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西省肿瘤医院

作品数:9,957 被引量:25,853H指数:40
相关作者:刘毅苏丽萍梁小波任连生米振国更多>>
相关机构:山西医科大学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山西省肿瘤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719篇期刊文章
  • 1,329篇会议论文
  • 180篇专利
  • 37篇科技成果
  • 3篇标准

领域

  • 8,762篇医药卫生
  • 106篇经济管理
  • 97篇文化科学
  • 34篇自动化与计算...
  • 24篇机械工程
  • 23篇建筑科学
  • 2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2篇农业科学
  • 20篇生物学
  • 16篇哲学宗教
  • 16篇社会学
  • 14篇化学工程
  • 12篇政治法律
  • 11篇理学
  • 8篇电子电信
  • 5篇交通运输工程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电气工程
  • 3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2,540篇肿瘤
  • 1,357篇细胞
  • 1,162篇护理
  • 742篇化疗
  • 739篇手术
  • 698篇淋巴
  • 644篇腺癌
  • 623篇术后
  • 622篇肺癌
  • 567篇恶性
  • 557篇乳腺
  • 526篇晚期
  • 517篇食管
  • 464篇癌患者
  • 456篇肠癌
  • 439篇疗效
  • 423篇乳腺癌
  • 419篇淋巴瘤
  • 414篇宫颈
  • 393篇直肠

机构

  • 9,268篇山西省肿瘤医...
  • 1,011篇山西医科大学
  • 347篇山西医科大学...
  • 259篇山西省肿瘤研...
  • 172篇山西医科大学...
  • 126篇山西省人民医...
  • 59篇山西省儿童医...
  • 56篇北京协和医学...
  • 47篇太原市中心医...
  • 46篇中国医学科学...
  • 46篇山西中医药大...
  • 45篇华中科技大学
  • 45篇山东省肿瘤医...
  • 42篇河北医科大学...
  • 36篇河南省肿瘤医...
  • 32篇北京协和医院
  • 31篇天津医科大学
  • 31篇山西医学科学...
  • 29篇山西医学院
  • 24篇北京大学

作者

  • 200篇梁小波
  • 167篇王晋芬
  • 155篇郗彦凤
  • 141篇王全红
  • 123篇苏丽萍
  • 120篇韩存芝
  • 112篇裴毅
  • 108篇张巧花
  • 106篇米振国
  • 86篇靳宏星
  • 85篇杨晓棠
  • 83篇白文启
  • 83篇薛改琴
  • 82篇孙立新
  • 81篇王鹤皋
  • 80篇侯淑玲
  • 77篇苏文
  • 75篇王列样
  • 69篇贺建霞
  • 66篇马莉

传媒

  • 1,274篇肿瘤研究与临...
  • 889篇中国药物与临...
  • 488篇山西医药杂志
  • 249篇实用医技杂志
  • 234篇临床医药实践
  • 171篇山西职工医学...
  • 167篇白血病.淋巴...
  • 144篇中文科技期刊...
  • 129篇山西医科大学...
  • 122篇护理研究(下...
  • 114篇健康向导
  • 104篇中国科技期刊...
  • 89篇山西医药杂志...
  • 88篇基层医学论坛
  • 88篇全科护理
  • 83篇光明中医
  • 61篇护理研究
  • 61篇中华放射肿瘤...
  • 58篇中国肿瘤临床
  • 54篇当代医药论丛

