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湘潭大学知识产权学院

作品数:169 被引量:811H指数:15
相关作者:肖冬梅吴秀文蒋林君苏莹周忠尚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56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2篇政治法律
  • 60篇文化科学
  • 18篇经济管理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社会学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20篇产权
  • 18篇知识产权
  • 15篇著作权
  • 13篇权法
  • 12篇专利信息
  • 12篇个人信息
  • 11篇信息保护
  • 10篇个人信息保护
  • 9篇著作权法
  • 9篇法律
  • 8篇图书
  • 8篇版权
  • 7篇银行
  • 7篇侵权
  • 7篇权利
  • 7篇立法例
  • 6篇银行业
  • 6篇知识
  • 6篇商标
  • 6篇实证

机构

  • 164篇湘潭大学
  • 9篇中南财经政法...
  • 7篇中国政法大学
  • 6篇同济大学
  • 6篇湖南省高级人...
  • 5篇武汉大学
  • 3篇西北大学
  • 3篇中国人民大学
  • 2篇广西民族大学
  • 2篇湖南科技大学
  • 2篇广州奥凯信息...
  • 1篇吉林大学
  • 1篇暨南大学
  • 1篇纽约大学
  • 1篇广东外语外贸...
  • 1篇河北工业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江苏省科学技...
  • 1篇中国法学会
  • 1篇江苏省科学技...

作者

  • 25篇邱洪华
  • 24篇肖冬梅
  • 20篇刘友华
  • 10篇王太平
  • 6篇胡梦云
  • 6篇冯晓青
  • 6篇张怀印
  • 4篇刘晓丽
  • 4篇吴秀文
  • 4篇蒋林君
  • 3篇文庭孝
  • 3篇苏莹
  • 2篇刘铁光
  • 2篇陈骞
  • 2篇周忠尚
  • 2篇邹琳
  • 2篇张立平
  • 2篇罗贤春
  • 2篇陈娟
  • 2篇赵勇

