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作品数:4,796 被引量:32,425H指数:61
相关作者:贾志宽杨改河张改生冯佰利吉万全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塔里木大学植物科学学院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235篇期刊文章
  • 452篇会议论文
  • 20篇科技成果
  • 14篇标准

领域

  • 3,862篇农业科学
  • 404篇生物学
  • 248篇经济管理
  • 135篇文化科学
  • 126篇环境科学与工...
  • 117篇轻工技术与工...
  • 23篇理学
  • 19篇天文地球
  • 14篇医药卫生
  • 13篇水利工程
  • 11篇自动化与计算...
  • 9篇建筑科学
  • 7篇化学工程
  • 4篇机械工程
  • 4篇动力工程及工...
  • 4篇政治法律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电子电信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社会学

主题

  • 1,694篇小麦
  • 605篇基因
  • 509篇玉米
  • 401篇性状
  • 345篇土壤
  • 262篇油菜
  • 224篇水分
  • 215篇不育
  • 207篇冬小麦
  • 186篇杂交
  • 185篇胁迫
  • 176篇雄性不育
  • 176篇栽培
  • 161篇种质
  • 159篇农业
  • 153篇普通小麦
  • 148篇小麦品种
  • 142篇籽粒
  • 139篇甘蓝
  • 137篇选育

机构

  • 4,72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56篇中国农业科学...
  • 151篇陕西省循环农...
  • 116篇中国科学院
  • 37篇杨凌职业技术...
  • 32篇宁夏农林科学...
  • 31篇榆林学院
  • 28篇甘肃农业大学
  • 28篇中华人民共和...
  • 26篇陕西省农业分...
  • 23篇河南省农业科...
  • 23篇塔里木大学
  • 23篇国家小麦改良...
  • 22篇中国科学院遗...
  • 21篇中国农业大学
  • 21篇河南科技学院
  • 20篇甘肃省农业科...
  • 20篇河南科技大学
  • 20篇山西省农业科...
  • 20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280篇杨改河
  • 219篇贾志宽
  • 189篇冯佰利
  • 185篇吉万全
  • 183篇冯永忠
  • 165篇张改生
  • 160篇薛吉全
  • 146篇李军
  • 131篇廖允成
  • 131篇任广鑫
  • 126篇高小丽
  • 125篇陈耀锋
  • 125篇张仁和
  • 123篇胡银岗
  • 113篇韩清芳
  • 110篇王长有
  • 103篇何蓓如
  • 101篇高翔
  • 89篇刘曙东
  • 89篇孙道杰

传媒

  • 527篇麦类作物学报
  • 476篇西北农业学报
  • 370篇西北农林科技...
  • 248篇干旱地区农业...
  • 20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67篇陕西农业科学
  • 162篇作物学报
  • 147篇中国农业科学
  • 131篇中国农学通报
  • 64篇安徽农业科学
  • 61篇农业工程学报
  • 57篇玉米科学
  • 52篇种子
  • 49篇生态学报
  • 47篇华北农学报
  • 42篇应用生态学报
  • 37篇植物遗传资源...
  • 33篇作物杂志
  • 31篇水土保持研究
  • 28篇农业科技通讯

