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教育学院中文系

作品数:142 被引量:220H指数:6
相关作者:孟祥英李雁程远芬秦元张炜炜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济南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3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1篇文学
  • 34篇文化科学
  • 14篇语言文字
  • 6篇哲学宗教
  • 6篇艺术
  • 4篇历史地理
  • 3篇社会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电子电信
  • 1篇政治法律
  • 1篇军事

主题

  • 19篇文学
  • 13篇语文
  • 13篇教学
  • 11篇文化
  • 11篇文教
  • 10篇语言
  • 9篇教育
  • 8篇元好问
  • 8篇小说
  • 7篇诗歌
  • 6篇叙事
  • 6篇谢灵运
  • 6篇课程
  • 6篇国文
  • 6篇国文学
  • 6篇《续夷坚志》
  • 5篇学史
  • 4篇艺术
  • 4篇语文教材
  • 4篇语文教学

机构

  • 135篇山东教育学院
  • 9篇山东师范大学
  • 5篇山东大学
  • 1篇济南大学
  • 1篇中南民族大学
  • 1篇烟台大学
  • 1篇山东社会科学...

作者

  • 15篇李献芳
  • 11篇丛坤赤
  • 11篇胡峰
  • 10篇李雁
  • 10篇杜肖楠
  • 8篇国光红
  • 7篇孟祥英
  • 7篇张志刚
  • 5篇郝月梅
  • 5篇杨峰
  • 5篇张玉芹
  • 4篇秦元
  • 3篇吴冰沁
  • 3篇李术文
  • 3篇张炜炜
  • 2篇程远芬
  • 2篇刘雁冰
  • 2篇徐凤玲
  • 2篇施晓风
  • 2篇俞春玲

传媒

  • 51篇山东教育学院...
  • 5篇山东社会科学
  • 5篇现代教育
  • 4篇殷都学刊
  • 4篇山东师范大学...
  • 3篇齐鲁学刊
  • 3篇山东女子学院...
  • 2篇教育艺术
  • 2篇中国文学研究
  • 2篇齐鲁艺苑(山...
  • 2篇温州大学学报...
  • 2篇曲靖师范学院...
  • 2篇教学月刊(中...
  • 2篇科技信息
  • 1篇文学遗产
  • 1篇中国典籍与文...
  • 1篇小说评论
  • 1篇古汉语研究
  • 1篇文献
  • 1篇电影文学

