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作品数:4,501 被引量:14,673H指数:35
相关作者:方勇张新鹏万旺根张之江钟顺时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059篇期刊文章
  • 423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232篇电子电信
  • 1,675篇自动化与计算...
  • 226篇理学
  • 221篇医药卫生
  • 120篇机械工程
  • 85篇电气工程
  • 79篇一般工业技术
  • 71篇文化科学
  • 63篇天文地球
  • 55篇交通运输工程
  • 42篇经济管理
  • 22篇建筑科学
  • 20篇金属学及工艺
  • 20篇航空宇航科学...
  • 14篇化学工程
  • 12篇生物学
  • 1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0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政治法律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98篇图像
  • 308篇网络
  • 274篇光纤
  • 218篇天线
  • 213篇视频
  • 193篇通信
  • 182篇传感
  • 161篇信号
  • 154篇无线
  • 153篇传感器
  • 150篇感器
  • 113篇神经网
  • 113篇光学
  • 112篇神经网络
  • 109篇微带
  • 104篇滤波器
  • 104篇宽带
  • 88篇自适应
  • 87篇复用
  • 76篇极化

机构

  • 4,486篇上海大学
  • 85篇中国科学院
  • 74篇教育部
  • 69篇上海交通大学
  • 43篇复旦大学
  • 43篇中国科学院上...
  • 29篇学研究院
  • 25篇上海工程技术...
  • 22篇上海电力学院
  • 2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8篇同济大学
  • 17篇香港理工大学
  • 16篇中国科学技术...
  • 13篇华东师范大学
  • 12篇西安电子科技...
  • 12篇上海飞机设计...
  • 11篇湖南大学
  • 11篇湖州师范学院
  • 10篇东南大学
  • 10篇苏州大学

作者

  • 173篇万旺根
  • 145篇王朔中
  • 136篇张新鹏
  • 121篇方勇
  • 116篇张兆扬
  • 111篇安平
  • 98篇钟顺时
  • 92篇张兆杨
  • 91篇严壮志
  • 88篇黄肇明
  • 82篇林如俭
  • 77篇杨雪霞
  • 75篇张之江
  • 69篇张建华
  • 67篇张海燕
  • 66篇王国中
  • 66篇王子华
  • 65篇汪敏
  • 59篇金彦亮
  • 58篇施俊

传媒

  • 513篇上海大学学报...
  • 383篇工业控制计算...
  • 352篇电子测量技术
  • 177篇电视技术
  • 128篇应用科学学报
  • 105篇微计算机信息
  • 98篇光通信技术
  • 85篇光电子.激光
  • 70篇计算机工程
  • 63篇光学学报
  • 54篇中国图象图形...
  • 47篇微波学报
  • 44篇中国激光
  • 42篇物理学报
  • 42篇激光与光电子...
  • 41篇光子学报
  • 41篇计算机应用
  • 40篇电子学报
  • 40篇计算机工程与...
  • 39篇中国医疗器械...