年份

  • 19篇2024
  • 421篇2023
  • 386篇2022
  • 372篇2021
  • 321篇2020
  • 408篇2019
  • 361篇2018
  • 356篇2017
  • 364篇2016
  • 427篇2015
  • 417篇2014
  • 418篇2013
  • 441篇2012
  • 398篇2011
  • 371篇2010
  • 465篇2009
  • 345篇2008
  • 375篇2007
  • 365篇2006
  • 341篇2005
9,9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信息化技术优化门急诊输液室护理工作流程和管理
2022年
探究信息化技术优化门急诊输液室护理工作流程和管理。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5月在我院门急诊输液室就诊的患者1000例作为对照组,2020年1月~2020年5月在我院门急诊输液室就诊的患者100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中融合信息化技术,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诊输液室的护理工作中,应用信息化技术不仅可以提升工作流程的流畅度,还可以为患者提供较高的输液效率,在有效改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认识的同时,降低拥挤程度,从而改善患者的输液质量。不仅在临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还可以将现代信息化手段与临床护理工作相结合,从而不断发展医院的护理技术,建立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刘江康巨瀛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门急诊输液室护理工作流程护理工作管理
快速旋转调强与五野动态调强在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中的剂量学比较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比较乳腺癌保乳术后RapidArc计划与五野动态调强(5F-IMRT)计划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择8例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女性患者,处方剂量为50Gy/25次。分别设计RapidArc计划与5F-IMRT计划。比较两种计划的靶区适形度指数、均匀性指数、靶区覆盖度和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体积,同时比较两组计划实施时的治疗时间和机器跳数。结果在两种计划的靶区比较中,RapidArc计划的靶区适形度指数为(0.88±0.03),高于5F-IMRT计划的(0.79±0.02)(t=8.28,P〈0.05);RapidArc计划的均匀性指数为(9.01±0.73),优于5F-IMRT计划的(10.44±1.08)(t=-2.73,P〈0.05)。两组计划在同侧肺受照剂量体积比较中RapidArc计划的Dmean、V10、V20、V30小于5F-IMRT计划(t=-7.53、-7.20、-8.39、-7.80,P〈0.05),但RapidArc计划中的也皎5F.IMRT计划增加了约16%(t=5.67,P〈0.05);心脏的受照剂量体积比较中RapidArc计划中I的Dmean、V5、V10均高于5F-IMRT(t=10.46、28.76、5.40,P〈0.05),但在RapidArc计划中心脏的V30低于5F-IMRT(t=-6.12,P〈0.05)。对侧肺和对侧乳腺的V5在RapidArc计划中明显高于5F-IMRT计划(肺:t=21.50,P〈0.05;乳腺:t=5.44,P〈0.05)。RapidArc计划中机器跳数减少了25%,平均治疗时间节省了60%。结论乳腺癌保乳术后RapidArc计划与5F-IMRT计划比较提高了靶区的适形度和均匀度,减少了高剂量区的受照体积,降低了机器跳数,缩短了治疗时间,但增加7了正常组织低剂量区的受照体积。
郑亚琴邢晓汾马永强崔桐郑旭亮褚薛刚孟慧敏
关键词:乳腺癌保乳术调强放疗剂量学
甲状腺球蛋白和^(131)I全身显像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治疗中的应用
2013年
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占甲状腺癌的90%左右。DTC术后残留的甲状腺组织具有摄取^131I和合成、分泌甲状腺球蛋白(Tg)的功能,
任媛
关键词:甲状腺球蛋白^131I全身显像甲状腺组织术后残留
软组织肿瘤的治疗
2001年
目的 :探讨软组织肿瘤的规范化治疗。方法 :对良、恶性软组织肿瘤 42例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良性软组织肿瘤 2 5例全部治愈 ,1 7例恶性软组织肿瘤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结论 :对软组织肿瘤病人应综合评估和分期并由此制定手术方案 ,同时配合综合治疗。
郭全义马迎君郝春香马景昆
关键词:软组织肿瘤手术方案综合疗法
肺癌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的治疗新进展与护理被引量:10
2014年
上腔静脉综合征(SVCS)是胸腔内原发或继发性肿瘤侵犯并压迫上腔静脉或肿大淋巴结压迫上腔静脉而产生的急性或亚急性临床综合征,其中由肺癌引起的占80%,其中85%来自右上肺和右主支气管,肺癌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发生率约占肺癌的2.4%-4.2%[1],属肿瘤急症,如不能迅速诊断、处理,可导致脑缺氧、喉水肿等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治疗目的是迅速缩小肿块、解除压迫、恢复正常静脉血液回流,改善症状。现将近年来的治疗进展及护理措施综述如下。
朱彦军
关键词:上腔静脉综合征肺癌护理肿大淋巴结右主支气管肿瘤侵犯
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淋巴囊肿及感染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7年
盆腔淋巴囊肿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常见并发症。尽管部分淋巴囊肿无明显临床表现,但有些淋巴囊肿可能继发感染或持续增大,导致周围血管、器官出现压迫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及肿瘤的后续治疗。该文就妇科恶性肿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淋巴囊肿及感染的术中预防及有效治疗措施进行综述。
田林赵宏伟
关键词:淋巴结清扫术淋巴囊肿
高颅压型脑囊虫病的综合治疗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高颅压型脑囊虫病的手术与药物治疗。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33例高颅压型脑囊虫病的临床表现、影像资料及手术方法和药物治疗进行分析。结果高颅压型脑囊虫病表现为颅内压进行性增高,依临床表现及CT、MRI检查大部分可早期诊断,但对部分不典型者常易误诊,MRI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对有明显占位或脑脊液循环梗阻者,应手术摘除囊虫;对经药物治疗后出现颅内压升高并危及生命者应行颞肌下减压。术后均应配合药物治疗。结论高颅压型脑囊虫病依其临床表现、影像资料多可早期诊断,其治疗应是手术治疗结合合理的药物治疗。
乔志刚刘刚李志兵赵晓军范一平
关键词:脑囊虫病手术治疗药物治疗
霍奇金淋巴瘤40例综合治疗分析
2006年
赵桂英张晋萍张巧花
关键词:霍奇金淋巴瘤毒副作用疗效
肝硬变患者血浆生长抑素的变化意义被引量:11
1998年
目的探讨肝硬变患者血浆生长抑素变化的意义.方法用RIA法测定临床诊断为肝硬变的患者49例和正常对照者36例,空腹血浆生长抑素(SS)含量,对肝硬变患者行内镜检查,并检测甲胎蛋白(AFP)、透明质酸(HA)、甘胆酸(CG)等.分析肝硬变及其不同并发症时SS的变化.结果血浆SS含量(ng/L)在肝硬变B级组(22例)为471±220,C级组(27例)为660±335;对照组为612±170.B级组与C级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肝硬变并发肝癌及肝肾综合征患者的SS水平分别为938±271和933±117,与无肝癌(482±232)及无肝肾综合征组(551±296)比较,P<001.血浆SS浓度在肝硬变有食管静脉曲张(EV),胃粘膜病变(GML)及出血组分别为512±300,412±212及430.±217,与无EV(731±257)、无GML(662±309)及无出血组(627±313)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SS与AFP呈正相关(r=0439,P<001).结论肝硬变时血浆SS的变化与肝硬变多种并发症的出现有关;SS增高有可能作为肝硬变并?
徐军全李秋萍胡彩萍
关键词:肝硬变血液生长抑素肝肿瘤
循证护理在肠造口病人术后防治皮肤黏膜分离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肠造口病人术后防治皮肤黏膜分离中的应用。[方法]256例肠造口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2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进行循证护理。比较两组病人肠造口术后皮肤黏膜分离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皮肤黏膜分离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肠造口病人可预防皮肤黏膜分离并发症的发生。
李建英杜晨翔李瑄袁红英
关键词:循证护理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
共92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