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作品数:1,506 被引量:9,932H指数:41
相关作者:张彤沈岚李医明徐宏喜马越鸣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复旦大学药学院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66篇期刊文章
  • 22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27篇医药卫生
  • 85篇文化科学
  • 39篇理学
  • 28篇化学工程
  • 28篇农业科学
  • 24篇生物学
  • 10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经济管理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语言文字
  • 2篇天文地球
  • 2篇水利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冶金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学

主题

  • 253篇中药
  • 97篇色谱
  • 89篇药理
  • 88篇细胞
  • 86篇教学
  • 85篇相色谱
  • 82篇学成
  • 81篇化学成分
  • 75篇液相色谱
  • 73篇高效液相
  • 71篇高效液相色谱
  • 70篇活性
  • 60篇药物
  • 53篇药学
  • 51篇中医
  • 50篇色谱法
  • 50篇肿瘤
  • 44篇药理作用
  • 44篇糖尿
  • 44篇糖尿病

机构

  • 1,494篇上海中医药大...
  • 84篇上海中医药大...
  • 72篇中国科学院
  • 24篇复旦大学
  • 22篇第二军医大学
  • 18篇西藏藏医学院
  • 17篇上海交通大学
  • 14篇中国药科大学
  • 13篇首都医科大学
  • 13篇上海市食品药...
  • 13篇上海市食品药...
  • 12篇浙江中医药大...
  • 11篇沈阳药科大学
  • 11篇上海张江中药...
  • 10篇华东理工大学
  • 10篇南京中医药大...
  • 10篇上海健康医学...
  • 9篇上海海天医药...
  • 9篇上海上药杏灵...
  • 7篇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132篇冯怡
  • 109篇林晓
  • 98篇沈岚
  • 86篇李医明
  • 82篇冯年平
  • 58篇修彦凤
  • 52篇徐德生
  • 46篇王瑞
  • 43篇高建平
  • 42篇马越鸣
  • 42篇洪燕龙
  • 41篇王海颖
  • 40篇袁颖
  • 39篇赵志礼
  • 38篇张永太
  • 37篇张彤
  • 37篇贾琦
  • 37篇朱国福
  • 33篇徐宏喜
  • 31篇杨柏灿

传媒

  • 133篇中成药
  • 88篇上海中医药大...
  • 78篇中国中药杂志
  • 78篇上海中医药杂...
  • 65篇中草药
  • 50篇中国实验方剂...
  • 45篇药学学报
  • 37篇时珍国医国药
  • 33篇世界科学技术...
  • 27篇中国药学杂志
  • 24篇中药材
  • 24篇中医药管理杂...
  • 20篇中国新药杂志
  • 20篇中国中医药现...
  • 16篇数理医药学杂...
  • 16篇中国医药工业...
  • 16篇世界中医药
  • 15篇中国中医药信...
  • 14篇中药新药与临...
  • 14篇中华中医药杂...

