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无锡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作品数:9 被引量:49H指数:4
相关作者:景枫贾子英张卫阳杨清华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篇城市
  • 2篇出生缺陷预防
  • 1篇信息数据
  • 1篇信息数据库
  • 1篇药具
  • 1篇孕产
  • 1篇孕产妇
  • 1篇知识
  • 1篇人口
  • 1篇人口工作
  • 1篇人口规模
  • 1篇人口和计划生...
  • 1篇人口信息
  • 1篇数据库
  • 1篇数字城市
  • 1篇体制机制建设
  • 1篇两手
  • 1篇两手抓
  • 1篇环境危险
  • 1篇环境危险因素

机构

  • 9篇无锡市人口和...
  • 5篇北京大学
  • 1篇南京邮电大学

作者

  • 5篇郑晓瑛
  • 2篇李成福
  • 2篇陈功
  • 2篇宋新明
  • 2篇景枫
  • 2篇印童
  • 1篇陈嵘
  • 1篇黄成礼
  • 1篇杨清华
  • 1篇武继磊
  • 1篇张蕾
  • 1篇张卫阳
  • 1篇王承宽
  • 1篇王存同
  • 1篇贾子英
  • 1篇刘菊芬
  • 1篇王勇
  • 1篇李春平
  • 1篇刘越
  • 1篇徐侠

