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

作品数:4,209 被引量:10,307H指数:31
相关作者:张林晔汪庐山李政王学军郝雪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经济管理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491篇期刊文章
  • 391篇会议论文
  • 18篇标准
  • 15篇专利
  • 14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377篇石油与天然气...
  • 828篇天文地球
  • 276篇经济管理
  • 94篇化学工程
  • 89篇自动化与计算...
  • 85篇环境科学与工...
  • 62篇理学
  • 55篇政治法律
  • 38篇建筑科学
  • 37篇文化科学
  • 34篇机械工程
  • 28篇电气工程
  • 24篇交通运输工程
  • 2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6篇一般工业技术
  • 15篇动力工程及工...
  • 15篇医药卫生
  • 14篇社会学
  • 10篇军事
  • 6篇冶金工程

主题

  • 574篇油田
  • 470篇油藏
  • 470篇盆地
  • 347篇储层
  • 324篇凹陷
  • 275篇油气
  • 231篇准噶尔盆地
  • 212篇稠油
  • 182篇低渗
  • 174篇东营凹陷
  • 163篇成藏
  • 150篇低渗透
  • 147篇驱油
  • 146篇地质
  • 142篇页岩
  • 138篇勘探
  • 128篇采收率
  • 123篇胜利油田
  • 98篇低渗透油藏
  • 98篇渤海湾盆地

机构

  • 3,930篇中国石化胜利...
  • 538篇中国石油大学...
  • 481篇中国石油化工...
  • 206篇中国石化
  • 139篇中国石油大学...
  • 136篇中国石油天然...
  • 98篇中国石油
  • 81篇西南石油大学
  • 68篇中国石油大学
  • 67篇中国石油大学...
  • 58篇中国科学院
  • 50篇中国地质大学...
  • 46篇长江大学
  • 35篇胜利石油管理...
  • 28篇成都理工大学
  • 22篇西安石油大学
  • 21篇中国石油大学...
  • 20篇北京大学
  • 20篇中国地质大学
  • 19篇山东科技大学

作者

  • 60篇王永诗
  • 58篇刘惠民
  • 46篇张奎华
  • 40篇林会喜
  • 37篇王军
  • 34篇曾治平
  • 32篇杨勇
  • 32篇王增林
  • 32篇宋国奇
  • 31篇王学军
  • 30篇王勇
  • 29篇崔传智
  • 28篇张顺
  • 27篇郝雪峰
  • 27篇张关龙
  • 26篇祝仰文
  • 26篇李政
  • 26篇刘鹏
  • 25篇曹绪龙
  • 23篇赵华

传媒

  • 294篇油气地质与采...
  • 114篇中国石油大学...
  • 103篇断块油气田
  • 102篇石油石化物资...
  • 87篇科教导刊(电...
  • 79篇内蒙古石油化...
  • 78篇科学技术与工...
  • 76篇胜利油田职工...
  • 75篇中国石油大学...
  • 74篇内江科技
  • 72篇石油地质与工...
  • 64篇石油与天然气...
  • 64篇新疆石油地质
  • 63篇地质论评
  • 63篇油田化学
  • 58篇石油地球物理...
  • 54篇石油实验地质
  • 53篇西南石油大学...
  • 47篇石油工业技术...
  • 41篇大庆石油地质...

