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作品数:1,821 被引量:22,172H指数:54
相关作者:张力田耿立萍秦燕林淑英郭新竹更多>>
相关机构:仲恺农业技术学院轻工食品学院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化学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79篇期刊文章
  • 3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7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82篇生物学
  • 220篇化学工程
  • 182篇医药卫生
  • 132篇农业科学
  • 75篇理学
  • 55篇环境科学与工...
  • 20篇经济管理
  • 19篇一般工业技术
  • 12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建筑科学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子电信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66篇食品
  • 123篇淀粉
  • 104篇发酵
  • 84篇蛋白
  • 73篇基因
  • 70篇活性
  • 55篇多糖
  • 47篇生理
  • 47篇食品工业
  • 46篇生理功能
  • 39篇抗氧化
  • 38篇蛋白质
  • 38篇营养
  • 38篇酶解
  • 38篇黄酮
  • 38篇废水
  • 37篇生产工艺
  • 35篇酵母
  • 35篇大豆分离
  • 33篇细胞

机构

  • 1,818篇华南理工大学
  • 71篇广州军区广州...
  • 37篇华南农业大学
  • 30篇广东省农业科...
  • 22篇暨南大学
  • 20篇嘉应学院
  • 18篇仲恺农业技术...
  • 17篇湖南农业大学
  • 15篇中国科学院
  • 13篇中国人民解放...
  • 13篇韶关学院
  • 11篇河南工业大学
  • 10篇广西大学
  • 10篇合肥工业大学
  • 10篇湛江海洋大学
  • 9篇广东轻工职业...
  • 9篇中山大学
  • 8篇茂名学院
  • 8篇南昌大学
  • 8篇汕头大学

作者

  • 144篇彭志英
  • 128篇李琳
  • 116篇赵谋明
  • 111篇梁世中
  • 105篇宁正祥
  • 97篇郭祀远
  • 97篇杨晓泉
  • 87篇郭勇
  • 84篇曾庆孝
  • 77篇杨连生
  • 67篇于淑娟
  • 64篇唐传核
  • 58篇蔡妙颜
  • 48篇郑建仙
  • 46篇姚汝华
  • 45篇芮汉明
  • 40篇温其标
  • 39篇杨汝德
  • 39篇赖凤英
  • 39篇陈玲

