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重庆三峡学院民族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作品数:343 被引量:859H指数:12
相关作者:陈兴贵东人达袁瑛董素云王友富更多>>
相关机构: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12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0篇经济管理
  • 76篇文化科学
  • 53篇社会学
  • 38篇历史地理
  • 25篇政治法律
  • 19篇艺术
  • 17篇文学
  • 14篇哲学宗教
  • 4篇语言文字
  • 3篇建筑科学
  • 3篇农业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军事
  • 1篇理学

主题

  • 55篇民族
  • 37篇文化
  • 33篇三峡库区
  • 33篇库区
  • 28篇旅游
  • 24篇少数民族
  • 24篇土家族
  • 23篇非物质文化
  • 22篇民族地区
  • 21篇非物质文化遗...
  • 21篇传承
  • 20篇人类学
  • 18篇教育
  • 13篇教学
  • 12篇农村
  • 11篇社会
  • 9篇大学生
  • 9篇苗族
  • 9篇高校
  • 7篇文学

机构

  • 318篇重庆三峡学院
  • 9篇中央民族大学
  • 7篇厦门大学
  • 3篇四川大学
  • 2篇中南民族大学
  • 2篇重庆大学
  • 1篇广西民族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云南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湖北省农业科...
  • 1篇西南大学
  • 1篇广西艺术学院
  • 1篇法国国家科学...

作者

  • 33篇东人达
  • 32篇滕新才
  • 26篇陈兴贵
  • 20篇袁瑛
  • 17篇王孔敬
  • 17篇李虎
  • 17篇王友富
  • 15篇周永健
  • 11篇董素云
  • 11篇谭晓静
  • 9篇李霞
  • 9篇谭伟
  • 7篇杜毅
  • 7篇佟宝山
  • 7篇赵翔宇
  • 6篇熊尚全
  • 4篇孙晓锦
  • 4篇傅国群
  • 4篇张建升
  • 4篇海日

传媒

  • 35篇重庆三峡学院...
  • 28篇三峡高教研究
  • 14篇贵州民族研究
  • 14篇黑龙江民族丛...
  • 10篇湖北民族学院...
  • 9篇黑龙江史志
  • 8篇前沿
  • 8篇三峡大学学报...
  • 7篇云南民族大学...
  • 5篇农业考古
  • 5篇中南民族大学...
  • 4篇广西民族研究
  • 4篇民族论坛
  • 4篇商业经济
  • 4篇湖北经济学院...
  • 4篇毕节学院学报...
  • 4篇时代人物
  • 3篇世界民族
  • 3篇西北人口
  • 3篇丝绸之路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0篇2014
  • 26篇2013
  • 41篇2012
  • 47篇2011
  • 49篇2010
  • 43篇2009
  • 39篇2008
  • 15篇2007
  • 16篇2006
  • 11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3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农业旅游的创新开发与对策——以万州城郊为例
2010年
农业旅游产品的开发是农业旅游发展的重中之重,如何开发及开发什么样的农业旅游产品成了农业旅游必须面对的核心问题。以万州为例,系统地阐述城郊农业旅游产品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才能创新的开发并可持续的发展下去。
蒋秀立
关键词:农业旅游产品农家乐
薪继火传,黄道婆精神在延续——评《文化失忆与记忆重构——黄道婆文化解读》被引量:1
2014年
“道婆遗爱在桑梓,道婆有志覆赤子。”元代诗人王逢这首《黄道婆祠》,是历史上最早歌颂黄道婆业绩的诗篇。700多年后,谭晓静博士两赴上海,三涉海南,披肝沥胆,苦心孤诣,撰成《文化失忆与记忆重构--黄道婆文化解读》(人民出版社2013年6月第1版)一书,系统阐释了黄道婆从历史人物到行业神再到世界级文化名人,
滕新才
关键词:文化名人记忆历史人物
土家族与苗族婚俗之比较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土家族和苗族由于历史渊源、地域分布不同等诸多原因,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婚姻习俗,折射出两族人民对于爱情和婚姻与众不同的看法。本文主要通过比较土家族和苗族的婚姻习俗,从总体上对女性在两族婚姻习俗中的地位进行论述比较。
王友富李旭
关键词:土家族苗族婚俗女性地位
论新中国几代领导集体的民族宗教政策
2008年
宗教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是多方面的。宗教问题处理得当与否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利益,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新中国建立后,党的历代领导集体都非常重视宗教问题,实施了宗教信仰自由等行之有效的一系列宗教政策。总结几代领导集体宗教政策的经验教训,可以更好地处理宗教问题,团结广大信教和不信教的群众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建设,共同构建和谐社会。
袁瑛
关键词:新中国宗教观宗教政策
对地方高校大学生医疗保险实践的考察:基于参保意愿的视角被引量:3
2012年
在新医改的推动下,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被纳入到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范围,这对满足大学生基本医疗需求,减轻患病大学生家庭经济负担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大学生参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同样也面临诸多问题,尤其是在地方高校,部分大学生对医疗保险缺乏信赖,参保意愿不强,使这一制度的可持续发展缺乏坚实的基础。因此,有必要深入分析原因并提出应对之策,推进合作医疗健康发展。
杜毅
关键词:大学生基本医疗保险参保意愿可持续发展
凤凰古城苗族银饰技艺传承现状调查及对策初探
2013年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凤凰县苗族银饰具有深层次的艺术价值,传承性和工艺性是它的核心内质。由于文化上的固有差异,苗族银饰制造有传内不传外的传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它的发展。凤凰苗族银饰随旅游业而兴盛,亦因市场经济冲击而面临挑战,其传承现状和保护力度俱不容乐观。需要国家从政策层面加强对传承人的扶持,地方政府采取切实有效的保护措施,传承人自身也务必转变观念,认同银饰技艺的民族性和世界性。
彭凤滕新才
关键词:凤凰古城苗族银饰传承
浅析苗族银饰技艺的传承与保护
2013年
苗族银饰技艺是苗族最具特色的民间工艺。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和传承人的相继离世,苗族银饰技艺面临着失传的危机。适应市场需要,拓展生存空间,扩大传承范围,广泛交流技艺,能起到强化社会大众保护苗族银饰技艺的责任意识。
李翠婷滕新才
关键词:苗族银饰传承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保护的原则及措施被引量:3
2007年
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并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提供表演和展现的舞台,应与现代社会的发展相适应,在创新中实现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的保护。
陈兴贵
关键词: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以人为本
西南彝族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被引量:6
2007年
彝族是我国西南的古老民族,拥有丰富的彝文典籍与积淀深厚的传统文化。彝族传统文化中的社会和谐理念,来源于先民天地人合一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在他们的自然崇拜活动中,不仅体现出对生存环境的保护意识,更有着各方面的具体要求与措施。彝族传统文化同样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主要体现在彝族的兄弟意识、社会结构、伦理教育与女权现象中。
东人达
关键词:彝族文化社会
三峡库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现状与保护被引量:7
2009年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而长江三峡库区,自古以来就是多个族群、多种文化的交汇之地,积累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库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淡出人们视野,前景堪忧。着重分析了长江三峡库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及其保护存在的问题,并就其保护和传承措施加以探讨。
熊尚全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三峡库区
共3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