年份

  • 6篇2010
  • 19篇2009
  • 18篇2008
  • 16篇2007
  • 13篇2006
  • 7篇2005
  • 9篇2004
  • 10篇2003
  • 14篇2002
  • 7篇2001
  • 5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3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4
  • 3篇1990
  • 1篇1988
1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李开先的《宝剑记》与明中叶社会思潮被引量:1
2002年
李开先的《宝剑记》通过对原作《水浒传》林冲故事的改编 ,表达了作者对官场对社会的全部理解。通过对林冲、张贞娘形象的分析 ,认为《宝剑记》借水浒故事 ,反映了明中叶“顺适自然”突出个体生命价值和思想解放的潮流 ,打破南北曲樊篱 ,首开传奇风气。在戏曲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李献芳
关键词:《宝剑记》社会思潮古代文学明朝中期心学
生命的超越——论宋代词人的隐逸生存体验
2009年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生命情绪空前浓厚的时代,面对生命的种种无奈,宋代的士大夫文人在新的文化语境中,将传统的仕隐观念及运行机制加以重新整合,在精神的自我放逐中抚慰心灵的忧伤。一方面他们向虚幻的彼岸世界伸出求助的双手,追寻灵魂的寄托;另一方面他们将自我融入艺术的殿堂,寻求生命的超越。
李术文
关键词:隐逸
民族文化融合背景下的《续夷坚志》被引量:2
2003年
《续夷坚志》在审美视野、审美风格方面显示了文人小说的变化,这是金末元初民族文化交融的结晶,使长期处在唐人小说高峰下彷徨、苦闷的宋金小说找到了突破口,开启了文言小说创作新风,在小说发展史和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李献芳
关键词:元好问《续夷坚志》雅俗文学民族文化融合
童真的世界,幽默的文风——评《拉拉与我》
2004年
德国作家笛米特·伊求的系列故事《拉拉与我》是一部受人喜爱 ,颇有影响的作品。作者采用独特的叙事方法 ,以幽默的笔触表现了充满童真、童趣的儿童世界。文章力争从叙述方法、作品的幽默风格及其双向的教育导引功能对之进行探讨 ,从而肯定了作品所展示的儿童世界的独特合理性。
杜肖楠
关键词:叙事方法童真童趣教育功能
老舍作品的接受与语文教学
2007年
本文试从接受美学之作品接受史的角度来探讨老舍文学作品在语文教学中"效果"实现的过程。老舍作品在语文教学中的效果实现,由于受到客观历史条件的制约,所以曾出现以政治、道德等非审美效果为中心的状况。这在新时期以来的文学接受中得到了较大的改观。从改变读者的审美经验的视界开始,逐步改变读者的整个文化视野与实际生活的视野。在老舍文学作品的语文教学中,对老舍作品的接受大体从语言层面、文化层面、哲学层面三个方面进行,这也是通过潜移默化的审美教育活动以达到"打动读者的感情,震撼他们的心灵,铸造他们的精神"的目的,是文学教育的根本途径之一,也是实现语文教育之人文教育的重要途径。
张炜炜
关键词:老舍接受美学语文教学作家研究
背叛与搞鬼——对《宋定伯捉鬼》的文本解读
2008年
东晋干宝《搜神记》卷十六第十八条记载了南阳宋定伯卖鬼的故事,这则故事后来被收入初中语文教材,题为“宋定伯捉鬼”,题目实际上是沿袭自上世纪60年代初何其芳等人所编的《不怕鬼的故事》一书。何其芳1959年受托编写此书,书成后于序中曾说:“如果觉悟提高,迷信破除,思想解放,那么不但鬼神不可怕……一切实际存在的天灾人祸,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来说,都是不可怕的,都是可以战胜的。”不料想,这一编写思路决定了半个世纪以来中学语文界对宋定伯形象的定位:他是勇敢而机智的化身,是小朋友们学习的榜样。
吴冰沁
关键词:《宋定伯捉鬼》文本解读马克思列宁主义背叛初中语文教材《搜神记》
论白先勇的文化乡愁被引量:4
2007年
白先勇作品中的乡愁不仅是一种故园之恋,更是一种"文化乡愁"。独特的生平经历与性格气质使文化成为白先勇寄托乡愁的重要载体,对传统文化的殷切关注,以及对传统文化美学观念与表现手法的借鉴使白先勇的作品充溢着浓郁的诗情画意,有一种独特的历史、文化的厚重。
丛坤赤
关键词:乡愁文化
论《达洛维太太》中的多角度叙述
2009年
文章以叙事学和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为理论依据,剖析了伍尔夫小说《达洛维太太》的叙事特色———"多角度叙述",揭示出伍尔夫富于女性主义特色的小说叙事策略。《达洛维太太》的叙述视角属于典型的"第三人称人物有限视角",其根本特点就在于叙述声音与叙述角度的分离,由于这一手法的使用,小说中的叙述视角得以在多个人物之间自由流转,从而使小说中的人物呈现出多重自我,伍尔夫由此确立了女性的自我意识,消解了男性的自我中心,实现了男性自我与女性自我的平衡。
张磊
关键词:《达洛维太太》小说叙事策略
汉语词语的文化蕴涵与教学思考被引量:1
2007年
汉语中所存在的文化词语从不同层面反映出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思维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情趣等。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开掘词语的文化蕴涵,能够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深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孟祥英
关键词:汉语词语文化蕴涵教学
语体与文体创新中的《续夷坚志》被引量:3
2004年
《续夷坚志》虽为志怪小说 ,但弃其质而存其形 ,其语言渐趋通俗 ,叙事角度发生了变化 ,字里行间寄寓了美感 ,将白话小说与文言小说交融 ,显示了宋代到明清小说的转型 ,开启了文言小说创作的新风 ,在中国小说史乃至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李献芳
关键词:《续夷坚志》雅俗文学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