年份

  • 13篇2024
  • 117篇2023
  • 122篇2022
  • 134篇2021
  • 133篇2020
  • 177篇2019
  • 167篇2018
  • 183篇2017
  • 221篇2016
  • 209篇2015
  • 237篇2014
  • 256篇2013
  • 233篇2012
  • 246篇2011
  • 267篇2010
  • 242篇2009
  • 281篇2008
  • 226篇2007
  • 214篇2006
  • 281篇2005
4,79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轮作模式对退化苜蓿草地水分恢复及作物产量响应
2003年-2005年在宁南旱区10年生退化苜蓿草地上进行了连续3年不同作物组合方式的轮作试验,轮作作物为春小麦、马铃薯和谷子.结果表明,轮作地0-60cm深度易受降水和地面蒸发影响,60-120cm主要被轮作作物蒸腾利...
刘沛松文祯中贾志宽李军
关键词:宁南旱区草粮轮作土壤水分水分利用效率
小麦光敏雄性不育基因的遗传分析及RAPD标记被引量:18
2004年
通过对小麦光敏雄性不育系A31与恢复系 1376杂交所得的F2 分离群体育性的分析研究表明 ,F2 分离群体共5 82株的平均结实率为 4 2 16 % ,变异范围为 0~ 86 6 7% ,由于受异源胞质的影响 ,F2 群体中可育株平均自交结实率低于恢复系 1376的平均结实率。经卡方测验表明 ,F2 群体的育性分离符合一对基因的分离比例 ,所以 ,A31光敏育性可能由一对基因控制。以光敏雄性不育系A31与其恢复系 1376杂交所得的F2 分离群体为材料 ,按F2 单株的育性分群 ,建立可育DNA池和不育DNA池 ,分别以其为模板进行RAPD分析 ,用 10 base随机引物进行多态性引物筛选。从 14 7供试引物中筛选出 2个引物在不育群体和可育群体间扩增出多态性产物。经过进一步对F2 分离群体的单株检测 ,其中的一个引物 (S110 6 )扩增出了得到重复验证和可靠的多态性扩增产物 ,它是与小麦A31光敏雄性不育基因连锁的 ,可作为A31光敏不育基因的连锁标记。
马翎健何蓓如宋喜悦胡银岗
关键词:小麦RAPD分子标记
中国农业废弃物沼气化资源潜力评价被引量:26
2012年
通过构建农业废弃物沼气化利用潜力估算模型,确定各种农业废弃物沼气化转化参数,估算了2009年中国种植业、畜牧业生产和人类生活所产生的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和人粪尿等生产和生活废弃物的量,结果表明2009年全国农作物秸秆量达到89 886.75万t、畜禽粪便量达到399 115.6万t,人粪尿达到25 333万t,在35℃条件下沼气化资源潜力为5 832.675亿m3,相当于4.14亿t标准煤。研究种植业、畜牧业等农村生产和生活产生的废弃物数量及其沼气化利用的资源潜力计算方法,对摸清我国农业废弃物数量、沼气化利用潜力具有重要意义。
张海成张婷婷郭燕杨改河
关键词:农业废弃物资源潜力
小麦铝胁迫基因TaAIP的克隆、表达分析及亚细胞定位
2013年
以小麦抗逆相关蛋白TaMAPK2作为诱饵,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进行筛库,获得互作蛋白TaAIP。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TaAIP具有wali保守区,并且与一些物种的铝诱导蛋白相似。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TaAIP基因受到铝、干旱以及高盐胁迫上调表达。半定量RT-PCR结果表明,TaAIP在小麦茎中表达,在根部、叶片以及花中没有表达。亚细胞定位试验发现,TaAIP定位在细胞膜上。这些结果为深入分析TaAIP的抗逆性作用机理奠定基础。
尹丽娟卢盼盼刘沛陈明李连城徐兆师马有志
关键词:小麦逆境胁迫酵母双杂交亚细胞定位
猪粪和牛粪固液分离物厌氧发酵产气效果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畜禽粪便及其浸出液常常是污染农村环境的根源。研究粪便分离物及其固形物厌氧发酵的各自沼气转化效率,确定分离液厌氧发酵的最适浸泡时间,既为粪便固液分离进行厌氧发酵提供理论基础,又为畜禽养殖场废水能源化和废渣的肥料化利用以及厌氧法处理有机废水提供技术依据。试验以调制的总固体质量分数(TS)为8%的新鲜猪粪、牛粪为原料,分别静置浸泡3,6,9和12h后进行固液分离,固形物和分离液分别加入200 g沼液接种物,在20℃,30℃条件下分别研究固形物和分离液的厌氧发酵产气效果,结果表明:猪粪浸泡12 h后分离液发酵效果较好,而牛粪的最佳浸泡时间为3h。
翟宁宁孙树贵张彤任广鑫冯永忠
关键词:猪粪牛粪厌氧发酵
关于调动宝鸡市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思考
2015年
通过分析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因素,结合宝鸡市农业生产实际,从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加强农民培训、做好农村土地流转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实施农业品牌战略等方面提出调动宝鸡市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措施。
