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组织工程研究中心

作品数:52 被引量:648H指数:15
相关作者:商庆新阎俏梅刘伟翟华玲胡晓洁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东南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教委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9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17篇软骨
  • 12篇体外
  • 12篇细胞
  • 12篇骨细胞
  • 11篇软骨细胞
  • 10篇骨组织
  • 7篇软骨组织
  • 7篇缺损
  • 6篇蛋白
  • 6篇细胞培养
  • 5篇体外培养
  • 5篇基因
  • 5篇肌腱
  • 5篇工程领域
  • 5篇骨组织工程
  • 5篇干细胞
  • 4篇组织工程化
  • 4篇羟基乙酸
  • 4篇聚羟基乙酸
  • 4篇角蛋白

机构

  • 52篇上海第二医科...
  • 29篇上海第二医科...
  • 5篇上海市组织工...
  • 4篇复旦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上海市组织工...
  • 1篇上海组织工程...

作者

  • 39篇曹谊林
  • 29篇商庆新
  • 12篇崔磊
  • 11篇刘伟
  • 7篇刘彦春
  • 7篇周海文
  • 7篇周曾同
  • 6篇刘德莉
  • 6篇王炜
  • 5篇夏万尧
  • 4篇钟伟
  • 4篇张涤生
  • 3篇戴传昌
  • 3篇胡晓洁
  • 3篇蔡霞
  • 3篇崔一民
  • 3篇董佳生
  • 3篇翁雨来
  • 3篇祁佐良
  • 3篇周广东

传媒

  • 4篇上海口腔医学
  • 3篇国外医学(生...
  • 3篇中华整形外科...
  • 3篇中华显微外科...
  • 3篇组织工程与重...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中国修复重建...
  • 2篇中华创伤杂志
  • 2篇中国创伤骨科...
  • 2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世界科技研究...
  • 1篇医学研究通讯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实用美容整形...
  • 1篇临床医学美容...
  • 1篇引进国外医药...
  • 1篇中国社区医学

