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作品数:1,082 被引量:3,696H指数:21
相关作者:陈波王志毅张光玉何开胜卢山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软弱土与环境土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48篇期刊文章
  • 97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87篇建筑科学
  • 92篇交通运输工程
  • 83篇农业科学
  • 73篇经济管理
  • 66篇环境科学与工...
  • 61篇文化科学
  • 31篇一般工业技术
  • 23篇生物学
  • 21篇艺术
  • 19篇理学
  • 17篇自动化与计算...
  • 15篇天文地球
  • 14篇动力工程及工...
  • 13篇轻工技术与工...
  • 11篇水利工程
  • 9篇化学工程
  • 9篇历史地理
  • 6篇医药卫生
  • 6篇政治法律
  • 5篇机械工程

主题

  • 95篇建筑
  • 92篇园林
  • 59篇城市
  • 53篇景观
  • 46篇风景园林
  • 41篇混凝土
  • 41篇教学
  • 34篇基坑
  • 32篇开挖
  • 31篇沉降
  • 30篇地基
  • 28篇垃圾
  • 27篇沥青
  • 26篇荷载
  • 25篇软土
  • 24篇载力
  • 23篇有限元
  • 21篇教育
  • 21篇空调
  • 20篇热泵

机构

  • 1,046篇浙江理工大学
  • 157篇浙江大学
  • 24篇同济大学
  • 23篇浙江农林大学
  • 21篇杭州市园林绿...
  • 8篇中国电建集团...
  • 7篇哈尔滨工业大...
  • 7篇宁波大学
  • 7篇上海交通大学
  • 7篇浙江理工大学...
  • 7篇浙江广厦建设...
  • 7篇浙江交工集团...
  • 6篇青岛理工大学
  • 6篇西北农林科技...
  • 6篇教育部
  • 6篇浙江大学城市...
  • 6篇浙江科技学院
  • 6篇浙江工业大学
  • 6篇中铁二院工程...
  • 6篇中国科学院城...

作者

  • 77篇陈波
  • 58篇卢山
  • 54篇俞峰
  • 42篇王修山
  • 37篇刘开富
  • 36篇傅军
  • 36篇胡绍庆
  • 33篇姜坪
  • 31篇刘念武
  • 29篇胡广
  • 29篇谢新宇
  • 28篇吴大志
  • 27篇王志毅
  • 27篇刘勇
  • 26篇陈萍
  • 23篇张振营
  • 22篇江俊浩
  • 21篇王丽娴
  • 21篇杨予
  • 20篇麻欣瑶

传媒

  • 90篇浙江理工大学...
  • 36篇浙江理工大学...
  • 31篇华中建筑
  • 28篇浙江农业科学
  • 27篇低温建筑技术
  • 26篇水利规划与设...
  • 24篇岩土工程学报
  • 22篇岩土力学
  • 21篇山西建筑
  • 19篇科技通报
  • 16篇浙江大学学报...
  • 12篇高等建筑教育
  • 12篇浙江建筑
  • 12篇现代商业
  • 11篇生态学报
  • 11篇设计
  • 10篇工业建筑
  • 10篇岩石力学与工...
  • 10篇中国园林
  • 10篇园艺学报