传媒

  • 6篇中国计划生育...
  • 1篇燕山大学学报
  • 1篇南京人口管理...
  • 1篇信息化建设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0
  • 6篇200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创新体制 拓展内涵 全面做好新时期人口工作——无锡大人口体制机制建设的做法、效果和体会
2013年
近年来,无锡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深化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全面加强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积极探索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新路子,努力变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优势,促进城市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
杨清华
关键词:人口工作人口和计划生育
以“两手抓”突破“共享与协同”瓶颈
2010年
人口信息数据库是城市的基础数据库之一,是建设数字城市、智慧城市的重要内容。人口信息数据对于领导决策、发展规划、政策研究、项目论证等工作具有重要的服务支撑作用,对于其他基础数据库和政务信息系统也有重要的辅助作用。长期以来,人口信息在地区、部门、行业之间相互隔离,互不共享,更难业务协同。
杨如年
关键词:共享信息数据库基础数据库数字城市人口信息
基于约束条件的无锡市合理人口规模判断被引量:2
2007年
城市的发展需要科学的规划,而人口规划是城市规划的核心。本文综合土地、水、经济等因素,用可能-满意度法(P-S法)对无锡市合理人口规模进行测算,并综合考虑影响人口规模的其它因素,确定城市的合理人口规模和人口目标,为城市的人口规划乃至城市规划提供参考数据。
申妍红
关键词:大城市人口规模
无锡市常住人口避孕药具公共服务现状与需求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了解无锡市不同特征常住人口获取避孕药具公共服务途径和需求。方法:2013年在无锡市开展抽样调查,抽取有效样本3 003份。结果 :免费自费避孕药具选择方面,≤25岁对象选择自费药具的最多(37.7%);不同年龄、文化程度、户口性质和流动情况自费购买避孕药具的原因是均认为免费的没有自己买的好。免费避孕药具获取方式方面,选择"自助领取"的大专以上学历比例最高(23.7%);城镇人口比例(23.4%)高于农村居民(19.8%);流动人口比例(30.1%)高于户籍人口(18.8%)。服务方式需求方面,选择与计划生育人员单独交流和电话咨询交流的比例较高;选择在线咨询≤25岁的比例(22.9%)高于其他年龄组;大专及以上学历调查对象的比例(24.8%)高于高中及以下学历;城镇居民的比例(20.2%)高于农村居民(17.2%);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在服务方式上差异不显著。结论:不同特征的常住人口在获取计划生育药具公共服务的途径和选择偏好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提供免费计划生育药具时需考虑到他们的需求差异,有针对性地提供多样化服务,满足常住人口计划生育药具公共服务的需求。
王承宽张卫阳李春平贾子英刘越徐侠
关键词:常住人口避孕药具
无锡市出生缺陷发生的主要环境危险因素被引量:14
2007年
导致出生缺陷发生的原因不仅仅是遗传因素,社会、环境、行为等因素在出生缺陷发生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无锡市2002~2004年孕产妇回顾性调查资料,描述了影响无锡市出生缺陷发生的主要环境危险因素,并估计了这些因素在孕产妇人群中的暴露比例。在无锡市孕产妇人群中,患有慢性疾病、服用致畸药物、从事有毒有害工作、住宅外环境污染(住宅附近1000米以内有排放废气的工厂)、住宅内环境污染和不良生活方式行为的暴露比例分别为1·7%、3·4%、3·7%、8·1%、17·5%和9·3%,至少有一类被调查环境危险因素的比例高达35·6%。在生育出生缺陷儿的孕产妇中,至少有一类环境危险因素的占66%。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从事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工作、服用致畸药物和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出生缺陷病例组具有这三种危险因素的孕产妇比例分别为19·9%、14·3%和24·8%,明显高于非病例组的3·6%、3·4%和9·2%。其它环境危险因素也不容忽视,如住宅内外环境污染,虽然风险程度相对较低,但在围孕期暴露水平很高。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出生缺陷发生的危险因素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一些起重要作用的危险因素如高龄孕妇、近亲结婚等正在降低,同时环境污染和不良生活方式等因素的作用正趋于上升。
郑晓瑛景枫李成福武继磊张蕾
关键词:环境危险因素
无锡市孕产妇出生缺陷知识、行为及预防服务的利用被引量:19
2007年
本文利用无锡市2002~2004年无锡市孕产妇回顾性调查等资料,描述和分析了无锡市孕产妇人群出生缺陷预防的知识、行为及各种保健服务的利用状况。分析结果表明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无锡市育龄妇女健康生育的意识日益强烈,普遍知晓出生缺陷预防的一般知识;各种生殖健康保健服务的利用水平相对较高,产前检查的比例达到100%,孕前服用叶酸比例达到44.8%,大约40%的孕产妇孕前接受过TORCH检查和染色体检查。研究结果还表明孕前检查工作的开展有效地提高了叶酸的孕前服用比例。但调查结果同时表明,由于政策的调整,婚前检查的比例已经降到一个非常低的水平;大部分育龄夫妇对于妊娠缺乏准备,一般在孕后才开始采取一些出生缺陷预防措施;孕前到医疗保健机构主动咨询的比例较低;有3/4以上的孕产妇接受第一次产前检查的时间已超过了孕8周,如果缺乏孕前保健,这部分妇女在妊娠超过胚胎致畸敏感期之前几乎没有机会接受健康生育的咨询和指导。孕前和孕早期是出生缺陷预防的关键时期,在婚前检查比例大幅度下降的情况下,如何结合目前正在开展的孕前检查服务工作,进一步拓宽孕前检查的范围,加强孕前保健将是今后无锡市出生缺陷预防重点工作之一。
秦蕴石景枫张卫阳郭洪筹王勇郑晓瑛
关键词:出生缺陷预防知识
无锡市出生缺陷发生水平、模式和变化趋势被引量:4
2007年
分析无锡市出生缺陷的发生水平、规模、模式及变化趋势。上世纪利用80年代以来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资料及2000~2004年无锡市出生缺陷监测和病残儿鉴定资料,综合分析这些资料,参考世界卫生组织对全球出生缺陷发生水平的估计,估计无锡市出生缺陷实际发生水平至少在50‰左右;无锡市发生的结构性出生缺陷主要包括先天性心脏病、唇腭裂和骨骼畸形,功能性出生缺陷主要包括先天智力低下和先天性聋哑;无锡市城镇结构性出生缺陷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农村,这是无锡市出生缺陷发生分布最显著的特点,但一些功能性出生缺陷如智力低下,农村的发生水平可能要高于城镇。监测结果同时表明孕妇教育程度与其胎婴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存在明显的负向关系;在过去十几年中,无锡市出生缺陷监测发生水平相对稳定,考虑到出生缺陷产前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诊断时间逐渐提前,这表明“稳定”的出生缺陷发生率可能隐盖了出生缺陷实际发生水平的上升态势。这些结果为出生缺陷预防和控制提供了重要线索。
宋新明陈功张卫阳刘菊芬李书杰郑晓瑛
无锡市出生缺陷预防的经验和模式被引量:2
2007年
进入新世纪以来,无锡市在出生缺陷预防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多年工作积累的经验和模式具有借鉴和参考价值。无锡市出生缺陷预防正在从传统模式向新的模式转变,初步形成了以公众优生教育为先导、以营养干预和三项优生筛查为重点、以社区为基础的出生缺陷预防基本框架,创建了计生-卫生联手优势互补的新服务模式,逐步健全了多部门参与、具有有效运作程序和工作机制的出生缺陷三级预防体系。该体系建立在计划生育和妇幼保健服务网络基础上,由大众传媒-新婚孕妇学校-服务场所-社区相结合的多层次优生教育网络,优生筛查样本收集、检测、报告和处理网络,以及育龄妇女生殖健康信息收集和出生缺陷监测网络等组成。
李成福陈嵘郭洪筹王存同印童郑晓瑛
降低出生缺陷危害的行动措施和对策建议被引量:7
2007年
本文结合无锡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卫生保健水平及服务能力,在对无锡市出生缺陷发生水平、规模、主要危险因素及育龄人群出生缺陷预防知识、行为和需求等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就无锡市如何进一步降低出生缺陷危害提出了4点建议和若干对策,也可供其他经济发达地区制定出生缺陷预防规划时参考。在提出的这些建议中,强调了建立健全基本生殖健康保健体系对于实施出生缺陷有效干预的重要性,突出了孕前围孕保健,并以孕前围孕保健为依托实施低成本预防策略,体现了降低出生缺陷危害防治并重的理念。
陈功宋新明秦蕴石黄成礼印童郑晓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