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齐齐哈尔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作品数:3,016 被引量:8,798H指数:26
相关作者:贾丽华郭祥峰苏立强马荣华张树军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石油化工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石油化工学院)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84篇期刊文章
  • 22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17篇理学
  • 886篇化学工程
  • 258篇医药卫生
  • 222篇文化科学
  • 21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64篇轻工技术与工...
  • 112篇一般工业技术
  • 47篇农业科学
  • 43篇生物学
  • 30篇石油与天然气...
  • 29篇金属学及工艺
  • 18篇自动化与计算...
  • 16篇建筑科学
  • 15篇机械工程
  • 11篇电气工程
  • 11篇自然科学总论
  • 10篇电子电信
  • 8篇经济管理
  • 6篇政治法律
  • 6篇语言文字

主题

  • 469篇催化
  • 212篇教学
  • 210篇光催化
  • 206篇分子
  • 188篇色谱
  • 163篇降解
  • 148篇甲基
  • 141篇学成
  • 140篇化学成分
  • 135篇相色谱
  • 131篇表面活性
  • 128篇纳米
  • 125篇离子
  • 125篇活性剂
  • 125篇表面活性剂
  • 114篇杂多酸
  • 114篇化学成分研究
  • 112篇催化剂
  • 107篇丙烯
  • 106篇荧光

机构

  • 3,006篇齐齐哈尔大学
  • 81篇齐齐哈尔市环...
  • 60篇哈尔滨工业大...
  • 41篇齐齐哈尔医学...
  • 38篇大连理工大学
  • 36篇东北师范大学
  • 29篇中国科学院
  • 27篇黑龙江大学
  • 19篇东华大学
  • 15篇燕山大学
  • 14篇淮海工学院
  • 12篇齐齐哈尔工程...
  • 11篇佳木斯市环境...
  • 10篇辽宁科技大学
  • 9篇黑龙江省科学...
  • 8篇东北林业大学
  • 8篇黑龙江八一农...
  • 8篇中国计量科学...
  • 8篇中国石油天然...
  • 7篇华东理工大学

作者

  • 168篇苏立强
  • 158篇邓启刚
  • 158篇张树军
  • 155篇马荣华
  • 152篇贾丽华
  • 136篇田景芝
  • 134篇赵明
  • 121篇王丽艳
  • 118篇郭祥峰
  • 118篇宋伟明
  • 114篇郑永杰
  • 107篇李英杰
  • 101篇王金兰
  • 99篇赵桦萍
  • 94篇白丽明
  • 94篇李莉
  • 90篇田志茗
  • 88篇尹彦冰
  • 85篇荆涛
  • 78篇张文治

传媒

  • 406篇齐齐哈尔大学...
  • 319篇高师理科学刊
  • 276篇化工时刊
  • 76篇化学研究与应...
  • 74篇印染助剂
  • 66篇化学试剂
  • 57篇化学工程师
  • 52篇分析试验室
  • 46篇化工新型材料
  • 46篇中草药
  • 44篇应用化学
  • 40篇化学世界
  • 37篇山东化工
  • 35篇理化检验(化...
  • 33篇精细化工
  • 32篇广州化工
  • 25篇广东化工
  • 24篇化学通报
  • 20篇日用化学工业
  • 19篇精细石油化工