年份

  • 16篇2024
  • 128篇2023
  • 158篇2022
  • 115篇2021
  • 173篇2020
  • 199篇2019
  • 210篇2018
  • 246篇2017
  • 189篇2016
  • 163篇2015
  • 172篇2014
  • 146篇2013
  • 196篇2012
  • 202篇2011
  • 239篇2010
  • 263篇2009
  • 243篇2008
  • 238篇2007
  • 167篇2006
  • 191篇2005
4,50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地址重载型双FIFO的传输系统
2013年
提出了一种基于双FIFO的数据传输系统,可实现变长数据帧传输。锁存写入数据FIFO的数据帧首地址的功能,如有错误需要放弃传输时,数据FIFO不用等待已经写入的错误数据被读空,而直接把写入地址重新装载成之前锁存的数据帧首地址即可,因此该双FIFO结构具有自动数据恢复功能,特别是在出现传输错误等情况需要放弃本帧数据时,可有效地提高传输速率。
袁文燕张建宏张俊杰
关键词:数据恢复
基于椭圆几何模型的胸部电阻抗成像被引量:1
2016年
电阻抗成像技术是通过测量生物体表面电压,计算生物体横截面的电阻抗分布。由于生物体的边界形状是各异的,尤其在胸部应用中,建立不同边界形状会影响成像的精度和清晰度,所以构建合适的边界形状是求解EIT问题的前提。根据实际视觉效果,椭圆几何比较符合胸部边界形状,由于圆形几何的构建和有限元划分相当成熟,本文通过保角变换方法将圆形转换为椭圆几何,并分别进行两种几何与原始胸部形状的分析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在求解正问题时建立椭圆边界形状分析胸部结构精度高,在求解逆问题时重建误差小。
严佩敏曹永香
关键词:保角变换
基于DSS的直播系统研究与实现被引量:1
2017年
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达尔文流媒体服务器(darwin streaming server,DSS)的直播系统,首先对DSS服务器的软件核心架构进行了研究分析,针对直播系统中UDP传输导致的网络拥塞现象和丢包问题,采用了基于RTCP反馈的拥塞控制方案,经过系统测试表明直播时的平均延时约为100ms,画面质量总体清晰流畅,有效减轻了网络拥塞、降低了丢包;且通过CPU占用率测试表明随着用户的增多CPU占用率并未呈现明显增加,单用户情况下CPU占用率稳定在1%~3%,20个用户情况下CPU占用率稳定在6%~9%,说明系统并发处理性能较好。系统总体具有较好的性能,能够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汪夏荣赵海武王国中范涛
关键词:拥塞控制RTCPFFMPEGVLC
三维场景动态模糊阴影算法实现被引量:2
2007年
针对shadowmap算法,论述其基本原理,从数学角度解释自阴影以及锯齿现象出现的原因,利用z偏移和增加深度信息精度来解决自阴影现象,提出一种多次采样的算法来平滑阴影,消除锯齿影响,并基于DirectX3D实现,通过测试证明算法的可行性.
缪小亮周政春万旺根
关键词:锯齿
改进信息离散性度量方法的蛋白质二级结构预测
2008年
采用一种信息离散性度量方法对CB396数据集中的蛋白质数据进行二级结构预测,预测准确率达到72.1%.为了提高预测准确率,将FDOD算法结合PSI-BLAST进行多重序列比对,使预测准确率提高到75.6%,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利用20种疏水标度改进FDOD方法,以减小计算量.最后,结合长程作用,对预测准确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
李哲谦刘书朋严壮志辛艳飞
关键词:二级结构预测
新型开环谐振器带通滤波器的设计被引量:2
2008年
提出一组新型的方形开环谐振器,使用这种新型的谐振器设计微带线带通滤波器,可以有效地减小滤波器的尺寸.利用其中一种新型的谐振器,设计加工了一个小型化带通滤波器,仿真与测试结果显示,该滤波器有很好的频率选择性、阻带特性和较小尺寸.与传统的开环谐振滤波器比较,尺寸减小了30%.
江新华李国辉
关键词:小型化带通滤波器开环谐振器微带线
应用GA-DOSC算法消除果皮影响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分析苹果硬度的研究被引量:13
2009年
通过偏最小二乘法(PLS)分别建立去皮前后苹果硬度的近红外回归模型。采用光谱附加散射校正(MSC)、微分处理(Derivative)、直接正交信号校正(DOSC)等预处理方法和基于遗传算法(GA)的有效波段选择方法来消除果皮对模型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苹果果皮对近红外光谱分析模型的预测能力有很大影响,但仅通过常规的光谱预处理方法(MSC、Derivative)很难有效消除。文章提出的遗传算法结合直接正交信号校正(GA-DOSC)方法能有效消除果皮的影响,不但使所建模型的波长点和最佳主因子数分别由1 480和5降到36和1;其相关系数r由0.753提高到0.805,更重要的是模型的预测相对误差RSDp从16.71%显著下降到12.89%,并接近采用苹果果肉建模的预测性能(12.36%),达到了对苹果硬度的近红外无损检测要求。
史波林庆兆珅籍保平屠振华朱大洲尹京苑
关键词:近红外漫反射光谱苹果果皮遗传算法
口径耦合微带天线的数值分析被引量:4
1998年
本文利用全波分析,建立了口径耦合微带天线的谱域积分方程,并用矩量法求其数值解.文中详细给出了12GHz频段天线输入阻抗和谐振频率随各参数(如贴片长度和宽度、缝隙的长度和宽度等)变化的数值结果。
高式昌钟顺时
关键词:微带天线全波分析口径耦合输入阻抗
基于SNMP的ECAN网管管理端的研究与实现被引量:1
2010年
作为三网融合的重要组成部分,宽带双向互动有线电视网是实现下一代广播网(NGB)的基础和关键之一。基于IEEE802.3ah的ECAN系统则是在同轴电缆分配网中提供高速率双向通讯的一种有效手段。为其建立一套稳定、有效的ECAN网络管理系统显得尤为重要。简要论述了ECAN的结构,提出了一种基于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的ECAN网络管理系统管理端的设计方案,提供了基于tomcat的GUI操作管理环境,并予以软件实现。
任倩倩王春华宋岩
关键词:三网融合简单网络管理协议FLEX
宽带端射式微带缝隙天线的设计
1999年
介绍一种宽带端射式微带缝隙天线,给出了设计原理和实验结果,这种天线与端射式行波天线特性相近,克服了常规微带天线的窄频带缺点,实验模型的实测驻波比带宽约21%。
钟顺时
关键词:微带天线缝隙天线宽频带
共44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