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作品数:2,423 被引量:14,452H指数:42
相关作者:朱南文何义亮许振明仵彦卿楼紫阳更多>>
相关机构: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兰州交通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化学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01篇期刊文章
  • 605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 1篇标准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2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35篇理学
  • 184篇化学工程
  • 128篇建筑科学
  • 100篇医药卫生
  • 86篇一般工业技术
  • 60篇农业科学
  • 55篇生物学
  • 40篇经济管理
  • 39篇天文地球
  • 38篇文化科学
  • 36篇电气工程
  • 30篇轻工技术与工...
  • 27篇金属学及工艺
  • 23篇水利工程
  • 16篇动力工程及工...
  • 16篇自动化与计算...
  • 14篇石油与天然气...
  • 14篇交通运输工程
  • 1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303篇污染
  • 215篇废水
  • 148篇催化
  • 136篇污泥
  • 134篇水处理
  • 131篇降解
  • 91篇污水
  • 82篇重金
  • 82篇重金属
  • 78篇土壤
  • 78篇污染物
  • 78篇
  • 76篇活性炭
  • 75篇废水处理
  • 73篇纳米
  • 71篇光催化
  • 70篇厌氧
  • 69篇硝化
  • 57篇垃圾
  • 53篇离子

机构

  • 2,409篇上海交通大学
  • 64篇东华大学
  • 58篇上海市环境保...
  • 44篇同济大学
  • 42篇哈尔滨工业大...
  • 33篇兰州交通大学
  • 30篇中国科学院
  • 29篇温州大学
  • 29篇国家海洋局
  • 25篇南开大学
  • 23篇天津工业大学
  • 22篇天津理工大学
  • 20篇上海师范大学
  • 17篇长安大学
  • 17篇昆明理工大学
  • 16篇重庆理工大学
  • 15篇宁夏大学
  • 14篇学研究院
  • 13篇中国环境科学...
  • 12篇云南省环境科...

作者

  • 264篇贾金平
  • 178篇王文华
  • 153篇孔海南
  • 144篇蔡伟民
  • 141篇何义亮
  • 133篇程金平
  • 115篇朱南文
  • 104篇张振家
  • 88篇申哲民
  • 87篇周保学
  • 83篇王亚林
  • 79篇晏乃强
  • 75篇袁涛
  • 70篇何圣兵
  • 68篇庄惠生
  • 64篇王欣泽
  • 59篇吴德意
  • 59篇李金花
  • 56篇李春杰
  • 55篇孙同华

传媒

  • 126篇环境科学与技...
  • 100篇净水技术
  • 84篇中国给水排水
  • 72篇环境污染与防...
  • 72篇环境化学
  • 63篇环境科学
  • 63篇水处理技术
  • 54篇环境工程学报
  • 39篇中国环境科学
  • 31篇环境科学学报
  • 26篇上海环境科学
  • 25篇环境工程
  • 25篇农业环境科学...
  • 24篇上海交通大学...
  • 24篇第六届全国环...
  • 23篇化工进展
  • 22篇环境与健康杂...
  • 22篇第七届全国环...
  • 20篇工业水处理
  • 18篇第五届全国环...

