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作品数:1,262 被引量:3,373H指数:19
相关作者:张洪林郁章玉赵先恩赵斌孙学军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文化科学化学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05篇期刊文章
  • 24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72篇理学
  • 205篇化学工程
  • 200篇文化科学
  • 85篇医药卫生
  • 44篇生物学
  • 44篇一般工业技术
  • 37篇环境科学与工...
  • 27篇轻工技术与工...
  • 16篇农业科学
  • 15篇金属学及工艺
  • 1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0篇自动化与计算...
  • 8篇电气工程
  • 6篇机械工程
  • 6篇电子电信
  • 4篇天文地球
  • 4篇建筑科学
  • 4篇语言文字
  • 4篇自然科学总论
  • 3篇冶金工程

主题

  • 137篇催化
  • 111篇教学
  • 97篇配合物
  • 95篇热法
  • 89篇量热
  • 89篇量热法
  • 68篇离子
  • 60篇微量量热法
  • 53篇色谱
  • 50篇纳米
  • 50篇金属
  • 50篇分子
  • 48篇动力学
  • 48篇荧光
  • 45篇活性
  • 42篇课程
  • 39篇教育
  • 38篇抑菌
  • 36篇电化学
  • 36篇甲基

机构

  • 1,247篇曲阜师范大学
  • 77篇中国科学院
  • 61篇山东大学
  • 23篇菏泽学院
  • 20篇北京大学
  • 18篇中国科学院烟...
  • 12篇清华大学
  • 12篇四川大学
  • 11篇南开大学
  • 9篇济宁学院
  • 8篇济南大学
  • 8篇浙江大学
  • 7篇东北师范大学
  • 7篇山东农业大学
  • 7篇青岛化工学院
  • 6篇济宁医学院
  • 6篇青岛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研...
  • 6篇山东三生新材...
  • 5篇滨州医学院

作者

  • 99篇张洪林
  • 89篇尤进茂
  • 60篇郁章玉
  • 56篇田来进
  • 51篇于秀芳
  • 49篇孙学军
  • 46篇毕思玮
  • 45篇苗深花
  • 44篇赵斌
  • 43篇张雨强
  • 43篇景志红
  • 41篇李延团
  • 37篇周正宇
  • 32篇南照东
  • 31篇刘永军
  • 30篇韩庆奎
  • 30篇冯媛媛
  • 30篇周连君
  • 28篇高根之
  • 26篇丁养军

传媒

  • 166篇曲阜师范大学...
  • 48篇山东化工
  • 40篇分析化学
  • 33篇化学世界
  • 29篇化学教育
  • 29篇化学试剂
  • 27篇应用化学
  • 21篇无机化学学报
  • 20篇物理化学学报
  • 19篇有机化学
  • 18篇菏泽学院学报
  • 15篇大学化学
  • 14篇中学化学教学...
  • 13篇枣庄师专学报
  • 13篇科教导刊(电...
  • 12篇化学通报
  • 12篇化学学报
  • 11篇化学研究
  • 10篇化学工程师
  • 10篇四川大学学报...