年份

  • 4篇2024
  • 107篇2023
  • 92篇2022
  • 101篇2021
  • 75篇2020
  • 71篇2019
  • 73篇2018
  • 45篇2017
  • 38篇2016
  • 62篇2015
  • 40篇2014
  • 44篇2013
  • 39篇2012
  • 56篇2011
  • 40篇2010
  • 38篇2009
  • 41篇2008
  • 31篇2007
  • 27篇2006
  • 18篇2005
1,08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景宁畲族传统民居被动式绿色建筑技术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查阅,从景宁畲族传统民居的基本特点和当地气候对室内舒适度的要求入手,分析民居的空间形态、建造材料、构造措施,探索其为实现室内舒适而在通风、除湿、隔热、遮阳、保温等方面采取的朴素措施,总结当地传统民居的被动式绿色建筑技术经验。这些经验可以为现代新农居设计拓宽思路,也为当前浙江省山地丘陵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实现"四节一环保"提供设计理念和方法。
陈海红洪艳沈秋燕
关键词:被动式绿色建筑技术
药剂稳定化垃圾焚烧飞灰的工程特性测试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对南方某药剂稳定化飞灰填埋场的钻孔试样(5个龄期、3处埋深)开展室内土工特性测试,包括颗粒级配、相对密度、水质量分数、持水量、渗透系数、压缩特性、抗剪强度等.试验结果表明:稳定化飞灰的平均粒径为0.8~3.1 mm,接近于粗砂或细砾;不均匀系数为4.56~10.33,曲率系数为0.32~0.43,属于级配不良;相对密度为1.68~2.56;水质量分数为16.6%~46.4%,持水量为23.9%~56.7%,具有吸水性能;渗透系数为9.1×10–5~4.5×10–3 cm/s,随着上覆应力的增大而减小;压缩系数为1.21~1.93 MPa–1,具有高压缩性;修正主压缩指数为0.13~0.18;内摩擦角为32.9°~34.2°,黏聚力为14.0~19.5 kPa,后者主要来源于稳定化飞灰的胶结特性;随着龄期的增长,稳定化飞灰的胶结结构逐渐弱化,导致稳定化飞灰的粒径和相对密度减小、持水量增大、渗透系数和抗剪强度降低.对比分析稳定化飞灰的工程特性与生活垃圾的差异,对稳定化飞灰填埋场的设计、运营和管理提出了相应的工程建议.
徐辉徐辉陈萍陈萍詹良通
关键词:持水量压缩性抗剪强度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中国生态供需平衡时空动态被引量:17
2020年
生态供需平衡是生态文明研究的一个科学问题,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基础。生态足迹因其所具有的社会-生态属性和宏观可度量性,成为生态供给与生态需求平衡关系研究的一个切入点。本文在生态足迹理论的基础上,构建生态足迹账户,优化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计算,评价了1995—2015年中国生态供需平衡状况。研究发现:①中国生态足迹2000年以后增长快速,最终形成东部>中部>西部的"阶梯化"的空间格局;生态承载力呈"局部调整,总体稳定"动态特征;②中国生态供需平衡状况于2005年前后发生质的变化,即由生态盈余转入"生态超载"状态。2015年,中国对自然环境的"占用"需要1.39个中国才能满足现有的生态需求;③东部地区生态超载状况远大于其他地区,西部地区生态承载力基础较差,生态足迹的增长引起了西部地区生态超载加速。其中,宁夏、新疆生态超载严重,且生态足迹呈中高速增长,应引起重视;④能源足迹与污染足迹的控制是改善地区生态供需平衡状况的关键内容。研究结果可为中国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规划提供参考。
洪顺发郭青海李达维
关键词: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盈余生态赤字
既有建筑物地下室增层开挖群桩沉降性状研究
既有建筑物地下室增层开挖会改变原有桩基础的沉降性状.采用双曲线模型来模拟桩侧及桩端阻力的发挥函数,并结合剪切位移法求出该模型参数.然后通过荷载传递法,建立增层开挖工况下群桩基础中基桩的控制方程.结合工程实例,利用ADIN...
