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作品数:3,067 被引量:10,725H指数:30
相关作者:姚堃邓小昭管晓虹范乐明苗登顺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64篇期刊文章
  • 37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63篇医药卫生
  • 353篇文化科学
  • 289篇生物学
  • 53篇农业科学
  • 43篇政治法律
  • 34篇自动化与计算...
  • 24篇理学
  • 15篇一般工业技术
  • 13篇哲学宗教
  • 12篇化学工程
  • 10篇经济管理
  • 8篇机械工程
  • 8篇电气工程
  • 6篇社会学
  • 5篇金属学及工艺
  • 5篇电子电信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5篇历史地理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语言文字

主题

  • 688篇细胞
  • 335篇基因
  • 317篇教学
  • 264篇蛋白
  • 169篇免疫
  • 151篇吸虫
  • 145篇血吸虫
  • 111篇血管
  • 111篇小鼠
  • 108篇教育
  • 106篇日本血吸虫
  • 103篇抗体
  • 100篇动脉
  • 98篇肿瘤
  • 93篇教学改革
  • 86篇克隆
  • 76篇增殖
  • 74篇生理学
  • 74篇抗原
  • 72篇疱疹

机构

  • 3,040篇南京医科大学
  • 361篇江苏省人民医...
  • 85篇中国药科大学
  • 83篇南京医科大学...
  • 81篇中国人民解放...
  • 52篇东南大学
  • 38篇南京军区南京...
  • 36篇南京大学
  • 36篇南京师范大学
  • 31篇南京中医药大...
  • 30篇军事医学科学...
  • 24篇南京农业大学
  • 23篇扬州大学
  • 21篇华中科技大学
  • 21篇淮阴卫生高等...
  • 19篇滨州医学院
  • 18篇南京医科大学...
  • 18篇南京医科大学...
  • 17篇泰州职业技术...
  • 16篇南京大学医学...

作者

  • 146篇冯振卿
  • 101篇德伟
  • 97篇陈琪
  • 85篇卢春
  • 84篇范乐明
  • 84篇季晓辉
  • 80篇胡刚
  • 75篇姚堃
  • 72篇袁栎
  • 70篇苏川
  • 70篇丁炯
  • 67篇曹新
  • 66篇季旻珺
  • 65篇管晓虹
  • 61篇张兆松
  • 57篇吴观陵
  • 54篇吴海玮
  • 52篇王慧娟
  • 52篇朱进
  • 41篇戈应滨

传媒

  • 49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17篇基础医学教育
  • 83篇南京医科大学...
  • 82篇中国血吸虫病...
  • 56篇教育教学论坛
  • 44篇现代生物医学...
  • 42篇中国临床药理...
  • 39篇中国动脉硬化...
  • 38篇江苏医药
  • 34篇山西医科大学...
  • 33篇中国寄生虫学...
  • 30篇中国病原生物...
  • 27篇江苏大学学报...
  • 25篇中国药理学通...
  • 24篇中华男科学杂...
  • 20篇中国病理生理...
  • 18篇解剖学杂志
  • 17篇中国临床康复
  • 15篇中华微生物学...
  • 15篇中国人兽共患...