索文敏韩颜超刘紫垠
小麦光周期基因在我国不同麦区中的组成分布被引量:7
2016年
为明确光周期基因在我国小麦品种中的组成分布特点,利用已有的特异性分子标记对我国977份小麦品种的光周期基因Ppd-A1、Ppd-B1和Ppd-D1进行检测,分析比较不同麦区中光周期基因的组成分布特点。结果表明,在Ppd-A1位点有5份材料无PCR扩增条带(0.5%),其余972份材料都为光周期敏感型Ppd-A1b(99.5%);在Ppd-B1位点仅青春37为光周期不敏感型Ppd-B1a(0.1%),有3份材料无PCR扩增条带(0.3%),其余973份材料为光周期敏感型Ppd-B1b(99.6%);在Ppd-D1位点有789份材料为光周期不敏感型Ppd-D1a(80.8%),其余188份材料为光周期敏感型Ppd-D1b(19.2%)。在东北春麦区、新疆冬春兼播麦区、青藏春冬兼播麦区等高纬度麦区,小麦品种多携带光周期敏感型基因PpdD1b;在北部冬麦区、黄淮冬麦区、长江中下游冬麦区,不敏感型Ppd-D1a基因分布频率较高;Ppd-D1a基因分布频率总体呈现以黄淮冬麦区为最高,向其他方向麦区呈现下降的趋势。在Ppd-A1位点和Ppd-B1位点发现的无PCR扩增条带的新等位变异,丰富了小麦育种种质资源的多样性,为选育适应不同环境条件的品种奠定了材料基础,是进一步研究的重要材料。
韩领锋亢玲张博王宪国王中华张晓科陈东升
关键词:小麦分子标记麦区
油菜菌核病抗性机理及抗病遗传育种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6年
菌核病是由腐殖营养型寄生真菌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e Bary)侵染引起的一种广谱性病害,严重危害油菜产量和品质。本研究从菌核病的危害及发病原因;病原菌和寄主的互作机制,包括核盘菌侵染油菜的途径、方式及油菜通过植物激素(JA/ET和SA等)介导的信号转导以及MAPK信号途径诱导防御基因表达,合成降解真菌细胞壁的酶类,植保素与木质素、酚类化合物、硫苷、生物碱等抗病次生代谢物抵御核盘菌侵染;生物防治、无花瓣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等菌核病防治技术;抗菌核病油菜育种研究进展四个方面对油菜菌核病研究进行论述,分析了菌核病及其抗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旨在为解释菌核病分子机理及抗病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张晓娟张羽胡胜武
关键词:油菜菌核病抗病育种
西南冬麦区地方品种HMW-GS组成遗传多样性研究被引量:12
2007年
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西南冬麦区(云南、贵州、四川)3个省份共计560份小麦地方品种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Glu-1位点共有22种等位基因,其中Glu-A1位点4种、Glu-B1位点11种、Glu-D1位点7种;亚基null、7+8和2+12在各自位点的频率最高,分别为89.64%、68.21%和96.43%。亚基组成类型共有46种,以null/7+8/2+12和null/7+9/2+12为主,频率分别为50.89%和11.79%。在这些材料中筛选出一些含有1、2*、17+18、14+15、5+10等优质亚基的材料,其中有52份材料含有优质亚基组合。
朱炎辉吉万全王亚娟陈雪燕
关键词:小麦地方品种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
小麦温敏不育系YM3314的温敏特性及育性转换被引量:7
2009年
以YM型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系YM3314为材料,通过分期播种和剪穗再生分蘖的育性试验分析各播期材料的育性与对应发育时期的气象因子相关性,以揭示YM型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系的温敏特性及其育性转换温度条件.结果表明:YM3314秋播完全不育或育性有稍微波动,春播稳定部分可育;各播期材料的育性与孕穗期和抽穗期日平均温度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孕穗期的平均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孕穗前5日至抽穗后5日是YM3314育性转换的关键时期,该段时期日平均气温达到18.18℃以上表现部分可育,低于18℃表现不育.研究证实,YM3314具有温度敏感特性,育性转换的敏感时期在孕穗前5日至抽穗后5日,育性转换的临界温度约18℃左右,在二系杂交小麦研究中有重要的利用价值.
李红燕何蓓如胡银岗马翎健宋喜悦李宏斌
关键词:温敏雄性不育系温度敏感育性转换
共47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