单华峰夏唐代俞峰楼春晖
关键词:地下室群桩基础沉降性状
文献传递
病态建筑综合症与生态建筑被引量:9
2005年
病态建筑综合症(SBS)已成为我们面临的最普遍的室内卫生难题之一。文中强调了病态建筑综合症是由多种非特定性因素的共同作用,包括主体作用因素和客体作用因素,其中主要的因素是通风系统问题和室内的各种挥发性污染源,受感染的人群也表现出非特定症状的综合症。建筑设计者们应是避免和消除病态建筑综合症的主力军。指出建筑设计应从早期注重人体对气候生物的反应,发展为利用替代能源和适用技术,并且逐渐转向寻求人、建筑、自然三者的和谐统一。
姜坪赵秉文卫军锋
关键词:病态建筑综合症生态建筑替代能源污染源挥发性设计者
建筑施工噪声对城市居民的影响——以杭州市为例被引量:5
2015年
以杭州市(不含萧山区、余杭区)为样本,采用问卷调查与物理测量相结合的方式,利用噪声暴露剂量—反应关系模型建立了杭州市居民对建筑施工噪声污染的社会反应关系曲线,并据此分析与归纳了杭州市居民对建筑施工噪声问题的态度和评价特点。研究结果显示:受访者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建筑施工噪声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建筑施工噪声污染对家庭声环境、特定行为的影响最大;杭州市建筑施工噪声环境满意度高于类似调查统计结果,但整体满意度仍然不高;较之其他调查结果,杭州市居民对建筑施工噪声污染的容忍度更低,反应更强烈;较之于其它噪声声源,建筑施工噪声对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影响更大。
刘勇严晓东肖翥
关键词:建筑施工噪声社会反应
基坑开挖引起既有桩基侧摩阻力中性点位置分析被引量:8
2015年
基坑开挖引起的坑底土卸荷回弹会使既有桩基产生受拉的不利影响,而桩身拉力在中性点位置达到最大值。利用简化的附加侧摩阻力分布模型,对中性点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理论分析,再结合相关的研究数据,通过汇总分析,得出了中性点深度随桩长、开挖深度、桩侧土体性质等因素的变化规律。分析显示,中性点深度与桩长的比值、开挖深度与桩长的比值近似满足线性正比关系,桩侧土体重度、内摩擦角的增加会引起中性点位置的下移,未设置围护结构、桩端扩底等条件也会引起中性点位置的下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预测中性点位置的计算模型,预测结果与数值分析结果较为吻合。
苟尧泊俞峰杨予
关键词:基坑开挖桩基础中性点
建筑与动画叙事性的同构现象——以宫崎骏动画作品为例
2018年
在喧闹的影视市场里,宫崎骏的动画作品总以强烈的感染力和清新明快的画面夺人眼球。建筑与动画类似,拥有引领人们步入情感世界、传递作者思想的能力,这便得因于两者相似的叙事性手法和基本符号。本文以宫崎骏动画为例探究建筑与动画之间的叙事性同构现象。
冯温然
关键词:宫崎骏建筑动画叙事
小变形下弹性织物压力分布的建模与计算
2013年
依据弹性力学中的小变形理论,建立了人体-弹性织物系统的静态力学模型。利用有限差分方法求解椭圆型偏微分方程组边界值问题,利用正则化伴随共轭梯度法求解线性代数方程组,获得人体与织物接触处的压力分布。数值模拟实例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数值结果表明在相同约束条件下,人体受到的压力随织物位移的增大而增大。
蒋建益徐定华杨予
关键词:弹性织物压力舒适性有限差分法胡克定律
砂土中钢管桩承载力的静力触探设计方法被引量:13
2011年
静力触探原位试验法确定单桩承载力,主要用于混凝土预制桩,而钢管桩的挤土效应较小,还具有土塞效应问题。针对这些特点,在国外已建立的ICP和UWA等设计方法的基础上还提出了HKU设计方法。这3种方法具有类似的理论背景,且都利用静力触探锥尖阻力分别计算端阻和侧阻。尽管如此,在预测原型试桩承载力时3种方法的计算值差别较大。其不同点在于:端阻力计算中对管壁和土塞部分是否分别考虑;对桩端承载影响区的理解;对侧阻疲劳退化的考虑;以及如何利用土塞指标考虑闭塞程度和沉桩挤土效应的影响。
俞峰杨峻
关键词:钢管桩砂土静力触探试验土塞
共10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