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作品数:1,955 被引量:4,693H指数:22
相关作者:周文革王桃花徐李洁文月娥周启强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785篇期刊文章
  • 2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10篇语言文字
  • 470篇文学
  • 379篇文化科学
  • 33篇经济管理
  • 26篇哲学宗教
  • 22篇社会学
  • 17篇自动化与计算...
  • 13篇政治法律
  • 13篇艺术
  • 10篇历史地理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自然科学总论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68篇英语
  • 242篇翻译
  • 240篇教学
  • 153篇语言
  • 132篇文化
  • 102篇大学英语
  • 67篇语篇
  • 65篇小说
  • 62篇隐喻
  • 62篇教育
  • 62篇汉语
  • 55篇英语教学
  • 51篇话语
  • 50篇英语专业
  • 50篇语言学
  • 50篇外语
  • 49篇交际
  • 47篇高校
  • 44篇大学生
  • 42篇语义

机构

  • 1,806篇湖南科技大学
  • 25篇湖南师范大学
  • 14篇湘潭大学
  • 12篇湖南人文科技...
  • 8篇苏州大学
  • 8篇中山大学
  • 7篇四川大学
  • 7篇中南大学
  • 5篇湖南大学
  • 5篇湖南工程学院
  • 5篇吉首大学
  • 4篇华南农业大学
  • 4篇南京大学
  • 4篇华中师范大学
  • 4篇湖南城建职业...
  • 4篇上海外国语大...
  • 4篇怀化学院
  • 4篇广东理工学院
  • 3篇湖南科技学院
  • 3篇西南大学

作者

  • 38篇张景华
  • 37篇文月娥
  • 32篇徐李洁
  • 32篇李琳
  • 31篇张琪
  • 31篇邹晓玲
  • 30篇李慧君
  • 29篇刘金明
  • 28篇周文革
  • 28篇周启强
  • 25篇董岩
  • 24篇王桃花
  • 23篇刘白
  • 21篇王静
  • 21篇胡剑波
  • 21篇旷战
  • 20篇曾艳钰
  • 19篇禹玲
  • 17篇黄碧蓉
  • 15篇罗荣

传媒

  • 336篇当代教育理论...
  • 173篇湘潭师范学院...
  • 88篇湖南科技大学...
  • 49篇现代语文(上...
  • 48篇海外英语
  • 45篇牡丹江大学学...
  • 34篇文教资料
  • 26篇牡丹江教育学...
  • 25篇当代外国文学
  • 22篇怀化学院学报
  • 20篇哈尔滨学院学...
  • 20篇湖南科技学院...
  • 18篇邵阳学院学报...
  • 17篇湖北经济学院...
  • 17篇安徽工业大学...
  • 15篇外国语文
  • 13篇西南科技大学...
  • 13篇内蒙古农业大...
  • 13篇长春理工大学...
  • 12篇外国文学

