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复杂系统研究中心

作品数:101 被引量:837H指数:16
相关作者:董姝李晓燕呼雪庆蔡菲菲魏滨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肝病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自然科学总论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9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9篇医药卫生
  • 4篇理学
  • 3篇自然科学总论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2篇中医
  • 21篇证候
  • 18篇肝炎
  • 15篇乙型
  • 15篇中药
  • 15篇肝硬化
  • 14篇基因
  • 13篇乳腺
  • 13篇乳腺癌
  • 13篇腺癌
  • 13篇慢性
  • 12篇中医药
  • 11篇中医证
  • 11篇中医证候
  • 11篇慢性乙型
  • 10篇细胞
  • 10篇表达谱
  • 9篇乙型肝炎
  • 9篇纤维化
  • 7篇蛋白

机构

  • 10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5篇上海中医药大...
  • 8篇上海理工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广州中医药大...
  • 3篇清华大学
  • 2篇复旦大学附属...
  • 2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澳门大学
  • 2篇上海市第七人...
  • 2篇上海市公共卫...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河南省中医院
  • 1篇河南中医药大...
  • 1篇临沂市人民医...
  • 1篇教育部
  • 1篇云南中医学院...
  • 1篇科罗拉多大学

作者

  • 77篇苏式兵
  • 15篇陆奕宇
  • 15篇周钱梅
  • 13篇张辉
  • 13篇陈启龙
  • 10篇苏越
  • 10篇孙继佳
  • 8篇严广乐
  • 8篇蔡菲菲
  • 8篇陈健
  • 7篇李晓燕
  • 6篇郭寅龙
  • 6篇刘平
  • 6篇呼雪庆
  • 6篇陈晓乐
  • 5篇蒋健
  • 5篇董姝
  • 4篇管艳
  • 4篇王秀峰
  • 4篇杜佳

传媒

  • 19篇世界科学技术...
  • 10篇中华中医药杂...
  • 7篇中西医结合学...
  • 5篇中国医药导报
  • 4篇上海中医药杂...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中国中医药信...
  • 2篇中国中药杂志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中国药理学通...
  • 2篇中国肿瘤
  • 2篇数理医药学杂...
  • 2篇化学学报
  • 2篇分析测试学报
  • 2篇新中医
  • 2篇中医学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年份

