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作品数:3,443 被引量:26,067H指数:51
相关作者:岳田利徐怀德张国权樊明涛袁亚宏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郑州轻工业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200篇期刊文章
  • 210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245篇轻工技术与工...
  • 623篇农业科学
  • 189篇生物学
  • 179篇医药卫生
  • 170篇化学工程
  • 147篇理学
  • 107篇文化科学
  • 46篇经济管理
  • 4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5篇自动化与计算...
  • 17篇一般工业技术
  • 10篇金属学及工艺
  • 7篇机械工程
  • 3篇电子电信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社会学
  • 3篇政治法律
  • 2篇天文地球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电气工程

主题

  • 241篇抗氧化
  • 235篇食品
  • 229篇发酵
  • 206篇活性
  • 152篇小麦
  • 128篇淀粉
  • 110篇色谱
  • 106篇蛋白
  • 106篇相色谱
  • 104篇贮藏
  • 102篇多酚
  • 102篇抗氧化活性
  • 96篇猕猴桃
  • 94篇酵母
  • 94篇果汁
  • 85篇响应面
  • 84篇营养
  • 84篇苹果
  • 83篇光谱
  • 74篇黄酮

机构

  • 3,415篇西北农林科技...
  • 121篇中国农业科学...
  • 40篇中国农业大学
  • 38篇华南农业大学
  • 36篇陕西师范大学
  • 36篇郑州轻工业学...
  • 33篇广东省农业科...
  • 27篇杨凌职业技术...
  • 26篇河南省漯河市...
  • 24篇西北大学
  • 24篇山西师范大学
  • 21篇河南科技大学
  • 21篇浙江省农业科...
  • 20篇山西农业大学
  • 20篇国家食品安全...
  • 19篇河南科技学院
  • 18篇中国科学院
  • 17篇国家农产品保...
  • 14篇商洛学院
  • 13篇河南省疾病预...

作者

  • 318篇岳田利
  • 202篇徐怀德
  • 197篇袁亚宏
  • 188篇樊明涛
  • 185篇张国权
  • 160篇魏益民
  • 151篇杜双奎
  • 147篇李志西
  • 130篇于修烛
  • 125篇王敏
  • 120篇刘兴华
  • 117篇张建新
  • 110篇师俊玲
  • 100篇丁武
  • 96篇高振鹏
  • 93篇葛武鹏
  • 89篇李元瑞
  • 88篇刘邻渭
  • 87篇任亚梅
  • 86篇罗勤贵

传媒

  • 380篇食品科学
  • 219篇西北农林科技...
  • 187篇中国食品学报
  • 159篇食品工业科技
  • 155篇西北农业学报
  • 131篇中国粮油学报
  • 122篇食品研究与开...
  • 92篇现代食品科技
  • 86篇农业工程学报
  • 73篇中国酿造
  • 73篇农业机械学报
  • 71篇食品工业
  • 69篇食品与发酵工...
  • 66篇食品科技
  • 57篇农产品加工(...
  • 42篇中国油脂
  • 42篇麦类作物学报
  • 41篇中国乳品工业
  • 38篇食品安全质量...
  • 35篇陕西农业科学