年份

  • 2篇2024
  • 41篇2023
  • 44篇2022
  • 48篇2021
  • 60篇2020
  • 55篇2019
  • 52篇2018
  • 83篇2017
  • 75篇2016
  • 103篇2015
  • 132篇2014
  • 93篇2013
  • 140篇2012
  • 128篇2011
  • 116篇2010
  • 115篇2009
  • 142篇2008
  • 87篇2007
  • 100篇2006
  • 81篇2005
1,9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全球化背景下后9.11时期英国伦敦掠影——解读麦克尤恩小说《星期六》被引量:3
2012年
英国作家伊恩·麦克尤恩的小说《星期六》,讲述了后9.11时期家住伦敦市中心的神经外科医生贝罗安在2003年2月15日星期六这一天的经历。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今天,贝罗安的经历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它表明了个人生活与国际局势密不可分,也折射了9.11事件对西方民众生活、心理造成的影响以及由此引发的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的改变。
朱晓琴
TEM4对专业英语教学反拨效应之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结合反拨效应理论,探讨了TEM4对我校专业英语教学的反拨效应,提出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提高测试的正面反拨作用,降低其负面影响,以推动专业英语教学改革,切实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运用的实际能力。
旷战
关键词:反拨效应专业英语教学
论《大都会》中语言的“陌生化”被引量:3
2014年
《大都会》(Cosmopolis,2003)是当代美国小说家唐·德里罗的第13部小说,因复杂的内容、独特新颖的创作手法和丰富的思想内涵成为近年美国小说家所创造的最优秀的作品之一。用俄国形式主义的"陌生化"理论对《大都会》进行解读,唐·德里罗对小说的语言进行了"陌生化"处理,从而使得作品的审美难度和审美价值增加,此法的运用是该作品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
郭四春
关键词:俄国形式主义
末日危途中寻求救赎——科马克·麦卡锡《路》中的死亡意识
2015年
当代美国作家科马克·麦卡锡的《路》是一部后启示录小说。它虚拟了一个惨淡的末日世界,一对父子在这个荒凉、阴暗、绝望的世界里挣扎求生的故事。本文从死亡意识入手,采用文本细读的方式,感受作者触目惊心的死亡书写,体会作者对人类生存状况与人生价值的领悟,凸显作者对建构生存信念的使命感。
余依婷
关键词:科马克·麦卡锡《路》
汉英中“东西南北”的文化蕴涵比较被引量:2
2005年
汉英中的“东西南北”在很多情况下,并不仅仅是表示方位,而且还有很深的文化内蕴,尤其在汉语中,它们有特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色彩,了解这些异同有助于语言教学和翻译。
张雪珠
关键词:文化蕴涵
意形结合,在直觉中把握生命——谈柏格森的生命哲学与莱辛的《金色笔记》被引量:2
2009年
多丽斯.莱辛的《金色笔记》在内容上实现了作者与作品中人物的契合,在形式上实现了"形"散而"神"不散,充分贯彻了柏格森生命哲学中的直觉理念,也体现了在破碎的生活中寻求生命完整的主题思想。
左贵凤
关键词:多丽斯·莱辛《金色笔记》柏格森生命哲学直觉生命
“不再沉默的羔羊”——托尼·莫里森《天堂》中黑人母亲主体性构建被引量:1
2015年
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天堂》讲述了鲁比镇与女修道院两个比邻却截然不同的社区的悲剧命运。黑人母亲的生存是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天堂》这部小说中的重要主题。在这部小说中,如何在父权制文化下打破由男性界定的黑人母亲形象,建立更有利于女性获得主体身份的母亲谱系,是莫里森关注的首要问题。本文试图从女性主义、解构主义等视角出发,分析小说中两位黑人母亲玛维斯·奥尔布赖特与帕特丽莎·贝斯特在菲逻各斯中心主义与种族中心主义象征秩序下的生存困境,阐述两位黑人母亲主体性的缺失到主体性的构建过程,并指出她们在生存困境下的由屈从转向反抗的过程可以视为她们对菲逻各斯中心主义与种族中心主义的解构之旅。
董梅
关键词:《天堂》黑人母亲种族中心主义
商标翻译的多视角透析被引量:1
2009年
商标翻译同商标命名一样,必须充分运用多种创意手段以吸引消费者,拟在商标翻译实践的基础上,从语言学、社会心理和法律等层面对商标翻译进行多视角分析。
唐忠顺
关键词:商标翻译翻译方法
《红楼梦》两个英文译本文化信息传递的比较——基于归化和异化的分析视角被引量:1
2010年
借助归化和异化的分析视角,比较了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两个英译本在传递文化信息方面所采取的处理原则和方法。在对《红楼梦》两个译本中牵涉到文化因素的一些隐喻、明喻和典故等翻译进行分析后,我们可以看出如果考虑到不同的翻译目的、文本的类型、作者意图以及读者对象,"归化"和"异化"两种方法都能在目的语文化中完成各自的使命,因而也都有其存在的价值,翻译中文化信息的传递不存在"归化"和"异化"之争。
郭茶红
关键词:《红楼梦》归化异化文化信息传递
流散中的定位——刍议华裔美国作家文化译者身份及其汉译被引量:1
2011年
结合流散写作的特点,从华裔美国作家的特殊文化身份和写作特点入手,借用后殖民主义翻译观的诸多视角,主要探讨了华裔流散作家在双重文化语境下的特殊译者身份、在文化翻译中对"中国形象"误读、改写的不可避免性,以及随之而来的东方主义倾向,同时也聚焦中国译者所面临的种种尴尬。
杨琦周文革
关键词:华裔美国文学流散写作东方主义
共18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