年份

  • 17篇2024
  • 53篇2023
  • 45篇2022
  • 61篇2021
  • 50篇2020
  • 88篇2019
  • 97篇2018
  • 101篇2017
  • 104篇2016
  • 86篇2015
  • 85篇2014
  • 171篇2013
  • 108篇2012
  • 204篇2011
  • 157篇2010
  • 155篇2009
  • 161篇2008
  • 140篇2007
  • 161篇2006
  • 123篇2005
2,4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膜蒸馏用超疏水PVDF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聚偏氟乙烯(PVDF)纳米纤维膜,并以此膜和和商品膜HVHP4700为基膜,通过在其表面先覆盖二氧化钛、再覆盖十二烷基三氯硅烷进行改性,得到超疏水表面.对改性后的超疏水纳米纤维膜进行了表征和性能评价、膜...
夏凡任龙飞邵嘉慧朱世云江萍黄朝晖
关键词:静电纺丝法
SPME-GC/MS分析室内空气中邻苯二甲酸酯
本文采用SPME-GC/MS方法对室内空气中具有环境激素效应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分离分析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并对实验条件如萃取头纤维种类,萃取时间,大气采样器流量以及解吸时间进行优化.在最优条件下,分别对几种不同的室内环...
印春生吕玉银杨栋李瑞丹胡晓芳
关键词: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邻苯二甲酸酯环境激素
文献传递
测定人体尿液中苄基丙二酸的免疫分析新方法研究
2012年
将苄基丙二酸(BA)与牛血清白蛋白通过活化酯法偶联制备人工免疫原,然后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得抗苄基丙二酸多克隆抗体;使用该抗体建立了测定人体尿液中的苄基丙二酸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方法(ic-ELISA),方法线性范围为1.0×10-2~1.0×103ng/mL,最低检测浓度为0.01 ng/mL,板内差异为5.5%,板间差异在3.8%~7.8%的范围内;用于实际尿样中苄基丙二酸的测定,回收率为87.8%~115.1%。
王倩煜庄惠生杨光昕于颖彦
关键词:人体尿液
合成条件对粉煤灰合成沸石过程中沸石生成和品质的影响被引量:41
2005年
系统研究了由粉煤灰合成沸石过程中温度、反应时间、液固比和NaOH浓度等合成条件对沸石生成及其阳离子交换容量(CEC,CationExchangeCapacity)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主要影响沸石矿物的结晶度;液固比主要影响沸石种类;NaOH浓度和反应时间对两者均产生明显影响.合成产物的CEC随温度、液固比、反应时间呈快速增加,并在分别达到110℃、2.5和16h时趋于一最大值.NaOH浓度越高,合成产物CEC也越高,至2mol·L-1时达到最大,之后显著下降.考虑到合成成本,最佳合成条件初步归纳为:温度110-120℃,反应时间8-16h,液固比2.5,NaOH浓度2mol·L-1.
吴德意孔海南赵统刚王崇叶春
关键词:沸石粉煤灰阳离子交换容量
燃煤烟气的除尘脱硫处理对不同形态汞的去除效果初探被引量:11
2010年
采用Ontario-Hydro方法,对某配有静电除尘和湿法脱硫装置的燃煤锅炉排放烟气中汞的含量与形态进行了研究,并计算了汞的质量平衡。实验结果为:此燃煤电厂烟气的静电除尘装置可以有效脱除颗粒态汞;湿法脱硫装置对Hg2+、Hg0和总汞的脱除率分别为81.3%、53.8%和62.1%;排放烟气中的汞主要以单质态存在,所占份额大于80%;燃煤及其后总汞的质量平衡为91.17%。证实了锅炉烟气的净化设施对汞的排放特性影响较大,有利于推进同时除尘脱硫降汞技术的研发。
徐玮王娟王文华
关键词:燃煤烟气除尘脱硫
我国典型城市大气细颗粒物组分特征及来源解析
大气细颗粒物(PM2.5)为我国城市大气的主要污染物,其环境效应主要表现在影响能见度和酸沉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全球气候变化三个方面.其既来源于自然过程和人为活动的直接排放,也可通过气粒转化和大气化学过程形成.研究典型发...
陈筱佳程金平
关键词:PM2.5
低浓度头孢类抗生素暴露对嗜热四膜虫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乳酸脱氢酶活力的影响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研究头孢类抗生素在环境相关浓度水平对嗜热四膜虫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乳酸脱氢酶(LDH)活力的影响。方法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嗜热四膜虫分别暴露于不同浓度的头孢氨苄和头孢拉定溶液,终浓度分别为0(对照)、0.05、1.0、1 000.0μg/L。30℃暴露24 h后,测定嗜热四膜虫SOD和LDH的活力。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浓度头孢氨苄暴露组嗜热四膜虫SOD活力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1.0和1 000.0μg/L头孢氨苄暴露组嗜热四膜虫LDH活力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0.05μg/L头孢拉定暴露组嗜热四膜虫SOD活力较低,1.0和1 000.0μg/L头孢拉定暴露组嗜热四膜虫SOD活力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仅1.0μg/L头孢拉定暴露组嗜热四膜虫LDH活力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环境相关浓度的头孢氨苄和头孢拉定对嗜热四膜虫酶活力产生一定影响。
白琦锋高礼袁涛
关键词:头孢类抗生素嗜热四膜虫超氧化物歧化酶乳酸脱氢酶
氧气常压介质阻挡放电的发射光谱及能量传递机理被引量:13
2008年
为研究氧气常压介质阻挡放电中的物理化学行为,以纯氧作为放电体系,用发射光谱(optical emission spectroscopy)诊断技术分析了等离子体中可能存在的化学活性物种.利用在500-950nm范围的氧原子发射光谱计算出等离子体中的电子温度为(1.02±0.03)eV;观测了760nm处的具有清晰转动结构的氧气A带(atmospheric band)O2(b1Σg+-X3Σg-),并用其转动结构计算了转动温度(气体温度)为(650±20)K;在500-700nm范围观测了氧气的第一负带系(firstnegativesystem)O+2(b4Σ-g-a4Πu),在190-240nm范围观测了微弱但特征清晰的氧气的Hopfield带系O2+(c4Σu+-b4Σg-).研究发现,在氧气常压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中存在多种激发态氧原子、激发态氧气分子、基态和激发态氧气分子离子等反应活性物种,这些活性物种的形成涉及氧气分子的激发、解离和电离等多种过程,每个过程都包含多个能量传递步骤,氧分子解离产生的氧原子是导致一系列高激发态氧原子生成和氧气电离激发的主要因素.
谢维杰李龙海周保学蔡伟民
关键词:介质阻挡放电氧气发射光谱电子温度转动温度
模糊聚类法在噪声环境功能区划分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3年
以国家技术规范为基础,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噪声特点等资料,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运用模糊聚类法分析研究某市89个声环境单元功能区划分问题。在聚类分析过程中,利用了2种不同的标定方法来研究其对聚类结果的影响,结合专家咨询,对不同的聚类结果进行修正,最终确定该市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为:0类声环境功能区单元1个,1类声环境功能区单元25个,2类声环境功能区单元60个,3类声环境功能区单元3个。
余朝毅郭梅修程金平
关键词:声学模糊聚类法噪声环境功能区划
PBL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效果研究被引量:25
2018年
为探讨PBL教学法在环境微生物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效果,将本校环境学院的58名学生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法,通过考试成绩及问卷调查对比分析两组不同教学法的教学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教学方式的学生考试成绩没有明显差异,但实验组对教学的总体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BL教学法更加符合现代教育的主张和本科教学的实际需求,但在PBL实施过程中尚有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
张小凡周伟丽
关键词:PBL教学法环境微生物学教学效果
共24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