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作品数:4,292 被引量:20,513H指数:47
相关作者:陈长聘王家邦李志章吕光烈陈胡星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工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材料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固体微结构与性能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理学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3,284篇期刊文章
  • 924篇会议论文
  • 41篇科技成果
  • 3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1,320篇化学工程
  • 1,041篇一般工业技术
  • 763篇理学
  • 615篇金属学及工艺
  • 298篇电气工程
  • 208篇电子电信
  • 183篇医药卫生
  • 137篇轻工技术与工...
  • 108篇生物学
  • 108篇环境科学与工...
  • 83篇机械工程
  • 83篇建筑科学
  • 70篇自动化与计算...
  • 58篇文化科学
  • 40篇冶金工程
  • 40篇动力工程及工...
  • 34篇农业科学
  • 24篇天文地球
  • 22篇经济管理
  • 22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422篇纳米
  • 343篇合金
  • 259篇陶瓷
  • 214篇催化
  • 205篇溶胶
  • 175篇离子
  • 157篇电池
  • 131篇电化学
  • 126篇复合材料
  • 126篇复合材
  • 101篇金属
  • 100篇光催化
  • 95篇电化学性能
  • 93篇储氢
  • 92篇贮氢
  • 90篇发光
  • 85篇性能研究
  • 85篇掺杂
  • 79篇乙烯
  • 71篇贮氢合金

机构

  • 4,254篇浙江大学
  • 156篇浙江工业大学
  • 38篇北京工业大学
  • 34篇温州宏丰电工...
  • 33篇中国科学院
  • 28篇江苏科技大学
  • 28篇中国计量学院
  • 24篇中国兵器科学...
  • 23篇浙江理工大学
  • 23篇国家海洋局
  • 21篇浙江医药股份...
  • 17篇上海交通大学
  • 16篇福州大学
  • 16篇杭州商学院
  • 16篇清华大学
  • 16篇台州学院
  • 15篇浙江科技学院
  • 15篇郑州大学
  • 13篇杭州师范大学
  • 13篇浙江大学城市...

作者

  • 372篇杨辉
  • 255篇韩高荣
  • 133篇涂江平
  • 129篇赵新兵
  • 125篇陈长聘
  • 119篇岑沛霖
  • 115篇翁文剑
  • 115篇郭兴忠
  • 115篇郦剑
  • 108篇张孝彬
  • 102篇陈欢林
  • 100篇陈立新
  • 100篇杜丕一
  • 82篇樊先平
  • 81篇王民权
  • 77篇张启龙
  • 76篇申乾宏
  • 70篇杨立荣
  • 66篇丁子上
  • 66篇王新华

传媒

  • 221篇材料科学与工...
  • 143篇硅酸盐学报
  • 107篇浙江大学学报...
  • 91篇浙江大学学报...
  • 91篇材料导报
  • 89篇稀有金属材料...
  • 74篇功能材料
  • 68篇材料科学与工...
  • 64篇中国有色金属...
  • 61篇化工学报
  • 57篇硅酸盐通报
  • 57篇2007年全...
  • 55篇无机材料学报
  • 46篇无机化学学报
  • 41篇新型建筑材料
  • 39篇高校化学工程...
  • 36篇化学反应工程...
  • 34篇金属学报
  • 32篇材料热处理学...
  • 27篇金属热处理