年份

  • 5篇2024
  • 65篇2023
  • 100篇2022
  • 83篇2021
  • 70篇2020
  • 68篇2019
  • 52篇2018
  • 72篇2017
  • 87篇2016
  • 80篇2015
  • 79篇2014
  • 83篇2013
  • 106篇2012
  • 83篇2011
  • 71篇2010
  • 65篇2009
  • 71篇2008
  • 54篇2007
  • 46篇2006
  • 23篇2005
1,50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冬凌草甲素自微乳给药系统的体外释放动力学研究
目的研究冬凌草甲素自微乳给药系统的体外释放特性,探讨释药机制。方法利用HPLC测定冬凌草甲素的含量,以反向透析法进行冬凌草甲素自微乳的体外释放实验,考察释放介质、搅拌速度和处方因素对药物释放的影响。采用相似因子法比较释药...
刘颖张萍冯年平张欣许洁
关键词:冬凌草甲素自微乳给药系统
文献传递
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构效关系研究进展被引量:54
2011年
天然黄酮类化合物是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一大类化合物,已有文献报道其具有抗癌、抗氧化、抗炎、保肝、抗血栓形成、舒张血管、抗病毒、抗菌和抗过敏等多种药理活性。但该类化合物因溶解度差、生物利用度不高等自身缺点而限制了临床上的广泛应用。目前国内外许多课题组选择以天然黄酮为研究对象,通过结构改造研究其针对不同生理活性的构效关系,力求克服其自身缺点,开发出一批具有新颖结构的黄酮类药物的先导化合物。本文总结分析了近几年该类化合物构效关系的研究进展,期望为黄酮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提供参考。
钟建青李波贾琦李医明朱维良陈凯先
关键词:黄酮类化合物衍生物构效关系
中药提取物经鼻给药鼻黏膜毒性的初步评价
目的:初步评价中药提取物经鼻给药的鼻黏膜毒性.方法:用在体蟾蜍上颚模型考察药物对纤毛运动的影响,用溶血实验考察药物对生物膜的作用.结果:在实验条件下,白芷等四种中药提取物的鼻黏膜毒性较小,而细辛提取物能缩短纤毛摆动时间,...
张彤徐莲英陶建生
关键词:经鼻给药溶血试验中药提取物
文献传递
Isobractatin抑制自噬和细胞周期的机制研究
目的:细胞周期阻滞、抑制细胞增殖或诱导肿瘤细胞死亡是抗肿瘤药物的主要作用方式.本课题组前期在对中国产藤黄属植物进行筛选研究中发现,从植物大苞藤黄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Isobractatin(YPA)对细胞自噬与凋亡均有一定...
郑赵情张莉吴曼谭红胜劳远至徐宏喜
关键词:自噬细胞周期
鱼腥草改善糖尿病大鼠血脂代谢和胰岛素抵抗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3
2009年
王海颖修彦凤孙康德
关键词:糖尿病大鼠鱼腥草血脂血糖指数
从经典方剂的古代演化论方剂学的现代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回顾中医经典方剂在组成、功效、剂型等方面的古代演变历程,探讨新方创制、配伍研究、古方新用、剂型改革等现代方剂研究的发展趋势,阐释古代经典方剂的形成对现代方剂学科在临床研究和理论创新中的指导意义。
郭晶磊
关键词:方剂学经典方剂
下瘀血汤全药与组分处方抗猪血清肝纤维化的比较研究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比较下瘀血汤全药与组分处方抗肝纤维化的作用差异。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造模组。造模组大鼠ip猪血清复制肝纤维化模型,每次0.5 mL/只,每周2次,共12周。造模成功后造模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下瘀血汤组、组分处方组,第8周开始下瘀血汤组、组分处方组大鼠造模同时ig给药,按10 mL.kg-1容积,下瘀血汤组每日2.34 g.kg-1,组分处方组每日0.648 g.kg-1。连续4周。正常组、模型组大鼠ig同体积生理盐水。12周末,处死动物,获取标本,检测血清肝功能、肝脏病理。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下瘀血汤组、组分处方组大鼠肝质量明显减少(P<0.05);肝体比、脾质量、脾体比均有下降趋势;总蛋白(TP),球蛋白(Glb)含量明显减少(P<0.05),A/G比值倒置情况明显改善(P<0.05);白蛋白(Alb)含量均有升高趋势。下瘀血汤组与组分处方组相比较,大鼠肝质量、肝体比、脾质量、脾体比均有好转趋势;Alb含量有升高趋势,TP,Glb含量有下降趋势,A/G比值倒置情况有改善趋势。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下瘀血汤组、组分处方组纤维化分级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模型组相比,下瘀血汤组、组分处方组纤维化分级差异有显著性(P<0.05)。提示二者均有一定改善肝功能、改善肝脏病理作用,且下瘀血汤组有优于组分处方组的趋势。结论:降低免疫反应和保护肝细胞是下瘀血汤全药和组分处方抗肝纤维化的主要作用机制,且下瘀血汤全药处方作用优于组分处方。
陈少丽都广礼丁娜金慧茜陈德兴
关键词:下瘀血汤肝纤维化
中药房的“隐藏菜单”
2023年
中药给人的印象往往是一碗黑黑苦苦的汤药,让人望而生畏、难以下咽。前段时间,去中药房买酸梅汤原料成为一种潮流,不少人感到非常意外:除了“苦口良药”外,中药房竟能开出“美味”?答案是肯定的。中药不只有苦涩,也有一些让人食指大动、功效与风味兼得的“隐藏菜单”。
袁颖
关键词:中药房汤药下咽
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Ⅱ(ACE2)为受体挖掘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潜在中药及单体成分被引量:29
2020年
目的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Ⅱ(ACE2)为受体探讨中药及单体成分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作用机制。方法借助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检索作用于ACE2受体的中药及单体成分。通过UniProt、GeneCards等数据库查询中药单体成分作用靶点对应的基因名,进而运用Cytoscape 3.6.1构建化合物-靶点(基因)网络,通过DAVID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基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预测其作用机制。结果葛根素-靶点网络中靶点54个,关键靶点涉及AKT1、VEGFA、TNF等。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GO条目554个(P<0.05),其中生物过程(BP)条目486个,细胞组成(CC)条目26个,分子功能(MF)条目42个。KEGG通路富集筛选得到162条信号通路(P<0.05),涉及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葛根素与ACE2和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水解酶的亲和力与推荐用药相近。结论葛根素与ACE2结合作用于AGTR1、NOS3、HIF1A等靶点调节多条信号通路,从而可能对COVID-19有治疗作用。
宗阳丁美林马世堂马世堂
关键词:葛根素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金灯山根口服液抗感染作用研究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研究金灯山根口服液抗感染作用的机理。方法 :采用抑菌实验 ,抗大肠杆菌内毒素感染 ,小鼠单核吞噬细胞功能测定等实验。结果 :金灯山根口服液的药效作用可能并不主要在于直接抑菌而在于调动机体内其它抗感染机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及对毒素的耐受力 ,可能是金灯山根口服液用于治疗咽部急性感染的作用机理之一。结论 :为临床应用提供了药效依据。
张剑华金若敏曹梅芳倪嘉纳李世芳吴跃平
关键词:抗感染作用抑菌实验机体免疫功能
共15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