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武汉科技大学机械自动化学院

作品数:3,348 被引量:11,148H指数:28
相关作者:曾良才陈新元熊禾根湛从昌傅连东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武汉理工大学物流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金属学及工艺冶金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934篇期刊文章
  • 37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59篇机械工程
  • 814篇自动化与计算...
  • 435篇金属学及工艺
  • 180篇冶金工程
  • 156篇交通运输工程
  • 156篇一般工业技术
  • 144篇文化科学
  • 116篇经济管理
  • 116篇理学
  • 60篇电子电信
  • 58篇化学工程
  • 49篇建筑科学
  • 37篇矿业工程
  • 36篇动力工程及工...
  • 36篇环境科学与工...
  • 35篇电气工程
  • 3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9篇航空宇航科学...
  • 17篇农业科学
  • 14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35篇液压
  • 214篇有限元
  • 203篇仿真
  • 139篇故障诊断
  • 122篇伺服
  • 108篇起重
  • 103篇起重机
  • 99篇电液
  • 95篇轴承
  • 94篇机器人
  • 92篇神经网
  • 92篇神经网络
  • 84篇网络
  • 81篇有限元分析
  • 80篇教学
  • 78篇调度
  • 75篇齿轮
  • 71篇应力
  • 68篇遗传算法
  • 61篇电液伺服

机构

  • 3,313篇武汉科技大学
  • 118篇武汉钢铁股份...
  • 99篇武汉理工大学
  • 83篇华中科技大学
  • 56篇武汉钢铁(集...
  • 39篇湖北文理学院
  • 31篇湖北汽车工业...
  • 27篇重庆大学
  • 2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8篇武汉钢铁
  • 16篇湖北理工学院
  • 14篇天津港(集团...
  • 13篇上海交通大学
  • 13篇中央研究院
  • 12篇桂林电子科技...
  • 12篇武汉钢铁有限...
  • 1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0篇哈尔滨工业大...
  • 9篇武汉工程大学
  • 9篇韶关液压件厂...

作者

  • 303篇孔建益
  • 178篇李公法
  • 174篇蒋国璋
  • 169篇张华
  • 158篇李友荣
  • 145篇陈奎生
  • 140篇曾良才
  • 129篇陈新元
  • 126篇杨金堂
  • 120篇王兴东
  • 112篇熊禾根
  • 102篇江志刚
  • 101篇唐秋华
  • 97篇但斌斌
  • 93篇吕勇
  • 93篇王志刚
  • 82篇侯宇
  • 71篇湛从昌
  • 71篇肖涵
  • 70篇罗会信

传媒

  • 315篇武汉科技大学...
  • 276篇机械设计与制...
  • 208篇机床与液压
  • 101篇液压与气动
  • 81篇组合机床与自...
  • 79篇现代制造工程
  • 67篇冶金设备
  • 65篇湖北工业大学...
  • 55篇制造业自动化
  • 44篇湖北工学院学...
  • 42篇计算机集成制...
  • 38篇机械工程学报
  • 35篇机械传动
  • 34篇机械科学与技...
  • 32篇起重运输机械
  • 31篇润滑与密封
  • 30篇煤矿机械
  • 28篇液压气动与密...
  • 26篇机械工程师
  • 26篇中国机械工程

