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

作品数:6,228 被引量:32,068H指数:63
相关作者:花向红邹进贵李建成张小红郭际明更多>>
相关机构:东华理工大学测绘工程学院桂林理工大学测绘地理信息学院成都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建筑科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5,339篇期刊文章
  • 846篇会议论文
  • 3篇标准

领域

  • 5,027篇天文地球
  • 39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55篇建筑科学
  • 217篇电子电信
  • 163篇交通运输工程
  • 138篇文化科学
  • 99篇水利工程
  • 95篇航空宇航科学...
  • 88篇理学
  • 77篇经济管理
  • 51篇一般工业技术
  • 34篇机械工程
  • 3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5篇矿业工程
  • 25篇农业科学
  • 23篇电气工程
  • 10篇社会学
  • 10篇自然科学总论
  • 8篇轻工技术与工...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67篇GPS
  • 430篇卫星
  • 312篇导航
  • 240篇GNSS
  • 226篇地震
  • 217篇重力场
  • 197篇测绘
  • 196篇单点定位
  • 174篇反演
  • 163篇滤波
  • 162篇精密单点定位
  • 159篇北斗
  • 157篇电离层
  • 155篇数据处理
  • 153篇点云
  • 141篇网络
  • 136篇卫星导航
  • 135篇全球定位系统
  • 133篇平差
  • 114篇信号

机构

  • 6,188篇武汉大学
  • 233篇国家测绘地理...
  • 147篇中国测绘科学...
  • 123篇中国地震局地...
  • 115篇东华理工大学
  • 105篇教育部
  • 77篇国家测绘局
  • 65篇国家基础地理...
  • 65篇中国科学院
  • 62篇桂林理工大学
  • 51篇中国地质大学
  • 44篇国土资源
  • 43篇中国地震局
  • 40篇武汉理工大学
  • 40篇广州市城市规...
  • 39篇中国人民解放...
  • 36篇长安大学
  • 36篇武汉市勘测设...
  • 35篇成都大学
  • 33篇清华大学

作者

  • 322篇花向红
  • 255篇邹进贵
  • 194篇郭际明
  • 194篇许才军
  • 192篇姚宜斌
  • 187篇李建成
  • 177篇张小红
  • 172篇闫利
  • 158篇刘基余
  • 146篇黄声享
  • 142篇王新洲
  • 130篇罗志才
  • 123篇刘经南
  • 122篇宁津生
  • 115篇赵建虎
  • 112篇申文斌
  • 107篇魏二虎
  • 101篇徐亚明
  • 96篇姜卫平
  • 90篇陶本藻

传媒

  • 890篇武汉大学学报...
  • 478篇测绘通报
  • 448篇测绘地理信息
  • 384篇大地测量与地...
  • 346篇测绘信息与工...
  • 284篇测绘科学
  • 266篇测绘学报
  • 250篇地理空间信息
  • 174篇测绘工程
  • 123篇地球物理学报
  • 84篇全球定位系统
  • 83篇城市勘测
  • 78篇测绘与空间地...
  • 72篇海洋测绘
  • 56篇数字通信世界
  • 52篇工程勘察
  • 48篇导航定位学报
  • 34篇北京测绘
  • 34篇遥感信息
  • 28篇地球物理学进...