年份

  • 18篇2024
  • 271篇2023
  • 270篇2022
  • 327篇2021
  • 337篇2020
  • 407篇2019
  • 343篇2018
  • 314篇2017
  • 313篇2016
  • 221篇2015
  • 191篇2014
  • 241篇2013
  • 205篇2012
  • 146篇2011
  • 47篇2010
  • 39篇2009
  • 59篇2008
  • 43篇2007
  • 30篇2006
  • 21篇2005
4,20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安全理论在油田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能量意外释放论在消除单井原油装车隐患中的应用
本文应用能量意外释放论研究单井原油装车作业中存在的重大安全隐患,从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分析能量失控及防控情况.分析得出油气失控是单井原油装车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的最根本原因.防止油气失控,是治理原油装车隐患的最有...
张伟东
关键词:安全管理
文献传递
准噶尔盆地中部1区块J_1s_2储层发育特征及油藏类型被引量:1
2016年
侏罗系三工河组二段(J_1s_2)一直是准噶尔盆地中部1区块主力产油层段,但其砂体成因多样化且储层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导致油藏模式各不相同,多因素复杂性制约了油气勘探进程。综合测井、录井、取心等资料,对储层特征及各层段油藏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部1区块J_1s_2~2发育曲流河-三角洲沉积,砂体孤立,呈透镜体状,易形成岩性油气藏;J_1s_2~1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J_1s_2^(12)砂体较为发育,连通性较好,部分地区存在岩性尖灭,并且储层中发育非均质隔夹层,可形成岩性油气藏,断裂发育区易形成构造-岩性油气藏,J_1s_2^(11)砂体广泛发育,物性好,连通性好,是油气横向运移的输导层。
邓旭波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储层特征油藏类型岩性油藏构造油藏
济阳坳陷平方王油田碳酸盐岩潜山内幕储层特征及其主控因素被引量:13
2017年
有利储层预测是制约目前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潜山勘探由山头向内幕开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以济阳坳陷平方王油田下古生界潜山为研究对象,利用元素地球化学、矿物学、岩心常规分析等多种技术方法,分析内幕储层储集空间成因类型,明确储层发育主控因素,最终建立储层发育改造模式。结果表明:下古生界发育大套不同类型的碳酸盐岩是内幕储层形成的物质基础,内幕储层发育原生孔隙、构造裂缝、溶蚀孔洞-裂缝3种类型的储集空间,3种储集空间类型决定了储层受控于岩石类型、构造改造、流体改造3种地质因素;岩石类型是基础性因素,不仅决定了原生孔隙的量,且进一步影响岩石抗溶蚀与构造裂缝发育程度;构造改造是关键性因素,构造裂缝与溶蚀孔洞-裂缝的发育呈明显的正相关性;流体改造是决定性因素,深部热液和有机酸联合溶蚀形成了大量孔洞、微孔、微裂缝,大大改善了储层物性。
王永诗李继岩
关键词:下古生界碳酸盐岩主控因素
复杂小断块油藏提液对策研究
2018年
提液是高含水油藏一种重要的减缓产量递减的措施,本文以数值模拟方法对王14北块提液技术对策开展了研究,研究了提液时机、提液幅度及提液方式,确定的提液幅度100 m3/d,提液方式为逐级提液。
宋志超
关键词:数值模拟
渤海湾盆地渤南洼陷沙河街组三段剩余压力梯度与油气分布关系被引量:3
2020年
为了量化表征超压对油气运聚和分布的关系,综合利用录井、测井和分析测试等资料,在渤海湾盆地渤南洼陷地层流体压力预测的基础上,计算了沙河街组三段(沙三段)剩余压力梯度,并分析了剩余压力梯度变化规律及其对油气分布的影响。研究发现,渤南洼陷沙三段富含油气且超压普遍发育,深洼带剩余压力较大,剩余压力梯度最高,其次为陡坡带和断阶带,缓坡带剩余压力较小,梯度最低。受超压中心分布的影响,各地区油气运移动力条件及其油气富集空间存在较大差异:超压中心区油气运移动力较强,高剩余压力梯度主要分布于断层附近,油气多富集在渤深4断层附近;近超压中心区砂体侧向输导阻力不同,高剩余压力梯度主要出现在非均质性较强的地层中,剩余压力梯度较低的地区是油气运聚的指向区;而远离超压中心的地区剩余压力较小,油气运移浮力作用明显占主导,剩余压力梯度与油气分布关系不明显。
刘华李君李君郝雪峰林红梅郝雪峰
关键词:超压油气分布沙河街组三段渤海湾盆地
深层页岩油水平井密切割裂缝均衡扩展数值模拟——以胜利油田YYP1井为例被引量:13