年份

  • 5篇2005
  • 12篇2004
  • 5篇2003
  • 5篇2002
  • 10篇2001
  • 10篇2000
  • 2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7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组织工程技术体外构建软骨组织的相关研究
<正>前言:软骨是最早应用组织工程技术构建成功的组织,但由于种子细胞来源问题及体外构建技术的限制而迟迟不能走向临床应用。我们中心近几年针对上述两方面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探索,分别以软骨细胞和或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
周广东崔磊刘伟曹谊林
文献传递
体外与体内组织工程肌腱的构建
刘伟翟华琳徐峰魏娴曹德君陈兵刘永涛
许旺细胞在聚羟基乙酸纤维上三维定向培养被引量:34
2000年
目的 为制备组织工程化的神经桥接物。 方法 将体外扩增的许旺细胞 (SCs)接种在纵向排列的、可吸收材料 PGA纤维支架上 ,并对这种立体培养的细胞进行光镜、电镜和免疫组化观察。 结果 发现许旺细胞可与聚羟基乙酸 (PGA)纤维良好吸附 ,并在其上边分裂边迁移从而形成了类似Büngner带的纵向排列的细胞链 ,且其间含有一定的间隙 ,同时细胞大量分泌的层粘蛋白 (L N)沉积在纤维表面形成了纵向的、类似变性神经的结构模式的神经再生引导通道。 结论 这种方法培养 SC具有多种优势 ,因而 。
戴传昌曹谊林王炜商庆新董佳生祁佐良
关键词:许旺细胞细胞培养聚羟基乙酸
去细胞异体神经基膜管桥接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2
2001年
目的 探索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新的有效替代材料。方法 将异体的预变性神经和正常神经经溶血卵磷脂裂解液处理后 ,得到一种没有细胞及细胞碎片的、空的神经基膜管 ,将其用来修复大鼠 15mm坐骨神经缺损 ,通过一般观察、肌萎缩测量、电生理检测、连续切片组织学观察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来评价神经再生。结果 化学抽提的预变性神经和正常神经桥接物组均获得了密集的神经再生和良好的神经功能恢复 ,其中前者效果更为优越。
戴传昌王炜曹谊林董佳生祁佐良商庆新钟斌胡晓洁
关键词:周围神经再生周围神经缺损
骨组织工程研究进展
崔磊
应用可注射性生物材料再生自体组织工程化软骨组织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01年
目的 探讨自体组织工程化软骨在动物自体内形成的最佳细胞浓度 ,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取贵州香猪部分耳廓软骨组织 ,于体外消化分离软骨细胞 ,与可注射性生物材料PluronicF12 7混合形成复合物 ,浓度为 10 ,2 0 ,3 0 ,4 0 ,5 0 ,60和 70× 10 6 ml,并将其接种于猪自体腹外侧壁皮下 ,于第 6周取材 ,分别进行大体、组织学、氨基糖氨多糖 (GAG)和Ⅱ型胶原含量检测 ,对再生软骨组织进行评价。结果 细胞浓度为 5 0× 10 6 ml时 ,再生的软骨组织 ,软骨细胞均匀分布 ,包埋在软骨陷窝内 ,与正常软骨组织有相似的组织学特征。而细胞浓度为 10× 10 6 ml、3 0× 10 6 ml则形成软骨组织不完全 ,软骨细胞散在分布 ,并被未降解的生物材料分隔。对所有样本称重 ,在 3 0~ 110mg之间 ,各样本GAG含量在 5 .8%~ 9.2 %之间 ,正常耳软骨含量为 9.2 %。WesternBlot证实所有样本都有Ⅱ型胶原。结论 利用组织工程技术可在具有免疫功能的自体动物内形成软骨组织 ,并确定了软骨组织形成的最佳细胞接种浓度为 5 0× 10 6 ml。
夏万尧曹谊林商庆新刘彦春刘德莉徐蓉吴娟娟
关键词:软骨细胞软骨组织生物材料软骨修复动物实验
组织工程学的建立与发展被引量:1
2005年
曹谊林
关键词:组织工程材料生物材料种子细胞细胞外基质软骨组织
自体组织工程化纤维软骨修复半月板缺损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9
2002年
目的 应用组织工程方法在具完全免疫功能的哺乳动物体内修复半月板缺损。方法 15只 4 5日龄的长枫杂交仔猪为实验动物 ,以改良的Klagsbrun酶消化法从左膝半月板获得的自体纤维软骨细胞在体外扩增至一定数量 ,在右膝内侧副韧带前方的内侧半月板造成长 1cm的全层缺损 ,分别将复合聚羟基乙酸 (PGA) 纤维软骨细胞 Pluronic复合物、纤维软骨细胞 Pluronic复合物和单纯PGA植入缺损 ,以正常半月板和旷置缺损作为对照 ,分 9、16和 2 5周取材。标本采用大体观察、组织学、生物化学和生物力学作为评估指标。结果 PGA 细胞 Pluronic复合物在大体形态、组织学结构和压弹性模量 (2 5周为正常组的 5 9 7% )方面均显示形成了最佳的修复组织 ,并使对应股骨髁软骨的糖氨聚糖含量 (2 5周为正常组的 74 5 % )保持相对稳定。结论 自体组织工程化纤维软骨能够修复乃至再造半月板 。
崔一民曹谊林商庆新崔磊刘伟
关键词:生物医学工程软骨细胞
血液流体动力学研究与生物反应器在组织工程血管构建的应用被引量:3
2004年
利用生物反应器构建组织工程化血管是近年来诞生的一项新技术。本文综述了其理论基础即血液流体动力学的研究进展,生物反应器的原理、结构、应用及评估,同时提出存在的问题并展望其应用前景。
许志成商庆新刘伟曹谊林
关键词:生物反应器血管构建人工血管
生物工程领域的崭新前沿-组织工程被引量:61
2001年
目前组织工程已得到了迅猛发展,在许多方面已取得重大突破,由于其所孕育的巨大科学价值及广阔的研究和应用前景,成了未来21世纪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焦点之一。因此,国内需尽快地建立和开展组织工程研究。
商庆新曹谊林张涤生
关键词:生物材料组织缺损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