传媒

  • 122篇食品科学
  • 103篇食品工业科技
  • 101篇广州食品工业...
  • 96篇华南理工大学...
  • 79篇食品与发酵工...
  • 63篇中国食品添加...
  • 52篇食品科技
  • 41篇中国油脂
  • 40篇粮食与油脂
  • 35篇食品工业
  • 31篇粮油食品科技
  • 28篇粮食与饲料工...
  • 28篇生命的化学
  • 27篇中国调味品
  • 24篇中国甜菜糖业
  • 22篇中国乳品工业
  • 22篇食品与机械
  • 22篇甘蔗糖业
  • 22篇现代食品科技
  • 20篇四川食品与发...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5篇2008
  • 3篇2007
  • 29篇2006
  • 215篇2005
  • 340篇2004
  • 343篇2003
  • 293篇2002
  • 257篇2001
  • 197篇2000
  • 85篇1999
  • 38篇1998
  • 6篇1997
1,8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植物甾醇及其生理功能研究概况被引量:38
2001年
概述了植物甾醇的化学结构以及存在形式、吸收、代谢、食物中的来源以及安全性等。植物甾醇的生理功能主要为降胆固醇效果,目前认为通过二种机制而起作用:抑制胆固醇的吸收和影响胆固醇代谢。
唐传核PENG Zhi-ying
关键词:植物甾醇生理功能食品
荔枝保鲜的研究与发展被引量:37
2001年
荔枝是原产于我国华南亚热带的水果。荔枝的收获时间短且耐贮性差 ,使其在大规模商业化生产、运输与发展上遇到很多问题。本文主要对荔枝的结构、生理特性、生产及保鲜的现状进行了概述 ,并通过分析总结 。
胡新宇宁正祥
关键词:荔枝保鲜生理特性
低聚果糖——一种新型的功能性食品基料被引量:4
2002年
介绍了低聚果糖作为新型功能性食品基料的优异性能.并旦对其安全性进行了评价;较详细地介绍了低聚果糖的酶法生产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情况。在此基础上对低聚果糖的应用前景进行了一些展望。
阳元娥罗发兴
关键词:低聚果糖功能性食品基料保健食品
几种中药浸提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被引量:16
2004年
研究了山楂、白蒺藜及枸杞乙醇和水浸提物在卵黄脂蛋白不饱和脂肪酸(PUFA)过氧体系中的抗氧化活性,并比较了几种浸提物对OH·自由基和O·-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3种中药在PUFA体系具有不同的抗氧化能力;山楂和白蒺藜具有一定的清除OH·的能力;3种中药均具有较强的清除O·-的能力。
李琳赵谋明
关键词:白蒺藜抗氧化自由基
壳聚糖分子链序列分布的Monte Carlo模拟被引量:5
2005年
为了掌握不同脱乙酰度壳聚糖分子链上不同结构单元的序列分布以及不同糖苷键的相对含量,通过Monte Carlo方法, 对壳聚糖分子的序列分布进行了计算机模拟,求出了(GlcNac)i、(GlcN)i的数量分布,并求出了GlcNatc-GlcNac、GlcNac-GlcN、GlcN-GlcN糖苷键的相对含量及其关联式(均为DD≥55%):FA-A9=9.949 49-2.001 61×DD+O.010 02×DD2、FA·D= 0.336 29+1.996 44×DD-0.019 96×DD2、FD-D=-0.168 09+0.002 78×DD+0.009 97×DD2。结果表明,随着脱乙酰度的提高,(ClcNac)i和(GlcN),分布的差别越来越明显,并且(GlcNac)i分布越来越窄,而(GlcN)i的分布则越来越宽;GlcNac-Gl cNac糖苷键的相对含量(FA-A)、GlcNac-GlcN糖苷键的相对含量(FA-D)均随着脱乙酰度(DD)的增大而减小,而GlcN-GlcN糖苷键的相对含量(FD-D)则随着DD的增大而增大,但它们都不呈线性关系。通过与文献值对比,表明模拟具有很高的精度。该算法为壳聚糖降解动力学以及降解产物分子量分布的研究提供了相应的基础。
黄永春伍时华李琳李军生容元平
关键词:壳聚糖MONTECARLO模拟
硫酸酯基的位置与纤维素硫酸酯抗凝血活性关系被引量:3
2005年
采用直接硫酸酯化法和定向硫酸酯化法制备硫酸酯基分别在C-6、C-2和C-6,2的3种纤维素硫酸酯CSC6、CSC2和CSC6,2,并分别通过凝血时间和凝血因子活性分析研究其抗凝血活性,以揭示硫酸酯基的位置与纤维素硫酸酯抗凝血活性之间的构效关系.结果表明,CSC6,2延长凝血酶时间(tTT)和抑制凝血因子Ⅱa的活性突出,CSC2具有较强延长部分凝血活酶时间(tAPTT)和抑制凝血因子Ⅹa的活性,CSC6的抗凝血效果和对凝血因子的抑制作用均不如前二者.硫酸酯基的位置影响纤维素硫酸酯糖链的伸展程度和空间构象,导致其与抗凝血酶ATⅢ的结合程度不同,从而产生不同的抑制Ⅱa、Ⅹa和延长tAPTT、tTT的效果.
王兆梅李琳陈玲李冰郭祀远
关键词:抗凝血
小球藻,营养全面却难称“神奇”
2008年
上世纪60年代初,我国发生粮荒,小球藻曾一度成为部分地方的粮食代用品。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小球藻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进入21世纪,当人们再次关注小球藻时,它已摇身一变,作为保健品现身在各大药房或保健品超市,并被称为“21纪天然营养品”、“绿色降压药”、“血液中的清洁工”……小球藻真有如此能耐吗?请看本期专家评药——
刘国祥刘学铭蔡东联王莹杨春霞
关键词:天然营养品小球藻保健品代用品降压药清洁工
加热预处理对大豆胚芽风味及其异黄酮存在形式的影响被引量:5
2004年
大豆胚芽含有大量异黄酮化合物,天然异黄酮存在形式主要丙二酰型糖苷,此类异黄酮化合物是大豆胚芽的苦涩、豆腥味的主要呈味物质。研究显示采用加热处理可较大程度地降低大豆胚芽的苦涩味,从而改善胚芽的风味。采用HPLC分析显示,加热处理可使丙二酰型异黄酮糖苷转换为乙酰型糖苷,甚至糖苷化合物,后者的呈味显著低于丙二酰型异黄酮糖苷化合物。
唐传核杨晓泉
关键词:大豆胚芽风味异黄酮呈味物质
大豆异黄酮的生理功能研究概述被引量:46
2000年
概述了大豆异黄酮的生理功能最新研究进展。经病因学调查、动物实验以及人体实验研究表明.大豆异黄酮具有很强的抗癌活性、预防骨质疏松症效果以及预防心血管疾患效果等生理功能。
唐传核彭志英
关键词:大豆异黄酮生理功能抗癌
极端嗜盐菌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02年
本文在综述国内外对极端嗜盐菌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介绍了它分类学上的位置、细胞壁、细胞膜、嗜盐策略、生理代谢等方面的独特持性及其应用。
王航余若黔
关键词:极端嗜盐菌分类学细胞壁细胞膜生理代谢
共18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