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作品数:5,146 被引量:14,327H指数:52
相关作者:李一军李越陈旭袁训来王成源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文化科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259篇期刊文章
  • 1,452篇会议论文
  • 173篇学位论文
  • 173篇科技成果
  • 57篇专利
  • 1篇标准

领域

  • 4,368篇天文地球
  • 3,295篇生物学
  • 98篇文化科学
  • 51篇石油与天然气...
  • 40篇历史地理
  • 35篇农业科学
  • 2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9篇自动化与计算...
  • 17篇经济管理
  • 13篇轻工技术与工...
  • 12篇医药卫生
  • 12篇理学
  • 10篇水利工程
  • 9篇自然科学总论
  • 7篇化学工程
  • 6篇建筑科学
  • 6篇文学
  • 5篇机械工程
  • 5篇电气工程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977篇化石
  • 497篇植物
  • 482篇地层
  • 389篇孢粉
  • 347篇盆地
  • 288篇生物地层
  • 288篇古生物
  • 257篇三叠
  • 236篇地层学
  • 231篇寒武纪
  • 213篇动物群
  • 200篇剖面
  • 200篇二叠纪
  • 190篇同位素
  • 188篇石炭
  • 177篇牙形刺
  • 175篇白垩世
  • 170篇生物群
  • 163篇植物群
  • 162篇古环境

机构

  • 5,115篇中国科学院南...
  • 497篇中国科学院
  • 340篇中国科学院大...
  • 233篇南京大学
  • 132篇北京大学
  • 117篇中国科学技术...
  • 99篇中国石油天然...
  • 91篇西北大学
  • 89篇贵州大学
  • 89篇兰州大学
  • 77篇中国地质科学...
  • 68篇中国地质调查...
  • 65篇中国地质大学...
  • 64篇中国地质大学
  • 54篇沈阳师范大学
  • 51篇云南大学
  • 41篇长安大学
  • 40篇同济大学
  • 34篇山东科技大学
  • 33篇成都理工大学

作者

  • 136篇李越
  • 116篇袁训来
  • 115篇王成源
  • 110篇王伟铭
  • 106篇王永栋
  • 105篇张元动
  • 104篇周传明
  • 104篇詹仁斌
  • 102篇杨群
  • 91篇王伟
  • 88篇唐领余
  • 86篇冯伟民
  • 86篇朱茂炎
  • 84篇王怿
  • 79篇戎嘉余
  • 77篇樊隽轩
  • 76篇尹磊明
  • 72篇祝幼华
  • 71篇张海春
  • 71篇王志浩

传媒

  • 1,002篇古生物学报
  • 568篇微体古生物学...
  • 485篇地层学杂志
  • 135篇科学通报
  • 70篇中国古生物学...
  • 55篇中国古生物学...
  • 52篇地质论评
  • 50篇中国科学:地...
  • 44篇中国科学(D...
  • 42篇地质学报
  • 40篇大自然
  • 38篇第四纪研究
  • 37篇中国古生物学...
  • 34篇中国古生物学...
  • 32篇沉积学报
  • 29篇古地理学报
  • 25篇高校地质学报
  • 23篇地学前缘
  • 23篇中国古生物学...
  • 21篇中国古生物学...