年份

  • 4篇2024
  • 83篇2023
  • 111篇2022
  • 126篇2021
  • 138篇2020
  • 139篇2019
  • 143篇2018
  • 172篇2017
  • 150篇2016
  • 171篇2015
  • 171篇2014
  • 163篇2013
  • 202篇2012
  • 190篇2011
  • 177篇2010
  • 147篇2009
  • 187篇2008
  • 220篇2007
  • 172篇2006
  • 168篇2005
3,4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樱桃番茄壳聚糖保鲜过程中质构变化研究
近年来,物性分析仪的使用克服了传统检测果蔬质地方法的一些缺点,使得果肉质地评价内容更加丰富和客观。本文应用物性分析仪质地多面分析(TPA)试验法,对常温下壳聚糖保鲜樱桃番茄质地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表明,果肉硬度与起始模量...
刘亚平郝晓玲李志刚
关键词:壳聚糖保鲜过程樱桃番茄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导牛乳腺上皮细胞炎症反应的分子标志物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旨在获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诱导牛乳腺上皮细胞炎症反应的关键分子标志物。本研究以牛乳腺上皮细胞系Mac-T为试验材料,利用MRSA进行体外感染,通过与普通金葡菌感染组及未感染组进行比较,检测隐性乳房炎候选基因TRAPPC9、JAK2及炎症指示因子IL-6基因在MRSA感染不同时间点的基因表达量。结果显示,与未感染的对照组相比,MRSA菌株体外感染Mac-T细胞6h时,TRAPPC9基因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感染8h时,JAK2基因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金葡菌菌株感染Mac-T细胞6h时,TRAPPC9与JAK2基因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与普通金葡菌相比,经MRSA处理6和10h时,Mac-T细胞的TRAPPC9、JAK2及IL-6基因表达量均较高,且感染6h时,MRSA处理组TRAPPC9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金葡菌处理组(P<0.05)。结果表明,MRSA及金葡菌感染Mac-T细胞后,3个基因表达变化规律基本相似,MRSA菌株感染更不易引起宿主细胞JAK2基因表达量的变化,而TRAPPC9基因则可作为MRSA金葡菌及普通金葡菌感染的首选分子标志物。
宋敏艳韦艺媛Muhammad Zahoor Khan王新俞英
关键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奶牛隐性乳房炎乳腺上皮细胞JAK2
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人工神经网络鉴别生鲜奶和蛋白掺假奶被引量:13
2009年
以牛奶和分别掺有羊奶、豆浆的掺假奶为原料,利用近红外光谱仪对样品进行扫描并得到光谱数据,应用主成分分析结合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对试验数据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研究鉴别原料乳蛋白掺假的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能反映牛奶99.32%光谱信息的6个主成分。由这6个主成分得到的得分图,可以区分掺羊奶和豆浆的牛奶,但不能完全区分生鲜奶;选用人工神经网络进行进一步信息提取与种类判别,将6个主成分作为人工神经网络的输入,对应的牛奶种类作为输出,建立了一个三层BP神经网络模型,模型对建模集84个样本的鉴别率为96.23%,,对预测集21个样本的鉴别率为95.24%。说明该方法能快速无损地鉴别原料乳中的蛋白掺假。
李亮王雷鸣丁武
关键词:近红外生鲜奶掺假牛奶
陕西特色臊子肉特征香气物质解析
2021年
采用固相微萃取(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技术分析陕西地区市售11种臊子肉挥发性成分,通过对重要香气成分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并结合香气活度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分析市售臊子肉的特征香气成分。结果表明:通过SPME-GC-MS方法分析得到11份臊子肉样品中挥发性香气物质包括醇类、醛类、酸类、酮类、酯类、醚类、萜烯类和杂环类化合物;选取18种OAV大于10的挥发性香气成分和乙酸作为臊子肉产品特征香气组分,其中醛类有9种,分别为乙醛、戊醛、己醛、庚醛、壬醛、癸醛、2-甲基丙醛、2-甲基丁醛和3-甲基丁醛;酸类物质和醇类物质均为2种,分别为乙酸、丁酸和1-庚醇、芳樟醇;杂环类物质1种,为2-戊基呋喃;5种萜烯类化合物分别为α-蒎烯、β-蒎烯、月桂烯、3-蒈烯和柠檬烯;醚类化合物为草蒿脑。