年份

  • 11篇2023
  • 14篇2022
  • 18篇2021
  • 14篇2020
  • 44篇2019
  • 27篇2018
  • 44篇2017
  • 47篇2016
  • 44篇2015
  • 64篇2014
  • 63篇2013
  • 56篇2012
  • 72篇2011
  • 54篇2010
  • 48篇2009
  • 13篇2008
  • 13篇2007
  • 18篇2006
  • 16篇2005
  • 18篇2004
1,2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SO_4^(2-)/M_xO_y固体超强酸催化合成吡咯的研究
2011年
以颗粒型SO^(2-)/M_xO_y固体超强酸为催化剂,以呋喃和氨水为原料,在中压、气相条件下,固定床合成吡咯,考察了反应温度、进料速度、反应物配比等条件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260℃,总进料速度为0.52mL/min,反应物的摩尔比n(呋喃):n(氨)=1:1.5时,吡咯的产率最高可达96.39%。该合成工艺应用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具有催化活性高、催化速率快、化学稳定性好、无环境污染等优点。
单斌王国敬范莎莎孙捷高根之
关键词:固体超强酸吡咯呋喃
气相双原子分子自交换电子转移过程中重组能与活化能的相关分析
1998年
基于电子转移过程中的基本特征,提出了标度电子转移过程活化能和重组能的两种精确确定方案,并利用有关实验光谱数据拟合的精确势函数对气相双原子分子自交换过程的能量指标进行了确定.分析表明势能面的非谐性修正是重要的,该方案是合理的,所得结果吻合较好,并证明了重组能与活化能并不存在简单的4倍关系.
步宇翔杨本会徐富清徐富清
关键词:重组能活化能
Hittorf法测定离子迁移数实验的改进被引量:4
2016年
以不同浓度的CuSO_4溶液为电解质,Pt电极和Cu电极分别为电解电极,通过观察通电前后电解质溶液阳极区和阴极区颜色的变化,定性分析离子的电迁移现象。通过电极上产生/溶解Cu的变化量以及CuSO_4溶液浓度的变化,计算了不同浓度CuSO_4溶液中离子的迁移数,并对浓度等因素对迁移数的影响规律进行了探讨。本文对传统离子迁移数的实验进行了改进,旨在加深学生对离子电迁移现象的认识及对迁移数概念的理解。
孙雅飞王静怡曲卫东冯媛媛
关键词:离子迁移数电极反应
微波消解/ICP-AES法测定小茴香中的微量元素被引量:3
2019年
采用微波消解法,以浓HNO_3为消解液,对小茴香样品进行消解处理。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其砷、镉、锂、锰和镍等5种微量元素的含量。通过加标回收实验,加标回收率在97.7%~111%之间,验证其分析数据可靠。该方法快速、简便,能基本满足常规分析要求。
李萌
关键词:小茴香微量元素微波消解ICP-AES
水与二甲亚砜混合体系中肾上腺素电化学氧化反应的研究
郭道军郁章玉孔德生
关键词:肾上腺素电化学二甲亚砜
乙酸苄酯生产新工艺被引量:4
1994年
本文着重介绍合成香料乙酸苄酯生产新工艺,工艺条件的优化。从而简化了工艺流程。提高了产品收率和质量。
丁养军刘永军尤进茂
关键词:乙酸苄酯相转移催化香料
甲酸和水(1∶2)弱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采用DFT和MP2方法,在6 - 311++g(d ,p)基组水平上,对甲酸和两个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找到了6种稳定结构,其中环状双氢键结构最稳定.对于6种结构的几何构型和振动频率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复合物的结合能,并对其进行了基集超位误差(BSSE)校正.
杜冬梅陈起凤周正宇
关键词:甲酸结合能氢键
反丁烯二酸存在下低浓度Cr^(3+)水解聚合作用的热力学性质研究
1999年
用微量量热仪测定了在反丁烯二酸存在下低浓度Cr3+离子的水解聚合作用的反应热,结合戴安邦等人的研究工作,得到了不同温度下。
于秀芳
关键词:热力学性质铬离子水解聚合作用
重铬酸钾水溶液低温热容的研究
2002年
用低温绝热量热法精密测定了重铬酸钾水溶液在 80~ 3 70 K温区的摩尔热容 Cp,m、凝固点、摩尔熔化焓和熔化熵 .T≤ 2 65 K体系为固相 ,Cp ,m与 T成线形关系 ;2 65 K
南照东谭志诚孙立贤
关键词:热容热力学函数传热机理摩尔热容
学科教学改革的理论成果——《化学教学实验研究》评述
2000年
《化学教学实验研究》专著是“中学化学程序教学实验”教改课题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该书提出了新的教学观和具有创新意义的教材编写理论与方法,是教学实验的经验总结,为中学教师提供了教改的技术方法。该书可作为研究生学位课教材和学科教学改革参考书,也可作为开展教学实验的培训教材。
王爱香
关键词:教学改革化学教学实验
共12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