年份

  • 6篇2024
  • 60篇2023
  • 49篇2022
  • 56篇2021
  • 69篇2020
  • 90篇2019
  • 91篇2018
  • 112篇2017
  • 120篇2016
  • 159篇2015
  • 184篇2014
  • 152篇2013
  • 147篇2012
  • 121篇2011
  • 175篇2010
  • 146篇2009
  • 168篇2008
  • 161篇2007
  • 179篇2006
  • 164篇2005
3,0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抗LINGO-1抗体可促进小鼠脊髓损伤后运动纤维再生及抑制感觉纤维萎缩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观察抗LINGO-1抗体对小鼠脊髓损伤后下行运动与上行感觉纤维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LISA脊髓损伤造模仪制作小鼠第9胸髓背侧切割伤模型(深度1.1 mm),术后腹腔注射抗LINGO-1抗体,运用免疫组化与免疫荧光观察在脊髓损伤后,生物素化葡聚糖胺(BDA)标记的下行皮质脊髓束(CST)轴突和霍乱毒素B亚单位(CTB)标记的上行感觉纤维的变化。结果:抗LINGO-1抗体注射组动物,可见少量BDA阳性纤维长入或越过损伤部位,且在尾侧白质内前行,最远可达损伤部位尾侧端1.5 mm;同时,在切口尾侧缘可见较对照组更多的CTB阳性纤维,但未见CTB阳性纤维长入或越过损伤切口。接受IgG注射的对照组动物,未发现任何BDA或CTB阳性纤维长入或越过损伤部位。结论:系统注射抗LINGO-1抗体可促进小鼠脊髓损伤后CST轴突再生,同时能抑制CTB标记的上行感觉纤维萎缩。提示抗LINGO-1抗体可作为一种新的药物用于脊髓损伤后促进轴突再生的治疗学研究。
张永杰左国平唐敏峰顾振
关键词:轴突再生
花生四烯酸对小鼠卵泡衰老的影响
2014年
目的:研究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对小鼠卵泡发育的影响,探讨AA与卵巢早衰的关系。方法:10%AA饲料喂食4周龄ICR雌鼠,4个月后观察小鼠子宫卵巢重量、卵巢组织脂肪酸分析、卵巢组织学改变。结果:10%AA组与对照组相比子宫卵巢体重下降;脂肪酸分析结果显示10%AA组卵巢n-6/n-3不饱和脂肪酸比值增大;光镜下,10%AA组可见卵巢退行性黄体增多、间质纤维化、卵巢闭锁卵泡所占比例增加。结论:喂食10%AA饲料可引起小鼠卵巢衰老。
张怡李晓曦林艳毕欣耘于鹏丽赵子建
关键词:多不饱和脂肪酸卵巢早衰颗粒细胞卵泡膜细胞
缺氧诱导因子HIF-1a通过上调Isthmin1促进结肠癌增殖的作用机制
2023年
目的Isthmin1蛋白(ISM1)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但其对于结肠癌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和功能仍未被阐明。明确ISM1在结肠癌组织以及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及预后价值,并探讨缺氧诱导因子缺氧诱导因子-1a(HIF-1a)通过上调Isthmin1促进结肠癌增殖的机制研究。方法应用TCGA和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别分析ISM1在结肠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结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检测结肠癌、癌旁组织中ISM1、HIF-1a的定位及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人正常结肠上皮细胞HcoEpic、NCM460以及人结肠癌细胞系HCT116、HT29及SW620中ISM1的表达水平。构建ISM1过表达稳转株,SRB法和平板克隆法检测其对结肠癌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缺氧处理后,Western blot检测ISM1的表达水平。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结肠癌组织中ISM1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结肠组织,且ISM1低表达的结肠癌患者比高表达的结肠癌患者总生存期更长(P<0.01)。ISM1在结肠癌组织和结肠癌组织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应的癌旁组织和正常结肠上皮细胞(P<0.05)。与对照组相比,过表达ISM1能明显增强结肠癌细胞HT29的增殖活性(P<0.05)。缺氧处理后,ISM1的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0.05)。结论高表达的ISM1与结肠癌患者的预后不良有关,ISM1在肿瘤内部缺氧的情况下可能受到HIF-1a的调控,导致ISM1表达增加,进而促进结肠癌细胞的增殖。
刘云云贾佩琦于佩弘周欣邵淑琳苏东明
关键词:结肠癌增殖缺氧
砷剂防治哮喘气道炎症的分子机制:砷剂对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基因表达作用的研究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研究三氧化二砷对T细胞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mitogen-activatedproteinkinasephosphatase,MKP-1)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砷剂治疗哮喘气道炎症的分子机制。方法:本研究采用定量PCR的技术研究Hut-78T细胞在不同浓度三氧化二砷(5μmol/L和1μmol/L)作用下,在不同时间段(3min,10min,20min,30min及1h),T细胞内MKP-1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Hut-78细胞在经过砷剂处理后,细胞内MKP-1mRNA水平在10min即呈现上升的趋势,5μmol/L砷剂20min组和1μmol/L砷剂20min组细胞内MKP-1mRN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5.947,P=0.001;t=2.561,P=0.035),而在30min时,所诱导MKP-1mRNA水平均达到高峰,其后均呈下降的趋势。而在时间段20min和1h,5μmol/L砷剂组要高于1μmol/L组(t=3.056,P=0.0223;t=3.501,P=0.0128)。结论:三氧化二砷对MKP-1的基因表达具有上调作用;MKP-1为三氧化二砷作用的早期反应基因之一;砷剂对MKP-1的作用呈时间和剂量相关;小剂量的砷剂可能在哮喘的治疗和预防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姚欣孙培莉黄茂朱昌亮殷凯生