年份

  • 1篇2024
  • 67篇2023
  • 95篇2022
  • 99篇2021
  • 126篇2020
  • 156篇2019
  • 129篇2018
  • 166篇2017
  • 179篇2016
  • 155篇2015
  • 147篇2014
  • 151篇2013
  • 182篇2012
  • 120篇2011
  • 143篇2010
  • 171篇2009
  • 127篇2008
  • 164篇2007
  • 151篇2006
  • 89篇2005
3,0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磁性胰蛋白酶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性能评价被引量:7
2013年
以壳聚糖修饰的四氧化三铁为载体,利用壳聚糖表面的氨基与戊二醛结合,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和交联剂,胰蛋白酶为模板蛋白,制备了磁性胰蛋白酶分子印迹聚合物。通过静态平衡结合法研究了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吸附能力、选择性。结果表明,与磁性分子非印迹聚合物相比,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对模板蛋白具有高选择性和高特异性吸附,最大吸附量为162.2mg·g-1;Scatchard分析表明,存在两类不同的吸附结合位点,其离解常数分别为96.5μg·mL-1(高结合位点)和2.41mg.mL-1(低结合位点)。
苏立强韩宇温雨宁振鑫
关键词:分子印迹表面印迹磁性微球胰蛋白酶
紫丁香树皮的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27
2006年
目的研究紫丁香树皮中的活性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和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对紫丁香树皮的醋酸乙酯提取物进行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分析确定结构。结果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鉴定为羽扇豆酸(lu-panic acid,Ⅰ)、齐墩果酸(oleandic acid,Ⅱ)、对羟基苯乙醇(p-hydroxy phenylethanol,Ⅲ)、3,4-二羟基苯乙醇(3,4-dihydroxy phenylethanol,Ⅳ)、橄榄苦苷(eleuropein,Ⅴ)、(8E)-gstroside(Ⅵ)、2-(3,4-二羟基)苯乙醇乙酸酯[2-(3,4-dihydroxy)phenyl ethyl acetate,Ⅶ]、七叶内酯(esculetin,Ⅷ)。结论化合物Ⅰ、Ⅱ、Ⅷ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Ⅲ、Ⅳ、Ⅵ、Ⅶ首次从该植物的树皮中分离得到的。
张树军张军锋王金兰
关键词:紫丁香橄榄苦苷
降解壳聚糖季铵盐在亚麻织物染色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09年
用降解壳聚糖(JCTA)和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GTMAC)合成了3种不同平均分子量的降解壳聚糖季铵盐(HTCC)。红外光谱表明,取代反应主要发生在降解壳聚糖氨基上。采用平均分子量1 256和取代度0.76的HTCC溶液预处理亚麻织物,其上染率达到45.86%,固色率为82.69%,日晒牢度为4~5级,水洗牢度为4~5级,撕破强力为48 N。
陈朝晖王则臻邓启刚娄春华左春玲
关键词:染色壳聚糖季铵盐亚麻织物
手性整体柱毛细管电色谱法拆分溴氰菊酯对映体被引量:2
2011年
采用一步键合法制备了烯丙基-β-环糊精手性整体柱,将其作为毛细管分离柱,用毛细管电色谱法对溴氰菊酯的对映体进行手性拆分。在优化的试验条件下,乙腈与pH 6.5的5 mmol·L-1磷酸二氢钠溶液以体积比40比60组成的混合溶液作为流动相,运行电压为10 kV,毛细管柱温为20℃,溴氰菊酯的4对对映体在10 min内成功分离。
李英杰梁辉张春雨郝秀菊宋春晖
关键词:毛细管电色谱对映体拆分溴氰菊酯
乳液聚合法制备聚合物/石墨烯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2023年
综述了近些年来使用乳液聚合法制备聚合物/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详细阐述了制备聚合物/石墨烯复合材料的乳液聚合方法,总结了乳液聚合法中聚合物的种类和石墨烯的改性方法以及复合材料的性能改善,并对乳液聚合法制备聚合物/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和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李玉峰赵阳刘丽爽冯峰高晓辉高晓辉
关键词:乳液聚合石墨烯复合材料
4-(氮杂-15-冠-5)-1,8-萘酰亚胺荧光分子探针的合成及性能
<正>金属离子荧光分子探针受到了不同领域的研究者的广泛关注.4-氨基-1,8-萘酰亚胺具有良好的荧光特性并易于化学修饰,近年来被广泛用于荧光分子探针合成,但上述探针中分子内电荷转移型的很少.我们通过4-溴-1,8-萘酰亚...
郭祥峰朱宝存刘媛媛张宇贾丽华钱旭红
文献传递
钛柱撑蒙脱土光催化降解偶氮染料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铁钨改性钛柱撑蒙脱土催化剂.并用XRD对其结构进行了分析和表征.通过BET方法测试其比表面积为108 m2·g-1.以偶氮染料刚果红为目标污染物,研究了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
宋春明贾丽华郭祥峰左春玲
关键词:改性光催化降解刚果红
文献传递
石化企业创新管理分析
2016年
分析了目前石化企业的经营管理现状,论述了石化企业创新管理应采取的措施,以提出了石化企业创新管理方面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李智群朱志博刘利明
关键词:石化产业创新管理管理现状
基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被引量:2
2017年
基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体系新要求以及在过去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弊端,提出开展基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的改革目的在于教师对过去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总结反思,探索适为创新创业背景下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体系,着力调动学生学习无机化学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转变学习方式,显著提高课程教学的效益、效果和教学质量。
陈世界李金龙白丽明吕仁江杨郦
关键词:创新创业无机化学实验
Dawson结构三取代杂多酸盐电化学性质的研究
2008年
采用立体选择法合成了Dawson结构三取代杂多酸盐:K10H2[P2W15TiO62].2H2O,K12[P2W15(TiO2)3O59].8H2O,K12[P2W15Zr3O62].6H2O和K12[P2W15(ZrO2)3O59].5H2O,并利用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对其进行了检测。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所合成杂多酸盐的氧化还原性质。实验结果表明:过氧型杂多配合物的氧化性大于非过氧型杂多配合物的氧化性。过氧型中Ti取代的杂多配合物的氧化性大于Zr取代的杂多配合物的氧化性。
单秋杰
关键词:DAWSON结构电化学性质
共30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