年份

  • 12篇2024
  • 180篇2023
  • 200篇2022
  • 212篇2021
  • 201篇2020
  • 281篇2019
  • 309篇2018
  • 303篇2017
  • 353篇2016
  • 316篇2015
  • 371篇2014
  • 313篇2013
  • 322篇2012
  • 272篇2011
  • 359篇2010
  • 389篇2009
  • 342篇2008
  • 275篇2007
  • 254篇2006
  • 241篇2005
6,2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以人为本与现代大学管理、组织、文化机制的机理关系被引量:10
2014年
现代大学以人为本的实现与大学管理、组织、文化机制之间具有极强的关系。无论是管理、服务对象的定位,还是规章制度的执行与变更,无论是理性、平等价值观的形成,还是对差异性、多元性的接受程度,都对大学以人为本的实现以及自身功能的发挥产生根本的影响。而以人为本的机制的建立与"职业管理人"、"仕途营造人"在管理风格上表现出来的差异性具有直接关系。上述关系共同构成对现代大学以人为本管理的衡量标准。
龙斧刘经南
关键词:以人为本现代管理文化机制
残差自适应回归TLS
2012年
TLS在拟合及推估过程中,其拟合和推估的残差会随着观测数据量的增加而呈现上扬的趋势,为了抑制残差的上扬,将自适应回归模型引入到TLS的拟合及推估中,采用适宜的回归模型对经过灰色数据处理的残差进行分析,将分析的结果与TLS的拟合和推估结果进行组合以减弱残差的影响,从而对整体的残差起到了抑制的作用。经过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陈西江花向红鲁铁定翟高鹏杨燕景
关键词:TLS残差
利用垂直重力梯度异常反演海底地形被引量:7
2012年
根据海底地形与海面重力异常之间的响应函数关系,给出了海底地形起伏与海面垂直重力梯度异常之间的响应函数关系。据此,采用高斯型海山模型,进行了利用垂直重力梯度异常反演海底地形的模拟研究。研究了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地壳密度以及截断波长对反演结果的影响,并通过实际数据试验计算得到了高精度的海底地形模型。
胡敏章李建成李大炜
关键词:海底地形响应函数反演
构建阈值模型改善TurboEdit实时周跳探测被引量:24
2017年
在比较现有各类TurboEdit改进算法的基础上,选取了一套适合实时周跳探测的组合方法,并针对其缺陷进行优化改进,加入阈值模型。在滑动平均滤波MW(Melborne-Wubbena)组合周跳探测方法中加入了自适应观测序列均方根变化的阈值模型,有效减少了周跳探测的误判和漏判;在相邻历元求差的GF(geometry-free)组合周跳探测中加入了随采样率及卫星高度角变化的加权阈值模型,显著提升了采样率较低时周跳探测的可靠性。大量数据测试检验表明,该组合方法有效可行,相比其他改进方法不仅在探测精度上有一定提高,在避免周跳误判、漏判上也有较大改善。
张小红曾琪何俊康超
基于ArcIMS的规划国土管理网络地图发布系统被引量:8
2005年
介绍了规划国土管理网络地图发布系统的设计目标、系统结构和软硬件环境,并对系统的功能设计和具体的实现方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郭雷黄全义李宗华彭明军
关键词:ARCIMS
由星载GPS双差相位数据进行CHAMP卫星动力学定轨被引量:11
2006年
为了确定CHAMP卫星的轨道,由星载GPS数据和IGS跟踪站的GPS数据构造星地相位双差观测量,利用EOP、SGO、时间等数据,对GPS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钟差改正、模糊度解算和周跳探测、卫星姿态改正、天线偏差和相位中心改正等,采用CHAMP卫星受力摄动模型,根据动力学原理,对CHAMP卫星进行实际定轨。与德国GFZ定轨结果PSO相比,本方法定轨结果径向精度为0.285 7 m。对于1 d的重叠轨道,径向轨道差异的RMS为0.095 8 m。对于轨道端点比较,径向轨道差异平均为0.066 6 m。
郭金运黄金维胡建国李建成
关键词:CHAMP卫星卫星定轨动力学方法
基于STK的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DOP值仿真被引量:16
2009年
通过STK卫星数据库建立了GPS卫星星座;根据GALILEO卫星设计参数,利用轨道向导建立GALILEO卫星星座。比较了武汉地区GPS、GALILEO、GPS和GALILEO组合的卫星可见数和GDOP值,以及全球GDOP值的分布。
周广勇李良良
关键词:GP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STK可见性DOP仿真
三维任意旋转角度坐标转换的整体最小二乘回归解法被引量:10
2010年
提出了一种简单适用于任意旋转角的三维空间直角坐标转换模型,采用了最小二乘和整体最小二乘回归进行解算,实例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
许超钤姚宜斌熊思婷熊绍龙
关键词:空间直角坐标
MS50全站扫描仪性能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首先介绍了MS50全站扫描仪的各项技术参数、性能指标和软硬件配置,分析了MS50应用的各项先进技术及其原理。通过多测回多目标法对MS50的一测回水平方向标准差进行了检定,结果表明测角精度符合标称值;通过六段解析法对仪器的测距加常数和测距中误差进行了检定,结果表明测距加常数和测距中误差均符合标称值。利用MS50在3个测站点对8个相同目标分别进行扫描,并将扫描坐标与基准坐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MS50的扫描精度符合标称值。
朱晓康邹进贵
GOCE卫星重力梯度校准与无阻尼控制效果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GOCE卫星是首颗搭载高精度梯度仪,通过加速度计差分测量确定地球重力场的现代重力卫星。该卫星设计为无阻尼飞行状态(沿轨方向),加速度计并未安置在卫星质心,这些特点使得GOCE与标准的卫星跟踪卫星重力测量模式有着显著的区别。本文首先指出GOCE任务中普通模式加速度校准存在不严密性问题,并提出了分别校准6个加速度计,分离偏差参数的方案。利用GOCE任务期内的几何法精密轨道,采用动力法完成校准,并分析了无阻尼控制的效果,发现:(1)虽然GOCE所在轨道高度的中性大气密度较GRACE高两到三个量级,但GOCE卫星在沿轨方向的残余非保守力比GRACE卫星的对应分量小一个量级,充分显示了无阻尼控制系统的补偿效果;(2)通过精密轨道内插的轨道速度与动力法轨道速度的比较可以得出,卫星无阻尼控制系统对GOCE卫星速度的显著影响;(3)计算了GOCE卫星所受的非保守力。获得了GOCE任务期间的加速度计校准参数,并讨论了利用其辅助重力梯度仪数据预处理的可能方法。
邹贤才
关键词:卫星重力GOCE非保守力动力法
共6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