年份

  • 11篇2024
  • 162篇2023
  • 159篇2022
  • 139篇2021
  • 143篇2020
  • 159篇2019
  • 162篇2018
  • 139篇2017
  • 138篇2016
  • 178篇2015
  • 140篇2014
  • 116篇2013
  • 120篇2012
  • 129篇2011
  • 139篇2010
  • 138篇2009
  • 178篇2008
  • 217篇2007
  • 213篇2006
  • 172篇2005
3,3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越野车前轴转向节结构设计与有限元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在一款越野车研发中,为了设计出满足强度要求的越野车转向节,提高其工作可靠性,应用CAXA软件建立转向节的三维实体模型,通过对转向节进行受力分析,分别研究了转向节在三种典型危险工况(越过不平路面、紧急制动和侧滑)下的受力情况,利用Patran/Nastran对转向节进行有限元分析,分析和研究了转向节在三种典型危险工况下的应力分布情况,根据分析结果对转向节进行结构改进,改善了其受力情况。结果表明:该转向节在轴与转向节体连接处、转向节轴阶梯过渡处存在应力集中,在侧滑工况下达最大值759 MPa,不满足强度要求,需对结构进行进一步的改进。通过将转向节体与轴联接处圆角半径由1 mm增大至3 mm,将转向节轴过渡处采用锥面过渡,得出通过过渡部分的改进可以减少应力集中,改进后转向节过渡处侧滑工况下最大应力降为657 MPa,强度提高了13.4%。研究结果为有效的提高转向节在工作时的强度提供了量化依据。
龚青山张华张天洪夏鹏
关键词:转向节有限元分析
基于力流分析的产品再设计方法研究
2015年
研究以功能结构为准则的基于力流分析的产品再设计方法。首先应用活动图对产品的操作过程进行分析,然后应用力流图对操作实现建模,同时建立产品的功能结构模型,明确零部件和相互间交界面,分析零件之间的相对运动特性和可组合性,在不影响产品功能前提下改变零件之间的连接类型以减少零件数量,从而实现产品的再设计,并以订书机的再设计过程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容芷君林泽军莫寿康陈奎生
关键词:产品设计活动图订书机
基于熵权和TOPSIS法的再制造逆向物流模式决策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为有效进行再制造逆向物流模式选择,根据再制造逆向物流的特点,建立了包括社会性、技术性、环境性、资源性、经济性的再制造逆向物流模式绿色评价体系,并对各指标进行量化分析;提出了一种联合熵权法与TOPSIS法的再制造逆向物流模式决策模型,运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采用TOPSIS法进行再制造逆向物流模式决策。以某机床厂废旧机床主轴为例,验证了再制造逆向物流模式决策模型的有效性。
程宏江志刚向鹏张华
关键词:再制造逆向物流模式熵权法TOPSIS
Windows条件下受控机构优化与分析仿真系统
2005年
针对受控机构的二自由度特点和受控原动件的机械特性,提出了精确实现轨迹的二步综合法";建立了精确实现多点轨迹受控机构的优化模型;基于Windows,运用广义逆等方法求解补偿运动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采用可视化等多种方式仿真和分析受控机构.为受控机构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可靠实用的工作平台.
杨金堂孔建益李公法
关键词:受控机构可视化
滑移边界对微型气浮轴承稳态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06年
根据气膜厚度的Knudsen数,确定滑移流为微型气浮轴承内部的润滑机制。引入二阶滑移流边界条件对连续流的状态方程进行修改,得到滑移流机制下修正的雷诺方程。利用有限差分法对雷诺方程求解,得到两种情况下的气压分布,进而得到相应的承载能力和偏位角。经过对比分析,发现在滑移流机制下气浮轴承的力学性能与连续流机制的情况有较大差异。在相同的转速和偏心率下,滑移流效应降低了气压分布的曲率,进而降低了气浮轴承所能够提供的承载能力。
黄海孟光赵三星刘龙
关键词:承载能力
轧辊孔型数控车削加工的三维动态仿真被引量:1
2006年
通过分析数控系统和数控代码的特点建立基于代码的加工仿真接口,提出代码翻译的基本思路。以Inventor三维建模和显示环境为支承平台,在合理简化的基础上采用布尔运算和动态刷新显示的方法,实现了轧辊孔型车削加工过程的三维动态仿真。
姜繁智李立新郭爱华谢剑钢
关键词:轧辊孔型数控车削动态仿真INVENTOR
高压静电场中油液射流特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依据静电学和液体荷电的基本原理,分析了高压静电场中荷电油液在射流区、过渡区和雾化区的特性,提出射流长度,雾化角和液滴粒径分布是描述液体荷电射流特性的主要指标。通过自行设计和组装实验装置,分别探讨了不同电压下油液的射流长度和雾化角随电压的变化关系以及液滴粒径在电场中的分布规律。研究表明:射流长度随着电压的增大,总趋势是减小的,但在不同区域,电压对射流长度的影响不同;雾化角随电压增大到一定程度后,逐渐减小,最后趋于稳定;液滴的粒径随着电压的升高不断减小,当电压在65kV左右时,粒径较小且分布最为均匀。
汪朝晖廖振方高全杰王家青
关键词:射流静电场雾化粒径
轧机主传动系统齿轮的参数化建模及运动仿真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运用参数化建模技术在三维实体造型软件Pro/E中实现齿轮箱斜齿轮齿廓面的精确建模,同时进行齿轮的装配和运动仿真。考虑到在对齿轮进行接触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时,两个相啮合的齿轮模型只能有接触而不能有体积干涉,因此在齿轮的运动仿真中还检验了模型的体积干涉,为有限元数值的精确模拟做好铺垫。
王哲高全杰王家青
关键词:参数化建模运动仿真齿轮PRO/E软件
数控磨床润滑介质温度与污染度控制系统设计
2004年
介绍了一种数控轧辊磨床润滑系统在使用中出现的问题 ,并针对性地设计了润滑介质的温度与污染度控制系统 ,效果良好。
陈新元吴琼进付连东吴海峰
关键词:数控磨床润滑介质污染度液压系统轧辊磨床
面向提高空间利用率的新型立体停车库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多私家车的出现使得停车成为城市发展的一大难题,车位的需求量远远大于车位的供给量,造成泊车困难且效率低下。因此,立体停车库的应用与普及将成为必然趋势,本文针对市面上现有立体停车库存在的不合理的地方,对其进行创新设计,运用梳齿状停车板结构以及呈风车叶片状的停车位分布,提出一种运用现代机械以及控制技术用以实现机动车自动化停取的新型立体停车库。该停车库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且运转灵活等特点,可用于现有不同规模的小区,车辆存取全自动一体化,有效避免了车辆碰撞、刮蹭等问题,具有高利用率且占地面积少等优势,所以该立体停车库的快速发展必将是一大趋势。
王紫涵陈晶晶周腾李朝伦吴辉
关键词:立体停车库全自动化
共33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