关键词:蛋白激酶类
基于磁阻传感器的磁靶向药物实时示踪系统设计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设计基于磁阻传感器的检测系统,实现实时磁靶向药物运动轨迹的跟踪。方法:用Fe-Fe3O4核壳结构纳米颗粒模拟磁靶向药物,磁阻传感器检测到其磁场信号进行处理和变换,得到其空间位置信息。结果:用LabVIEW软件实现实时检测,实时显示磁性颗粒运动位置。结论:检测系统具有良好的实时性及精准度,可为临床研究磁靶向药物的在体检测提供一种新方式。
王延花王旋敦煌俊秋汤福南吴小玲
关键词:磁性颗粒磁阻传感器
氨酚匹林咖啡因片人体药代动力学和生物等效性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人血浆中对乙酰氨基酚、水杨酸和咖啡因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健康受试者口服氨酚匹林咖啡因片(每片含对乙酰氨基酚250mg、阿司匹林250mg、咖啡因65mg)后的人体药代动力学和生物等效性。方法:20名健康受试者单剂量交叉口服等剂量的氨酚匹林咖啡因受试片和参比片各2片后,0~24h内间隔取血,分离血浆,以对氨基苯甲酸为内标、经乙酸乙酯提取富集后,在苯基柱上以甲醇-pH5.2醋酸盐缓冲液(25∶75)为流动相分离,237nm检测,测定血浆样品药时过程,计算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评价生物等效性。结果:口服受试和参比片后,对乙酰氨基酚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_(max),T_(max),t_(1/2)(λ_Z),MRT和AUC_(0~24)分别为(9.02±1.55)和(8.25±2.33)μg·mL^(-1),(0.70±0.20)和(0.70±0.20)h,(4.01±0.49)和(3.81±0.76)h,(4.81±0.52)和(4.86±0.86)h,(31.54±4.79)和(30.39±5.88)h·μg·mL^(-1);水杨酸(阿司匹林活性代谢物)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42.60±9.20)和(32.74±7.83)μg·mL^(-1),(1.20±0.50)和(3.0±1.4)h,(2.95±0.73)和(2.87±0.55)h,(5.52±0.91)和(6.17±1.00)h,(254.82±58.90)和(244.93±56.80)h·μg·mL^(-1);咖啡因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3.80±0.60)和(3.93±1.09)μg·mL^(-1),(0.90±0.30)和(0.90±0.60)h,(7.23±3.41)和(6.16±3.07)h,(9.49±3.60)和(8.76±3.77)h,(23.43±5.65)和(25.24±7.51)h·μg·mL^(-1)。由AUC_(0~24)估算,氨酚匹林咖啡因片受试制剂的对乙酰氨基酚、水杨酸、咖啡因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107.5±28.0)%,(109.2±39.4)%,(99.2±40.0)%。结论:血浆样品中对乙酰氨基酚、水杨酸和咖啡因浓度的HPLC同时测定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适宜。药代动力学结果表明受试和参比制剂生物等效。
顾洁杭太俊陈珺沈建平张银娣
关键词:对乙酰氨基酚水杨酸咖啡因药代动力学
两种不同的染色方法评价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评估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的两种染色方法。方法: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缺血30min,再灌注6h形成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超声检测心功能指标,并分别用TTC单染法和Evans blue-TTC双染法评价心肌的损伤程度。结果:Evans blue-TTC双染法可以评价出心肌的缺血组织面积、梗死组织面积和正常组织面积,而TTC单染法只能测出组织的梗死面积和缺血面积,不能排除由于结扎位置不同而引起的误差。同时,双染法得出的梗死面积/危险面积的比值(I/R)与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比单染法得出的梗死面积/左心室的面积比值(I/T)与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更高。结论:Evans blue-TTC双染法比TTC单染法能更客观更准确的反映出心肌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程度。
杨帆赵文来米琼宇谢利平刘振张雯李晓珍黄艳季勇
关键词: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EVANS梗死面积
流加发酵合成γ-聚谷氨酸的研究
本研究通过在发酵过程中流加葡萄糖和L-谷氨酸的发酵工艺实现了L-谷氨酸的高转化率以及γ-聚谷氨酸产率的提高。实验结果表明,以0.8g/L&#183;h-1葡萄糖以及0.5g/L&#183;h-1的L-谷氨酸的速度补料发酵...
梁金丰姚俊徐虹吴群张全景
关键词:Γ-聚谷氨酸发酵合成高分子材料
红景天对力竭运动诱导的大鼠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4
2005年
李靖李皓张蕴琨
关键词:红景天力竭运动淋巴细胞细胞凋亡
《临床寄生虫检验学》读后的评价
2011年
迄今,寄生虫病仍然是发展中世界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但鉴于寄生虫病高发病率,低死亡率的特点因而长期以来,对它缺乏应有的公众关注。在医疗和预防,以至公共卫生实践中,寄生虫病的漏诊与误诊屡见不鲜,关键在于由于忽略,致相关专业人员的寄生虫检验知识及技能匮乏。
吴观陵
关键词:公共卫生问题寄生虫病高发病率死亡率
共30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