传媒

  • 17篇图书馆论坛
  • 12篇图书情报工作
  • 11篇知识产权
  • 9篇情报杂志
  • 5篇高校图书馆工...
  • 4篇图书与情报
  • 3篇情报理论与实...
  • 3篇电子知识产权
  • 3篇中国版权
  • 3篇当代教育理论...
  • 3篇湘江青年法学
  • 2篇情报科学
  • 2篇现代情报
  • 2篇图书情报知识
  • 2篇科技进步与对...
  • 2篇图书馆
  • 2篇图书馆理论与...
  • 2篇图书馆学研究
  • 2篇湖南科技大学...
  • 2篇湘潭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23篇2023
  • 26篇2022
  • 17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6篇2017
  • 9篇2016
  • 17篇2015
  • 16篇2014
  • 12篇2013
  • 10篇2012
  • 12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9
1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hatGPT生成技术方案的专利法保护探究被引量:1
2023年
具备强大内容生成能力的ChatGPT的出现,被看作是弱人工智能时代迈向强人工智能时代的转折点,其生成内容的客体保护、主体资格及权利归属等问题引发新一轮的热议。从ChatGPT生成技术方案的过程来看,表象虽为使用者与ChatGPT交互生成,但实质仍以使用者的构思和输入为核心,ChatGPT属于使用者发明创造的辅助工具,发明主体应为使用者。ChatGPT的广泛使用及生成能力的不断提升给可专利性审查带来深刻影响,专利权客体范围以及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审查标准需作出相应调整。未来的强人工智能时代,即便ChatGPT能够自主生成技术方案,仍不能被赋予专利法上的主体资格,而应遵循意思自治原则和创造性贡献标准,由使用者享有ChatGPT生成技术方案的专利权。
刘友华李扬帆
关键词:可专利性权利归属
商标法研究的跨学科方法被引量:1
2015年
由于商标法是一种混血原理,经济学、符号学、心理学在商标法研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并被广泛运用于商标法研究。无论是经济学、符号学还是心理学,在运用于商标法研究时既表现出各自的优势,也显示出自己的缺陷。由于商标法的经济学、符号学、心理学分析相互之间的紧密联系,综合运用经济学、符号学、心理学方法来分析研究商标法就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可以根据商标法的逻辑构造来加以综合运用。
王太平
关键词:商标法经济学符号学心理学
基于专利价值影响因素评价的企业专利技术管理策略研究被引量:17
2016年
[目的 /意义]专利价值评估是企业技术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对专利价值影响因素进行评价,为企业对其专利技术进行有效管理提供思路和策略。[方法 /过程]利用Innography专利信息检索分析平台,从专利价值度(PV)、专利家族(PF)、专利引用次数(NPC)、权利要求数(NC)、专利申请时长(PTO)、专利年龄(AP)等角度,对样本专利的相关专利信息进行挖掘。然后通过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专利价值的影响因素进行评价,结合评价结果,为企业的专利技术管理提出可供参考的策略。[结果 /结论]回归结果显示,专利家族、专利引用次数、权利要求和专利申请时长与专利价值呈正相关关系,而从中立的第三方或被许可方角度看,专利年龄与专利价值呈负相关关系。据此,从创新程度、专利文件撰写、专利布局、流程管理和运营等角度提出企业技术管理策略。
邱洪华陆潘冰
关键词:影响因素管理策略
短视频去水印行为的反法规制路径完善
2023年
短视频水印具备表明身份的属性,能够帮助用户知晓视频来源,增强短视频平台的竞争力。短视频去水印行为侵害了视频创作者和平台的合法权益。实践中法院通常以《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二条第二款第四项予以规制,但在反法一般条款与互联网专条逻辑关系已经明确的前提下,此类案件仍存在规制路径选择争议,且技术中立原则对此提出挑战。完善此类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反法规制路径,应正确解读技术中立原则,以“三元叠加”的利益衡量理论为指导,提出更为具体的判断标准。
徐旭
关键词:不正当竞争兜底条款
刑事诉讼法中个人信息保护的法教义学省思被引量:1
2021年
2012年《刑事诉讼法》首次就个人信息保护作出了规定,可以归纳为概括性条款与具体性条款、消极条款与积极条款、隐性条款与显性条款,但此后相关条款的内容便“停滞不前”,2018年《刑事诉讼法》并未对此类条款进行任何修改或增补。刑事诉讼法对个人信息保护不足主要表现在辩护律师有权保密的信息范围模糊、个人信息保护的权责配置冲突、被害人和犯罪嫌疑人生物信息保护缺位、个人隐私条款不足以保护个人信息。究其原因在于,立法天然滞后于迅速更迭的技术,而部门立法实践中潜在着权力扩张倾向。未来刑事诉讼法完善个人信息保护,既要以“个人信息”统摄“个人隐私”,还应设定个人信息保护的义务性规则,尤其是要将个人信息保护贯通刑事诉讼五阶段。
金铭
关键词:个人信息保护刑事诉讼法隐私保护法教义学大数据时代依法治国
从古代碑刻、题壁文化看OA在中国的生存土壤被引量:2
2009年
文章基于我国OA出版模式落后于国际形势的现状,从我国传统文化出版传播情况出发,具体分析了汉唐宋时期碑刻和题壁文化中所蕴含的OA要素及其深刻影响,指出古代的碑刻和题壁文化与最新出版模式OA具有较强的相似性,都包含资源共享、免费获取、可复制和长久保持(存)等特点。中国古代碑刻和题壁文化大体相当于目前的OA出版模式。OA在中国既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又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中国是非常适合OA生存的土壤,OA定会在中国蓬勃发展。
肖希凤肖冬梅
关键词:碑刻题壁OA
论驰名商标认定的公众范围标准被引量:17
2014年
注册豁免和跨类保护是驰名商标保护的两种动因,而相关公众和普通公众则是驰名商标认定的两种公众范围标准。由于不同的保护动因下驰名商标受到的保护程度不同,对驰名商标本身也提出了不同要求,因此不同的保护动因下驰名商标的认定应采用不同的公众范围标准:对于注册豁免,采用相关公众的公众范围标准认定未注册的驰名商标;对于跨类保护,采用普通公众的公众范围标准认定驰名商标,而不管其注册与否。
王太平
关键词:驰名商标
基于知识图谱的立体化知识产权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
2023年
立体化知识产权教学资源是复合应用型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也是学生知识结构优化的新依托和助力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的新生态。构建基于知识图谱的立体化知识产权教学资源的具体路径,需借助Neo4j或其他类似工具,经过数据收集与预处理、本体构建与知识抽取、数据建模与知识存储3个阶段,形成能反映教材、课件、视频课程、法律法规、司法判例、测试题和其他教学要素之间内在联系的知识网络。基于知识图谱的立体化知识产权教学资源的具体应用,主要体现在更新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指引和个性化教学,以及提升知识产权课程教学中的问答准确率和效率。
肖冬梅王良晨
关键词:知识产权知识图谱立体化教学资源
执行异议之诉中不动产买受人异议权利保护研究——以王岩岩诉徐意君、北京市金陛房地产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案为例
2023年
从王岩岩诉徐意君、北京市金陛房地产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案入手,不动产买受人作为案外人在提起执行异议之诉时,因法条适用理解时产生歧义以及举证分配的不公会产生对不动产买受人不利的诉讼后果。不动产买受人作为弱势一方,其民事权益理应得到保护。该民事权益是完全所有权准备阶段的期待权,属于物权化的债权。最高法的指导性案例对相关法条的理解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而在庭审过程中根据法条进行举证成为阻碍买受人保护其异议权利的另一阻碍,正确分配举证责任成为保护其异议权利的有效措施之一。保护处于弱势一方的买受人无可厚非,但在保护时也应当注意因保护或者过度保护带来的负面影响,例如买受人与出卖人之间串通进行恶意诉讼,对此的判断、防范以及规制应当纳入相关保护的完善范畴内,以期获得较好的救济效果。
陈沛
关键词:执行异议之诉权利保护恶意诉讼
危机情境迁移中的信息沟通模式及其实证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危机情境迁移导致危机维度发生变化,使组成危机信息沟通内容的事件、能力、行动和结果信息不确定。通过情境类型、规模、空间与时间迁移的分析,构建多维的信息沟通模式,并通过管理人员、员工和社会公众对信息沟通模式选择的实证分析,得出各种信息沟通模式选择的排序,认为基于危机情境迁移的信息沟通是强调情境认知的多维动态沟通。
罗贤春文庭孝
关键词:危机情境情境迁移信息沟通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