2022年
中国页岩油储层非均质性强、粘度高和可改造性差,水平井分段多簇射孔体积压裂难以形成复杂的裂缝网络,单缝"缝控储量"低,必须寻求新的工艺突破。通过增加单个压裂段内的射孔簇簇数,使多个射孔簇裂缝在射孔段内均衡扩展,对页岩储层进行密切割,实现页岩油储层的充分改造,是中国页岩油高效开发的关键。考虑数千米长压裂管柱与射孔孔眼的摩阻以及多裂缝之间流体的竞争分配,建立页岩油水平井密切割多裂缝动态扩展的渗流-应力-损伤模型,并通过现场压裂施工数据验证其正确性。根据胜利油田页岩油储层的地质工程特征,开展射孔簇簇数、射孔孔眼数量、压裂施工参数等对多裂缝流体流量分配、应力干扰及裂缝几何形态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发现:单簇裂缝扩展时,裂缝诱导应力最优波及距离为10 m左右;簇间距为10 m时,三簇裂缝均衡扩展射孔密度为20孔/m,施工排量为12 m^(3)/min,压裂液粘度为30 mPa·s;4个射孔簇时,压裂液均匀分配和裂缝均衡扩展的簇间距为10 m。此项研究为胜利油田页岩油勘探开发的突破奠定了理论基础。
朱海燕徐鑫勤钟安海张钦希
关键词:多裂缝诱导应力水平井页岩油胜利油田
济阳坳陷埕岛东部地区断层特征及其与新近系油气富集关系被引量:1
2022年
为了揭示济阳坳陷埕岛东部地区断层特征对新近系油气富集差异性的控制作用,以断层类型和断层活动性分析为基础,利用三维地震数据及钻井、测井资料,使用断层活动速率法,重点分析油气成藏期断层活动特征及其与新近系油气富集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埕岛东部地区发育油源Ⅰ型断层、油源Ⅱ型断层和调节断层共3种类型断层;油气主成藏期(明化镇组沉积时期)3种类型断层的活动性存在较大差异,油源Ⅰ型断层活动速率多大于15 m/Ma,油源Ⅱ型断层活动速率为10~15 m/Ma,调节断层活动速率多小于10 m/Ma。研究区油源断层控制了新近系油气的富集程度和空间分布差异,桩海断裂带发育较多活动速率大于10 m/Ma的油源Ⅰ型和Ⅱ型断层,且断-盖配置有利,为典型的断层输导-垂向运移模式,新近系油气富集程度高;而埕岛东部斜坡带油源断层分布少,断层活动性较弱,断层活动速率为10~12 m/Ma,为断层-砂体输导-阶梯式运移模式,新近系油气富集程度低,油气多分布于新近系下伏储层。
张学才刘华张芷晴杨贵丽徐昊清赵珊
关键词:断层活动性新近系
准噶尔盆地中部地区胜利区块油气藏解剖被引量:4
2013年
准噶尔盆地中部地区胜利区块已发现8套油气显示层位,6套获油流,含油岩性以粉-细砂岩为主,油气显示的深度界限差异大,最深可达6 000多米,油柱高度低,以非构造圈闭为主;根据油气藏赋存特征与成藏地质条件的分析,明确不同区块主要的含油层位及含油气差异与主要的油藏类型,中1区块J1s22和J1s12为岩性及构造岩性油藏,中2区块J2t、J1s和J1b为鼻凸构造背景下的岩性油藏,中3区块J2x及K1q为地层-岩性油藏,中4区块J2t及K1q以岩性油藏为主。中1和中3区块西北侧高部位、中2和中4区块东斜坡是重点勘探方向。
宋传春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油藏地质特征成藏机制勘探方向
窄屋脊断块油藏人工边水驱三维物理模拟实验被引量:5
2015年
为了研究人工边水驱技术的提高采收率机理与可行性,以胜利油区辛1沙一4窄屋脊断块油藏为原型,通过自主研发的三维物理模拟实验装置开展了水驱油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高注水倍数下,模型的最终采出程度可达到70%左右;转边水驱之后,点状模型平均提高采出程度15.69%;点状注水会将一部分油推向边水方向,转边水驱后这部分油可反推回来;"静置"一段时间后,重新生产时可取得良好的效果,但后续效果依次减弱;人工边水驱可提高油藏采出率。研究成果应用于胜利油田现河采油厂矿场试验,已取得良好的开发效果。
杨海博武云云王涛张红欣孙志刚
关键词:断块油藏物理模拟提高采收率
济阳坳陷东营三角洲前缘斜坡重力流成因砂体特征及形成条件被引量:5
2017年
运用最新的深水重力流理论开展系统研究,细分大型三角洲前缘斜坡重力流成因砂体类型,并建立各类型砂体的判识标准,探讨砂体展布的控制因素。研究表明:大型三角洲前缘斜坡发育一系列重力流成因砂体,砂体并非由单一流体形成,包含了塑性体、砂质碎屑流及浊流等多种流体的有序转化和多个岩相组合;根据纵向上序列组合的差异,可把重力流砂体类型划分为滑动成因砂体、滑塌成因砂体、碎屑流成因砂体和浊流;利用岩心沉积构造特征、粒度特征、测井相和地震相等多角度对比可识别砂体类型;三角洲前缘斜坡重力流成因砂体的形成与展布受控于古物源、古沉积坡角、同沉积断层和沉积基准面旋回变化等因素,其中充足的物源是重力流砂体发育的物质基础、适宜的古坡角是重力流砂体有序展布的必要条件、同沉积断层下降盘是砂体发育的有利区,而基准面旋回变化决定了重力流砂体的纵向分布样式。
刘鑫金刘惠民宋国奇刘卫东王小玉
关键词:砂质碎屑流东营凹陷
共39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