年份

  • 3篇2024
  • 93篇2023
  • 107篇2022
  • 125篇2021
  • 164篇2020
  • 128篇2019
  • 263篇2018
  • 111篇2017
  • 129篇2016
  • 212篇2015
  • 155篇2014
  • 312篇2013
  • 234篇2012
  • 172篇2011
  • 101篇2010
  • 330篇2009
  • 131篇2008
  • 169篇2007
  • 109篇2006
  • 179篇2005
5,1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和澳大利亚同时发现5.6亿年前的原始动物“八臂仙母虫”
该成果2008年11月发表于国际著名学术期刊《Geology》,成果由中、澳、美三国科学家联合完成。论文研究了作者等于2006年同时在我国贵州东北部大约5.6亿年前黑色页岩中和澳大利亚南部典型埃迪卡拉化石产地石英砂岩中发...
广西桂林南边村剖面上泥盆统顶部的一个海神石类被引量:1
1991年
海神石类新种Cymaclymenia acuminata产于桂林南边村Ⅰ剖面,属于Wocklumeria 带上部Parawocklumeria paradoxa亚带的分子,是中国南方上泥盆统顶部三个已知的菊石种之一。
阮亦萍韦炜烈
关键词:菊石
东南亚二叠纪植物群简评及其植物地理区划被引量:3
1994年
对东南亚二叠纪植物群作了一注释性的简介,并对其中某些属、种的分类鉴定给予必要的讨论或订正。在此基础上,提供了一幅东南亚二叠纪植物地理区划概图;同时还附一详表,以示其主要植物群的组成成分和地质时代。
李星学沈光隆
关键词:二叠纪
安徽巢湖五通群上部介形类的发现及其意义被引量:5
1990年
本文报道的海相介形类化石采自安徽巢湖市狮子口五通群的上部,这是五通群中海相介形类的首次报道。这一介形类化石群含有18属20种(其中3新种),隶属于9个科;以Chamishaellaanhuiensis sp·nov.-Knoxiella compressa Rozhd.-Acratia longituda McGill组合为代表。 根据介形类组合的面貌、种的分布及其共生化石,认为这一海相介形类化石组合的地质时代为晚泥盆世(很可能具有泥盆纪—石炭纪过渡期的可能性),并认为产出这一介形类组合地层的沉积环境为非正常盐度的浅海,很可能为滨岸半咸水泻湖—滨海地带。
陈德琼鲍虹
关键词:介形类
早侏罗世大洋缺氧事件在塔里木盆地的响应
2023年
早侏罗世Toarcian期大洋缺氧事件(简称“T-OAE”),被认为与Karoo-Ferrar大火成岩省爆发以及与甲烷气水合物有关的温室气体迅速释放导致全球变暖密切相关。该事件在特提斯洋区有较详细研究,但在陆相生态系统中的环境变化和沉积响应报道较少。本文报道了塔里木盆地北缘库车河地区的有机碳同位素地层数据,“东剖面”和“西剖面”中δ13C曲线总体的正偏移趋势被多幕次地快速负偏移打断,表明地表碳循环受到了巨大扰动。事件层内δ13C值的突然负向波动暗示了大气碳库在短时间内有相对轻同位素特征的碳注入,并呈现不稳定的、阶段性注入的特点,推测可能与增温引发的正反馈有关。沉积相突变与孢粉种类的衰减表明该区沉积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碎屑白云岩和紫红色泥岩的出现和湿生孢粉的衰减以及中生孢粉的出现,均表明在T-OAE期间塔里木盆地北缘气候转为干热。该研究报道了首个来自陆相沉积盆地边缘的T-OAE记录,对于深入理解二氧化碳浓度显著升高背景下引起的陆地系统响应具有借鉴意义。
邱若原方琳浩卢远征邓胜徽张新智吕沛宗任嘉豪黄汝婷房亚男张小宇李宏佳鲜本忠师生宝
关键词:早侏罗世塔里木盆地气候变化
中国、日本、伊郎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的锶同位素异常事件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生物绝灭事件的机理研究中所存在的与海平面变化和洋壳演化间关系的争论,使锶同位素在这一时期的演化就成为非常重要的角色。因为地层中的锶同位素演化规律不但可以提供全球海水锶同位素的演化曲线,进行全球范围的同位...
关键词:
关键词:二叠纪三叠纪
木兰科的化石记录(英文)被引量:7
2001年
通过整理和分析木兰科植物的化石记录发现 :不论是植物大化石还是花粉 ,迄今为止在白垩纪以前地层中尚无可靠的记录。自白垩纪以来 ,木兰科的许多种广泛发生于北半球 ,如亚洲、欧洲及北美等地 ,但非洲和大洋洲至今尚未发现木兰科的化石记录。该科最早的化石记录为中国东北延吉地区早白垩世大拉子组的喙柱始木兰Archimagnoliarostrato stylosaTaoetZhang。根据现有化石记录 ,并结合木兰科现代植物的地理分布 ,推测 :1)木兰科的起源时间不迟于早白垩世Aptian Albian期 ;2 )木兰科起源地点可能是东亚 ,后来经过欧洲进入北美 ,再从北美迁移到达南美洲 ;3)在地质历史时期 ,木兰属的出现比鹅掌楸属早 。
张光富
关键词:木兰科化石记录地理分布
新版Tilia软件:中文指南和使用技巧被引量:10
2018年
Tilia软件一直是微体古生物学特别是孢粉学科使用最为普遍的一款专业计算机程序。该软件主要将样品数据经统计计算分析,将每个样品化石科属类型含量以图谱的形式依据地层深度或时间顺序排列显示,使化石数据转换为地层图式。基于各科属特别是优势或建群类型含量上下层位变化特点和规律,划分生物组合带,以图的形式直观解读生物群落的地史演替和环境变化等科学问题。由于此软件一直在英文语境下运行,功能多样,操作较为复杂,往往令国内初学者难以入手和深入。本文将以新版Tilia 2.0.45软件为对象,基于先期积累的使用经验,结合我国学者的思维方式,通过简单的孢粉数据实例,图解步骤和过程,力求通俗易懂。为此,推出"基础版"和"高阶版"两种使用说明以满足不同层次的人员需求,前者针对初学者旨在短时间内快速入门掌握孢粉百分比图谱制作的基本技巧,后者面向有一定操作经验学者力求在浓度图谱、通量图谱及"深度-年代"模型和Neotoma全球生态数据库等方面拓展提高。
舒军武黄小忠徐德克徐德克宋兵陈炜陈炜
关键词:微体古生物学
华南与美国西部间下、中寒武统界线对比被引量:21
1999年
根据三叶虫Bathynotus,Microryctocara ,Pagetiaprolata和Oryctocephalusindicus在华南和美国西部地层上相同或相类似的分布 ,对冈瓦纳与劳伦古陆下、中寒武统界线进行对比 ,并将Oryctocephalusindicus一种的首次出现作为确定两大古陆中寒武统的底界 ,而推荐此种作为界线层型中寒武统的标准种。
Frederick A.Sundberg袁金良Linda B.McCollum赵元龙
远古生命的魅力和启示
2019年
恐龙是大众最熟悉的远古生物,尤其深受小朋友的喜爱。长期以来,介绍恐龙的书籍不胜枚举,堪称科普书籍中经久不衰的一个门类。然而,多数恐龙书籍大都涉及恐龙类型及其习性,知识性和启发性有限。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倾力打造的《恐龙化石密码》是'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项目'生命的悸动'第一本,文字流畅,充满童趣和故事性,每一幅画都精心绘制,迎合青少年的要求,且排版精致优雅,不失趣味性.
冯伟民
关键词:恐龙化石中生代
共5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