年份

  • 6篇2024
  • 31篇2023
  • 54篇2022
  • 50篇2021
  • 40篇2020
  • 54篇2019
  • 42篇2018
  • 49篇2017
  • 72篇2016
  • 66篇2015
  • 110篇2014
  • 100篇2013
  • 106篇2012
  • 142篇2011
  • 177篇2010
  • 208篇2009
  • 319篇2008
  • 368篇2007
  • 331篇2006
  • 336篇2005
4,29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氢化物电极放电动力学的研究被引量:3
1995年
探讨了氢化物电极放电的动力学过程,建立了电极放电容量与放电电流、电极材料颗粒尺寸等因素的理论关系式,分析了各因素对放电容量的影响.实验结果与理论关系吻合良好.
王春生雷永泉于进云吴京王启东
关键词:氢化物电极电池
导电高聚物PPV及其掺杂后结构的电镜研究
1997年
本文应用电子衍射、衍衬及低剂量高分辨成像等方法研究了导电高聚物PPV及其FeCl3掺杂后的形态、结构与取向分布函数。结果表明:拉伸量为5倍的未掺杂PPV试样由取向高度一致的、直径约为20纳米的微纤维组成;这些微纤维又由单斜结构的纳米晶构成,其c轴与纤维的轴向及拉伸方向平行;经FeCl3掺杂后PPV的纤维状结构及其取向保持不变。
张孝彬张泽
关键词:电子衍射PPV导电高聚物取向分布函数
无水溶胶-凝胶法制备LiFePO_4/C电极材料及其结构和电化学性能被引量:2
2007年
以乙二醇为溶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LiFePO_4/C.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电化学阻抗谱等分析测试方法,研究了600~750℃范围内合成的LiFePO_4/C的微观结构特征、在不同放电倍率下的循环稳定性和放电容量等电化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合成温度对LiFePO_4的结晶状况及LiFePO_4/C电极的电化学性能有着显著的影响.700℃烧结的产物结晶完整,颗粒细小(~150nm)均匀,电化学性能有了显著的提高,0.5C的放电容量达到150mAh/g,1C的放电容量仍有141mAh/g,经200个循环,放电容量基本保持不变.
樊军良潘洪革高明霞林燕刘继强
关键词:LIFEPO4烧结温度放电容量
铸膜液溶解温度对制备PVDF微孔膜结构的影响被引量:8
2009年
铸膜液的溶解温度对浸没沉淀相转化法制备聚偏氟乙烯(PVDF)微孔膜结构具有显著影响。所成膜断面底层为胞腔状结构,胞腔直径的大小随铸膜液溶解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胞腔表面为三维网络状结构。结合三元相图和膜的微观结构分析认为,该制膜体系成膜过程中首先发生双节液-液分相,贫聚合物相成核并粗化形成胞腔,继而发生旋节液-液微相分离。溶解温度对成膜结构的影响与PVDF分子和溶剂分子间的溶剂化作用、成膜过程中高分子线团的构象变化有关。
王许云张林王新陈欢林
关键词:聚偏氟乙烯相转化成膜机理
超硫酸盐水泥早期强度影响因素及提高途径被引量:7
2021年
超硫酸盐水泥是一种环境友好的材料,具有水化热低、抗蚀性能好、后期强度高等诸多优点,但存在早期强度低等缺陷。本文综述了超硫酸盐水泥早期强度影响因素及提高途径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矿渣活性、硫酸盐浓度,尤其是碱度,是影响该水泥早期强度的关键因素。通过选用活性较高的矿渣和溶解特性合适的石膏,使用具有控制碱度和促进矿渣溶解作用的添加剂等途径,可以有效提高该水泥早期强度。如何控制合适的碱度,进而控制水化产物的形成速率、形态和比例,是值得以后侧重研究的方向。
陈宇季军荣周洲武双磊陈胡星
关键词:碱度
电子束辐照接枝改性PTFE多孔膜
通过高能电子束预辐照接枝丙烯酸(AA)/对苯乙烯磺酸钠(SSS)对 PTFE 多孔膜进行亲水改性,并研究了单体浓度、辐照剂量等对接枝率,接枝反应对多孔膜表面形貌膜和化学组成以及亲水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接枝率随混合单体中...
奚振宇刘富杜宝山徐又一
关键词:辐照接枝聚四氟乙烯多孔膜
文献传递
MH-Ni电池失效的电化学分析被引量:9
2001年
通过对失效MH Ni电池的解剖 ,用电化学方法研究分析了贮氢合金表面处理对充放电循环寿命终止时MH Ni电池负极的充放电性能和极化性能的影响。负极充放电曲线表明未处理贮氢合金电极的表面已严重氧化 ,其极化电阻大约是处理贮氢合金电极的 3~ 4倍。而经表面处理的贮氢合金电极仍具有良好的充放电性能和小的极化电阻。
袁俊祁建琴涂江平冯海陈长聘陈卫祥
关键词:MH-NI电池贮氢合金电化学
金属硼化物对LiBH4的去稳定化作用(英文)被引量:2
2015年
硼氢化锂(LiBH4)因其高达18.4wt%的含氢量而被用于贮氢材料的研究。但LiBH4放氢和再氢化温度较高,因此如何使其去稳定化(destabilization)从而降低其放氢温度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报告了金属硼化物MB2(M=Mg,Ti,Zr)和MB6(M=Ca,La)对LiBH4的去稳定化作用。MB2的添加使LiBH4的放氢温度从450℃降低至350℃,而MB6对LiBH4放氢温度的降低作用更大;而且这些金属硼化物还能有效促进LiBH4放氢后的再氢化反应。XRD,FT-IR,DSC和MS等分析结果表明,金属硼化物在LiBH4的首次放氢过程中起着催化剂的作用,并参与随后的再氢化反应。
刘宾虹朱和鹏潘伟源池奉原佩佩李洲鹏
关键词:储氢材料放氢可逆性
α-氰基-3-苯氧基苄醇的HPLC分离与测定
2005年
利用手性色谱柱SumichiralOA4400,及流动相正己烷:二氯乙烷:乙醇=87∶10∶3(v/v),在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54nm,柱温15℃的分析条件下,成功实现了对映体(氰基3苯氧基苄醇的手性分离和定量分析,(S)异构体和(R)异构体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1和0.9975,变异系数分别为0.63%和0.64%,回收率分别为98.7%~101.3%和99.1%~99.9%。
罗积杏唐世平杨立荣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
可再生资源制备平台化合物乙酰丙酸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05年
介绍了利用可再生资源制备乙酰丙酸的生产方法及最新进展,分析了目前研究的现状和工业化前景,提出了利用生物质可再生资源制备乙酰丙酸的发展趋势。
常春马晓建方书起李洪亮岑沛霖
关键词:乙酰丙酸平台化合物生物质可再生资源化合物生产方法
共42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