵李小川
关键词:TIO2纳米管乙醇
侧重于“问题发展”能力培养的课堂教学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提出"问题发展"能力是创新能力的核心的观点,指出在课堂教学中侧重培养"问题发展"能力将从根本上解决教学与能力培养、学习与创新相脱节问题的新理念。强调以科学方法为工具,以科学或技术问题的提出、展开、解决、发展新问题为主体过程的课堂教学方法,构建以"问题"和"问题发展"为主要节点和纽带的课堂新教学模式。
张钧王美涵彭娜刘世民
关键词:课堂教学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和污染风险管理被引量:6
2016年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和风险评估是地下水污染防治的有用工具和工作步骤,是地下水资源管理和地下水污染修复的重要依据。文章对地下水脆弱性评价和污染风险评价的研究背景和进展进行了简要综述,提出了目前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基于风险管理的地下污染环境修复及其总体思路进行了展望。
杨悦锁贾思齐宋晓明高翠萍
关键词:地下水脆弱性污染风险地下水管理
共9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