齐李歌杨宪东高振鹏岳田利王周利
关键词:香气成分分析气相色谱-质谱法特征香气成分
水产品中创伤弧菌检测方法建立与应用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建立一种水产品中创伤弧菌检测方法 ,并对北京市市售水产品中创伤弧菌污染情况进行监测。方法分别使用18株创伤弧菌菌株和水产品中常污染的背景杂菌,定量接种于检测创伤弧菌的选择性增菌液和4种选择性平板,优化出适合创伤弧菌检测的选择性培养基。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和增菌培养法分别检测样品中的创伤弧菌后进行方法对比,建立PCR和增菌培养法相结合的检测方法 ,并应用此方法研究北京市市售水产品中创伤弧菌污染状况。结果改良后的选择性增菌液适用于创伤弧菌的检测。北京市市售水产品中创伤弧菌检出率为15.7%(18/115),其中贝类、蟹类、鱼类和虾类样品的检出率分别为23.4%(15/64)、8.3%(1/12)、5.3%(1/19)和5.0%(1/20)。结论 PCR法与传统增菌培养法相结合,可有效提高创伤弧菌检测效率。北京市市售贝类等水产品中创伤弧菌污染率较高,需引起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重点关注。
白瑶叶淑瑶叶淑瑶柳江山李孟寒李志刚李凤琴
关键词:水产品创伤弧菌选择性培养基污染率食源性致病菌
紫外和超高压诱导漆酶产生菌变异的对比研究被引量:7
2005年
分别利用紫外线和超高压诱变漆酶产生菌灵芝(Ganoderma.lucidum Karst),发现超高压的诱变幅度较大.经初步筛选和发酵,获得了2株具有较大应用潜力的漆酶超高压突变株G1502和G2001,前者漆酶活力比出发菌株提高了2.83倍,发酵时间缩短了1 d;后者漆酶活力提高了0.89倍,发酵时间缩短了3 d.
王岁楼李国富王琼波吴晓宗段旭昌
关键词:超高压漆酶灵芝产生菌发酵时间
果汁护色剂JPX对苹果汁中棒曲霉素的降解作用及护色效果被引量:13
2006年
为了考察果汁护色剂JPX在护色同时对苹果汁中棒曲霉素的降解作用与条件,该文研究处理温度、添加剂用量及处理时间对棒曲霉素降解率和果汁色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苹果浓缩汁生产过程中,用JPX控制棒曲霉素的较佳方法是,在榨汁阶段加入0.8 g/L,酶解阶段加入1.6 g/L,棒曲霉素的降解率可以达到70%~80%,且对果汁有很好的护色效果.
师俊玲张小平李元瑞李先玉
关键词:棒曲霉素降解B族维生素苹果汁护色
陕西关中优质小麦产业化发展之思考被引量:8
2004年
陕西关中具有优质小麦生产的优势生态条件和人文环境,优质小麦产业化发展,应是该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之一;优质小麦产业链中的育种—种子—生产—购贮—加工等各大环节均已具备本系统的主要技术贮备和部分实践经验,但缺少联合开发;陕西小麦育种的技术(人才、设备、成果)优势、平台条件和项目作用,是关中优质小麦产业化发展的重要依托;建立链接、互动、多赢式联合体,应是优质小麦产业发展的组织形式之一,发展优质小麦产业基地,有利于链环衔接和联合运作;大面积连片种植,大规模组织生产,是基地建设之关键,必须发挥当地农业主管部门的中坚作用,同时适机发展民间协会组织,以强化农民自我管理功能,促使优质小麦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王新中欧阳韶辉于新智张保军
关键词:优质小麦
无核白葡萄多酚氧化酶的酶学特性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研究无核白葡萄多酚氧化酶(PPO)的酶学特性,为无核白葡萄干加工过程中褐变问题的解决和控制提供参考。【方法】利用McIlvaine缓冲液从无核白葡萄中提取PPO,研究了反应温度、pH、底物浓度、酶液用量对其催化活性的影响,并考察了该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稳定性,分析了其催化邻苯二酚的催化动力学方程及其参数。【结果】以10mmol/L的邻苯二酚McIlvaine溶液为底物时,无核白葡萄PPO的最适作用温度为25℃,最适反应pH为6.0。在最适作用条件下,米氏常数(Km)和最大反应速率(Vmax)分别为45mmol/L和500U/min。该酶在温度低于25℃时,能在60min内保持较稳定的活性,30~60℃的高温处理只能破坏其部分活性,在70℃条件下保温处理10min可使其活性全部丧失。【结论】高温短时处理能够破坏无核白葡萄的PPO活性,因此高温处理可在葡萄干加工的前处理中推广应用。
郑永菊师俊玲刘延琳
关键词:无核白葡萄多酚氧化酶酶学特性
食品中有机硒的测定方法的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根据相似相溶原理,选取乙醇、乙醚、甲苯有机试剂对食品中的有机硒进行浸提,并对浸提条件进行了研究,得出用5%NaOH溶液调节样品液pH为6.5~7.5时,用乙醇的浸提效果最好,最佳条件为浸提温度50℃,浸提时间为1h。用高于Se含量10倍浓度的Cu、Fe、Hg、Cr、As、Ni、Ge、Sb元素分别进行干扰实验,未见对硒的测定有影响。该方法回收率为:93.8%~95.9%。
孙新涛马往校张双隽
关键词:食品有机硒
共34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