  • 10篇2018
  • 10篇2017
  • 13篇2016
  • 8篇2015
  • 6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8篇2011
  • 8篇2010
  • 15篇2009
  • 7篇2008
  • 6篇2007
  • 2篇2006
10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基因表达谱分析扶正化瘀方改善大鼠肝纤维化的分子机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通过观察扶正化瘀方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的效应,分析扶正化瘀方对肝纤维化组织的差异基因表达谱变化,探讨扶正化瘀方改善肝纤维化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CCl4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以扶正化瘀方进行治疗。用药后3周处死大鼠,取肝组织,进行HE染色和天狼星红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羟脯氨酸(Hyp)含量,提取肝组织总RNA,用全基因芯片检测基因表达谱,据此进行差异基因筛选,本体论(GO)、信号通路分析。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肝组织病理出现显著的肝损伤和肝纤维化,肝组织Hyp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扶正化瘀方组显著改善肝组织病理,降低肝组织Hyp含量(P<0.01)。差异基因表达谱分析显示:扶正化瘀方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表达基因数量为397个(P<0.05,|Fold Change|>1.5),其中上调的有195个,表达下调的有202个;富集的GO功能共有160条,涉及对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正向调节、对上皮细胞增殖的调节、对细胞外基质刺激物的应答、维生素A/视黄醇代谢过程等。参与调节的信号通路有17条,包括药物代谢、细胞色素P450外源性物质的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等。结论:扶正化瘀方主要从调控纤维母细胞、上皮细胞增殖等信号通路改善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病变。
董姝陈启龙冯琴胡义扬刘平苏式兵
关键词:扶正化瘀肝纤维化基因表达谱羟脯氨酸分子机制
PI3K/Akt/mTOR信号通路在三阴性乳腺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0
2018年
三阴性乳腺癌是乳腺癌中的一种特殊分型,异质性强,有效作用靶点不明,具有侵袭早,转移快,预后差等特点,5年生存率低,是乳腺癌中病死率最高的一种亚型。目前已对一些潜在的分子靶点做了一些实验,但一些研究发现,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剂对于三阴性乳腺癌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一些抑制剂已经进入了预试验或早期临床试验阶段。该文主要介绍三阴性乳腺癌的分子分型,PI3K/Akt/mTOR信号传导通路的异常激活机制及所涉及的关键基因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水平和相关抑制剂的治疗加以综述,以期为该类型的乳腺癌提供更好的治疗途径。
李甜周钱梅张卫红
关键词:三阴性乳腺癌
蛋白酶激活受体-2与抑癌基因P53、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2012年
目的探讨蛋白酶激活受体-2(PAR-2)、抑癌基因P53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组织学指标的关联。方法应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化法检测7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蛋白的表达,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分析蛋白表达的关系。结果 76例癌组织中PAR-2阳性率为84.2%,P53为43.4%,HER-2为55.3%。PAR-2的表达与年龄、临床分期、肿瘤直径、组织学分级均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淋巴结转移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HER-2的表达与年龄、临床分期、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织学分级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P53的表达与年龄、肿瘤直径、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临床分期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PAR-2与P53联合或与HER-2联合的阳性表达均与组织学分级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AR-2与HER-2表达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PAR-2,P53,HER-2蛋白的异常表达可能涉及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发生和发展。
陆奕宇苏式兵
