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

作品数:1,201 被引量:3,046H指数:20
相关作者:卢光盛李晨阳刘鸿武王涛马燕坤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94篇期刊文章
  • 5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53篇政治法律
  • 377篇经济管理
  • 58篇文化科学
  • 52篇历史地理
  • 47篇社会学
  • 42篇哲学宗教
  • 14篇军事
  • 8篇文学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医药卫生
  • 5篇语言文字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水利工程
  • 3篇艺术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103篇外交
  • 70篇政治
  • 60篇主义
  • 58篇能源
  • 56篇一带一路
  • 49篇政府
  • 49篇民族
  • 40篇地缘
  • 40篇共同体
  • 39篇中印
  • 37篇次区域
  • 33篇文化
  • 32篇石油
  • 30篇伊斯兰
  • 29篇湄公河次区域
  • 28篇恐怖主义
  • 27篇经济合作
  • 26篇地缘政治
  • 24篇周边外交
  • 22篇经济走廊

机构

  • 1,150篇云南大学
  • 34篇云南省社会科...
  • 28篇浙江师范大学
  • 20篇云南民族大学
  • 16篇中国社会科学...
  • 14篇云南师范大学
  • 9篇云南财经大学
  • 8篇中国海洋大学
  • 5篇北京大学
  • 5篇昆明理工大学
  • 5篇云南警官学院
  • 5篇四川警察学院
  • 4篇复旦大学
  • 4篇四川大学
  • 4篇湘潭大学
  • 3篇华东政法大学
  • 3篇昆明学院
  • 3篇清华大学
  • 3篇厦门大学
  • 3篇上海外国语大...

作者

  • 81篇卢光盛
  • 75篇罗圣荣
  • 74篇王涛
  • 62篇马燕坤
  • 37篇吴磊
  • 27篇张永宏
  • 27篇毕世鸿
  • 26篇刘鸿武
  • 24篇刘稚
  • 21篇段学品
  • 21篇肖宪
  • 18篇赵伯乐
  • 18篇李晨阳
  • 17篇李涛
  • 17篇刘军
  • 17篇邹春萌
  • 17篇张帅
  • 15篇姚继德
  • 14篇梁益坚
  • 14篇陈松涛

传媒

  • 75篇西亚非洲
  • 58篇东南亚纵横
  • 48篇印度洋经济体...
  • 35篇思想战线
  • 32篇东南亚南亚研...
  • 31篇世界知识
  • 29篇世界民族
  • 29篇南亚研究
  • 25篇学术探索
  • 24篇东南亚研究
  • 22篇南亚研究季刊
  • 21篇南洋问题研究
  • 18篇国际展望
  • 17篇当代世界
  • 16篇非洲研究
  • 15篇云南行政学院...
  • 15篇亚非纵横
  • 14篇南亚东南亚研...
  • 12篇世界经济与政...
  • 12篇国际论坛

年份

  • 1篇2024
  • 59篇2023
  • 70篇2022
  • 56篇2021
  • 84篇2020
  • 51篇2019
  • 68篇2018
  • 56篇2017
  • 66篇2016
  • 62篇2015
  • 59篇2014
  • 53篇2013
  • 68篇2012
  • 77篇2011
  • 52篇2010
  • 62篇2009
  • 55篇2008
  • 40篇2007
  • 23篇2006
  • 15篇2005
1,20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巴基斯坦恐怖主义研究动向的可视化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近年来,随着国际恐怖主义的日益猖獗和泛滥,巴基斯坦成为恐怖主义活动的重灾区。2013年5月,随着"中巴经济走廊"倡议的提出,中巴两国关系持续向前发展,然而,恐怖主义仍然是"中巴经济走廊"的最大威胁,因此,研究巴基斯坦恐怖主义发展的态势,就显得十分重要。通过运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新兴的可视化研究方法,对科学网(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巴基斯坦学者的恐怖主义研究成果进行可视化分析,可以进一步了解巴基斯坦学者在恐怖主义研究方面的热点和前沿。
涂华忠林友洪乔义然
关键词: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集体安全机制视野下的非洲常备军建设被引量:5
2020年
非洲常备军是非洲大陆独立60年来孜孜以求联合自强的重要成果,是非洲安全合作一体化从理想到现实迈出的坚实一步。它发端于20世纪初的泛非主义思潮,历经非统组织成员国的持续推进,最终非盟于2002年成功付诸实践。非洲常备军在实际发展中,已实现不少建设思路上的突破,完成了许多自身机制性建设的目标。与此同时,它从最初的"泛非军事力量"设想,逐渐变为在现实中的五支逐渐分化的次区域军事力量的组合。从未来发展看,基于内在机制问题、资源配置不均等多重因素的制约,非洲常备军分散化发展态势不仅难以促进非洲安全一体化,反而有消解非洲大陆安全整合努力的风险。这就需要非洲国家凝聚共识,一方面通过非洲大陆域内外资源动员,破解资金不足、人员装备与能力缺乏问题;另一方面推进与优化机制建设,提升非洲国家的集体安全能力。
王涛
关键词:安全治理集体安全机制非洲联盟
不可能的使命?拜登政府种族平等政策评估
2022年
面对特朗普政府时期美国种族主义的显著回潮,拜登执政后以竞选时期的全政府方法为基础,出台一系列促进种族平等的政策。但由于竞选承诺兑现有限、公众认知相对消极,拜登政府种族平等政策效果不佳。更重要的是,拜登促进种族平等的政策空间和认知环境都在持续恶化: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持续极大地压缩了拜登总统的政策空间,疫情不仅使针对亚裔和非洲裔的个体性种族主义持续增长,更加剧了既已存在的系统性种族主义;另一方面,围绕批判种族理论的全国性争论及共和党推动的抵抗运动,加上2020年全国人口普查新方法的使用,使美国种族主义回潮的认知基础得到进一步巩固。可以认为,美国种族主义的当代回潮仍将持续,拜登政府促进种族平等的政策整体上是项“不可能的使命”。
潘亚玲
关键词:种族主义
东盟“N-X”机制及其对“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的启示被引量:12
2016年
当前推进"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具体项目大多停留在倡议和早期研究阶段,显然不能适应"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步伐。如果"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的合作机制不能创新,短期内很难取得实质性进展。本文认为"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可以借鉴东盟经济合作中的"N-X"机制,在经济走廊建设框架下推行"4-X"机制。本文在对东盟"N-X"合作机制的内涵及其在东盟经济合作中的运用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分析了"N-X"机制对"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的重要意义,并进一步分析推行"4-X"机制的合作路径。
邹春萌杨祥章
关键词:东盟经济合作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中的缅甸宗教风险研究
2020年
作为中国的友好邻邦和全面战略合作伙伴,缅甸是连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同时缅甸也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近年来承载了诸多历史与现实纠葛的民族、宗教冲突连绵不断,已对中缅两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构成威胁。本文从政教关系、民族与宗教关系、宗教极端主义三个维度对缅甸的宗教风险进行评估,以利于把握和规避相关风险。
刘稚沙莎
新型周边关系构建:内涵、理论与路径被引量:7
2019年
在“逆全球化”现象升温、中美关系充满不确定性、周边总体稳定且有明显发展优势的新环境下,中国可以将周边作为建设新型国际关系的侧重点,尝试构建“新型周边关系”,进而为新型国际关系的建设奠定良好基础,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新型周边关系是中国开始从参与者、建设者逐渐转变为引领者、贡献者的新身份定位下,为了推动周边关系与时俱进、给周边发展注入新的动力而倡导构建的一种新的周边关系模式。新型周边关系以“亲、诚、惠、容”等新理念为指导思想,以周边命运共同体为新的建设目标。中国要在“利益一责任一规范”为核心的新型周边关系理论的指导下,夯实周边利益根基,深化战略机制对接,打造中国外交战略前沿和新增长点;肩负起建设性大国责任,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逐渐淡化周边疑虑分歧;增强软实力建设,提升国际话语权,引领周边共同改革和完善现有国际规范;坚持开放的区域主义,在周边积极探索第三方市场合作,发展开放型经济,以此来构建新型周边关系和周边命运共同体。
卢光盛别梦婕
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构建与区域秩序重塑
2023年
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倡议提出至今已历时十年,在双边、多边以及整体实践层面上取得了诸多进展。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典范,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既是区域秩序重塑的现实产物,也反向推动着区域秩序重塑朝着更为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在区域秩序重塑背景下,推动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需要持续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东盟中心地位赋能,统筹发展和安全两大问题,推动中国和东盟所提倡议实现更加紧密的对接。
卢光盛
1979年《中美贸易关系协定》与中美经贸关系正常化被引量:3
2021年
1979年初中美正式建交,实现了政治关系正常化,两国经贸往来也随之升温,但仍存在突出问题。为了进一步推进两国经贸关系的正常化,中美开始着手解决经贸领域的关键问题。其中突出的最惠国待遇问题促使两国开始就双边贸易协定展开谈判。在协定谈判过程中,两国面临着法律、政治、经济问题的阻碍,贸易协定的谈判还与美中资产索赔和纺织品问题谈判相互交织。最终,中美克服困难,在1979年7月达成《中美贸易关系协定》,这不仅开启了中美两国经贸关系正常化的新局面,对中国自身的改革开放和四个现代化建设,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刘磊于婷婷
关键词:中美建交最惠国待遇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老经济走廊建设的进展与挑战被引量:5
2020年
2017年11月13日习近平主席访问老挝,推进共建“中老经济走廊”,打造中老命运共同体。中老两国一衣带水、文化相近,中老经济走廊在互联互通、贸易投资、人文交流等领域已取得了可喜成果。同时,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老命运共同体的根基。但目前仍然存在着投资结构单一、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通关不畅、需求对接偏离、民间信任错位等问题。需找准中老两国发展战略的契合点,克服中老经济走廊建设面临的障碍。
段学品刘军
南非软实力建设之理论实践及对中国的启示被引量:1
2012年
在人类历史上,随着殖民征服与支配行动的展开,"软实力"就在影响和控制"他者"上彰显出威势。而"软实力"当代常态性的出现,即作为民族国家对外战略的一种资源,则是较为晚近的事情。进入新的时空,不仅学界穷力捕捉"软实力"的学理性,而且国家也力图使"软实力"在国家内外关系中发挥硬实力难有的补充效应。对南非来说,自独立始,就以极大的主权优势展开了前所未有的软实力建设攻势。总体上看,软实力正在以表征南非社会普遍共识的模式,使南非在远离曾被边缘化的国际地位上产生着重要影响。南非将"软实力"转换为国家战略的最一般性根源,对中国当前和今后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启示。
马燕坤
关键词:软实力
共1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