关键词:蛋白酶激活受体-2P53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在中医学临床信息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应用灰色关联分析进行中医临床信息分析。方法:根据293例肝炎肝硬化中医临床数据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计算中医证候与脉象、6种脉象与15种舌象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值。结果:发现脉弦与肝炎肝硬化证型变化关联性最大(γ=0.8549)、脉儒与舌色淡白的关联性最大(γ=0.9331)。结论: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可以定量地描述中医临床症状、体征之间的内在关联特性,能够为下一步深入展开相关疾病研究提供参考。
孙继佳陆奕宇苏式兵
关键词:灰色关联分析肝炎后肝硬化证候脉象舌象
浅谈系统生物学与中医体质学的关系被引量:8
2006年
生命系统和医学具有极强的复杂性,近年来各种组学的发展使得传统生物学家已经获得了大量的数据,如何利用这些实验数据进一步阐明疾病、健康等生命本质,已成为当前研究者共同努力的目标,系统生物学为此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本文着重从中医体质学的角度出发,探讨系统生物学与中医体质学说的关系。
张伟荣李靖
关键词:生物学体质学说中医
基于信息熵的中医证候与季节气候关联性评价方法被引量:6
2007年
介绍并采用一种基于信息熵的不确定条件下的多属性评价方法,探讨中医证候与季节关联的复杂性问题,为中医干预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乙肝)及其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将871例乙肝患者的中医临床资料按发病季节进行分类,然后统计各个季节不同证候的发生次数,建立评价表,利用信息熵评价方法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经过实例计算,对中医乙肝肝肾阴虚证在不同季节气候发生的可能性进行排序,发现乙肝肝肾阴虚证在夏季发生的可能性最大,在春季3、4月发生的可能性最小。结论:不同季节对中医证候的演化具有一定影响,能为中医临床诊断和评价提供一定的借鉴。
孙继佳蒋健朱蕾蕾高月球严广乐苏式兵
关键词:证候乙型群组决策
基于准确质量测定和保留指数的GC-MS分析薄荷挥发性成分被引量:43
2009年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四极质谱法和顶空-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法对薄荷挥发性成分进行了检测,分别从薄荷茎和叶中鉴定出39种和64种挥发性组分,其中以酮类和萜烯类化合物为主.本定性分析策略在复杂样品挥发性成分的定性分析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苏越王呈仲郭寅龙
关键词:薄荷挥发性成分
肝炎后肝硬化中医证候与疾病信息相似度分析被引量:14
2009年
目的探讨肝炎后肝硬化中医证候与临床症状及生物学指标间的相似性。方法在对变量进行归一化处理的基础上,采用夹角余弦、相关系数、相似度D及谱图相似度等4种相似度分析方法对279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临床表征信息(症状)、生物学指标和证候进行相似性分析。结果获得相应的相似度矩阵,以分别反映中医证候和症状与生物学指标之间的相似性,4种方法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相似度D法、夹角余弦法和谱图相似度法与传统的相关系数法相比匹配度显著提高,灵敏度高、取舍定量合理,方法可靠,较切合临床实际。结论通过相似度分析方法所得证候与临床信息间的相似关系与临床实际基本相符。该技术可简化临床指标数量,为寻找中医证候特征提供简捷、可靠的方法。
苏越王磊张华张琴陆奕宇刘平苏式兵
关键词:肝炎后肝硬化证候症状生物学指标
基于差异基因表达谱的慢性乙型肝炎病证结合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通过检测分析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典型证候的差异基因表达谱,探讨乙肝中医证候分型与基因表达之间的关联。【方法】采集乙肝患者和健康者的外周血样本,提取白细胞中的总RNA;运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基因表达,并对其表达谱进行比较分析;使用实时定量RT-PCR验证部分基因表达。【结果】乙肝患者与健康者之间以及乙肝肝郁脾虚证、湿热蕴结证和肝肾阴虚证3个证候的患者之间的基因表达谱均存在明显差异。对3个证候组相对于健康组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差异基因、聚类、功能(gene ontology,GO)分析和信号传导通路(Pathway)分析发现,肝郁脾虚证单独调变的基因主要与细胞动力学过程等有关;湿热蕴结证单独调变的基因主要与脂质储存的正向调节等有关;肝肾阴虚证单独调变的基因主要与氮氧化合物合成酶调节物活性等有关。采用实时定量RT-PCR验证部分基因的表达,结果与基因芯片检测结果趋势基本一致。【结论】乙肝肝郁脾虚证、湿热蕴结证和肝肾阴虚证患者白细胞具有特征性的基因表达谱和显著性差异表达基因,提示乙肝中医临床辨证分型具有分子生物学物质基础。
管艳苏式兵毛海琴
关键词:乙型肝炎中医证候病证结合基因基因表达谱
慢性乙型肝炎证候差异基因表达谱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通过检测分析慢性乙型肝炎(乙肝)肝肾阴虚证和肝郁脾虚证患者的差异基因表达谱,探讨乙肝中医证候分型与基因表达之间的关联。方法:采集乙肝患者和健康者的外周血样本,提取白细胞中的总RNA;运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基因表达,并对其表达谱进行比较分析;使用实时定量RT-PCR验证部分基因表达。结果:在乙肝肝肾阴虚证和肝郁脾虚证者之间、乙肝患者与健康者之间,基因表达谱都存在明显的差异表达。肝肾阴虚证单独调变的基因主要与氮氧化合物合成酶调节物活性、RNA多聚酶III转录因子活性和神经递质转运体活性等相关;肝郁脾虚证单独调变的基因主要与细胞动力学过程、多器官过程的调节和cAMP依赖性蛋白激酶PKA的活化等相关。实时定量RT-PCR的结果与基因芯片检测结果趋势一致。结论:乙肝肝肾阴虚证和肝郁脾虚证患者白细胞中基因表达存在差异,提示乙肝中医临床辨证分型具有分子生物学基础,与基因差异表达密切相关。
管艳苏式兵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基因芯片技术差异基因表达谱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